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禟也是有些无奈的,小时候吧,没想过那么多。皇子的傲气谁没有?哪怕对着太子,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长大一点了,瞧他八哥顺眼了,跟着八哥混。而太子对老八的态度也不是那么友好,他就跟这么着一直对太子不友好下去了,直到结婚生子都没有改变过来。

    九阿哥从来不是一个笨人,相反,他有着与其身材不成正比的灵活头脑。跟胤禩一道扛太子,也是习惯性地面子上过不去,也是有恃无恐:大位什么的,是不肖想了,没希望。但是如果势力起来了,让皇帝忌惮,也蛮威风的。如果势力不起来,你还能把我怎么样?我顶多被弄成个不领差使,我还可以赚钱嘛!

    直到老大被圈了,老八也蔫了,老爷子出手了。八阿哥说得好,太子自己又没什么大错儿、儿子都这一堆了,他们还有个什么好蹦跶的?一向引领他方面的八哥都缩了,胤禟不得不开始思索出路了。没办法了,跟太子走近一点好了。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你想回头也要看别人答不答应:太子会不会记仇啊?

    胤禟想了很长时间,从太子的表现来看,胤礽必须做足了表面功夫,不会把他怎么样。说穿了,胤禟看透他二哥在这方面的脾气必须好,那好,我做初一,你可要做十五啊。可别把兄弟们逼上梁山,不得不跟你对着干,到时候真拼个鱼死网破就不好了。

    眼看着胤禩已经与安王府进行切割了,被迫开始行动。让胤禟放心的是,胤礽也不是那么不识趣的人,瞧,老三他们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笑着听胤礽对胤禛道:“侄儿不在眼前,可你的这顿酒是少不了的。”

    胤禟跟着凑趣:“下个月还不到回京的时候,四哥还要请一回满月酒。”

    胤祯是胤禛的亲弟弟,这时也道:“哥哥兄弟们怎么着我不知道,到时候我只管往四哥这里一坐,不醉不休。”

    十阿哥道:“你这会子赖在他这里有什么意思。要我说,今年正月咱们请旨在畅春园旁建房,我的可是已经好了,四哥的想也差不多,你到时候赖到他的新园子里才好呢。”

    今年正月,十阿哥以上皇子请旨于畅春园附近建房,以期圣驾出城避暑的时候他们可以携眷一同前往。当然,这件事情里没皇太子什么事儿。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场面那是空前的和谐。

    ——————————————————————————————————————————

    东宫的潜在威胁又少了一个,作为女主人,太子妃到目前还不知情。胤礽与她说的时候,她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撇开了清普员们不靠谱的普及,她身处此地这么些年,也能感受得到胤禟与胤礽之间的不和谐。

    当然,胤禟对太子妃这个嫂子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敬意。然而对于淑嘉来说,对她丈夫不友好,那也是不行的。

    [他有什么歪主意了?]这是第一想法。淑嘉肯定至少她看到的胤礽,对胤禟是足够礼貌的,可是就这样,胤禟还跟个大姑娘似的不肯上轿,那就是胤禟人品有问题么。

    可胤禟突然转身,她又接受不能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呢?住在宫里,偷着摸着也要摸到八阿哥那里,平素也没见他待你亲近多少。”淑嘉认真思索。

    胤礽回到自己的地方才静下来思索:“要么是……”麻痹我?然后有后手?旋即自己否决了这个观点,胤禟能有什么后手呢?他又能谋划得了什么呢?“难道是老八?唔,老八自己也老实了不少。不管怎么样,你这样……依旧对他和气些。”

    “这个你放心,别的帮不上忙,不给你添仇人我还是做得到的。”

    夫妻二人商议无果,最后还是认为:管他八爷九爷,万岁爷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胤禟,静观其变吧。

    “弘旦还在御前?”

    “方才弘晰把弘曈送了回来,说是汗阿玛打发他去见见三额驸,弘旦被留了下来。弘曈嫌我这里闷得慌,跑出去玩了。”

    皇太子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静观其变,等来了几天后皇帝一个令人瞋目结舌的决定:令皇九子胤禟教授太孙及诸皇孙满蒙文字。

    淑嘉坐不住了:“我知道,你们兄弟学问上都很刻苦,只是这老九……我听你常说,他颇重利——当然,这也没什么——可他教得好么?”一副不说清楚我就把儿子抢回来的模样。

    胤礽略有尴尬,他兄弟比较多,兄弟们在夫妻对话中出现的频率也不是特别高(最高的那个是老大,已经关了),两个因素一结合,就是胤禟被他说起的次数不太多,多半是又惹他生气的时候回来骂两句,抑或是与老八有牵连的时候带出来。一般是“那个死胖子如何如何”、“这个胖财迷怎么怎么样”、“绿豆眼里放金光”一类。

    咳嗽一声,皇太子亡羊补牢:“其实,老九满身毛病,就有一样好处——”

    “国语、蒙语?”

    “不止。”胤礽为让老婆放心,把胤禟不黑的历史搬了出来。这个“从二十楼自由落体叭唧楼下水泥地上的胖子”称得上是个语言天才,国语、蒙语不用说,还会俄语等欧洲文字。

    “他小的时候,有一回病得快死了,是个传教士救了他,从此对这些人颇有好感……他学业上旁的都很寻常,就这一条,我是放心的,只要他肯用心教,对孩子们没坏处的。”

    靠!还让不让人活了?

    堂堂穿越者,本地风土人情不知道就罢了,尼外语还不如个土著!太子妃再次受到了打击。

    而九阿哥胤禟,确实是真心教他的侄子们的。太子家的孩子,家教是很不错的,大的两个一板一眼不大放得开,小的那一个,教了小半个月,就九叔长九叔短的叫得好不亲热。

    此情此景,落入康熙眼里,深觉自己的主意很美妙。

    康熙至少是知道每个儿子学业上的长处的,对于胤禟,其贪财程度让老爷子无语,而语言上的天份也让康熙自豪。最让康熙头疼的是胤禟的性格,他有点太分明了,这样不好。

    怎么让与太子原本关系不那么好的儿子向太子靠拢一点,是老爷子最近头疼的事情。要是自己现在就挂了,老九这个情况一定要吃苦头的。康熙摸着脑袋正在思考的时候,就收到了汇报:九阿哥最近有些反常咧!

    [可算是开始了,]康熙舒了一口气,[隔离一下老八和老九还是有必要的嘛!]

    打铁要趁热,康熙马上就颁旨,让老九接手了太子家孩子的语言课。这便是康熙让胤禟做老师的原因。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很满意地看到,以讨论孩子的功课为桥梁,他家二儿子和九儿子的关系有了不错的改变。

    听到这样的汇报,康熙把因为国内乱七八糟的事情带坏的心情放到一边,取下了眼睛上的老花镜,起身往外走去。梁九功见状连忙抄起一件石青暗纹春绸貂皮斗篷跟了上去。

    ——————————————————————————————————————————

    已经是农历九月天,塞外草原的夜晚颇有冷意。康熙一出门的刹那还不觉得,走了两步,就觉得身上发凉。梁九功伺候他披上斗篷,嘴里还在唠叨着:“万岁爷,这都快到冬天了,您得保重……”

    絮絮叨叨的话,听得康熙心里一阵茫然,穿好斗篷,康熙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不用十年,五年前这个时候,朕穿着里边儿这一身,在这个地方,”右手食指指了指脚下,又指指天空,“这个时候儿,都不用再添这厚斗篷!老啦……”

    梁九功正在根据康熙行走的方向,判断他老人家想蹓跶到哪儿呢,猛地听到这样的感慨。如果康熙现在是四十岁,那这话好应付,摆事实讲道理就行,四十曰壮。康熙都五十多快六十了,他是真的老了。

    梁九功还是堆起笑:“万岁爷这是独个儿出来走走,没人陪着,心里觉得空呢。”

    康熙正要说什么,忽然伸手一指东方:“那里怎么了?”

    远远地,传来了火光与嘈杂声,还伴以鸣锣警示:“走水了!”在静寂的夜里显得分外清楚。

    一直尾随皇帝、装作自己不存在的侍卫此时围了上来,把康熙包在中间儿,当值的领侍卫内大臣也匆匆跑了过来:“万岁爷。”

    “派人去看看,那里怎么了!是不是走水了!查明了来报!”正在感叹日月如梭,心情本就不好,又来失火!

    见皇帝动了真怒,领侍卫内大臣也不敢耽搁,还好,领侍卫内大臣数目不少,可以分工合作。当下,一部分人与护军统领一块儿过来护卫,又有跑去调查事故的,还有四下巡营的。

    外面的嘈杂起来没多会儿,营地里就都知道了,胤礽当时正在检查儿子们的功课呢。一听说走水,马上站了起来,冲到外面一看。折回来握着淑嘉的肩膀:“我看了,火还很远,你不要怕,在这里带着孩子,我把人都留给你。我与弘旦去御前。现在外头还没大乱,如果人太乱了,我还没回来,你且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一定不要乱走,人多慌乱,易有踩踏。这里离汗阿玛最近,一有什么不好,你们就往那里靠拢,要是事情紧急,什么东西都不要带!人最要紧。弘晰,照顾好你额娘弟弟。”

    淑嘉都能听得到自己的心在扑通扑通直跳,对于草原大火她倒是知道一点,连连点头:“知道了。”

    胤礽离康熙最近,到得最早:“汗阿玛,”奔上来匆匆一礼,就凑到康熙面前上下打量,打量完了,才记起来要请安,“给汗阿玛请安。”弘旦与他一起,请安毕,先问康熙:“玛法,您没惊着罢?”

    接着胤祉等也赶到了,康熙匆匆一看:“十八阿哥呢?”

    胤礽一看,果然少了十八阿哥,对侍卫泛泛地道:“快去个人看看,”然后对康熙建议,现在最要紧的是皇帝的安危,以及稳定秩序、组织人手救火,“只要火灭了,就乱不起来。圣驾安危也能有保障。十八弟怎么还没来?”

    康熙四下一看,飞快地道:“传令,先灭火!”还好,为了生活方便,御营是靠近水源的,“再着人去看十八阿哥。”随驾朝臣倒是先到了一堆,蒙古亲贵在最初忙乱之后倒很快恢复了平静,也聚了过来。

    十八阿哥人小腿短,来得最迟。

    人齐了,火也灭了。康熙带着儿孙入御帐,胤礽与弘旦分列左右,两个心里还在想着,老婆(额娘)会不会害怕啊?

    走水事大,又让皇帝知道了,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了起来。很快,原因就报了上来“查失火之由系膳房人佛泰家人二格吃烟所致。”

    康熙小时候因受文化程度不高的保姆影响,也有过吃烟的不好习惯。这个完美主义者发现情况不对,自己果断戒烟,以未来的岁月里,成瘾的生活习惯几乎都被他戒掉了。他本人也对吃烟这种事情,报以鄙视的态度,数次劝别人戒烟。

    这回吃烟还引起了火灾,康熙非常不客气地下令:“正值草枯之时,倘如此不谨或致延烧,将若之何。此事关系甚重,不可不严加惩治。著将二格耳鼻穿箭游营示众,俟至京定罪。其主佛泰,到京后著枷号三个月、鞭一百。”

    回神早的蒙古亲贵还有派人帮忙救火的,康熙又给他们分发了奖金。

    都已经回程了,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让康熙很不爽,闷头赶了好几天的路,一直到了荣宪公主府,笼罩在康熙头顶上的乌云才彻底散光。重又欢宴颁赏。

    荣宪公主心里也有一把小算盘,侍奉好了父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康熙喜欢儿孙绕膝,荣宪公主就把儿女叫出来拜见外祖父。她下嫁比端静更早,儿女也不少。未免也在想,端静的女儿可嫁弘晰,那么她的呢?客观地说,荣宪比端静还要得康熙喜欢一些。

    与此同时,荣宪公主还努力与太子妃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即使只在这里住了一天,太子妃的起居她也没有丝毫的马虎。淑嘉也接受了荣宪公主的善意,也猜到一点她的心思,却一点意思也不表露出来,只是夸荣宪公主的儿女懂事而已。

    荣宪公主感叹:“您过奖了。不过啊,他们倒是肯听话,太老实了,叫我不忍心。这里毕竟不如京中繁华。”

    端静公主的府邸比荣宪公主离京城还要近一些,此时也是在的。看着荣宪公主的样子,心里也是敞亮,还有一点酸溜溜的,她女儿比弘晰小,比弘旦也大不了多少呢。

    淑嘉一路打着太极拳,发挥满级技能:歪楼。

    “再过一个多月,你们不是又要进京过年了?把他们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