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天行-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王爷……”又是一片呼声,穆天成与冯翼磕头如捣蒜一般,声泪俱下。

    然而,赵元丰却好似没有听到,只是忽又喊道:“魏云杰何在?”

    魏云杰慌忙抱拳应道:“云杰在此!”

    “咳!咳!”赵元丰轻轻咳了两声,又抹了一把泪水,方才小声说道:“云杰啊,本王有一不情之请……”

    魏云杰应道:“王爷有何事,但讲无妨,云杰自当遵从!”

    “本王此去,曦儿便成了孤儿――本王思来想去,唯有把曦儿托付于你方才放心。”赵元丰忽地抬起头来说道:“本王想让你带着曦儿尽快离开真定府,找一处偏静之地将他抚养成人,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哪怕是隐姓埋名也好……”

    “王爷……”魏云杰强忍着悲痛,点头应道:“云杰自当悉心照顾小公子,绝不让小公子受到半点伤害……”这一刻,他已泣不成声了。

    “不、不、不……”赵元丰忽然连连摇了摇头,嘱咐魏云杰道:“本王要你对曦儿严加管教,切莫让他变成宵小无用之辈,毕竟他是我太祖皇帝的子孙,别说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至少也得是个铮铮男儿!”

    “嗯,云杰记住了!”魏云杰喊着泪水,郑重地点了一下头。

    “冯老将军,”这时,赵元丰忙吩咐冯翼道:“烦劳您叫人把曦儿抱到这来,让本王再瞧上一眼……”

    “嗯――”冯翼怔怔地愣了半天,方才从鼻腔深处冲出了一点微弱的气息。他缓缓爬起,向北贤王抱拳见了一礼,便匆匆退了出去。

    片刻过后,冯翼抱着小公子赵曦进来了。小家伙在老将军的怀里睡得香甜,时不时还努动一下小鼻子,甚是可爱。可是,老将军见小家伙这般,却止不住更加痛心了……

    舒了口气,老将军缓缓地把小公子递到了北贤王跟前。然而,赵元丰却不来接自己的幼子,他只是伸过一只手来在儿子粉嫩嫩的脸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便示意魏云杰将他从冯老将军手上接了过来。也许是魏云杰的手法过于生硬了,他刚把小曦儿抱过来,那小家伙便放声哭了。不过,还好,魏云杰轻轻在他后背拍了拍,没一会儿功夫他又睡着了。

    看到儿子又安静睡下了,赵元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但这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又对魏云杰说道:“云杰,你已年过二十,也快到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带着曦儿恐有不便。如果你不嫌弃,当着两位老将军的面,我便让曦儿拜你为父,你可任意教训打骂,不要顾及本王的面皮……”

    魏云杰慌道:“王爷,万万不可……王万不可……”

    赵元丰眉头一皱,道:“有何不可啊?”

    魏云杰忙道:“小公子乃王爷您的独子,又是太祖皇帝的嫡系血脉,云杰出身低微,品行不正,断不敢高攀……”

    “有何不敢的――”赵元丰有些怒了。

    “我、我、我……”魏云杰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了。

    “云杰啊,”忽然间,赵元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本王也知道这么做太难为你了,但我别无他法,只能委屈你了……”

    魏云杰点着头应道:“王爷,您千万别这么说……云杰答应您便是!”

    “委屈你了,云杰,我代夫人谢谢你!”赵元丰咬了咬牙,强忍着泪水,弯腰给魏云杰鞠了一躬。不待魏云杰说话,他便从怀里摸出了先皇御赐的金牌令箭,递到了魏云杰手上,又嘱咐道:“此金牌你随身带着,等曦儿长大成人,你便将金牌交付于他,让他世代相传下去,但绝对不可向人出示!另外,你可从我书房的暗匣之内取出我赵氏家谱,还有先皇御封我为北贤王的圣旨,将来一并传于曦儿……同样,也不得轻易示人!”

    魏云杰知道北贤王的话中之意,便不再问,只是含着泪水默默地把金牌令箭收了起来,藏在怀里。为了避免惊了怀中熟睡的小公子,他的动作很慢、很慢。

    “云杰,”赵元丰忽又道:“本王还有三个遗训,希望你在恰当的时候告诉曦儿,然后让曦儿嘱咐后辈之人……”

    “王爷请说,云杰自当照办!”魏云杰郑重地点了点头。

    闭着眼睛神思了一会,赵元丰轻声咳了两下,而后便娓娓而道:“第一,本王今日之死实乃我个人所为,不能怪罪任何人,后世子孙切不可因此妄生仇念;第二,凡本王后人皆不可背叛朝廷,横生二心,更不能聚众暴乱,反我赵氏江山;第三,本王后人必须克勤克俭,愤图强,不可做碌碌无为之辈,更不能做行尸走肉之徒,若不能为江山社稷万千黎民谋福祉,至少也得造福一方乡民……”说到这里,他看了魏云杰一眼,问道:“此三条,你可记住了?”

    “记住了,都记住了……”魏云杰连连点头道。

    “记住了就好,记住了就好……哈哈哈……”突然,赵元丰仰头大笑起来。他的声音是那般无奈,又是那般强劲有力,似乎想控诉些什么,但似乎又无处可诉。

    众人都惊了,呆呆地看着他,谁也没有说话。也恰在此时,赵元丰忽然从袖间摸出一个淡绿色的小瓷瓶,他用指甲一弹瓶盖就掉了,一仰头便把瓶中的药丸全都倒进了嘴里。就那么短短一瞬间,那药丸便已入吼,而那瓷瓶也在赵元丰手中轻轻地滑落下来,掉落在地,出一点清脆的声响。

    “王爷……王爷……”众人止不住惊呼。

    “诸位勿惊!”赵元丰淡淡地笑了笑道:“这种药叫做九露沁香丸,是淬取十多中毒药高温火炼而成,其中还掺杂了蜂蜜,略略带有一股清香。人一旦吃了,便毫无知觉,也没什么痛苦而言……”

    “王爷……王爷……”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忽然间,赵元丰脸上的肌肉稍稍抽搐了一下,很显然是毒药开始作了,他下意识把妻子抱得更紧了。然而,忽又想到了什么,他忙招呼冯翼道:“冯老将军,我死后丧礼一切从简,也无须归葬皇陵,只消把我跟夫人合葬在真定府南门外的山地上,让我在地下也能北望真定府,南望东京汴梁……”他慢慢闭上眼睛,眼角处一行浊泪缓缓而下。

    “老朽……老朽遵命……”冯翼抽噎着伏下头去了。

    “哇哇……哇哇……”也不知怎么一回事,小曦儿突然又哭了起来,他的哭声一浪高过一浪,撕人心扉。

    “曦儿――”赵元丰缓缓睁开眼来,轻轻地唤了一声。魏云杰慌忙把小曦儿向前靠了靠。赵元丰伸过手来,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脸颊,止不住泪雨如注,他缓缓地说:“曦儿,你千万不要怪为父,要怪就怪你错生在皇室之家……”话刚说完,他的手就像一块僵硬地木头重重地摔了下去。

    “王爷……王爷……”

    众人不由地惊呼起来,纷纷跪着向北贤王的身子挪动着,恸哭不已。可赵元丰却没了一丝声响,他的双眼也不知何时已经悄然闭上了……夫人在他怀里,也是那么安详。

    雷声,再次惊起。风雨之夜,一代英雄人物就这么怅然而去了……

    ………………

    遵照北贤王临终遗训,冯翼和穆天成一切从简,将北贤王夫妇合葬在真定府南门之外,到场的只有军中的十来员将领和王府上少数几个老仆人……

    当夜,魏云杰拜别冯翼和穆天成两位老将军,自选松软布带将北贤王幼子绑缚在怀,便奔南门,策马而去。时后,冯翼便让人放出消息,说北贤王幼子害了急病,不治而亡。而魏云杰怀揣着王爷幼子离开真定府之后,几经辗转漂泊,最后在山东郓城以东一个叫“小丘庄”的地方安定了下来。“赵”乃大宋皇族之姓,“宋”是国号。据此,魏云杰改北贤王之子赵曦之名为“宋曦”,而他自己也改名为宋云杰。

    为了抚养小宋曦,宋云杰终生未娶,而他也视北贤王之子为自己亲子。及小宋曦慢慢长大,宋云杰便悉心教导他武艺,又聘请名师给他教授四书五经和诗词礼仪。到了及冠之年,宋曦便因为武艺不凡,又饱读诗书,其大名早就传遍了山东各州县。

    可是,文武大才的宋曦参加科举却屡屡落榜,让人好不惋惜。就在其父宋云杰病逝之后,宋曦便弃了四书五经,潜心钻研商道。不到十年功夫,他的生意就遍布山东各地,大江南北亦有他不少酒肆和商铺,家中也置下良田千亩。因宋曦乐善好施,广结善缘,许多人皆闻名而至,迁居小丘庄。也不知何时,小丘庄改名宋家庄,而后便流传开了。

    当然,至于宋曦与后世的宋江到底是何关系,只能待后事详说了,滚滚历史千层浪,淘来淘去几多英雄闪耀,尽在水浒故事里传说……



………【第031章 瘟疫四起】………

    却说北贤王赵元丰死后,老将军穆天成代领真定府,又兼老将冯翼等人协力配合,使得辽人右路大军迟迟未得前进一步。凭借着城高墙厚,又得了朝廷不少援兵及粮草,更有真定府全城绅商百姓的支持,穆天成和冯翼心中底气十足,指挥全军将士也得心应手,还不时主动出击,打得辽人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就这般过了半月,萧太后一气之下降了严旨,右路大军元帅耶律宗邦和副帅金尔木双双被贬,谪回上京养马去了,而萧太后则自领帅印,统领大军继续攻城。虽有萧太后和皇上亲自坐阵,辽军士兵的野狼气势又渐渐恢复了,但穆天成和冯翼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带领全城军民顽强抵抗,真定府依然固若金汤。

    如此,晃眼间又过七日,大军断粮之危日渐严重,萧太后忧心如焚,一连几日都彻夜难眠。这一日午后,萧挞凛忽然差人来报,说左路大军连破数关,一路直指宋京都之北地门户澶州,萧太后听闻不禁大喜,当即下令大军开拔,绕道真定府,与萧挞凛所率大军合兵一处,气势汹汹,直逼澶州【注解1】而来……不出三日,辽人大军进逼澶州城下。

    澶州是东京汴梁的门户,两地相距不到三百里路程,快马加鞭不消半日便可到达。宋真宗赵恒听闻前线军报,顿时浑身直冒冷汗,朝中个文武大臣更是一片哗然,惊恐万分。在此危急时刻,一些宵小之辈伺机规劝皇帝迁都避祸,这与赵恒心中之念不谋而合,幸而以丞相寇准等人为的主战派大臣冒死相谏,赵恒无法,这才作罢迁都之事。事后,寇准等人又苦劝赵恒御驾亲征,以振奋军民士气,赵恒思虑再三,不得已只好又从之。

    登临澶州,赵恒也意气风,亲临城楼,为守城军士擂鼓助威,军民士气不由大振,与辽人大军数十回合,虽未能分出输赢,但始终没能让辽人前进一步。如此,宋辽双方相持澶州城下,渐而互成守势。

    也算是老天开眼,辽人左路大军元帅在察看地形之时,中了宋军伏弩,因伤重不治而亡,辽军士兵因此士气大跌,一路败退,萧太后无计可施,只得向宋庭求和。赵恒是个胆小怕事之徒,心想见好就收,也不至于和辽人把嘴脸全部撕破,于是同意了萧太后的求和建议。

    经过多番交涉,宋辽双方议和成功,签订合约。和约的主要内容为:宋庭每年向辽邦提供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和睦相处,永不侵犯。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也是有名的丧权辱国之条约,历代史学家对此褒贬不一……

    ………………

    乾坤反复,时光流转,转眼间便又到了宋仁宗赵桢当政末期。时当嘉佑三年【注解2】三月三日五更三点时分,仁宗皇帝移驾紫宸殿,端坐于金殿龙椅,受文武百官朝拜。但见大殿之上,金碧辉煌,幽幽之中带着一阵清香。此时,仁宗皇帝已年近五旬,虽说肚皮已微微凸起,显得有些富态,但他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目却是炯炯有神,环视着整个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文武大臣,列成两排,伏身跪下,高声齐齐呼,那声音之大,气势之强,几乎要把偌大的紫宸殿震得抖动起来。不过还好,这大殿建得结实稳固,要不然众人每天这么齐声一呼,房子铁定会塌的,管他是皇帝老儿还是大臣侍卫,整个儿全都玩完。

    “众卿平身――”不待殿头官传话,仁宗皇帝伸手便招呼道,脸上全是浓浓的笑意。

    “看来皇上今日的心情不错……”纷纷爬起身来,众大臣看到皇上面带笑容,无不这样猜道。就在这时,殿头官上前一步,微微颔,高声喊道:“众臣早朝。”停歇一下,他忽又喊道:“众臣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声一闭,殿头官随即退到皇帝一侧,半低着头,不敢再有任何言语。

    只见殿下班部丛中,忽然闪出两个人来,一是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