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好驸马-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次年便遇高智慧、汪文进之乱,江北淮南庐江等地也有响应者。先父与朝廷派往淮南剿贼的柱国李彻约为内应以破贼军,无奈谋泄被害。末将当时勉力杀出重围,仅以身免。后李柱国重新平定淮南,怜恤末将一门,举荐末将担任军职,此后历年积功至此。”

    原来也是一个少年时祖上是南陈官吏的将领,倒是和周法尚、来护儿这些出身南朝故地的将领身世差不多,只不过能够如今当上将军的,当时隋军打进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要当带路档,否则哪轮得到现在的权柄呢。对于当时是否背叛陈国这一点,萧铣内心其实是不在意的,毕竟南北朝包括隋朝都太短命,如果非要追求一个人祖上三代都效忠一个势力到死,那就没人可用了。

    “果真是善战可靠之人。萧某这辈子最佩服的,便是你们这些一刀一枪杀上来的武功。比那些因为出身豪门世阀而少年高位的将领不知可靠多少倍。和陈将军这样的人合作,萧某这心里都踏实多了——咱也不虚言,张仲坚贼寇的势力踪迹,要说彻底掌握,咱如今确实还做不到。但是已经有几处贼巢在这两月内被探明——便是新罗国以南、扶余海上的州夷岛,与其余一些小岛。萧某都已经让郡中从事在海图上标出来了。”

    说完,萧铣拍了一下手,屏风背后转出两个校尉,萧铣指着他们对陈棱介绍说:“这位来整来校尉,乃是右武卫大将军来护儿的公子,如今在吴郡水师中充任校尉,接收战船。这位秦琼秦校尉,当初是来大将军派给来少将军的伴当,如今也积功升至校尉。他们都是亲历了张仲坚贼子袭击国使一事的,后来对于贼巢了解也最多,本郡此番就把他二人派给陈将军当向导。”

    对陈棱客气完之后,萧铣自然也要转向来整、秦琼略微训诫一番:“陈将军是客将,从东阳郡赶来咱吴郡作战,钱粮器械辎重难免有不到的地方,你们二人也多照看着些,凡是咱吴郡府兵有的,东阳军没有的供给,都尽管拨下去,到时候本郡自然给报账。至于海船这些,任从陈将军调用便是。”

    这年头,府兵的装备是自给的,萧铣作为和平年代的郡守不掌武备,也拿不出多的刀枪弓弩,能够给予的支持,无非是衣被、伙食这些,但是这个表态还是可以让人生出被笼络之感。陈棱一下子觉得这个萧郡守着实是个妙人,至少比东阳郡那山沟里的郡守要大气得多。

    须臾,陈棱出城去往常熟县,跟着来整、秦琼到了给他的客兵安排的营地内宿下,马上便有吴郡的粮曹参军——也就是本郡的军需官——送来一万套薄棉衣、葛布军服,一万套暂新的麻布靴子给东阳兵换装。另外还送来行粮一万石、竹蔗酒数百坛、时鲜果蔬无算;让伙头军用黄酒豉油烹了数十口肥猪、上万尾焖烧的鲜鱼劳军。东阳郡地处浙南山区,自汉朝七国之乱起就有银矿、铜矿,当地百姓多是矿工、猎户出身,受制于地理,虽然也算是南方,却少有鲜鱼吃。而苏湖一带因为萧铣推广桑基鱼塘养蚕种蔗,导致鲜鱼大量供应价钱比以前跌了数倍,拿来劳军实在是惠而不费的东西。

    此后数日,肥猪并非每日都有,可是鲜鱼却是从不间断。如此荒年,东阳兵们看到一个普通士兵都能保持每天单独有一尾几斤重的鲜活大草鱼或者青鱼打牙祭,也是被吴郡这边的富庶与郡守的豪爽给震惊了。

    除了士兵们每日有吃喝恤养体力之外,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二人和各级中低级军官还都额外拿了劳军的锦缎,从数段到百段不等。萧铣没有直接给银子或者五铢钱,也是不希望太张扬被朝廷监察的说成笼络友军。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在吴郡歇息调养、操练驾船十几日之后,陈棱终于不好意思了,找来整要求出征。

    来整和秦琼虽然得了萧铣密令要好好款待友军,但是也知道讨伐张仲坚已经是朝廷有了严旨的事情了,耽误不得,他们也想早日建功,所以并为推搪,拿出海图给陈棱略微讲解了一番要去的所在,加上船队这些日子也补充好了给养辎重,次日便可以拔锚。

    陈棱看了萧铣提供的海图,果然比原先看到过朝廷的海图要精细不少,对扶余海上诸岛都标注得更为清晰,而且中国古代的地图,直到明朝位置,对于海岛的标注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圆点,根本看不出海岛的大小形状,除非是日本那样的巨岛,才略微描绘形状。而萧铣给的海图上,“州夷”俨然是一个狭长椭圆、南北有浅浅海湾的岛子,据说那里便是张仲坚的主要贼巢之一了。

    之所以画得这么准,无非是因为萧铣前世看过济州岛的旅游地图。

 ;。。。 ; ;
第三十三章 棋错一招
    火矢排空而来,一座座颇有鲜卑风格的木栅坞堡点燃,里面是狼奔豸突惨叫的牧民,男女老少都有。网持着生锈马刀和桑木弓、竹片弓的游牧汉子不成战阵地胡乱冲杀出来,不过很快就被隋军的弩阵和陌刀阵、枪阵或射或刺,杀得稀烂。

    州夷岛上,又一个部落被摧毁了,把抓来的头目拷问一番,却也没找到和张仲坚勾结的证据——在已经摧毁的十几个村落里,似乎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和张仲坚有过接触、收受过张仲坚的兵器物资资助,愿意听命于张仲坚。可见,州夷岛上,张仲坚的势力还没有发展到决定性的程度。毕竟现在距离历史上张仲坚自称扶余国主还有好多年,他还没来得及在东海上发展壮大到那一步。

    但是这又如何?陈棱看着满地的尸体和俘虏,反正这些都是高句丽那边迁移过来的游牧蛮子,只要不是大隋子民,只要有其中一部分和反贼勾结了,那就杀了灭了就是。萧郡守提供的情报,显然是准确的,为了防微杜渐,对于这种有小部分人和反贼勾结的地方,也要彻底镇压,而不是因为妇人之仁,等这里糜烂蔓延开来。

    陈棱是纯粹的武夫,只认这个道理。而且他知道朝廷计功是算首级和俘虏数的,这些都是军功,干嘛和军功过不去呢?历史上这一年,陈棱去讨伐流求岛,最后也抓回来俘虏一万七千多人;试问这个朝代的流求岛上能有啥文明?抓回来一万七千多人,无非也就是高山族的猎户罢了,和三国时孙权派去的卫温手段差不多(卫温也给孙权抓了一万多高山族人回到会稽郡充实人口。)

    州夷岛面积虽然只有流求岛的十分之一,却好在是温带草原地势,三万顷的岛子上,养育两万人口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陈棱和张镇州捞到的人头功劳也不算少,男女幼童加起来着实抓了一万人的俘虏。陈棱分出张镇州带领麾下两个折冲都尉、两千兵马驻扎州夷岛并看押俘虏,自己便带领剩下的八千人马继续分乘萧铣拨给的五十艘大海船,沿着新罗近海标注出来的诸岛扫荡。

    ……

    张仲坚这些日子过得着实憋屈。自从他知道自己被萧铣阴了、不小心犯下了袭击朝廷国使的罪行之后,就已经赶紧转移了在大陆上的产业,或者是假托一些明面上关系比较远的哥们儿名义,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他数百万贯的家业,又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短期内撇清的?动静大了,肯定会提前惊动官府的,所以也就只有动产被及时处置了大半,而不能快速出手的田庄几乎都损失了。

    现在,朝廷又派了一个东阳郡的郎将给萧铣当打手,他安置在州夷岛上的两千流民以及刚刚分化笼络的一些牧民部族村落,就这样被陈棱的大军以一力降十会的迅猛给扫了,前期投资几乎都打了水漂。早知如此,不如集中全部力量,和陈棱决一死战好了,还免得如今被步步瓦解,蚕食削弱。

    所以,在得到了州夷彻底陷落的消息之后,张仲坚一咬牙,做出了一个背水一战的决定:让手下头目把手头的死士私兵、流民土著、粮草等物,都集中到他目前手头掌控的地盘中,最大的那个岛屿巨济岛上,等待集中兵力决一死战。(注:这个时代,韩国南部近海的巨济岛还没有名字,不像济州岛已经有了“州夷”的称呼,所以只能沿用现代的名字。)

    准备作乱之前,张仲坚这种级别的豪族也是有两千家丁私兵的,准备起事之后,经过轮番花钱扩充,精锐战兵也有三四千人规模了,毕竟这些战士要增加规模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招募流民和收服土著就要容易得多。

    君不见同时期的王薄、孟让动辄就拉起了几万乃至十万的队伍。而在齐鲁之地被搅乱的同时,张仲坚的人在齐鲁沿海收集流民、加上掳掠本地土著,居然也得到了五万之众,只是这五万之众是包含了女人小孩的,壮年男人本来就只有两万不到一点,其中有多少人能发挥出战斗力,就很值得疑问了。同时期齐郡郡守张须陀屡屡可以用数千官兵杀败数万农民军,所以张仲坚也不敢小觑陈棱直扑而来的八千正规东阳兵。

    六月间,陈棱连续扫荡了新罗国南面沿海的十几座小岛,都没什么斩获,每座岛屿上居然只有数百人口而已,也没什么武装,着实令陈棱扫兴。月底时,终于按图索骥摸到了巨济岛——巨济岛已经是朝鲜半岛南部最靠东边的大岛了,濒临釜山海峡,其正南面就是日本的对马岛——在这里,终于发现了张扬无比,很是明显的目标:张仲坚把他的全部势力都龟缩到了这里。

    临时扩充到四千的战兵部队,两万的丁壮,三万的妇孺老弱,战兵全部装备了甲胄刀枪,按照正规兵马的比例配属弓弩。丁壮虽然只有极少数有铠甲,但是好歹也都配备了短兵竹枪,和简易的竹片、桑木弓箭,只是不可能有弩这种昂贵的装备。兵马之外,张仲坚还在巨济岛上筑了一丈高的土城圈起自己麾下人马,土城上头,为了节约成本,还缭乱地插了五六尺高的削尖木桩,作为守军放箭用的胸墙垛堞。这样的防备,比之中原的城池当然是简陋得多了,但是放在海外岛夷这里,已经是了不得的防御设施了。

    ……

    “这张仲坚逆贼还打算在朝廷大军面前硬撼死守了?不自量力,若是陈某带兵,肯定会选择抛弃家业、带上财宝,继续远遁外海,不会留在这里等死。”

    陈棱策马绕了张仲坚在巨济岛上修葺的坞堡,挥舞着鞭梢嘲讽地指点了一番。秦琼跟在侧翼听了其言语,也随声附和道

    “郎将见解得是,张仲坚原本也有海船不少,若是与我军争夺海权,尚有可为,如今居然龟缩至此,实在是取死之道。海岛并无产出,咱有了海权,困都能困死他们。”

    “张仲坚这是舍不得他聚集起来的流民战力啊——若是寻机海战,他只有那四千战兵可用,多余的民壮,一来不够船舶,二来都是齐鲁之地吸纳来的居多,水性不熟,不堪一战。唯有打守城战,才能与朝廷军马拼人数优势。咱浮海三千里至此,他定然知道咱不堪出动太多人马,想要以逸待劳了——对了。去抓几个没有被张仲坚驱回坞堡的岛民,问一下这一代每年雨水如何。若是干旱,呵呵,都不用咱动手了。”

    不一会儿,果然抓来了几个岛民,都是体弱的老头儿,没有丝毫利用价值的那种,所以张仲坚没把他们抓进坞堡去浪费粮食。老头儿抓到陈棱面前一问,结果却很是让陈棱沮丧。

    现在是夏天,正好是台风季,朝鲜半岛南部诸岛,雨水都不是一般的丰富。看来,断绝被围敌人的淡水资源迫敌完蛋的策略已经用不上了。

    “只是不知道张仲坚有多少存粮。来校尉,你带领一千士卒,分二十艘海船,即日起巡视本岛与北边新罗国境之间的海峡,莫要走漏了从新罗私运粮草至此的船只。秦校尉,你带领一千士卒,即日起沿着张仲坚逆贼的坞堡北侧,挖掘长堑,立营寨于彼,不要放任贼人出坞樵采打渔。某自率余部主力,分三面合围此坞堡。”

    “末将得令!”来整、秦琼分别应诺,自去安排不提。陈棱自己又分出三艘海船结伴而行,作为哨船,去西南方三百多里之外的州夷岛联络张镇州,让张镇州一来在州夷就地搜刮粮食猎物、并捕鱼补充军粮;二来派人回大陆报信,好让萧铣再派商队到州夷岛来囤积一些粮秣——东海上的季风,四到六月本就是适合从两浙沿海前往韩日海域的,要到九月才逆转过来,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在州夷附近多囤粮草,也是便利,到了九月时则能迁徙一些俘虏人口回去。相信有了州夷这个屯粮之所,萧铣也是不会拒绝趁着这个机会多积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