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好驸马-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这么恢复了吧,反正海船消息往来,也就二十天,而二十天内,陆路人马总归是还不会出兵的,就先这么回复他。后头再有变故,再派哨船就是了。”

    “臣遵旨!臣这就去办!”萧瑀又磕了个头,下去传令干活、包扎伤口去了。

    杨广目送萧瑀离开,心中也是颇为复杂、陷入了沉思。

    “没想到铣儿居然还如此有水战的天赋。朕原本只是指望来护儿这一路人马能够牵制住高句丽主力,使之不得一次性投入辽东战场、将战局打成逐次添兵之状。没想到还有以来护儿为主攻、建立大功的机会……可惜已经要五月了,马上改弦更张拿下辽东城,也该是六月才能做到。不如再让宇文述令那些门阀府兵血战攻城半月,而后换上骁果军主攻、收取大功。宇文述再领三十万各柱国门阀的兵马前去打援、步步紧逼,渡鸭绿江增援来护儿……”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要成就一个帝王绝对掌握自己的国家的雄心?杨广在心中毫无人性地筹算着,就好像人命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大隋江山要外平高句丽、突厥、吐谷浑三狄,内荡八柱国门阀,总共需要死那么五十万士卒的生命的话。那么杨广觉得就从那些已经被八柱国门阀控制了的府兵中去死人好了。等到国内不受杨广直接控制的五十万府兵,和外邦的五十万蛮夷战士同归于尽的时候,他杨广的天下理论上不就千秋万世、如臂使指了么?

    至于天下百姓,暂时受一点苦就受一点苦好了,那也只是一个数字。等到朕的大业终成的时候,等到朕的内外统治超越汉武帝的时候,赏你们一道《轮台罪己诏》之类的东西,再慢慢休养生息也就是了。

    局势应该还在掌控之中……杨广如是想。

 ;。。。 ; ;
第五十章 必死之心
    烈阳渐渐挪到了北回归线上空,一年中最为暑热的日子已经到来。 章节更新最快距离来护儿请求援军合击的奏报发出,已经足足一个半月过去了,距离来护儿收到杨广的回复,也已足有二十多天。

    杨广给来护儿回复的指示非常简单:第一,固守待援;第二,因粮于敌,在高句丽腹地尽可能搞破坏,把外围州郡搅和得稀巴烂,能够引诱到高句丽军出来野战决战那是最好,趁机消耗高句丽有生力量。引诱不出来,那就劫掠粮草物资维持军队,高句丽平民反正你逮到的随便劫杀就是,尤其是要抢在高句丽人之前收割夏麦。

    来护儿也着实这么严格执行了,当然执行的效果只能另论。比如因粮于敌这一项,依靠抢劫高句丽百姓,充其量只能满足来护儿四成的军粮需求,也好在萧铣对于海运有些准备,而且去年剿灭州夷岛上的张仲坚之时,着实后来预作准备在那里也囤了不少粮食,转运距离虽然不比东莱过来近,却好在可以沿岸航行,在台风季航海难度较低,所以来护儿的军粮一直不虞有缺,可以长期久战。

    抢收夏麦这种因粮于敌的主要手段没有成功,是因为高句丽人实在凶悍。他们效法了历史上前秦对抗桓温北伐时的法子——历史上,东晋名将桓温第一次北伐时,出蜀道,攻至长安附近的霸上时,因为蜀道运输艰难、军粮不继,只能暂缓攻势,等到抢收夏麦补充军需后再一鼓收复长安。结果前秦苻健不顾百姓死活,把关中平原南部的麦田全部在成熟之前纵火焚毁,选择了同归于尽的坚壁清野程度,硬生生把靠蜀道运粮的桓温逼退了兵。

    高句丽人现在对付来护儿也是这么干的:在麦子至少还有一两个月才能成熟的季节,就提前或纵火,或脔割,对峙中毁掉了方圆三百里地之内的全部农田,总数估计有一千多万亩之多,拼却损失掉相当于高句丽全国全年两成多的粮食收成,也不让来护儿掠夺到一粒麦子。

    历史上苻健可以这么做,那是因为他是五胡戎狄,而中原的农耕民族是汉人,非其族类。饿死百万汉人来抵挡另外一支汉人朝廷北伐中原的军队,苻健当然毫无心理负担。而高句丽人饿死的却是本国本族之人,可见其狠毒果决,犹然在五胡之上。

    ……

    平壤前沿的战事,便这么暮气沉沉地僵持着。辽东城下,已经迎来了最后总攻的时刻。

    七八天前,宇文述重新调集了朝廷此次出征的总计四十路陆军中的九个军、号称三十万,踏上了绕过辽东城、直扑鸭绿江的正途。

    而实际上,只是这九路军原本满编的时候有三十万府兵的编制而已。攻打辽东城的这三个月里,都是这九军人马在承担消耗战的主攻任务,战损早已逾越了三分之一,所以充其量实际员额此刻也就二十万上下。

    八柱国等世阀控制的九军被调动走之后,杨广终于把他自己新募集的、绝对效忠于他本人的骁果军,乃至次一等的江淮府军投入到了攻坚战场上来,让他们完成最后的大功。被调走的部队里,当然有怨言,也有很多将领已经看出了杨广削弱八柱国为代表的关陇门阀的恶毒用心,无奈此刻实力大损,又无大义名分,发作不得,只能继续隐忍。

    战鼓隆隆,旌旗猎猎,今日俨然已经到了总攻辽东城的最后时刻。

    经过数月攻战,辽东城的护城河几乎已经全部填塞。沈水原本穿城而过、直抵辽东城北的水门,现下也已经被隋军工事处置过了,引流转折去了别处,所以沈水的水运已经断绝了将近一个月,近期也没有外头的高句丽辎重队可以趁黑夜偷渡入城。沈水截断之后,高句丽人只有在城中深挖打井确保饮水,时间久了,也渐渐捉襟见肘。

    除了城河全废、外部补给彻底断绝、水源渐渐紧张之外。辽东城的防御工事也早已在屡次攻打之后残破不堪。城墙本就只是夯土而成、以蒸糯米汁黏合,现在被打破之后只有临时用普通粘土碎石堆砌修补。城楼箭橹这种工事自然是毁一座少一座,战时根本没法补充,所以隋军总攻之前,城头除了城楼的位置有几座石头堆砌的实心台子之外,其他楼橹已经全毁了。

    守城物资方面,箭矢好歹还能够拔隋军射过来的箭矢重复利用,只是磨损无法估量。擂石则全部换成了城内屋舍拆除后拆下来的砖瓦。至于木料、石灰瓶、油料这些紧缺物资,城里已经找不出来了。

    辰时初刻,辽东城北门突然响声大作,却是隋军把已经拦截断流了月余的沈水重新掘开了堤坝、放水冲城。城北地势低洼之处,顿时平地水深七八尺,城墙被浸泡冲击,也出现了多处渗漏松动,大水一小部分淹入城内,让高句丽人大乱阵脚。

    很显然,高句丽人都意识到了这是隋军的总攻了,不然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截留的沈水重新挖开,因为那样的话,此后很久整个辽东城北边半部分都会重新得到“护城河”的保护、这不是给后续隋军的进攻添堵添麻烦么?所以隋军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了。

    大水刚到,水头还没退去时,好几十艘隋军大小战船乘浪而来,借着水势猛冲向辽东城北侧城头。舟船上有些还架着各种飞梯等攀登器具——毕竟辽东城有将近两丈高的城墙,就算平地水深七八尺的时候,也是不能直接漫到城头的。不过舟船可以挑选一些水线以上部分较高的船只,抵消一部分与城头的高度落差。

    今日担任城北攻击任务的,是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入夏以来,麦铁杖不幸感染了时疫——其实整个隋军之中,入夏以来瘟疫就没有断过,多多少少都会爆发一些。听说当朝萧驸马给圣上进贡了一大批驱虫的良药,帮着限制疫病,但是驱虫药终究只能对虫媒传染病有奇效,而不能包治百病,只能限制瘟疫规模,却不能根除。瘟疫死伤人数,这两个月来,也总有数万人之多了。

    麦铁杖就是在病榻上缠绵了半个月,后来得了萧铣的属下武士彟进贡而来的药物,略微止住了症状,但是医匠复诊后觉得不太可能彻底扛过去。因此,麦铁杖耻于病死在病榻上,决定趁着自己症状尚可、体力尚在,死战一场,求个身后哀荣。所以今天就担任了这个明显是来拉仇恨吸引火力的任务。

    麦铁杖带着两个儿子麦孟才、麦仲才,以及麾下的虎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分别乘坐几艘一百料的沙船直冲向城墙、船舱上有临时搭建的木架平台,借着水势恰好可以比城头还高一些。觑个亲切,麦铁杖便当先一跃,跳上城头,手中狼牙棒猛挥而下,居然就抡死了三个靠近的高句丽士兵,以及一个过来接战的校尉——那校尉已经举枪格挡了,但是可惜兵器太轻,被抡断了之后余力未消砸在胸前护心镜上,吐血身亡。

    麦铁杖长啸一声,继续沿墙猛杀!

    这是一次必死的攻势。因为登城的时机并不会持久,这几十艘战船上的敢死军登城后,他们是不会有援军的。

    或许会有看官好奇——为什么没有援军呢?

    因为如果这种借助蓄水-放水-纵船靠近城墙后登城的战法可以持久的话,那么隋军早就用了,又怎么会想不到?之所以一直不用,那就是有个重大的弊端在里面。这个弊端就是蓄水的水头并不能持久。

    沈水,也就是后世穿过沈阳城的浑河,水量并不算很大,要形成一下子平地七八尺的水头,是需要在上游筑坝蓄水很多天才能形成的效果。而一旦决堤放水之后,除了开始几分钟水位能冲到这么高,时间一久,水自归下,往旁边散开后,水面面积一下子增大,水位就低了。

    一旦水位下降了,靠水位坐船登城的先头部队,就失去了后援。而且因为积水不散,后续再让步军用云梯登城也不可能了,会被积水阻挡。这些敢死队上城之后,除非有本事杀光这一片城墙上的全部敌人、然后打开城门,不然,他们就迟早会被淹没在敌军的人海里。

    但是麦铁杖无所谓,他是持着必死之心来的,他带的,也都是自己的心腹死士。右屯卫今天的任务,是摆出很有可能破城的架势,对城北猛攻、佯攻,把高句丽人的全部预备队都吸引到这个方向来,然后让城南的骁果军担任真正最后的杀招取城。

    江淮军虽然也是杨广嫡系,但是终究没有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骁果军亲信。何况,麦铁杖是自己求死,杨广又怎么会再牺牲别人担任这个不太说的出口的悲剧任务呢?

    “高句丽狗贼来呀,你麦爷爷在此,有种便杀过来,没种你麦爷爷可要杀破城楼了。”

    麦孟才大吼着在城头一阵猛击,借着一开始的突然性先手优势,连杀十几人,也为后续将校士卒登城扫清了一段城墙,钱士雄、孟金叉等和一群亲兵纷纷成功登城,让城头的隋军人数如同滚雪球一样暂时越滚越大了。

    虽然这一团雪球滚到最大,也就只有数千人,随后就会断绝后援,再也无法输入新血。

    ……

    ps:150章,50万字整。自问还算良心,明天早上上架了。早起就会有一更,周六周日都是三更。

 ;。。。 ; ;
第一章 辽东城下
    辽东城北喊杀震天,数千隋军勇士一鼓作气借着水势和战船上的船楼,居高临下跃上城头,发动了血腥无比的搏战。&

    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以求死之心,狂杀猛进,手中镔铁钉刺的狼牙棒挥舞得猎猎生风,每一招都是一往无前的搏命打法。身着镔铁鱼鳞甲虽然极为沉重、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耗竭体力,但是也着实让人可以在最初形成极为强大的爆发力,而且不用担心防守。无数猝不及防的高句丽兵将就这样被麦铁杖当场击毙,是他们没能在隋军登城敢死队立足未稳的那一瞬组织起反扑。

    麦铁杖今年也已有五十岁上下,他也是原本江南吴郡的人,隋朝灭陈之战中投了北朝,算是和来护儿出身、年纪都相若的猛将。

    麦铁杖在前陈没有灭亡时,当时不过二十岁上下,曾经是陈后主的宫廷侍卫军官,以脚力健硕著称。据说每每日落时分卸了宫廷禁卫的职责之后,就偷逾出建康城(南京)、急趋二百里到京口(镇江)作案、做那些高来高去的大盗行径、劫富济贫,然后半夜回返,天明前又能回到建康。故而即使有几次作案露了相,被人看清了容貌,来指正他时,陈后主陈叔宝也完全不信——因为陈叔宝每天下班的点儿亲眼见到过麦铁杖,第二天天亮“上班”的点还能准点见到,谁都不信世上有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