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好驸马-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示经过了当天轮到当值的侍御史张衡手中转了一道,才算是送到了梁毗那里。

    然后,一到下班的点,张衡府上便有一个仆人打扮的家伙从侧门离开,拐了五六道之后,到了晋王杨广在城外五峰山的别业。

    ……

    次日,依然不是大朝会的日子,诸般政务都由三省及各部值官署理后,择拣要紧事儿送进千秋殿即可。侍御史梁毗把萧铣一事收到的举报材料以及御史台自行调查的一些情况誊写明白,正要送进中书省。

    不过,很少在非朝会日子出现的大闲人、将作大匠宇文恺,居然破天荒地在这一天进宫求见了,而且赶在了侍御史梁毗整理奏事之前——在朝廷需要修宫殿、造城墙、挖运河的时候,宇文恺简直就是大隋最忙碌的人。但是只要没有大型政府工程的日子,他又会变得清闲。

    千秋殿内,杨坚精力有些不济,不过依然坚持着处理政务。听得服侍的小黄门通报说将作大匠宇文恺求见,倒是有些诧异。

    宇文恺一直以来给杨坚的印象,都是埋头实干,拨一拨动一动,基本不玩虚的,也很少有主动觐见言事的情况。不过越是如此,杨坚便越是觉得好奇,所以马上就宣了觐见。宇文恺入内行礼完毕,杨坚便先说到:

    “宇文爱卿,朕记得你多年都没有主动入宫觐见了。上一回,还是修仁寿宫选定宫址之前,你勘测颇有心得,主动觐见求更换宫址吧?”

    “陛下真是好记性!上一次臣主动觐见言策还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不过臣今日觐见,也是得了一件良器妙法,心中激动,想要敬献给陛下。”

    “哦?莫非是什么工巧的戏耍玩意?”

    “微臣岂敢拿戏耍之物来污陛下耳目!微臣今日敬献的东西,想来陛下也是知道一二的——便是上个月以来在大兴城内逐渐开始流传开的大批印书秘法——微臣今日还带来了一批雕版,皆是我将作监中校署工匠精雕镂刻而成。再辅之以我将作监近日来钻研出的一整套印刷技法,包括新的纸张、墨水、装胶……便可制出如今大兴市面上那些字迹精美的印书了。陛下请看,这里微臣带来了十套《诗经》,每一套都是字迹划一,都是请太常寺欧阳博士精心书写的字形。”

    杨坚只是意外了一下子,随即很快便平静了下来,毕竟雕版印刷书的成品出现在他案头也有十天左右了,他对于这种技术的产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此前不过是没想到这种东西居然是出自朝廷的官营衙门的技术罢了,还以为是民间有自珍秘方的高人做出来用以做垄断生意敛财。

    不过,想到这儿,素来有些多疑的杨坚脑中立刻冒出了另一个问题,语调略冷地问道:“此物果然不错,不过宇文爱卿今日怎得突然想到拿这东西来进献给朕……嗯,给朝廷了。”

    “还请陛下恕臣失察之过!这雕版印刷其实是臣下属的将作监中校署新任署令萧铣调集工匠钻研出来的。那萧铣年少立功心切,初上任不过半月有余,见朝廷船政停歇,将作监木工匠人无事可做,便开始钻研如何为朝廷另建功勋,就琢磨到这个雕刻印书的法子上了。微臣也这段日子忙于版筑、水运,对于没有分派工务的中校署缺了关注,所以也是印刷书在大兴市面上广泛售卖之后才逐渐注意到的。微臣弄明白了这套法子之后,便寻机来进献了。”

    “哦,这么说来,宇文爱卿果然是一片忠心,不过那……萧铣似乎是并没有想过主动进献?”

    “这倒也不尽然,微臣刚刚了解到情况的时候,也曾以为那萧铣是想用朝廷工匠材料自谋私利,深责其不将成果进献朝廷。但是深究之后,才明白了那萧铣不过是不明为官之道罢了。”

    杨坚眼皮一挑,略带森然地说道:“不明为官之道?此言何解?”

    “陛下,那萧铣初生之犊,却是有些自命不凡,不知世事艰难。此番发明了这个雕版印刷之术,在微臣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工巧之物了。可是那萧铣依然觉得不尽善美,还说‘如今这雕版之法,只能用于那些把印版磨秃了都还不怕销路的经典之书。若是当世文人的文集,销量不济,印版钱摊薄到这么区区一些书上,谁人出得起这个价钱’?故而他还在钻研一种叫做‘活字’的法子,只是胶字、选字、排字上还有许多技法无法突破,故而只怕数月乃至数年之内都没法完成了。按照萧铣本意,那雕版印刷因为不够好,也是不想拿来用的。只是将作监工匠钻研雕版与活字已经用掉了价值两三千贯的材料、纸墨、人工赏赐,若是全无产出,只怕会有不小亏空,萧铣才用这种技术印售了一批书籍回本,也好平了亏空。当然发售之后销量不少,他自己也是获利不少。”

    对于宇文恺的说辞,杨坚一开始眼中满是不信的神色。但是当宇文恺从衣袖中掏出百十个指节大小的木头字模,以及一块镂出纵横方格格栅的带框铁板等半成品之后,杨坚的狐疑便褪去了不少。待到宇文恺深入浅出略微解说了一番之后,杨坚便全信了。

    虽然这东西很好理解,但是没有用心钻研刻苦实验,也是不可能取得这看似微末的成果和进步的。如此说来,那萧铣倒真是因为不知天高地厚,“不屑于”把雕版印刷这种“不成功”的半成品进献给朝廷了?

    “陛下,萧铣的轻狂,微臣已经教训过他了,微臣还盘了账目,从盈余中划出三千贯得利充入官账,可以重新纳还朝廷,或者作为今年朝廷应当拨款给我将作监的仁寿宫修缮工费。这笔钱已经占到萧铣获利的一半,其余实是工本与研发中实验的损耗。”

    “罢了,不过几千贯,朕也不是小气之人,便直接充作拨给将作监的仁寿宫修缮工本吧。”

 ;。。。 ; ;
第三十四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
    大兴东市,沈家书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两个看上去学问不咋地、但是衣饰很华贵的豪门子弟围着沈光的兄长沈耀说道:“掌柜的,那套太常寺欧阳博士字体的《大学》呢?可还有卖?刚才小二居然和咱说卖光了?”

    “哎呦,几位先生,您看小店本钱小,也没料到一下子卖的这么好,那套《大学》确是没货了,不过很快就有!咱家回了本钱之后,已经又去进货了,最多三天就到。要不您先看看这套《论语》如何?这虽然不是欧阳博士的字体,却好歹也是将作监萧署令的。

    您还不知道吧?那萧署令当年学书法时,与欧阳博士都是同出于天台活佛智顗大师门下的,而且萧署令才14岁,便已经有欧阳博士七成火候,假以时日,还不是青出于蓝?您现在收藏一套萧署令少年时尚未大成的字体,将来也好吹嘘不是……而且不贵,这套《论语》只要千字六十文便卖了,零头折了就算你一万六千字,刚好九百六十文……”

    “兀你这厮好不晓事!咱就是听说了有欧阳博士字体的书才来买的。今科清平干济考完之后,大兴城里谁人不知欧阳博士的正楷乃是陛下金口玉言钦定的‘翰墨之冠’?要临摹难道不该买最好的。那萧铣小儿毛都没长齐,谁耐烦看他的字?”

    “好吧萧署令的只要千字五十文,一本算你八百文……诶几位别走啊,非要欧阳博士字体的,就只有这套折页的千字文了。不过您也知道,字少的书每千字单价要高一些……而且您既然是拿去临帖练字的,《千字文》也就够用了。”

    “少废话,拿十折来!咱家中弟兄子侄都要看的。”

    “欧阳博士的千字文,要卖三百文一折的。”

    “啪”一声响,几个来人拍了三贯钱在柜台上,拿起十折《千字文》便离开了。

    要是有一千多年后的扑街网文狗能够穿越到这个时间点,看到这一幕,想必会泪目到崩溃吧——尼玛啊!这是什么世道啊!印刷书居然还有论“每千字多少钱”卖的啊!千字三百?这不是手写真迹啊!只是印刷的复制品啊!都可以卖到千字三百?这是何等的大神、巨神、创世神……

    可是没办法,谁让人家喝到了印刷术的头口水呢?在最初疯狂地那几天里,大兴城里的豪门,着实便是用购买书法名家的手抄书的价钱来衡量印刷书的价值的。虽然每一本都比太常寺的书法名家们手写的要便宜那么一大半,但是依然非常可观。

    ……

    书籍热销的行情持续了三五天,看清了现状之后的萧铣,真是自杀的心都有了——他算准了印刷书的头口水必然可以大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因为名家字帖的稀少,所以印刷书的第一梯队价值居然是字体的好坏——因为此前没有印刷,当代书法家的字迹往往炒到高价,以至于字体的好坏有时候比书本的内容还值钱。大兴城里消费力最强的那一拨读书人,其实是家里早就有这些书的世家豪门,但是他们有了重复的书依然要来买,看重的就是萧铣这儿的书字体比他们原有的藏书漂亮。

    当然了,如果没有将作监那些顶级的雕刻木匠的手艺,换做寻常匠人的话,纵然得了欧阳询的真迹,也难以真正雕刻出神似的字模。所以不经意间,萧铣创造的这一条发明大计的路子,居然短时间内阻挠了别人模仿的可能性。

    早知道如此,萧铣手贱自己写样本干嘛呢!多给师兄欧阳询两三百贯钱润笔,央师兄把四书统统抄一遍再丢给工匠雕刻不就好了?结果现在欧阳询字体的大部头能够卖一百五十文一千字,小部头有些冲高到了二三百文。而他萧铣写的四书中的《论语》等书,在第一波行情中只卖出了千字六十文而已……当然了,相信随着第一波因为书法带来的购买力退散后,这两者的差价就会逐渐降低。

    将近四月末的一日,萧铣到沈家的店里晃悠了一次,沈光便殷勤地拉着萧铣报账:

    “萧大哥!小弟真是服了你了!短短五天,欧阳博士的《大学》卖出去了八百套之多!都是三贯钱一套的!《千字文》卖出去了两千折,三百文一折。还有你的《论语》卖了一千五百套,嗯,不过总价还没欧阳博士的八百套《大学》多……不过也算不错了,一共也有将近两千贯了……

    不过如今世家豪门为了书法而买书的风潮已经渐渐过去了,坊间也传开了咱的书是用新式印刷术法做的,不值那么多,欧阳博士字体的书,只怕也要逐步降价到和您的字体的书那个价钱了。至于您的字,估计还会进一步往下降。小弟在大兴城里三教九流的朋友多,帮着打探了一下,估摸将来咱家的印刷书能够稳定在每千字三四十文钱左右——毕竟纸墨等消耗成本也要千字十几文钱了。咱的卖价比中等的手抄书还是颇有竞争力的,而且咱的字也比别的手抄书漂亮。”

    萧铣心中盘算着,一边有口无心地答应着沈光:“这也罢了,这个法子将来终究是要造福寒门士子用的,降价也是对的。真正暴利大赚,也就一开始的那一阵风潮。否则若是长久暴利,只怕引来人觊觎。这大兴城内卧虎藏龙,咱便要怀璧其罪了。”

    经过一阵算计,萧铣估计到四月底,这个头口水的净利润只怕可以达到七八千贯之多,五月份若是可以再利用独家先手优势赚上一个月,加上大兴这边的高端市场暂时饱和之后,随着信息的扩散,洛阳那边的纸墨商人们差不多也会来大批量进货。卖给那些洛阳来做批发生意的豪商自然要降一些价钱,让几成纯利润给对方,不过考虑到那些批发商的一次性进货量。估计到五月底,萧铣即使去掉分给欧阳询和沈家的那几千贯封口费好处费,自己估计能够落下两三万贯的纯利润。

    罕见的暴利,但是这也是一次填补空白市场竭泽而渔的一锤子买卖。书这种东西不是消耗品,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因为书籍的昂贵还是很珍惜的。加上雕版印刷适合卖的也就是那么十几种“可以让雕版重复印刷到磨损磨坏都不用再版”经典,所以相对于长期技术保密的麻烦以及吸引到的仇恨值,这并不是一笔长久的细水长流来钱买卖。

    但是对于短时间内的萧铣来说,这已经够了。他可以合法的拥有两万贯之后,通过灰色收入的模糊杠杆,哪怕杨广再给他数倍于此的活动经费,也可以掩人耳目——尤其他要对付的主要对象杨约还是一个喜好雅贿之人。哪怕放到千年之后,艺术品和古董雅贿,都是一件很难界定的事情,因为一件艺术品你可以估价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