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河长公主-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皇子的马被人动了手脚,放眼整个马场,最有能力对大皇子的马做手脚的人除了盛昭没有旁人。依照盛昭的习性,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大皇子的。大皇子一死,皇上就剩下一个尚是孩童的四皇子,皇帝年岁已大,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四皇子成年。说不定大皇子死后,盛昭肯定会对皇帝下手。
  皇帝死了,他只有四皇子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由四皇子继位,大政多数官员都握在盛昭手中,皇后与李美人母族都不显赫,甚至于李美人当初还是清河送到了宫里。是清河的人。
  现在清河嫁给盛昭,她是盛昭的妻子,还怀有身孕,将来只要生下儿子就是盛家的长子嫡孙,盛昭的第一个儿子,还有一半有大政皇族的血脉。
  还可以更深处的去想,要是四皇子不小心夭折了,皇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盛昭再屠了大政所有与皇位血脉相近的人,将当年皇帝篡位一事再扯出来。
  作为永昌帝唯一的子嗣,唯一血脉,生出来的孩子身上自然也有永昌帝的血。让大长公主的孩子继承皇位,前朝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就算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被人推翻,这也改变不了一件已经存在的事实。
  因为公主的孩子也有皇家血脉,皇室为了皇室血脉的安全,开始压制驸马权利,只要当了驸马,这辈子都别想靠近权利中心。当初皇帝让清河嫁给盛昭无疑走了一步好棋,又是一步昏棋。
  而且当年皇帝得到皇位的时候,就算有些事情瞒的再好,还是被有心之人传了出来,这成了淮南王造反的一个理由。
  皇后与永昌帝最宠爱的云太妃是一对亲姐妹,两人感情极好,当年她们姐妹是以罪人身份入宫,在宫里面吃尽了苦头。后来云太妃被永昌帝看上,成了永昌帝的嫔妃,还是宫女的皇后因此水涨船高,在宫里面也过起了好日子。
  永昌帝的皇位做的并不安稳,他的亲生母亲太后一心想让她姐姐的儿子坐上皇位。老皇帝心里痛恨当年太子造反一事,在临死之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规定下一任皇位的继承人。
  永昌帝坐上地位,成了太后的皇后想让姐姐的儿子坐上皇位的念头从未断过,她甚至想着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绝嗣,在百年之后将皇位再传给姐姐的儿子。
  有太后这枚大山在,永昌帝生除了清河没有别的孩子,宫里的妃嫔不是小产,就是孩子夭折,总之没有一个活下来。太后做这些事情都很隐蔽,但再怎么隐蔽的事情也有被人发现的那一天,终于有一天,永昌帝发现是太后动的手脚,也明白了太后的想法一直都在。
  接二连三的失去孩子,永昌帝对太后心灰意冷,渐渐不去妃嫔宫里,也不选秀进宫,随便太后折腾。
  当时的永昌帝这么做心里何尝不是在堵着一口气,他很想看看,他的亲生母亲会为了别人的儿子做到什么程度,他这个亲生儿子在太后的眼中又算作是什么。
  这样一直过去了很多年,直到云太妃的出现,才让永昌帝从颓废中清醒,他痴迷云太妃,心里很喜欢云太妃,云太妃小产后,他开始与太后作对,将云太妃的妹妹云涟嫁给了皇帝,要云涟监督还是王爷的皇帝。
  最后云涟却为了丈夫背叛了自己的亲姐姐。
  有皇后这个前例在,不难让人觉得清河也在走皇后当年的老路,皇后当年是为了丈夫背叛了姐姐,清河则是为了丈夫背叛了整个大政,两者之间的性质有着天翻地覆的区别。
  云涟就算背叛了云太妃,最后大政还是大政的天下,而清河要是背叛皇室,那么大政离改朝换代已经不远了。
  清河喜不喜欢盛昭外人不清楚,在旁人看来,清河当初是皇帝为了压制盛昭才嫁到盛昭身边,过了这么长时间,夫妻两人之间难免不会产生感情,又有当年皇后背叛云太妃的事,清河要是记恨此事,肯定会站在盛昭那边。
  清河恍恍然想起那日盛昭威胁她的那些话,只觉得心疼不已,盛昭居然真的对大皇子动手了,就算她不照着他说的去做,盛昭还是会对大皇子动手。亏得她迷茫了这么长时间,竟然忘记她嫁到定国公府的真正目的,皇上不把她当成一回事又怎么样,只要她一日是大政的大长公主,就要为大政着想,她之前到底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鸾凤说的话更是给她当头一击,鸾凤是依靠什么才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她嫁给了盛昭,她现在怀了盛昭的孩子没有将这个孩子打掉。难道鸾凤心里认为她怀了盛昭的孩子,就变成了盛昭的人,不顾大政安危只顾自己着想。鸾凤心里都这么想了,那么其他人是不是也这样想的呢。
  她自认为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可什么鸾凤认为她对不起了所有人,盛昭做的事她根本就不知道,要不是鸾凤今日忽然闯进来跟她说这些,直到生产之前她都会被瞒在鼓里。
  清河双目中慢慢出现死寂,她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付出,在这么多人的眼中竟然不值得一提,她嫁给盛昭之初固然有私心存在。可是后来皇上叫她做的每一件事她都照做了。
  她面前光鸾凤一人就已经抱着她嫁给盛昭,肚子里又怀了盛昭的孩子,就变成了盛昭的人的想法,其他人心中又是怎么想的呢。
  一时间她的情绪波动极大,面上渐渐出现痛苦之色,鸾凤被清河脸上表情吓到,眼睁睁地看她。正在争斗中的元双扭头看到清河的裙裾上被血红色的血浸透,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推开面前丫鬟,跑到清河身边扶着快要倒下去的清河,对那些正在争斗的丫鬟喊:“快来人啊,大长公主快要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生产

  元双这一声喊如同当头棒喝,打在一起的丫鬟全都停下,清河的几个丫鬟跑到清河面前扶起清河往产房方向过去,银双抓过清河手腕紧张把脉,另有几个丫鬟跑出去通风报信。
  鸾凤被眼前景象吓到,僵在那边过了一会儿后她抖了抖身子说:“这和我没有关系,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
  汪公公得知消息往这边跑来,从丫鬟口中他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刚踏进凉亭就听到鸾凤说的那句话,原本七分的恼意变成了十分。难道她不知道大长公主怀孕,还这样刺激她,她说她不是故意的就不是故意的不成。
  清河情绪激动,肚子上的疼痛不时传来,她头上冒出汗水,几乎都快喘不出气来。根本没办法走路,她身子沉重,几个丫鬟不是做粗活的料,扶着清河格外的吃力,走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走出凉亭。
  汪公公走到清河身边,从元双手中接过清河,他撑着清河沉重的身体,带着她慢慢往前走,清河是他从小看到大,此事她情绪不稳汪公公明锐感觉到,他边走边安慰她:“没事的清河,那些事情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不用在意,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好。”
  鸾凤在后面听到汪公公这通话只觉得面红耳赤,燥得慌,她这是怎么了,竟然忘记清河怀孕,就这样直冲冲的闯进来找清河麻烦,要是清河出了什么事,她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她自己生过孩子,知道生孩子的时候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十分的危险。现在清河情绪不稳,裙子上的血不住的往下流,每走一步都拖着血印。她现在很害怕,害怕清河就这么出事了。
  她站在原地踌躇一会儿,决定跟在清河身后,要是清河出事了,她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知道的。
  元双看到鸾凤跟上来,悄悄的在汪公公耳边提醒,汪公公冷哼一声,无视鸾凤,带着清河进屋,何嬷嬷已经准备好需要准备的东西,看清河身上那么多的血吓了一跳,赶忙迎过去问:“这是怎么了,怎么流了这么多的血。”她嘴上不停,回头对站在那边的丫鬟说,“你们赶紧过来,扶大长公主进去。”
  那几个丫鬟是何嬷嬷特意挑出来训练的,为清河生产的时候做准备。
  从开始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几个丫鬟过来一边两人扶着清河慢慢往屋里面走,何嬷嬷没有和汪公公继续废话,转身跟进屋中,银双想要跟进去,在快要跨进去的时候被丫鬟拦住,要她换身衣服再进去。
  银双只得扭头,换了身衣服跟了进去。
  汪公公站在屋中听着里面动静,来回走动,他这辈子经过的大事小事无数,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紧张的时候,他很害怕,他害怕他伺候了半辈子的小主子没能度过生产这一关。
  他年岁已经大了,这辈子也没什么追求,他最想看到的是清河能够好好地,像先帝和太妃希望的那样活着,他无儿无女,早就把清河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
  那些没了子孙根的宦官在有权有势以后都会娶一个清白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再认几个干儿子。这些他都不屑去做,他不想去糟蹋人家好好地姑娘家,更不想认那些心思不正的干儿子,他只想好好照顾清河。
  他眼睛里慢慢发狠,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人,手上沾的鲜血也不少,他是个孤儿,没有亲人,这一生除了清河无牵无挂,要是清河今天出事,他绝对不会放过那些伤害清河的人。
  元双站在旁边,抬头无意中看到汪公公眼底的那抹狠意,吓得后退两步,低头装作没有看见。
  汪公公扭头看她一眼,知她是清河心腹,也不甚在意,慢慢平定心绪坐在椅子上等清河的消息。鸾凤在门口徘徊了很长时间,顶着头顶的太阳,愣是迈不过心底的那道坎进去看清河情况,清河预产期还有好几天,今天要不是她闯进来刺激清河,清河也不会早产,都是她的错。
  清河躺在床上,感觉到肚子一阵一阵的抽痛,额上冒出的汗越来越多,何嬷嬷指使着丫鬟做手头上的事,她坐在清河身边安慰清河:“大长公主莫怕,有嬷嬷在大长公主不会有事的。”
  清河忍者肚子上的疼痛无力点头,她疼的都没了说话的力气了。
  盛太夫人得知清河要生的消息,手中的佛珠落在地上,她起身扶着丫鬟的手脚步不停地往清河院落疾行过去。她正好在门口与鸾凤撞上,鸾凤看到盛太夫人莫名的感觉到一种心虚的感觉,低头不敢看盛太夫人。
  先前鸾凤闯进来的时候盛太夫人就已经知道,她一直在后宅外面的事同样不知道,只知道盛昭这几日对定国公府管制的很严,闲人轻易不得入内。这么多年来风风雨雨的事她见得多了,也不会觉得奇怪,只安心管好内院不给盛昭添乱就好了。
  鸾凤是个公主,又带了那么多人过来找清河,有着前几次的经历,盛太夫人也没在意,只当鸾凤担心清河会出什么事才这样做,故而她也没想着要阻止鸾凤,鸾凤能在定国公府内宅毫无阻拦的到清河面前,除了清河身边的丫鬟拦住鸾凤的路,一路上定国公府的丫鬟没有一个人动手。
  就这么一个疏忽,清河竟然出了事,这是盛太夫人始料不及的,盛太夫人从找她报信的丫鬟口中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她竟然犯了这么严重的一个错误,清河要是出了什么事,她是不会心安的。
  屋中清河的闷哼声不断传到屋外两人的耳中,两人在院子里对视,鸾凤心虚自动把脸扭开再也不敢看盛太夫人。盛太夫人心里很复杂,她的孙媳妇和重孙子在里面生死不明,害她孙媳和重孙子的元凶就站在她面前,她却不能做什么,谁让她是个公主呢,她做错了事除了皇帝皇后,谁能处置她。
  门口的气息很尴尬,汪公公看到盛太夫人站在门口面对面,也没出声,他想知道盛太夫人会怎么对待这个害清河早产的元凶。汪公公还没有被愤怒冲刷了头脑,他此时脑子还很清醒,知道鸾凤是个公主,盛太夫人不可能会对她做出什么事。只是心里仍是有几分不甘心,皇帝为了牵制盛昭将清河嫁给他,最后竟然敢这样对她,把大皇子的死都怪在清河的身上。
  清河是先帝的女儿,皇帝的皇位是从先帝的手中夺来,先帝的死与皇帝皇后有脱不开的关系。清河多年来一直在皇后膝下长大,就算皇后对清河像是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好,汪公公对皇后都没有什么感恩戴德的心思,要不是皇后,清河过得会比现在更好,皇后给清河的一切都是清河应该得的。
  至于鸾凤,皇帝要是不是皇帝,永昌帝要是没驾崩,鸾凤顶多算一个郡主,她有什么资格与清河平起平坐,她必定是要低清河一等的,见到清河还要给清河行礼,连妒忌的资格都没有。这么多年来她仗着自己是皇后嫡出公主的身份还一直给清河下绊子,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好像清河现在的一切都是她施舍的,清河抢了原本属于她的的宠爱。
  实际上清河根本就不稀罕皇后的宠爱,毕竟皇后是害她全家的罪魁祸首。
  没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