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特洛伊十年征战中,众神分为两派支持不同的阵营。这可能反映了希腊人与特洛伊人所代表的亚洲人或腓尼基人当时的不同信仰。站在特洛伊一边的众神除了阿佛洛狄忒以外,还有战神阿瑞斯、太阳神阿波罗和万神之父宙斯。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这几位神都是腓尼基人祖先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站在特洛伊这边才合乎逻辑。
  我相信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祭祀仪式叫“浇奠”,即把一些祭品的汤汁浇灌在地下以告慰埋在地下的祖先或神灵,以表示分享。这方面不仅可以从许多少数民族的喝酒习惯中得到验证,他们常常将一部分酒洒向天地,而且在家乡我也亲历过类似的习惯。比如每次有好吃的,或是一些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必须先给过世的祖先敬献一碗,等他们“享用”完了,我们才可以吃。一旦是带汤汁的食品就必须要把汤汁倒一部分在地上,我父亲说这叫“浇奠”。假如谁偶尔忘记“浇奠”恰好又生病或发生了灾祸,我们还会找出根源说,大概是遗忘“浇奠”得罪神灵了。
  在《希腊神话》里应该有同样的习惯:……赫克托耳回答她:“亲爱的母亲,我不要酒,免得我四肢无力。我也不想用一双不洁的手给万神之父举行灌礼。”
  这里的“灌礼”实际上就应该是一种“浇奠”。
  按照历史学家整理的家谱看,底比斯王朝在被希腊人推翻之前只有七代君王,他们是Cadmus(卡德摩斯); Polydorus; Labdacus; Laius; Oedipus(俄底浦斯); Eteocles;以及 Laodamus。实际上在第六朝希腊人就开始与腓尼基人对抗,战争持续了10年。
  

特洛伊等战争中的腓尼基人(2)
俄底浦斯的另外一个儿子与哥哥一同与希腊人作战,一并战死。希腊人毁灭了整个城市,腓尼基人的后代Laodamus带领其余的人逃亡了。他们逃向哪里没有交代,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间,而就在这个时期前后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找不到根源的突然出现的民族,似乎还没有人把他们联系起来。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描写看作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与历史学家们的文字相比,《希腊神话》确实稍有差异。假如做一对比,我们发现卡德摩斯在特洛伊之战中是一位###安忒诺尔的儿子,他的几位兄弟接连战死,而在这些似乎更接近历史传说中的底比斯保卫战,他的后代在其中接连战死。
  荷马史诗一般认为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卡德摩斯的事件应该出现在3200年前。对抗的双方是希腊人与部分特洛伊人,历史要么是又“惊人地相似”了一回,要么是部分借鉴了真实发生的历史。甚至发起攻击的希腊人都是同一个叫“Argives”的部族。 还没有人认为这两次战争是同一件事,但已经有许多人在争论到底两次战争发生的次序谁先谁后。有人说他们假如真是两次不同的战争,应该相隔不远,也就是说,都在3200年前左右。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似乎是先有底比斯之战后有特洛伊之战。结局都是腓尼基人战败。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大约3200年前有一股力量或新产生的条件遏制了腓尼基人,他们的厄运从此开始。
  希腊历史学家Thucydides反对先有底比斯之战、后有特洛伊之战,他认为应该次序相反,并且之间相隔大约60年。也就是说这次战争发生在俄底浦斯当政或是其父拉伊俄斯当政期间。考古证实两个城市确实在大约3200年前发生过大规模的灾难。
  更具体的争论从古到今提供了这几个特洛伊被毁的时间:公元前1184 年 、公元前1209/8 年 、公元前1250 (希罗多德观点); 以及公元前1334/3 (Douris观点)。
  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将来确定这个时间后,考虑一下这件事与中国商周替换所可能产生的关联。当然这个关联不是简单的腓尼基人跑到东亚,而是考究这件事情背后欧亚之间的大环境变革所指出的一个必然,这个根源才会更加可能影响到东亚去。
  假如卡德摩斯把腓尼基文字带进希腊半岛的故事是真实的,那么实际上就是在青铜时代结束前的100年,也就是底比斯与特洛伊消亡100年前的事情。很可能最初第一个版本的特洛伊故事曾经被希腊语或底比斯语写下来过,而我们今天知道的这些希腊神话就来自那些版本。不过今天我们没有发现这些文本,如今发现的最早希腊字母也是公元前775年的,并且他们出现于陶器上,也可能“皮子”上的文字都已腐烂了。不过从荷马史诗中看他知道写字的“皮子”。由于缺乏实物证据关于特洛伊时代是否只有口语也受到广泛的争论。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就在腓尼基人把文字带进希腊并改革产生了希腊文字的同时,东亚出现了甲骨文!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事件的关联是很有意义的。
  以上两场发生在爱琴海周边的战役,各自持续了10年,并且结果皆为腓尼基人一方战败。这一情况会造成一些相关地区的波动或文明的传播。战争使文明得到更快的传播是个规律。此时埃及一方也并不太平。这时期的腓尼基人或许更愿意选择远离“战场”的决定,相对荒蛮的远东与地中海西部成为他们的首选。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鲁里亚人将受到我们的关注。这个民族的起源一直是个谜,但大致出现的时间在3000年到2800年之间。那里没有系统的文字出现,但有零星的字母符号。
  有必要说明的是,我最先注意到这个特殊的民族并非因为腓尼基人,而是直接因为商朝人,因为龙山文化下的山东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有关黑陶文化(1)
中国在铜石并用期间,有一个著名的“黑陶文化”,其主要代表地区分布在中国东部的临海省份山东,更具体为泰山附近的章丘,后来山东日照地区也有黑陶发现。与以上不远处的另外一个临海省份江苏在同期也有一个著名的古代遗迹:良渚文化,这里也发现有黑陶。
  在稍晚一些时间里,河南、山西、甘肃、南方长江流域都有黑陶的零星发现,但总体还是山东的黑陶最多最发达。
  黑陶文化是一个谜。不仅它起源哪里不清楚,而且它后来还失传了。
  黑陶的特点是轮制的出现之后快轮的使用,它标志着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黑陶的主要品质特点是黑、光、亮、薄。最薄的可达到毫米 ,这在几千前年前是一项非同寻常的技艺。同时,黑陶的烧制工艺也很特殊,不是自然烧制就可以达到黑的效果,而是在一定的高温之下利用渗炭工艺才可以形成“黑陶”的独特效果,选料与火候都极其讲究,光亮则是打磨的效果。后来这个工艺失传,今天一些专业人员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又研究出来现代的黑陶工艺。
  所以,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个黑陶工艺外面的世界是不可能有的,因为它与红陶不同,不是自然而得。中国人又一次认为黑陶是中国独有,并且经常看到有人据此得出“中国文明独立起源”的仓促谬论。假如我们在中国之外的古代地区发现了同样的黑陶那将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很明显:不仅破除了这个基础之上的独立说,而且提出了“同源”的嫌疑。
  比中国早或者同期的黑陶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比如印度等地,但最出名的一个史前黑陶文化却在地中海上。
  与中国人认为黑陶是中国龙山文化的代表一样,地中海地区以黑陶为文化代表的地区就是曾经占据了大半个意大利并长期盘踞在意大利半岛西部和北部的一个古国:伊特鲁西亚(Estrucia)。意大利的古代历史一般从伊特鲁里亚的历史开始讲起,之前意大利再无“历史”可言,之后则是众所周知的古罗马。
  结合腓尼基人在神话与历史中逐渐向北方以及欧洲移动的轨迹,我认为探索一下伊特鲁西亚通过腓尼基人可能与山东之间产生的关系是非常及时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既然黎巴嫩的西顿在3千多年前就拥有了从中国而去的丝绸,那么一些黑陶工匠在两地之间交流也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既然我们知道腓尼基人曾经迁徙至地中海北岸地区,那么某些黑陶工人跟随过去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问题。在这里我无意求证先后问题,我的目的在于说明伊特鲁里亚人与中国古代鲁人之间的关系。
  伊特鲁里亚的黑陶不特与中国山东的黑陶一样属于黑陶,不仅技术一样,而且美学追求也很相似,其品质特点同样为黑、光、亮、薄,他们的装饰完全一样:要么完全素面,要么只有简单的划条,要么饰以环形凸条。两地的黑陶象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两个徒弟。他们的主要差异在于把柄上的不同,并且,龙山文化的兴盛期在大约4000多年前,伊特鲁里亚的兴盛期在2700年前。
  我现在还想起来意大利北部山区的建筑以前就曾经因为与中国的羌族文化的接近而引起过我的注意。而这一次则是因为两地的黑陶。到底两地之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有关伊特鲁里亚的起源目前有几种不太统一的意见,还在探索之中:一种意见认为伊特鲁里亚是从铜石并用时期一直发展到人们常说的伊特鲁里亚历史的,也就是一种“自古以来”的当地起源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1000年。其鼎盛时期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黑陶是鼎盛时期的主要文明标志。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他们是著名的希腊皮发斯基族人(Pelasgians)或者“海上民族利姆诺斯人”(Sea Peoples of Lemnos,在希腊一个小岛)的后裔。皮发斯基文明是一种综合文明,并且这个文明带有明显的(犹太)圣经文化背景,后来他们成为腓尼基人的一部分。“Pelasgians”与“Tyrrhenian”这两个词汇实际上可以置换使用,而Tyrrhenian又可以与Etrucia置换。
  Tyrrhenian牵连出伊特鲁里亚人的祖先来自希腊或者小亚细亚的一个故事:传说在希腊或者小亚细亚有一个古老的王国Lidia,那里曾经发生过连续18年的饥谨,在亡国的边缘国王把国家的人口分为两半,让王子带领一半的国家外出寻求生存的机会,而他自己则留在原地。王子用船把他的人民与财产带到了意大利半岛的北部发展为一个新王国,Tyrrhenian就从这个王子的名字而生。这个说法来自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的著述,许多人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Tyrrhenian这个词汇让我想到从“推罗”这个城市导出的腓尼基人的另外一个名字“Tyrian”,两者非常接近。
  还有一个说法是,伊特鲁里亚人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汉志”(Aljazira al Arabia),那里是红海东岸、阿拉伯半岛的西部山区,与迦南地区接近。我当然喜欢看到有人做出这个推测。实际上这意味着:伊特鲁里亚人就是红海居民,并且可能是迦南人,加深了属于腓尼基文化的嫌疑。无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都可能意味着伊特鲁里亚这个海上民族与红海人的某种联系。
  公元前968年是更加具体的伊特鲁里亚国的可能起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关黑陶文化(2)
伊特鲁里亚没有系统的文字出现,但有文字。他们似乎并不属于印欧语系,而是使用一种印欧语言出现之前的一种古老语言。与他们文化接近的附近区域有腓尼基文字的痕迹。
  今天有关伊特鲁里亚人的历史多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在希腊与罗马攻占这里之后,大约与秦始皇同期前后这里也经历了一场“焚书”运动,不过焚书的人不是他们自己的统治者,而是外来侵略者。
  据说这里的人极其“迷信”,他们被希腊和罗马人看作异教徒和野蛮人、海盗。伊特鲁里亚人在王国衰落时期被敌人大批杀戮,几十万人被消灭,最终他们只剩下5万多人。
  在长期的征战中,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始终是他们的坚定盟友。从小个子的拿破仑身上或许我们还能看到几许野猛古风。 拿破仑身高只有,这在高人林立的欧洲确实是个异数。实际上,无论是拿破仑的出生地科西嘉岛还是临近的意大利北部甚至法国南部,矮人的比例远远超过北欧。这到底是气候的影响还是古代善于游走航行的民族从亚洲带去了一些低矮的东亚甚至马来人种的后果呢?中国男人的平均身高在左右。
  比较有趣的是,中国山东这里尽管90%以上都是汉人,但他们的身高却与其它地区的汉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山东人的主要生理特征是:身高肤白。这一特征由于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山东人的大规模“闯关东”而延伸到今天的东北地区,实际上我怀疑东北人本身就很高大。假如我们把山东是商朝的发源地并且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