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终端-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不是英特尔,最终端也绝对有西方企业的扶植,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中国的设备甚至还停留在45纳米制程的阶段。德州仪器?还是ibm?难道这些公司不怕美国政府的调查?几个美国友人心中不断的闪过这些念头。



    芯片是造了出来,但马上签合同是不可能的。这些芯片只能算是工程测试样品,和海思一样,他们需要送回公司做严格的测试。就算最后没有问题,也还有价格、代工数目、代工时间需要谈判。



    不过,这不影响双方公司的宣传,就算合作不成,联合对外宣传也是互利互惠。最终端能取得名气,高通也能让客户和股民对公司更有信心。



    至于三星和台积电会为此紧张,反而符合高通的利益,让你们垄断,让你丫跪舔苹果。虽然以最终端的产能还远不至于威胁到他们,但吓唬吓唬也是好的



    (未完待续……)
第164章 天堂地狱
    当最终端与高通联合发布声明,称联合制造出14纳米制程的处理器时,直接让世界震惊,所引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甚至超乎苏最的想象。



    中芯国际的28纳米工艺,对西方阵营的影响并不大,加上并非纯粹的国企,股权混乱,甚至有台积电的股份,不足为患。但14纳米的工艺,却是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以及霸主地位。



    在各方施加压力之下,对华禁售联盟开始彻查最终端生产线的来源,甚至传唤了几个‘最终端全球网络工作室’的成员,虽然到最后什么也调查不出来。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奇怪,一边不屑中国的发展,却又一边小心翼翼。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不数落几句中国你都得不得民众的支持。



    “大家请放心,中国这家公司必然会是我们这边的财团在暗中控制,否则他们弄不到这样的仪器。中国想要超过我们,这绝不可能。”美国一个半导体领域的议员拍着胸口对媒体和民众保证。



    “就算他们掌握了这样的工艺,那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没有对应的设计,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我们手中。说白了些,他们只是帮我们打工的而已,韩国这样,台岛这样,中国自然没有什么不同。”



    “最终?无?错?小说 m。quledu。com端半导体或许只是县花一现,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更多的生产设备,无法像台积电和三星那样发展壮大,除非他们公开西方背景,又或者让西方资本进入。”



    星际战神动画电影让最终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



    星际战神游戏让全球玩家认识到最终端的厉害。



    而这一次,虽然最终端还没有做出任何面向用户的产品,但所引起的热议却是空前,涉及官员、媒体、网民,政界、科技界、商务界。



    甚至衍生出无数种阴谋论、叛徒论、中国威胁论……



    不以为然的评论中。却是透视出他们的不安,以及这个领域的重要。



    有人说过,半导体领域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不亚于能源领域,不亚于石油的重要。事实上,欧美日阵营在半导体领域每年从中国掳走的财富不下万亿,这是一个会下蛋的鸡,也才以至于一个最终端半导体就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相比欧美这边酸溜溜的情绪,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这边自然是振奋,最终端的出现总算给大家争了一口气。但又没有欧美那边的亢奋。因为大家一致认为,最终端的仪器是从西方走私过来的,甚至最终端这个公司都有欧美势力的背景,说起来貌似没什么可骄傲自满的。



    何况最终端还没成长起来,或许真的只是县花一现呢?



    或许是欧美的宣传起了效果,让国人都以为这样,也可能是不自信的表现,国人疑虑重重。



    总之是,有比没有的好。算是个不错的消息。也只有央视比较给面子,新闻联播再次出现最终端的几十秒钟新闻。



    ……



    但苏最不在意这些,他只在意订单什么时候能到手。



    然而相比外界的热闹,最终端半导体却是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清。一连等了好几天。高通那边毫无动静,打去电话也被各种理由拖延,最终还是先把海思半导体给盼来。



    明显可以看出,海思这次的阵营不大一样。规格都大了不少,为首的直接是海思的总裁何庭波,一个四十多岁的短发中年妇女。



    “苏总知不知道。台积电和三星昨天已经从苹果a9的订单里头腾出不小的一部分让给高通?”何庭波上来就给了苏最一次将军。



    “……”苏最愣是说不出一句话,心都凉了不止半截,怪不得高通刚开始热情非常,这些天的态度却是变得怪怪的,原来已经被三星和台积电联手讨好。



    “三星和台积电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对于联手打击新生对手,他们显然一拍即合,何况还有西方势力从中作梗。”何庭波叹道,不管是三星又还是台积电,都与西方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通同样如此,联手打击最终端不过是一通电话的事情,再简单不过。



    掐断了高通的订单,就等于断了最终端的命脉,如今最终端能够接到的业务,恐怕只此海思一家。除非最终端愿意放下架子去接纳其他低端业务,比如28、32甚至是45纳米工艺合同。但这样大材小用不说,甚至很难收回回本。



    “不怕给苏总交代,政府方面已经嘱咐我们把更多的订单让给你们公司,让别人赚钱,还不如让自己赚。但我们和台积电签了一定数量的合约,低端产品交给中芯短期内也是无法改变的,目前只有二百多万张16纳米的芯片单子可以提供。但这个数量对你们公司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何庭波缓缓的道。



    苏最听了后嘴角轻轻一抽,这次谈判太过被动,最终端这边所有人都插不上一句话。



    “但我们还准备了两个合作方案,其一是,让华为入股最终端半导体,组成一个新的公司,我们将在半年内收紧对外订单,海思芯片全由自己的公司制造,仅仅是内需供给就足以让工厂良性运行,甚至实现盈利。”何庭波看着苏最说。



    “……果然是狼性文化!”苏最无力的耸了耸肩膀,之前他听刘大成介绍什么狼性文化还不以为然,现在终于深刻的认识到,华为已经把最终端半导体当成一块肥肉。



    何庭波听见了也只是轻轻一笑,商业时代就是这样,虽然有些趁人之危的嫌疑,但华为这样做并没有错,对最终端对华为本身都是一件好事,只要苏最能够割舍。



    “我很好奇,你们准备了多少资金?”苏最歪头问。



    “一百亿。如果苏总感兴趣,我们可以马上进行洽谈。”何庭波笑眯眯的看着苏最,兴趣很大。老总给她的暗示是,只要能够拿到50%的股份,这100亿随时可以全部投入。



    “……好大的手笔。”苏最暗暗咂舌,100亿好像跟玩一样,他的最终端还是差得太远啊!当然,他也明白,华为看上的其实是那条生产线,最终端半导体这个名号不值一文钱。



    12寸晶圆生产线,外加14纳米工艺的整套仪器,确实能值不少钱,哪怕是二手货也要过百亿资金才能置办。更准确的讲,国内你有钱也办不下来。



    “第二个方案呢?”苏最问,他还是不喜欢被人入股,占有欲终归太过强烈



    (未完待续……)
第165章 价格反击
    “苏总不再考虑一下吗?有我们华为的入资,不但能够解决你们公司当前的危机,更是能够得到国家更大力度的扶植,有国库未来五年那一万亿的专项扶植资金,我们的公司能够很快就发展起来。在政府的干涉下,高通也不得不给面子,谈什么封锁?”何庭波加大诱惑力度,仍不死心。



    一万亿……



    马勒戈壁的,再说下去他都快要把公司卖了,咳咳两声后道:“何总裁,这事我需要考虑考虑,现在我们还是谈谈第二个方案吧!”



    何庭波看出苏最没有这个意愿,不禁遗憾的叹了口气,然后回归正色道:“降低代工价格,我们会想方设法从台积电拿回更多的订单。”



    华为和台积电的合作其实并不愉快,甚至被台积电坑过。12年的时候海思研发k3v2,出现严重的发热与不兼容的问题,也是华为终端最大的黑暗历史,被用户投诉得厉害。想要升级换代,台积电的28纳米制程产能当时严重低下,而且全给了苹果和高通他们,海思的28纳米处理器排队排了两年才轮得上。



    但没办法的,你不给台积电代工还能给谁?当时的中芯还在玩45纳米的工艺。



    “降低多少?订单多少?”苏最不动声色的问。



 …无…错…小…说…m。…quledu… ; ; “代工费用相对降低10%,一年内至少2000万颗16到20纳米的麒麟系列处理器代工合同。”何庭波不假思索就给出答复,显然心中早有腹稿。



    “10%,够狠的。”苏最嘴角轻轻一抽,果然够狼性,下嘴就带血带毛。



    代工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就算下降10%也能有赚,对方显然也懂行情。但最终端半导体收益原本就低,现在再降10%。收益大大的减少。



    “何总裁,你们这张嘴就要下降10%的价格,是不是狠了些?”刘大成郁闷问。



    “这么个情况,不狠不行,而且我们还需要承担违约台积电的风险。若是贵公司真不肯让利,我们半年内只能给200万张芯片的订单。半年后和台积电的订单到期,或许可以加大一些。”何庭波是半点也不含蓄,诚实的谈判态度却是拒绝了商量的空间。



    200万颗芯片的订单,半年,连公司的运行成本都不够。



    可不管如何谈判。海思方面都不肯松口,决意要下降10%的代工费用。



    以最终端目前的困局,貌似真的无力去扭转这样的下风。而且只要接到这笔合同,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至少能够让公司正常运行下去,不至于亏本倒闭。



    而且此举华为虽是为利,但人家却是带着帮最终端度过难关的诚意来的,苏最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我们人工费用比台岛、韩国要低,而且生产线良品率非常高。形成生产线后还能提上去,就算降低10%的费用,我们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至少能够度过当前的困境。”刘大成在苏最旁耳语。



    其实还不仅仅如此。这条生产线的效率非常的高,加上人工成本以及良品率高上面的优势,就算下降10%的费用,最终端的利润未必会比他们少。



    “好。相对台积电的费用相较下降10%,一年内至少2000万颗16到20纳米的芯片制造。”考虑再三,苏最还是同意了这项方案。有了这一年时间的缓冲。最终端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就算接不到单子也不至于赔钱。



    “真不让我们入股吗?让华为加入,最终端半导体才能够更快的发展起来,对你们也是有利的。”何庭波遗憾问,华为集团涉及的领域不小,但还缺一个晶圆厂,入股最终端半导体尤其对华为终端未来的发展有利,否则也不会拿百亿资金来冒险。



    “很抱歉,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等以后实在办不下去,我一定会优先考虑你们华为的。”苏最半开玩笑道。



    接下来的一阵磋商,谈判合约上的事情。但术有专攻,苏最也插不上话,只在旁边听着。



    一年两千万颗芯片,每月一百五十多万。不过前面这两个月只是小量生产,每月只需要生产几十万颗,就算最终端刚开始还在磨合阶段,也能够轻松完成任务。



    几十万颗听似很多,其实不然,每张12寸晶圆就能切割出数百颗芯片,就算两百万颗芯片也只是几千张晶圆片而已,实在不多,要知最终端的晶圆厂每月能产十万片以上。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当被签了字的合约相互交换到对方手中的时候,最终端半导体总算有了第一个业务。



    但苏最没有笑意,面无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