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行,但我怕评不出那么多。为了保证质量,评得既公正又合理,可以成立个评审组,其组成有我们四个会长副会长,再加一个刘瑞琴老师,因为她近体诗词写的好,又是语文组教研组长。请她任组长,我任副组长。”
几人都表示赞成,唯夏玉玲补充说:“最好再加上一条,虽然是歌颂女人花,但除题目可以有‘花’的字样外,在内容里不能再出现这个‘花’字,这才叫含蓄蕴藉。”
东方红说:“夏玉玲提的很重要,但这一点是填词的常识,应该作为最后评比的一条标准,只能由我们暗中掌握,不能对参加竞赛的会员明示。”
“我也是这个意思。”夏玉玲说。
“如果都同意,这几条曹珍你记一下,到时还是由你来主持。”
比赛如期在周日举行。
刘瑞琴老师带领评审组反复进行遴选,最后一共评出八首优秀作品,及时在大门洞的揭示板上公布出去。每首均用五色粉笔写得整整齐齐。还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朵。不少同学立即前来观看,把大门洞围得个水泄不通。
第一首是:
潇湘神?花容
作者:东方红
红粉妆。
红粉妆,
柳腰颤颤溢流光。
卧榻浅深藏锐蕊。
红唇合启吐芬芳。
在最前面看的于春花不甚明白,便问一旁站着的夏玉玲:“咱会长东方红这首词,词儿倒是很好,但我不知道该怎样去理解,你能不能给我指点指点?”
夏玉玲说:“这首单片二十七字的词,平仄完全合规,押三平韵——‘光’‘蕊’‘芳’三字;一叠韵——两‘妆’字;最后两句对仗的也很工稳,‘卧榻’对‘红唇’,‘浅深’对‘合启’。‘藏’对‘吐’,‘锐蕊’对‘芬芳’,都无可挑剔;并且整个写的是女人花,但词中见不着半个‘花’字,显得很含蓄,正如古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的具有“隐秀”的特点,‘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首词所表现的手法正是这样。所以你们的班主任——评审小组组长刘瑞琴老师在评选时认为是上乘之作,当时我和大家都赞成,因此才摆在这最前面的位置上。不管谁读了都会对所咏之物,也既是女人花。或者说是女人下边的那什么,不仅感到很美,也会刮目想看。并且由衷产生一种亲昵甚至敬畏心里!”
于春花似乎还是不明白,便道:“你说的是合规。我问的是对字句的内容该如何理解?”
“这你要用心思考才能明白!”
于春花依然摇头。
夏玉玲说:“哎呀,我跟你说话怎这么费劲呢?!你闭眼睛好好想想。看那东西——女人花是不是粉噜噜的,这不就是前面两句‘红粉妆’吗!再第三句更好理解,‘柳腰’是形容女人花长的长长形状,‘颤颤溢流光’这更无须过多解释,谁都能明白!……”
“最后两句呢?”
“最后两句也不用费思量,你稍稍想想就知道了。”
于春花用心思考,突然一蹦高说:“我明白了!”
夏玉玲说:“你蹦高什么呀?!后面还有人呢!”
于春花一伸舌头,才往下看。
第二首是:
潇湘神?花性
作者:于芳
无语妤,
无语妤,
婉然淡淡似金菊。
白日不听周遭怨,
潇湘深夜尽欢娱。
当于春花轻轻读完时,夏玉玲讲:“咱们顾问于芳老师的这首很明显是歌颂花的那种如处女般恬静性格的。此‘妤’字取自‘婕妤’一词,为古时女官名,这里可作女子或淑女讲;‘无语妤’即无言的淑女,有如淡淡的一朵菊花盛开在肃杀的秋天里。而‘不听周遭怨’的‘怨’字比喻世上俗人那种朝天每日无休止的咒骂,什么你妈皮了,什么意你娘了,而花听了根本不予理采,天生具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性。特别最后结句,如人类始祖之一的禹的两个爱妾潇妃和湘妃一样,夜深人静时默默地陪伴着夫君。”
于春花说:“那可不可以这样讲,正是由于这种情感专一与忠贞不二的性格才表证了花的圣洁与伟大!”
夏玉玲十分开心地说:“你这句话概括的好,我说了一大堆,也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夸得于春花十分高兴,兴致勃勃还要往下看。
第三首是:
潇湘神?花绩
作者:曹珍
嘻坐胞,
嘻坐胞,
后宫九月更煎熬。
裂肤恸心声惨惨,
香烟缭绕乐淘淘。
于春花看了一气,夏玉玲问她:“你们班长曹珍这首你看懂没有?”
“‘嘻坐胞’是不就是‘坐胎’的意思?”于春花试探地问。
夏玉玲说:“对!开头这句原本应该写‘坐胎’一词,但她却用一个‘胞’字,其用意不是别的,主要是为了押十三豪的平声韵。”
于春花表示理解说:“这首词不但韵律好。内容也不令人费解,。咱班长写的是女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这从‘后宫九月更煎熬’一句就能看出来;还有这‘裂肤’两字。就是肉皮子撑破了的意思;‘声惨惨’,是叫唤和喊叫;后尾这句更好理解,就是续上了香火,一家人喜庆的意思。”
夏玉玲说:“你说的对倒是对,这首主要是写女人花的功不可莫,表现花的伟大!但这里并不是直接写的女人本身,而写的是女人的‘花’,这里二者的区别十分重要;当然‘花’与女人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儿!这次咱们有不少会员没注意到这一点。都直接写的是女人,没刻意突出去写‘花’,虽然写的挺好,但由于指事不明确,很多作品都没有评上。”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
第四首是:
潇湘神?花思
作者:夏玉玲
神不知,
神不知,
掩门静静自沉思。
人口媚言哗众面,
吾唇微启任磨厮。
于春花说:“这首不是你的吗?”
“是!你看我填的怎样?”
“你这首我真看不懂,一开头就‘神不知’‘神不知’的。写女人花管‘神’什么闲事儿?!后面更让人费解,又‘掩门’又‘沉思’,这究竟写的是什么呀?”直摇头,又说。“下面这‘人嘴’、‘吾唇’,这倒好懂,但却不知是什么意思。你这首看似浅显,但却很艰深。我看半天也没看明白,真气死我了!”
夏玉玲说:“其实我这首并不艰深。前面这两句‘神不知’的意思是讲就连神也不知道这花‘掩门静静自沉思’着什么?也可以说这是词在开头的一个设问,关键都在后面两句:上面主人的嘴总在白白话话地哗众取宠,而‘吾唇’却在下面默默无闻地守候着伺候着!所以我这首词之所以能评上,刘老师在评比时说,可以作为第二首词‘花绩’所表现的花之功不可莫主题的强化与补充,从而深入一步地揭示了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内含。我不知道你明白没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我怎不明白呀?!你和刘老师的意思都是说花不但在繁衍人类生命上有实际的贡献,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从不以功臣自居,表现出一种崇高思想品质,不然你怎么能说是默默无闻呢?!”
“是这个意思!咱俩再看下一首吧!”
第五首是:
潇湘神?花经
作者:张玉英
汹涌来,
汹涌来,
骇惊阵阵喜开怀。
暗自欲寻君倜傥,
明年携手育英才。
两人正看着,作者张玉英从后挤上来问:“于春花,你看我填的这首怎么样呀?”
“你写的是月经来潮,我看也挺好的!”
“你可不能逗我,好就好呗,怎么还带个‘也’字,那还是不怎么好!”
“我可没那个意思,不过我看你填的有点儿平淡一些,夏玉玲你说呢?”
夏玉玲轻轻摇下头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张玉英这首是平淡,但古人说的好,诗词唯造平淡难,平淡乃高古之极也!同时还要看到这首词正如清末国学家王国维说的,词意不隔。所谓不隔,就是作者建构意象时,景物宛在目前,情韵自然浮现,一切自然天成。而隔,往往过多用修饰语,令人费一番思量,所以,有隔不好。因此在那天评时,都认为张玉英这首同样应为上乘之作。只是题目‘花经’过于直白了!……”
张玉英插言说:“那天在填词时我想到了这一点,开始想是以‘花假’为题,来例假吗,又一想也不太好,便定花经了。”
“要我看不如叫‘花事’好,来事儿了吗!”于春花说。
夏玉玲微笑说:“你俩说的花假和花事都直白,要我看还是以‘花汛’来命题好。”
两人都服气。
第六首是:
潇湘神?花怨
作者:李素琴
吟吾悲,
呤吾悲,
恶风阵阵侵心闱。
只恨主人招外蝶。
娇人无奈掩门扉。
于春花一看暑名,便对夏玉玲说:“这首是西门光辉同学所在班班主任李老师填的。我看没有什么气势,你说呢?”
“你说怎么没有气势?”
“你看啊。这明明是写主人已招不三不四的人来了,可这花不但不能与其进行抵抗,反倒还‘吟吾悲’,自吟伤悲,还说无奈,软绵绵的,有什么气势?!再说题目也不行,只一个怨字,不能光埋怨。要斗争才行!所以我说没有气势!”
夏玉玲说:“我不是那样看的!其实我们这次填词都是咏物之作,说白了是写人身上一个器官,而采取的是拟人化表现手法,但拟人化化到个什么份上,必须要有一个‘度’,就是说要适当,要贴切。方才你说的,也既是词中说的,吟吾悲呀。怨呀,无奈呀,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花的任人摆布、暗气暗憋、无声无息的情态,我看均很适当。很贴切;而不能像你要求那样,让它如何去斗争?!而所谓适当和贴切,这也即是古人诗论里所讲的‘切’。所谓切就是要切物切事。李老师这首词填的正是体现了这个‘切’字。所以也应看作是一首上乘之作。”
“我懂了!”
第七首是:
潇湘神?花萎
作者:邵玉华
春已失,
春已失。
自羞晚景骨包皮。
日里苦熬风叹息,
凌宵深夜雨凄凄。
夏玉玲说:“邵医生这首同样很好!”
于春花说:“我跟你有不同看法。这花都皮包骨凋谢了,还好什么好呀?!再说邵医生现在还很年轻,怎么能立个‘花萎’的题呢?”
“这你说的可就不对了,邵医生在这首词中写的是她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表现一下女性生殖器官同样会逐步衰老的一种现象,从而警示人们要关心、爱护、体贴女人的花,永葆青春年华,而不是写她自已,一定要把女人和花分开,这样才能突出这次活动的主题!”
第八首是:
潇湘神?花境
作者:刘瑞琴
狭谷长,
狭谷长,
傍崖寂寂似幽廊。
头上有泉常落雨,
身边悬井色金黄。
于春花说:“咱班主任老师这首我看在这八首当中算是最好的,你们谁也比不上!”
“这一看你的确有眼力,我看刘老师这首词也很有造诣。其特点是:一意境美,让人看后能使你大有唐人司空图诗论《二十四品》中的‘高古’那种‘日出东斗,人闻清钟’的感觉;二是韵味美,正如宋人梅圣俞说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三是语言很美,全篇无一词一字不具有诗性的特点。四更重要是,这首词写的是花的环境,上面下雨,后面其味不可闻也,但诗人通过戏谑和调侃的语言却展示出了优美的意境。所以,应该成为这次竞赛的压卷之作!”
“那当然!”后面有人说。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