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一杯毒酒,喝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药力发作,但是不喝,会立刻死。

    于是,印度沿海各地的大小领主们,争先恐后的开始饮下了这杯毒酒。之后利用自己的装备优势,开始向内地的领主们发起进攻,以求获得更大的地盘。

    这些事情暂且按下不表。

    守汉的书房内,主人对客人开始抛出了今天的目的。

    “振之兄,小儿华宝多次在我面前提到了您对他的帮助指点,某家有一点私心。”

    “主公请讲便是。”

    “以振之兄这般大才,单是在广西一地筑路,未免有些委屈。某家打算给振之兄安排一个差事,不知振之兄可否愿意屈就?”

    在宁远伯府上安排一个差事,徐宏祖登时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在南粤军的体制之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以你的官职来定的,而是根据分派给你的差使来决定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南粤军的官职制度、辖区还是以大明为旗号进行。而很多事情,却是远远的将大明制度抛在了身后,所以,守汉从历代官职制度之中偷来了一条,官职差使。官职可以按照大明朝廷的来,只要品级不太过于僭越便可以。但是分管的差使嘛,就是大明朝廷管不到的了。

    不知道伯爷要给自己一个什么差使?难道是要将整个南中、两广、福建筑路事宜的山川踏勘之事都交给自己吗?要是那样的话,简直就是南面王不易之乐事了。

    事实证明,徐宏祖想得太简单了。

    不仅仅是南粤军当下控制的南中各地,从南中到吕宋、台湾,爪哇诸岛,向东面的日本,朝鲜,苦夷岛,黑龙江索伦人居住的极北酷寒之地,还有更加遥远的十州地方,以及再向东,山海经里提到过的扶桑国度。

    向西,则是从印度到大食人居住的天方,以及各个红毛夷人居住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等诸多国度。

    看着那些被守汉一个个插在地图上的小旗子,没来由的,徐宏祖心中一阵阵的兴奋,他感觉到口中有些干燥,血管开始膨胀,周身的血液迅速的循环起来。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振之兄有没有兴趣继续行万里路呢?”

    “在有生之年踏遍青山,固然是学生的毕生所愿。但是,主公,偌大的一片江山,只怕某家两条腿便是磨得秃了也未必能够走得完。”徐宏祖看了看铺在地上的巨大地图,强自咽了一口口水,让倍感干燥的咽喉稍微的舒服一些。

    “做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振之兄,哪个要你自己一步一步的去行走这许多的地方?本官有意借助你的大才,请你做我南粤军之中关于踏勘山川形胜的总教头,在南粤军各军各镇。水师各舰队,各处州府县镇之中选拔人才,做你的学生。由你给他们培训一番之后,带领他们往这地图上的各处所在去。一切开销费用,都是有我宁远伯府中负担。您便总理其事如何?”

    在一连串如同密集炮弹落下来的好消息,打得徐宏祖有些头晕目眩。但是守汉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令他雄心百丈。

    “本伯要你做我的博望侯!为南粤军百姓不只是凿穿西域,更是要打通东西两洋大海商路!”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这段出自三宝太监郑和的话。不久之后被书写在南中大学堂野外地理勘测学校的大门口。成为了这个学院的校训。

    这所学校简称:中野学校。

    校长兼总教授便是徐宏祖。

    不过,很多的课程却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这些来自南粤军各部各处的学生,哪一个不是文能书写三千字左右的文章,武能熟练操作使用各类南粤军中装备的武器。很多人还会驾驶船舶。至于说骑马则是必须要掌握的科目。

    但是也有一些科目是不太能够上得来台面的。比如说由若水道长教授的这门如何在陌生的环境当中与当地土著人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俗话就是忽悠。)

    这位若水道长号称是泰山三阳道观的道长。最为拿手的却是忽悠。当日在山东上船到顺化时。号称自己是三阳观的道长。结果一查之下才知道这位仙长只不过在三阳观挂了几个月的单而已,纯粹就是个混吃混喝的江湖骗子。而且在去三阳观的时候说自己是常熟真武观的,然后忽悠了一大通之后骗吃骗喝。被揭破后又被撵了出来,在山东各地存身不住,索性便凭借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上了海船,打算到万里之外的南中来闯荡一番。

    结果在广州稍事停留之际,便牛刀小试大显神威的将一位西班牙来的传教士愣是被他忽悠的信奉了道教,并且坚定的认为道教的昊天大帝才是真正的上帝。

    在广州停留数日,除了将一个连汉字都认不得多少的西班牙佬变成了一名火居道人,若水道长更是到广州的几大禅林门前大放厥词,声言老子西行创立了佛教,这分明就是明着上门踢馆嘛!

    虽然僧人们群情愤慨,无奈辩经数日,几大禅林的高僧大德们轮番上阵,血管爆了好几根,当场中风了好几个。愣是没说过舌灿莲花的若水道长,最后,恼羞成怒,只得使用武力,以歪理邪说为由将这位道长赶了出去,连事前说好的礼金也不曾给。

    不过说到底,他若水道长再牛,也不过是个冒牌的道士,只能东一顿西一顿的蹭饭。只是听说南中富庶,就想到南中蹭两天吃喝。不曾想,到了南中之后却发现,这里因为信仰自由,他这种大忽悠反而如鱼得水。只不过南中信仰虽然自由,但是对骗子打击亦是严厉,后来被人告发招摇撞骗,被有司逮捕。但是在衙门里,若水道长依然威风不减,愣是把几个看守忽悠的云里雾里,差点当场拜师。后来衙门觉着这人忽悠本事不错,而且也没干啥太坏的事情,按律本当释放。但是又害怕他这本事将来有什么危害,就上报守汉请求定夺。

    听闻治下有这等类似于传销讲师的人物,守汉倒也是一时见猎心喜,命人调来他的卷宗观看,却发现了他用来忽悠别人时的一些讲稿和文字。最为神奇的是,这位爷居然把永信大师傅的龙骨文小考和殷纣王联系到了一处。

    这样的人才如何能够放过?于是乎,在一番威胁利诱之下,若水道长到中野学校来给学生们授课。

    徐宏祖从守汉那里领受到的任务首要的便是要迅速培训一批能够往扶桑国去的人手,这扶桑国可不是日本,而是在山海经之中便出现过的。

    “当年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一战血流漂杵。大家都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当年武王伐纣时,殷商的大军到哪里去了?根据贫道多年访查,特别是近年来从河南流传出的龙骨文小考一书,让贫道顿时拨云见日。自到顺化以来,与往来于此的红毛夷人攀谈,更是印证了贫道的论证。”

    “扶桑国中土著,便是被红毛夷人称为印第安人之种族,实则便是当年那支殷商大军。因为耻食周粟,不愿意为周的臣民,便浮海东渡,一路便到了扶桑国。数千年来繁衍生息,便成就了今日之扶桑国。因为思念东土故里,每日见面之时便互相打招呼称殷地安,大概便是家乡好的意思。可惜这群红毛夷人不懂得我中华上国语言文字之奥秘,便将他们称为印第安人,实则大谬矣!”

    一位水师出身的学生有些不以为然,起身提问:“先生。”

    “要称呼贫道的话,请叫我道长。”

    “道长,我在水师时,也曾经往来于各地海上,从苦夷岛到日本都曾经去过。茫茫大海,便是我们行船都有些手足无措,那数千年前之人该如何渡过这数万里海疆?”

    “圣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间万物本就不可思议。若不然,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而且贫道又不曾说是一日便渡过茫茫大海,到达扶桑国,说不得是数十年、上百年方才完成此项事业?”

    经过一番诡辩加转移话题之后,这群即将要搭乘海船趁着黑潮前往美洲的年轻人们,彻底的相信了那块辽阔富饶的大地上,居住的土人是我们多年前的远房亲戚。

    我们这次去,便是要接引他们回来认祖归宗的。

    那块大地,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的土地。(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 锦州解围
    从黄太吉说出要派遣得力将领用来阻挡李守汉所部可能的援兵时,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唯恐从黄太吉的胖嘴里说出自己的名字来!

    当他痴肥的身躯跪倒在多尔衮面前时,所有人的心立刻放回了原处,多铎甚至听到了许多人长长出了一口气!

    多尔衮心中咒骂着黄太吉的额娘叶赫那拉孟古姐姐,手上却是不敢怠慢,连忙扶起黄太吉说:“陛下,您所分派,只需直接命令就是,何必如此?阻挡李守汉,奴才义不容辞。但是吴标所部亦是凶悍无比,奴才去挡李守汉,吴标谁来应付?所以,请陛下先行派他人阻挡李守汉,待奴才击破吴标之后,再与他合兵一处,你看如何?”

    黄太吉等的就是多尔衮这句话,闻言微微一笑,豪气冲天的对多尔衮也是所有人说:“十四弟尽管放心,小小吴标,就由朕亲自领军马击破,看是他的那点南蛮兵厉害,还是朕手下的巴图鲁厉害。”

    多尔衮见推脱不掉,只能故作豪气的说:“既然如此,奴才定当竭尽所能。”心中却已经和孟古姐姐把洞玄子上的各类招数都用了二十余遍!

    一旁众人见黄太吉安排已定,将这个用脑袋去抵挡住南粤军的光荣使命交给了两白旗,无不是心中大喜。有些人少不得要在多尔衮兄弟面前说些便宜话卖个乖。

    “只可惜皇上给了奴才别的差使,否则奴才定然追随睿亲王去同那南粤军见个高低上下才好!”

    打了众人散去各自安排。黄太吉却命人将正欲和阿济格、多铎兄弟二人一道去安排旗中军务的多尔衮唤住。

    “十四弟,你暂且留一下,朕有话对你说。”

    阿济格和多铎知道此时正是黄太吉要借助两白旗的时候,一时却也不必担心黄太吉会对多尔衮有什么不利。只管命多尔衮的亲兵奴才留在黄太吉的行宫外等候,自己管自去了。

    “十四弟,方才人多眼杂,且又人心浮动,朕有一桩大事不敢言讲出来!”

    “皇上,可是有什么差事派给奴才?”

    “一桩棘手的事啊!处置不好,我们便是军心大乱!”

    黄太吉长叹一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却原来是在黑龙江流域传来的坏消息。才刚刚进入春天,那些索伦野人便从山林之中呼啸而出,直奔已经归顺建奴的各个部族寨子。

    凭借着手中与建奴一般无二的兵器盔甲,又有从罗刹人手中抢了来的皮硝火铳、车**斧。对付那些拥有一口铁锅都是巨富土豪的同族。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一颗颗挥动着木质长矛试图抵抗的头颅被砍下。仔细的保管好,这是财富啊!不亚于虎皮熊掌,甚至是更值钱贵重的财富。

    原本兵力有些捉襟见肘的黄太吉。本来打算到索伦各部征集些死兵重甲,不想却是后院冒起了烟雾。至于说会不会烧起冲天大火,这个,他不敢想象。

    “该死的蛮子!这不是等于咱们背后又来了一个毛文龙吗?”

    多尔衮也是气急败坏。对黄太吉的仇视归仇视,但是涉及到共同利益时,却是毫不犹豫的冲上去,这是八旗的作风。

    “他们算不算毛文龙,朕不知道。不过,十四弟,他们背后的人确实是令朕有些恼火,却又拿不定主意。”

    被清军俘获的索伦兵,还有被缴获的盔甲刀枪,从人证到物证,各种证据都指向了一个多尔衮听了之后心惊肉跳的名字。

    “李沛霆?李家二哥?!”

    “正是!所以朕才觉得此事棘手。”

    帐内的君臣兄弟二人暂时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少顷,多尔衮仰起头,“皇上,李家二哥是我引荐给您的,您说此事应该如何处置?奴才遵旨照办就是!”

    对于李沛霆,黄太吉如今是手里捧着一个刺猬,丢了也不是,拿着也扎手。

    如果光是黑龙江的那些索伦蛮子,没有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