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许多地方的人。语言、饮食、风俗、性情都大不相同!小侄初登船时也是颇为费力与他们沟通。传达一道命令便要大费周章,大帅,我们在海上,生死便在话语之间。一道命令执行的快慢往往便是一船人的生死!”

    听得施郎如数家珍一般将对手的诸多劣势一一罗列出来。听得兄弟父子四人眉开眼笑的。

    “看来我们还是胜算不小嘛!我们的水手自小便随同父兄出海讨生活,哪个不是心随意走的好手?”

    “这个。李爵帅也是知道自己这点不足,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

    听得施郎如此尊称父帅的对手,郑森有些不太高兴。但是此时却顾不得那个,只管催促施郎说出李守汉的对策是什么。

    “以陆制海!陆海犹如南粤军之两翼,互为奥援!且多年来,南粤军从未有一日放松过对水师的操练。小侄在水师学堂时,不论多大的风浪,只要船不会被打翻都要上船出海训练的!更在各处建造港口,屯驻军马。为的便是压缩别人的海上生路。别的不说,大帅,您看这里。”

    施郎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厦门对面的大岛台湾,“这里。可以建造多个良港,又有大片的良田可以提供数百万石粮食。更要命的是,这条黑水沟,是我们北上江南,和船队日常出入的门户!大帅,为了这块地盘,李大人可是把长子都派到了这烟瘴蛮荒之地当所谓的台湾知府了!”

    黑水沟,是明清两代福建移民对于台湾海峡的称呼。大批的漳州、泉州等地人口前赴后继的越过风浪险恶的这条海峡,去台湾开垦。

    “大侄子,如你所说,我们和南粤军的事,该如何办?”

    郑芝龙稍稍沉寂了一会,命人将地图卷起收好,继续问施郎。

    “大帅,小侄这几天闲暇无事时,又找出忠义水浒传来看。里面天机星吴用有一句话小侄认为说的很好。‘若要招安,必须大杀一场,杀得他心惊胆战,梦里也怕,那时候再说招安之事!’我们福建水师同南粤军比较起来,他们利持久,我军则利速战。如果照着他们的路子被他以主驱奴,只怕他们能够用钱粮火药耗死我们,到那个时候,只能是灰溜溜的递上降书顺表!”

    自家事情自家知,多年来,郑氏海商集团的粮食、火药、布匹、火炮、油盐肉食等大宗物资和必需品几乎都是从南中采购而来,并且通过这种采购转手贸易获得了大量利益,他们甚至将粮食通过陆路卖到了赣南地区。

    “小侄的意思,我们不妨集中全部的软帆船和大青头,就在黑水沟的南端寻觅一个所在,利用这里距离厦门近我军补给转移方便的优势,给南下的南粤军水师来上一记狠的!之后再和南粤军坐下来,大帅,不是要商讨一下三省缉私的事情吗?到那个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李爵帅提出来,三省缉私要两家分享,不但沿海的航线如此,往扶桑的也是要共享!当然,大帅得委屈一下,成为李爵帅的属下了。”

    “去!当年熊文灿还是咱们的顶头上司呢!咱们**过他吗?”郑芝虎爆了一句粗口,算是对施郎这个战略构想的认可。

    按照这个设想,郑氏海商集团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的运转起来。

    “大哥,我们打了这位新鲜出炉的李伯爷,朝廷那边怎么交代?”

    大伙散了之后,郑芝豹有些担忧,他跟着大哥回到了签押房中。

    “这个,不必担心。只怕朝野上下有大把的人盼着我们和李守汉冲突起来呢!”芝龙将那堆信函冷笑着递给了芝豹。

    如今,南粤军在陆地上是没有哪个军镇敢于同他对垒,能够一战干掉数以万计的辽东反贼,这个名声令人望而却步。不过,这海上的勾当嘛,芝龙倒是对自己和手下颇为自信。

    “大不了多搞些火船就是了!就像烧荷兰人的船一样!”

    想象中新鲜**的宁远伯被自己的水师舰队用火船烧的抱头鼠窜之后还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情景,芝龙便忍不住想纵声大笑。

    “朝中大佬不会指责我们不遵守军令,冒犯长官吧?”芝豹还是有些担心。

    “兄弟,回去好好看看这些邸报,这群内地官军都如此了。朝廷又能对他们如之奈何?”郑芝龙将一堆邸报丢在了芝豹的怀中,那上面满是各地官军剿除流寇的消息,尽职尽责的幕僚们用红笔特意勾出了文章的要点。

    无独有偶,郑芝龙在厦门同施郎、郑芝豹、郑芝虎、郑森等人商议大事的时候。在广州的李守汉也召集众人开会。

    同郑芝龙的会议议题有着很大不同。守汉的会议丝毫不涉及战略动向,而是在讨论一个看似很微不足道的问题。

    “我们的火炮。能不能射速再快些?”

    勤王大军带着十几万难民回到广东等地之后,除了安排移民等项事务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进行战术总结研讨。照守汉的话讲,“功劳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

    而在这场战术总结会开始之前,守汉却不得不接见一个人。

    十月里的天气,广东也是很冷了。如今的宁远伯府辕门外面,吴六奇**上身,背上背着一捆荆条,将自己五花大绑的跪在辕门门外广场上。任凭荆条的尖刺将身体刺得鲜血淋漓,只是跪在门前请罪不已。

    “吴旅长。爵帅有吩咐,‘让铁丐给老子滚进来!别弄这些虚景!他是他,吴标是吴标!’”

    吴标被朝廷挖走,所带领的部队成了所谓京营模范旅。本人更是成为京营参将将,领副将衔,封昭勇将军,赐宅邸仆人。为崇祯整顿京营编练内操提供样板。如今又是被南下督师剿贼的杨嗣昌上奏本借调走,随军南下充当杨大人震慑诸军的杀手锏。

    这桩桩件件,都令同样担任旅长的吴六奇心惊胆战的。

    这要是伯爷心中有了芥蒂,自己又不是南粤军嫡系,这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于是,便有了在辕门前负荆请罪的一幕。

    看着被粗大的麻绳绑缚的浑身是血的吴六奇,守汉嘴角露出了一抹嘲笑,“不冷?”

    谁也没想到守汉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所有的人都在脑海中设想过守汉接见吴六奇时候的场景,无外乎亲释绑绳,解衣衣之的常规科目,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守汉却提出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关痛痒的问题。

    “有点冷!”

    吴六奇也是实话实说。

    “给吴旅长找件棉衣来。”

    披上了棉衣的吴六奇脸上好看了不少,但是身上的荆条却还被麻绳紧紧的绑在背上。

    “舍弟背叛主公,乃是六奇之过。。。。”

    “吴标是个大活人,脑袋长在他自己脖子上,他心思活动了,谁也拦不住。你回去把从警备旅中逃出来不愿意留在京师的人从廖冬至和鲁云胜那里领走,补充到你的部队里。”

    守汉指着吴六奇棉衣里面的荆条捆: ;“这个东西,回去自己解下来。但是你心里的那捆荆条,等你打仗立功之后,也是你自己解下来!”

    守汉便这样打发了吴六奇的请罪行为,消息在广州城中传开,颇有些佛门弟子、居士们认为伯爷虽然杀人无数,但是这话说的却是颇有慧根。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去掉吴旅长身上的荆条容易,去掉他心中的荆条却难。”

    “解铃还需系铃人,吴将军只能在自己斩将立功之后才能去掉族弟的过失。”

    打发走吴六奇去接受近卫旅和 第 385 章 上的讨论,傲蕾一兰也知道自己的话给了他们启发,朝着高踞在虎皮交椅上的老公促狭的眨眨眼,用掌心微微带有些老茧的一双柔夷轻轻抚摸着守汉的腰背。

    “你们继续,我出去待会。”

    守汉有些心头火起,站起身来走到议事厅外的水榭旁,看着那一泓碧水。

    方才傲蕾一兰的一番作为,让他胯下蛙跳不止。

    如今几个妻妾当中,盐梅儿在南中老家坐镇,黎慕华虽然在广州,奈何不久前刚刚诞下了一对龙凤胎,正在坐月子。其他的几个小妾或是在顺化,或是在广州。在广州的几个妾侍、胡姬,除了要服侍黎慕华之外,更要料理守汉的日常起居杂事,这房帷床笫之间的事情未免就有所欠缺。

    如今守汉只有这个傲蕾一兰和在山东收的两个小妾可以服侍,正是精力旺盛之年的守汉,如今又面临着一场战事,荷尔蒙的分泌过剩让他和一包火药一样,一点就炸。

    “相公,我帮你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你贼慢谢我?”傲蕾一兰用半通不通的汉话同守汉**。

    “你说!”守汉的几个女人之中,盐梅儿是上了床也是君子,黎慕华也是风情有限,那几个天竺胡姬虽然风情有余,但是却总是一副奴隶见了主人的感觉,只有这个傲蕾一兰,面对自己的挺枪驰骋时不但风情无数,而且不断的反击,让他乐在其中。

    “二姐姐送了一本书给我,上面好多的图画,说是可以用来燕好的,我要你和我一起试试。”

    傲蕾一兰的说话声音不大,但是也能让周围的人听清楚,顿时令守汉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

    “咳咳!”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
正文  第 384 章  郑家的抉择
    这一次北上贸易,郑家大赚特赚。

    “大哥,我让几个账房先生反复算了几遍,刨除我们的本钱,船工水手们的伙食水脚银子,还有被李华梅那个小丫头击沉、掳走的十几条船的损失之外,我们在北京和留都大约赚了七百多万银元!比崇祯小儿一年的赋税还要多!”

    兴冲冲回到厦门的郑芝虎,向兄长郑芝龙交上这次北上贸易的账簿。

    大批的辽东特产被范家、王家、黄家等人在天津批发走,换来了成箱成箱白花花的银元,同样,在南京,在扬州,上好的毛皮也被那些大商人们抢购一空。

    “你的意思是收获很大?”

    郑芝龙的脸上如古井不波。收入七百余万银元的事情似乎并不令他感到高兴。

    “那是啊!哥,我倒觉得除了银钱之外,福松丸历练出来了,这是最大的收获!还有,施大瑄的儿子施郎也是把好手!回来的路上,两个小家伙还和我说,要在厦门打造南粤军那样的大船,多造大号的红毛船,多装大炮,免得被人拦截之后想跑都跑不了!”

    苦笑一声,郑芝龙命人掩上雕花木门,从抽屉里取出一叠信函、公文。

    “你们北上之后不久,我这里便是门庭若市。”

    执掌福建军队,同时拥有庞大水师船队,和自己又是同行的郑芝龙,又因为横亘在李守汉的三省海上缉私范围内,在江南商人眼中,顿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时间,相识的,不相识的,点头之交。纷纷上门前来。

    毫无例外的,或是登门拜访,或是书信往来,就连往日郑森写三封信。他都未必能够回一封的钱谦益。都亲笔写了好几封信前来。

    这些人,毫无例外的先是大肆吹捧一番郑芝龙的为人和功绩。如何在万顷波涛之中心怀忠义,思想着忠君报国,毅然决然接受招安,(额。似乎郑芝龙的招安是他花了大钱的。而此时主张招抚他的那位熊文灿,早已因为张献忠降而复叛被崇祯杀了头。)为朝廷剿灭了福建广东等处的海盗,消灭了犯我疆界的红毛夷。

    在这之后,话锋一转,便开始大骂特骂朝中有奸佞弄权,戕害良民,横征暴敛。假托海盗之名,打劫商贾于海上。

    “大哥,这群鸟人在说谁?这不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吗?”听了这话,郑芝虎先受不了跳了起来。

    郑家招安之后。在海面上将刘香等同行消灭,一时间,势力庞大。各处海商都要买账,为了求个平安,这些人便到郑家军营之中花费银钱购买一面郑家的旗帜悬挂上,这样一来,往来于闽粤浙江,甚至是日本各处都有了一份保险。这个平安旗价格不一,大抵是根据船舶的吃水规格而定。

    若是没有这旗帜,或是被郑家知道船上所载运的货物实在太令人眼红,那么,少不得这些船主也会被海盗洗劫。

    心中有此痞块的郑芝虎听了这话,当然立即便是暴跳如雷了。

    “坐下!”

    郑芝龙威严的喝道。

    对于大哥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