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大明,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明清双方的战事,特别是南粤军加入辽东战局以来,似乎对明军一方又开始好转,几次大战,都是给予了清军沉重的打击。对势力庞大的祖家来说,现在就投降。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所以,祖大寿一门。内心的想法便是希望辽西的战事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只要辽西还在与辽贼们周旋。朝廷便必须要用他们。而盛京的家人眷属们,更是会被黄太吉重用。便若历史上的吴三桂,一直孤悬辽东,都不愿意投降,直到崇祯帝身死,形势己定,才最后作出选择。

    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实是在文人放屁,对军阀政客来说,区区一个歌姬出身的女子同功名利禄相比算得来什么?

    “宁远伯新政可谓远见卓识,然此举必备天下所憎,祖大寿也是如此。”代善抽了一口烟,让淡蓝色的烟雾从鼻孔之中喷吐而出,给室内增加了些飘渺神秘感。

    “李守汉这家伙在山东搞了什么新政,不过说实话,这个新政朕是真赞同,好东西啊!减租减息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越看朕是越喜欢。可惜,这事是得罪天下官绅的恶政,没有统一天下之前,这样搞只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就算是统一了天下,搞不好都会成为第二个秦二世、隋炀帝。所以,便是我大清入关之后,此事也要缓缓图之。”

    “从明日开始,围困锦州、广宁二处的兵马,要大量派遣细作往这两处去大肆宣扬宁远伯在山东的所作所为,要让这两处城池之中的官员将领们都知道。尔等要做的就是,把山东新政的内容和实施经过告诉锦州城和广宁城里的将领。他们也是官绅,家里都是有房子有地的大户,李守汉这么干,不亚于挖了他们的祖坟。正好朕这还有一份名单,是南粤军和京营在山东查抄的官绅大户名册,让他们好好看看,南粤军为了推行新政,到底有多凶残,可谓是不择手段。别说他们,朕第一眼看见的时候都是触目惊心,这几乎是把山东的大户官绅连根拔起,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嘿嘿,朕就不相信他们无动于衷。”

    “待得他们人心惶惶了,十四弟,你再命人将朕纾尊降贵与明廷议和之事告知锦州城内守军。只要两国罢兵,朕成了那崇祯小儿的臣子也没什么关系!当年俺答汗不也是大明朝廷的顺义王?可是万里草原还不一样是听俺答汗的?到那时,祖大寿投降于朕,不过就是臣子换了一个长官,李守汉也不便多说,这样外就无虑了。”

    君臣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便将如何针对祖大寿一族进行招降活动的药方开出来,其中最猛烈的一味药就是李守汉在山东推行的新政。只不过,在对锦州城中各级将领们的宣传口吻上稍事调整。

    对于辽东军马,则是说宁远伯已经向朝廷请了旨意,只要大军到处,一概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

    对于王朴等宣大三镇军马,则是另有一番说辞,“朝廷有意,在辽东战事结束之后。将宁远伯所提之新政,在九边各镇推行。同时,查清编制、裁汰老弱。编练新军。尽弃旧军不用。”

    更有不少与祖大寿家族有旧之人利用各种途径悄悄向城内祖大寿家族透露这样的信息;“这次大清打下锦州,就不会撤走了!要依托锦州。向山海关进军。不过皇上念在咱们祖家也是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情分上,特旨恩典,我祖家的田园房产一概不动。原有各部屯军,还是咱们祖家的佃户!”

    多管齐下,锦州城内的守军,除了吴标的模范旅之外,无论是祖大寿还是王朴、李辅明,部下都是人心浮动。对于即将在辽东在宣大各地推行的新政议论纷纷。

    确实由不得众人不担心,如吴襄、吴三桂父子一样。祖大寿部下的主力,或者是部队的核心,也是由几千家丁组成。祖家的家丁,也都是由祖家的子弟、子弟的诸兄弟、亲属等组成。

    这些家丁们,个个在辽西皆有田亩庄园,便是一个个大小地主。有恒产者有恒心,加上保卫家园,这也是他们敢战的缘故。

    而且他们待遇很好,吴襄当年曾言。自己吃的不过粗茶淡饭,而三千子弟兵,却个个所吃细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纨罗纻绮。虽说朝廷长久发不出粮饷,他们照旧生活得很好。

    祖家同样如此,祖大寿麾下数千家丁,人人骁勇敢战。

    他们早己有田有产,生活无忧了,而且平日除了训练,他们也不必担心田地间的耕种,因为几乎辽西的军户。都是他们的佃农,为他们耕种卖力。

    与吴家军一样。祖氏的数千家丁。纯属祖氏家族的私人武装。他们依靠祖氏的势力,个个富有。不过祖家众人依靠家丁立足。同样也非常担心麾下势力折损,这些都是各代军阀的通病。不论前世后世都是如此。

    而这新政一来,无疑是刨掘他们存在的根基。

    仕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读书人都要完粮纳税,何况这些原本就地位颇低的朝廷武官?这不是在钱粮上绝了他们这些将门存在的基础是什么?

    除了一体当差纳粮之外,更是要在战后对九边各镇进行点验,查清编制,裁汰老弱,这更是要了大家伙的亲命!若是别人来办这个事,大家还可以用钱财开路贿赂一番,或是贿买言官发起政潮,将这个事在朝堂上便告胎死腹中。顶不济了,大家可以令兵卒鼓噪、哗变,搞出兵变的风波花样来对抗朝廷点验、裁撤之举。

    可是,这样的招数,对付杨嗣昌、杨镐这样的督师可以,对付宁远伯这样的家伙,却是毫无用处。

    讲贿赂,他的钱比你多。你花的银元都是他发行的。玩兵变、搞鼓噪,恰恰正中他的下怀。别人怕营兵哗变,他可不怕。大队精锐家丁正等着你哗变呢!正好将你一网打尽!

    如此看起来,黄太吉那边伸出的橄榄枝就显得越发的可爱珍贵了。

    维持现有的状况不变,大家的财产不受损失。这样的条件如今看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说大明江山,去他个奶奶的!

    黄太吉和多尔衮这种利用现实存在的消息稍加改动进行攻心战的手段,比起大炮来,对锦州城防的破坏来得还要厉害的多!一股股暗流开始在锦州城内串联、密谋。参与密谋的人从祖家兵马到大同镇、山西镇兵马都有。

    “赛因!扎奇赛因!”

    从不断从锦州方向传来的消息得知了自己拟定的计谋见到了成效,锦州城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而是一座人心离散的末日之城时,不由得黄太吉一跃从床榻上跳起来,任凭着因为激动而狂喷的鼻血洒在了床榻被褥上。

    (书评区里指责作者说对满洲有成见的那位兄弟,麻烦问一句,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满语之中的常用语了。不会?那就听我说。“好!好哇!”)

    “睿亲王请皇上的旨意示下,下一步该当如何?”内三院的大学士范文程毕恭毕敬的垂手侍立,等候着主子的旨意。

    “告诉老十四,多多的往城内派遣细作,要想法设法的让这些细作被模范旅的兵士捕捉到!朕要让模范旅和锦州城内各部冲突起来!另外,范先生,山东不是那两家人的子弟主动送来了见面礼。书信之中更是表态要给锦州城中的一些将领写信,说是要申明春秋大义,讲什么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道理。唉,也不知道这两家的祖宗们要是活着,是该高兴还是痛骂。不过也好,有了这两家的支持,这事情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

    范文程点头领命而去。(未完待续)    ps:不好意思,感冒了,夏季感冒是最难受的事情。本站新域名可樂小說網(k1xsw)的首字母,最大的免費言情中文網站,趕緊來吧。而且,这个月的全勤奖还泡汤了。那啥,大家不拿点月票啥的安慰咱一下吗?

    不过,任何一种制度执行起来,都有可能为熟悉它们的执行者从中发现漏洞,进而制造出来财路。

    这些年来,各种外面来的调味品、香料,油盐酱醋品种极多,早已将各位王公大臣的胃口吊的极高,这种粗糙的饮食早已无法入得了代善等人的口,更不要说是朝鲜王世子和金自点等人了,这些人可是能够将一份腌白菜都弄得和八大菜系一样。不过,作为执行者的吴拜,早已在多次举行这种吃肉活动之中为王爷贝勒们找到了破解之法。

    看对方的身份和身家,他和他手下的噶布什贤兵们会悄悄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原本只是在每位大人面前放一小纸包的细盐末,让他们撒在肉上,这样吃起了不会那么油腻,自然他们事后得花费不少赏银。

    然而这是头些年的做法了,这几年又有了新的手段。

    用桑皮纸,在酱油、辣椒、花椒、盐、肉桂等物煮沸的汤当中浸泡,让汤汁彻底将这些汁水吃透。然后将纸捞出,晒干。等候日后派上用场。这种东西,都是给代善、多尔衮、济尔哈郎、罗洛洪、金自点、阿达礼这样的头面人物,身家给得起赏钱的人物预备的。用的时候将纸放入肉汤之中,待桑皮纸充分被肉汤泡发了,原本油腻无味的白水猪肉便成了一份可以入得了口的食物。再配上精盐末和辣椒粉、花椒等物,有的时候还会有草原上采集来的韭花酱佐食。这些东西,可不是区区的一些赏银便能够换来的了。亲王贝勒们少不得要给这些噶布什贤兵们大大的一些好处。

    有了这些辅助之物,自然吃肉的时候大家都能欢呼大食。

    虽然菜肴简单粗糙。但是今日的气氛却是着实不错,久久不曾在黄太吉等人脸上出现的笑容,也是毫不吝啬的堆满了他的黑脸。

    眼下的局势,当真是佛库伦女神和关玛法保佑,南面的锦州,因为大雪天气。宁远伯不得不引军暂时退去,让多尔衮这七八万人可以稍稍的喘一口气,将主要目标对准锦州城里的祖大寿与吴标等部军马。东面,同样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冻得本来已经攻克了辽阳的那吴三桂与施郎二人也是含恨退去,虽然撤退前将辽阳城内外付之一炬,但是重新进驻辽阳的陈板大已经飞马传来文书,虽然房舍高炉被毁,但是工匠都在。只要稍加时日,当足以恢复旧观。

    除了这些,更有朝鲜王派了金自点押运粮米,带着人马到前线效力,如此多的利好消息,怎么能够不令众人心花怒放?

    等众人普遍就着各自的作料吃了一小半肉的时候,黄太吉这个黑胖子突然问众人:“诸位,朕赏赐的肉可美味否?”一时众人语塞。有人在心中骂道,你这他娘的不是废话。白水煮白肉,连盐都没得放,能好吃就怪了。不过大家又不敢扫了黄太吉的兴致,就都违心的说:“好吃,真是难得的美味啊。着实是我满洲风范!”

    结果黄太吉突然猛的一拍桌子:“放屁,这白水煮白肉。连点盐都没有,岂能好吃。你们这帮奴才合伙欺骗朕,该当何罪?”

    众人被黄太吉的举动吓坏了,赶忙下跪请罪。皇太极却突然微笑着让大家归座,然后说:“朕不过开个玩笑。你们怕什么?今天让大家来吃这白肉,其实另有目的。

    黄太吉此举的目的不过是想告诉手下的这些王爷贝勒们,眼前虽然有了转机,但是切切不可掉以轻心,倘若不抓紧时间利用这场大雪带给我大清的好机会,只怕大家以后便是想吃这白水煮白肉都没得吃了!

    众人当即反应过来,纷纷起身跪倒在黄太吉座椅前,大声的表示着忠心,愿意为了大清的千秋大业而赴汤蹈火不避刀剑。

    “诸位,尔等可曾想过,如果我等不在天气转暖之前解决掉锦州的祖大寿与广宁的洪承畴,待得春暖花开之时,明军大队人马再次兵临城下,我等前有坚城,后有敌兵,右面,可能宁远伯的那个好外孙和好女婿再给朕来上一手,朕还能指望天降大雪吗?!”

    一番申斥之后,这些被赏赐吃肉的王公贵族们怀着各式各样的心情谢恩退出,室内,只留下了多尔衮和代善两位。

    “二哥,老十四,现在这里没有外人,只有我们兄弟三个,不妨大家可以好好的议一议前方的军情。”

    黄太吉的脸上,方才吃肉时的那份轻松和鼓励众位王爷贝勒时的慷慨激昂转眼便不知去向,代之的是一份凝重。

    如今的多尔衮,经历了塔山苦战,部下早已被李华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