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路清兵破墙不久;便有捷报传到黄台吉耳朵里;大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相继战死;镇守太监郑希诏逃跑;清军长驱直入;大兵屯于顺义牛栏山。窥视畿辅各地;眼见得大明又将狼烟处处;生灵涂炭。

    而那些蓟辽督师麾各镇各营下的兵马;虽然这两年来花费重金购买了数千套南中盔甲刀枪;将将领的家丁们几乎全数换成了南中造。但是。面对着蛮野残忍的清军;也只能是比以前稍微好一些。

    从望风而逃变成了一触即溃。

    令多尔衮多铎兄弟、岳托硕托兄弟缴获了数百套价格昂贵的铠甲;转身便成了各自巴雅喇兵和家奴的装备。

    九月二十四日;京师戒严;崇祯帝急召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诸镇兵马入卫。又赐卢象升尚方宝剑;令他星夜来京;总督天下勤王兵马。是年五月;象升丁外艰;上疏乞奔丧。崇祯不准;令席丧候代。进兵部尚书。象升身着麻衣。脚穿草履。头裹白巾;誓师于京郊。崇祯帝派太监高起潜为象升军监军。十月初四日;崇祯帝召见督师卢象升于武英殿;问方略。象升答:“臣主战。驱逐东奴于关外。”时崇祯帝犹豫于战和之间;朝中重臣;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都力主先战而后议和。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先打一个胜仗才可以!十月初五日;崇祯发四万银元犒赏三军。初六日;又赐御马百匹、太仆马千匹、银铁鞭五百条与卢象升供其犒赏三军之用。

    十月间;多尔衮、多铎的左翼兵;岳托、硕托的右翼兵两路人马会和于通州河西。开始对刚刚从崇祯九年那次清军入寇的战火中喘息过来的京畿地区开始了又一轮的劫掠活动。

    “睿亲王。这就是当日的河西务了?”

    刚刚恢复了成亲王爵位仪仗的岳托;站在自己的织金龙纛旗下;同身旁并马而立的多尔衮、多铎兄弟指点着远处的河西务浊。

    不远处的河堤上;镶红旗和正红旗的一大片红白旗帜紧随而来;寒风中猎猎飞舞。在密密麻麻的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红色盔甲;外镶白边的骑士;乌黑尖高的盔顶上;火红的盔缨飘扬。

    正是岳托的镶红旗本部。

    “不错!当日正红旗满洲与正红旗蒙古两个甲喇便是在这里吃了大亏!”

    身旁的正红旗旗主杜度也是恨恨的挥动着手中的皮马鞭用鞭梢指着远处的那座小城。

    小小的河西务城因为两年前的那场战斗;成为了正红旗、镶红旗共同的耻辱;必欲拔除而后快!

    这座小城不知道应该自豪还是痛苦;因为那场令两红旗蒙羞;让两白旗与两红旗之间产生了微妙裂痕的战斗;在入关之后;左右翼两路人马汇合于通州运河边时;多尔衮与岳拓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座小城作为第一个目标。

    一时间;多尔衮、多铎、岳拓、杜度等人的织金龙纛旗和代表着统兵贝勒的织金龙纛旗在运河的大地上汇聚成一片灿烂的海洋。

    这片旗帜的海洋;足以将这座不起眼却令八旗恨之入骨的小城淹没在血海之中。

    “恩格图、布颜代!”

    两个蒙古正红旗、蒙古镶红旗的旗主立刻策马而出;“奴才们参见奉命大将军!”

    “对面这座明国小城;内有多少兵马人口?”

    “小城规制不大;想来兵马不过千;人口不过二万!”

    作为常年累月在九边各地流窜劫掠的蒙古军队统帅;恩格图等人对明朝的城池堡垒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略微眯起细长的眼睛;朝着对面那座小城打量了一番便胸有成竹的回复多尔衮的问话。

    “奉命大将军;奴才请令出战!”

    作为岳拓的副手;努尔哈赤的长子长孙;杜度倒要比岳拓等人都大几岁;奈何受他那个老子的牵连;这些年一直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每战必奋勇登先;分赃叙功时却灰溜溜的躲在一旁。

    杜度八旗满洲镶红旗内有牛录二十六个。年前黄太吉对八旗军队进行改造后;军制有所调整;那种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动员兵被职业化军队取代。他旗中的阿礼哈超哈营也有披甲战兵二千多人;旗中还有一个巴牙喇营;内中四百余名的巴牙喇兵;由一个巴牙喇纛章京统领;归杜度指挥。

    “广略贝勒且少待。”

    多尔衮低沉的制止了杜度的请命出战;在他看来;这座小城实在太小;小的如果不能一举攻克便会令八旗上下耻笑。

    “一座弹丸小城;左右翼的两位大将军;三位王爷。若干个贝勒数以万计的人马汇聚于此;居然不能一战破城?!”

    几个包衣从队伍纵深搬出了几口箱笼;摆放在杜度的镶红旗军阵前。包衣们将箱笼打开;在深秋温和的阳光下;那里面的物件闪动着可爱的光芒!

    “南蛮甲!”

    虽然八旗军军纪森严;然而仍旧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声低声惊呼!

    “这些甲胄;是本大将军入关以来战阵缴获所得!”

    多尔衮催马在镶红旗军阵前缓辔而行;一面行走一面高声喝道:“如此精良的甲胄;却被那些卑微的明沟所有;这合适吗?”

    “不合适!”

    “这甲胄应该是归属于最勇敢的勇士的。你们说。是不是?!”

    “是!”

    “你们告诉本大将军。你们是勇士吗?你们与这精良坚固的南蛮甲匹配吗?”

    “奴才们当然是勇士!”

    “好!那就拿出你们的勇气来给本大将军看看!那座小城;曾经令我大清军队蒙上了战败的羞辱;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让本王看看。你们是如何洗刷这种耻辱的!”

    “一鼓内破城;先登者赏赐南蛮甲二领!前五十名勇士皆有南蛮甲赏赐!城内所获子女玉帛;每人赏赐奴隶五名;银二十两!”

    那些被包衣们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取出的南蛮甲;在阳光下不停的因为位置角度的变化闪动着诱人的银色光芒。看得出;这批甲胄绝非是战阵上从死人或者在俘虏身上扒下来的。

    亮闪闪的甲胄金属表面上出厂时镀上了一层锡;便是最挑剔的也不能在上面找到一丝划痕。

    “这是明国蓟辽督师的库存之物;本来是要装备他的家丁;不想我大清兵神速。一战而斩之!”

    多尔衮大声向全军上下讲述着这批甲胄的由来。两年的时间;加上朝廷有意无意的宣传;各部将领不断的改善自己部队的装备;明军由面对建奴坚壁不出、望风而逃;变成了敢于迎战。虽然依旧是被动挨打一触即溃;但是也是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十四叔!当日战败的是我满洲正红旗;衍的亦当是我正红旗所部!”贝子硕托涨红了脸挥动着手中的长柄马刀做奋勇状。

    多尔衮的这个举动;令在场的辽东反贼们无不激动万分。

    崭新的南蛮甲;连上面涂着的油脂尚未完全去除干净;这样的甲胄在盛京只要甲喇额真以上的将领;或是贝子以上爵位的人物才能拥有;偶尔有山西商人在黑市上出售;一领甲已经被售卖到了五六百两之多。

    对于牛录额真、壮大、分得波什库这样的中下级军官来说;一领南蛮甲;不但是战场保命的利器;也是战功的象征。黄台吉在出征前便有明令;在战阵上士卒所获之南蛮甲胄、南蛮刀枪皆由斩获者本人领有。第二件以上者交公。

    如今;多尔衮以这样的重赏在众军面前选拔勇士;如何不令各旗王公、旗主;乃至普通兵士甚至家奴包衣们怦然心动?

    “本大将军已经向皇上请了旨意;此番入关伐明;凡有功之人;皆有封赏!旗丁有功者;升一级!余丁有功者;变为旗丁!包衣家奴有功者;抬入旗内!家奴包衣立有战功者便不再是包衣奴才;而是我八旗旗丁的一分子!一样可以分享缴获;有奴才伺候!”

    多尔衮将本来就已经十分热烈的情绪点燃后又适度的加上了一桶油;这样一来全军上下无不沸腾!

    此时的清军正是出于上升期;虽然情绪激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变得通红;但是由于慑于军纪森严;所有军官、旗丁、余丁、包衣杂役们只是静静而立;整个军阵没有人发出一丝的喧哗;只有风吹过旗帜的哗作响。

    清军步骑兵在河西务周边森然列阵;大小方阵散发出一股摄人的气势。

    一番争执之后;硕托所部得到了先锋的任务。

    沉闷低沉的牛角号声阵阵响起;清兵军阵中微微起了一阵骚动。在硕托的号令之下;从正红旗满洲各个牛录阵列中推出若干盾车来。

    在八旗军中;这种盾车向是他们的标准装备;自从努尔哈赤兴兵作乱以来;攻城作战;无往而不利。盾车前面是高大厚实的木板。上面铺着厚厚的皮革棉被;可以有效地抵挡枪炮弓箭;下面有滚轮;转动灵活。如果地形条件允许的话;它们可以一直推到城下。盾车后的不远处;也有众多的鞑子兵跟役;穿着棉甲;或是未着甲;推着七、八十辆的独轮小车;上面满载泥石等物。用来填取城前的沟堑之用。在这些独轮小车的后面。又有十数个鞑子跟役。抬着几副简陋的云梯;跟随独轮小车前来。

    后金兵与清兵作战;向是以盾车为前列;用来消耗城头明军的炮火。抵挡弓箭枪弹。随后跟着死兵;手执盾牌大刀长枪等兵器;穿着两层重甲;内穿锁子甲;外穿内镶铁片的棉甲。

    甚至有些将领;还穿着三层重甲;最里层为锁子甲;其次是铁甲;最外层是镶铁棉甲。有了这三层重甲。可以有效地防护一定距离的弓箭与火器打击。

    这些死兵;多是清兵中的马甲;战场经验非常丰富。在死兵的后面;还跟着身着轻甲善射的弓箭手;用来支援死兵登城。掩护那些辅兵们填取沟堑。

    最后是锐兵;也就是白甲兵押阵;他们也是披着双层重甲;伺机登城支援。如果是在野战;这些士兵的身后还跟着一些精骑相机而动。

    眼见得硕托的织金龙纛旗缓缓的向河西务城移动过去;多尔衮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翻身下马。有家奴在一旁早已搭起了大帐;供这位年轻的大将军做帅帐。

    “军中有多少随行的剃头匠?”

    喝了几杯**;用了些点心;多尔衮突然问起帐中一众属下们这个奇怪的问题。

    “不到二百余人;全数在杂役营中编伍;大将军可是要剃头?奴才这就命人传唤他们前来。”

    杜度正因为没有抢下这次唾手可得的立功机会而懊恼;见多尔衮有事;立刻便扑了上来。

    “给他们传令;做好剃发的准备。少顷硕托破城之后;男子一律就地剃发;有手艺之人编为工匠随军同行;享受杂役待遇。读书人挑出来另行安排;其余男子;一律作为冲阵之人;挑土运石;攻城破寨;三次攻城不死者便是各旗的包衣!”

    “十四叔此谋果然老辣!那些男子;就算是打算逃走;遇到明国官军见他们剃了头;少不得便是一刀杀了冒充军功;跟随我大军行进;还能苟且偷生于一时!”

    从帐外隐约传来一阵号角声与呼喝声;想来是硕托所部的几个牛录已经开始攻城了。对于这样的小城池;帐内的人们都丝毫不以为意。类似的城池堡垒放在往日;甚至不值得他们大清兵掳掠;狭小;人口少;没有多少油水。河西务城南北长不过一里;东西长不过三里;正是一鼓而下的所在。

    若不是因为要为上次战败复仇;这样的城池一个甲喇额真前来都是抬举他;那里用得上数位王爷亲自前来?!

    不一会;喊杀声渐渐平息下来;代替的是从城内传来的呼喊哭喊哀嚎之声。

    “哼!硕托得手了!”

    果然;不一会;硕托手中拎着一串血淋淋的人头昂然而入帅帐。

    “奴才向奉命大将军、扬武大将军交令!”

    河西务钞关官员、河西务镇巡检司、河西务守备的几颗人头;被多尔衮手下的巴雅喇兵高高挑在枪尖上;向各旗大肆炫耀军功。

    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喧嚣沸腾之声。

    特别是那几十个最先登上河西务城头;杀散守城兵丁民壮一举破城的正红旗满洲的旗丁包衣;多尔衮兑现了原先的赏格;每人赏赐崭新的甲胄一领;包衣抬入满洲正红旗和正白旗。

    河西务附近的四十几个村庄的百姓原本以为上次鞑子在这城下吃了大亏;这次定然不敢再来;纷纷携带细软赶着牛马猪羊到城中躲避;不料想反倒是如同羊入虎口一般;二万多百姓;数千头牛马猪羊俱都成为了多尔衮的俘获。

    这一仗;规模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