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起来!都起来!”

    人们懵懵懂懂被带到了栈桥上,“一百人一队!每一队搬一种东西,东西集中堆放!不能搬错了!”

    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被天朝人用一组大大小小的轮子从船上吊下,卸载在栈桥上,人们在天朝人的指挥下,开始搬运这些堆积的像小山一样的物资。

    古贺一雄搬起了一个稻草捆,顺着用力的方向手指向稻草里面伸去,摸到了一丝寒意,他立刻明白了,这是一柄刀!这捆稻草里包裹的,都是刀!

    轻轻的用手指捻了一下,一阵疼痛从指间传来,好锋利的刀!似乎不亚于传说中的村正!但是,这样的好刀,居然就如此对待,用一捆稻草包裹着,丢弃在露天地上?

    一边在肚子里腹诽天朝人真是败家,一边努力的搬运着,顺便偷眼看看旁边的几组人,正在费力的推动着那些巨大的国崩。国崩身上,还有着海水的痕迹,很明显,这是被从海里捞上来的,难道是那些被击沉的战船上的?古贺一雄偷偷数了数,那些从海里捞上来的大炮怕是有百余门之多。

    稻草捆倒是很快就搬运完毕,不过,古贺一雄这一组,又被派遣了别的活计。

    两两一组,搬运着巨大的木桶。

    起初,古贺一雄认为这些木桶里装着的应该是火药,但是,看着那似乎源源不断的从船舱里推出来的木桶,他有些瞠目结舌了,这如果都是火药的话,便是八幡大菩萨降下的天雷,也不如它爆炸的威力啊!

    运起来才知道,这沉甸甸的一个木桶,里面绝对不是火药,不仅仅是从木桶里散发出来的味道来判断,从木桶上黏贴的一个小纸条上,古贺一雄还发现了水泥两个汉字。

    “水泥?纳尼?”

    带着疑惑,古贺一雄搬运着这些沉甸甸的木桶,直到大约辰时三刻,太阳出现在了海平面上。

    一阵刺耳的铜哨声响起,四辆奇怪的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码头上。

    “现在开始吃早饭!”

    那个带着八瓣帽儿铁尖盔的天朝军官大声宣布着。

    人们很是规矩的在车子的两端排好队,准备领取自己的那份朝食。

    几个巨大的竹筐摆在队列的前头,里面是看上去有些让人感觉头晕目眩的大碗,整整齐齐的码放在那里。“每人一副碗筷!自己动手取!”

    古贺一雄带着自己的十名手下,端着大碗来到了车子前,面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车上的两口大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大米粥,粘稠的米粥在锅里冒着热气,翻滚着一个个泡泡,一根长筷子立在米粥上,稳稳当当的。

    那个掌勺的,狠狠的抡起了巨大的勺子,在锅里盛了一碗,递给旁边的人,那人从一口小锅里又舀出了一勺鱼,顺手丢了一个咸蛋在碗里。

    “不够的一会可以再添!”火头军叮嘱了一句,但是古贺一雄已经听不进去了,他的眼睛里只有那一大碗泛着热气,冒着香味的大米粥,不对!是大米饭和咸鱼!

    居然还有一个腌的冒着油的鸭蛋!

    古贺一雄傻眼了!

    虽然是在充当着苦力的角色,但是,倭国中那森严的等级制度依然起着作用,很自然的,足轻们在一起,而古贺这样的足轻头也不敢去徒士和铁炮大将那里。

    他旁边的一个足轻头突然双眼含泪,抽抽嗒嗒的哭了起来。

    “这个,这个,难道就是天朝话本里说的断头饭吗?”

    自万历以降,明朝的话本小说纷纷的被仰慕中华文化的倭国盗版印刷,所以,对于三国、水浒、西游记,金品梅,三言二拍之类的,这些武士们并不比南中军士们知道的少,甚至比王宝凤凰营中的那些苗族、景颇族战士更加熟悉。

    如此的饭食,再加上登岸时那凶神恶煞一般的举动,不由得不让人联想起小说话本里,送给即将往生极乐的死囚们的那顿断头饭。

    “马鹿!”古贺一雄低声骂了一句,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往嘴里填了一口,滚烫的粥,烫的他口中发出一阵阵怪叫,一边唏嘘着,一边嘲笑着这个同僚,“没有听天朝老爷说,不够还可以再添?!你见过那个藩主杀人前还让人吃饱?再说,法场在哪里?行刑的刽子手又在哪里?!”

    嘲笑了同僚几句,古贺一雄开始努力消灭自己眼前的这一大碗白米饭了。不错,就是白米饭,只不过煮的时候水稍微多了一些而已。虽然说这顿朝食早了一些,但是,能够吃得到这样的白米饭,还有一条咸鱼,一勺咸菜,一个鸭蛋,这样的伙食,已经让自忖也算是跟着美浓守大人见过些世面的他,大大的震惊了!

    难道是因为我们在海面上截击了逃窜的阮家军,为明国大军立了战功,天朝老爷们就让我们享受他们的大将军直属旗本的待遇吗?可是,似乎当年太阁大人的直属旗本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古贺一雄很是鄙视那个同僚,方才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转眼之间,硕大的一碗米饭煮成的粥,已经被他完全的祭了五脏庙,还很是热切的跑到车前,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掌勺的大司务。

    那个有些微胖的大司务,看他过来,二话不说,抄起大勺子,又给这个家伙盛了满满一碗。于是,呼啦一声,几乎所有的人又一次重新的在车前排起了长龙。

    古贺一雄很是悲哀的发现,自己也身在其中。

    朝食饭后,人们继续在码头上搬运物资,不过,这次与饭前不同,人们干的热火朝天,几个家伙还一边干,一边唱起来家乡的歌谣和小调,一时间,码头上满是一幅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

    人们发现,肚子被大米饭装满之后,再干活的感觉是如此的快乐啊!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仅仅两个多时辰,头顶的太阳刚刚到了正中,也就是所谓的午时三刻,人们又一次被尖利的铜哨声集合起来。

    这一次,又是那几个大司务,站在一个个硕大的木桶后面,手执着巨大的勺子。

    从木桶里飘散出来的香气是如此的浓郁,香的让人,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

    但是,刚刚才吃过朝食不到三个时辰啊!古贺们抬头望望天上的太阳,现在就吃大食,是不是有些太早了?而且,虽然说方才的活计很累,搬运了几乎上千个水泥桶,码头上堆积的货物几乎都被搬运到了货场上,用巨大的布苫盖起来。但是,似乎肚子还不是很饿的啊!

    人们依然很规矩的在车子前排好队伍。一脸热切的看着那些硕大的木桶,想象着里面的内容。

    “如果是和朝食一样的就好了!”有人小声憧憬着。

    当那几个大司务将木桶的桶盖打开之后,人们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击倒了!

    最大的那口木桶,怕是和家里的风吕一般大,一个人完全可以在里面泡汤。可是,里面竟然是满满的一桶米饭!

    一个接一个的桶盖被打开,人们的眼睛被桶里的景象闪的直冒金星:

    整条整条的鱼和肉炖在一起,炖好的猪肉,还有那些能够辨别出的鸡肉和鸭肉,“和早晨一样,不够了可以再添!”大司务吆喝了一句,准备开始工作了。

    但是,令大司务吃惊的一幕出现了。

    几个足轻跪在地上,头抵在地面上,低声的抽泣起来,更有人满脸泪水的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佛祖啊!”

    “闹什么闹!还吃不吃了?!”最后,还是大司务的一声断喝,才结束了这一切。

    人们围坐在一起,端详着眼前的这些饭食,喷香的咸鱼炖肉,用油剪过的鸡蛋,肥鸡、大鸭子,就连那一盆青菜也是油光水亮。还有每人面前那冒着尖的一大碗米饭,这完全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藩主殿下有了喜事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东西啊!

    足轻们由衷的觉得,这一次和美浓守大人、若殿样大人出来,那是绝对的可以回去向家人邻里吹嘘的事情了。别的不说,单单这朝食和大食,完全就是在天堂一般啊!别说岛津殿下,怕是就是天皇陛下和幕府的将军大人也没有这么好的美食吃啊!

    突然,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带头大喊了一声,“大将军!满赛!”

    大食过后,稍稍的喝了一些热水,人们以一种近乎于疯狂的速度和干劲开始在码头和货场之间往返,早上一个装满水泥的木桶,两个人搬运着很费力,如今,古贺一雄觉得,如果不是木桶圆滚滚的,不好用力的话,他自己完全可以搬走一个。

    看得在一旁值勤的南中军士兵有些奇怪,这群倭人,至于的吗?不就是吃了一顿咸鱼炖肉吗?所有的民夫都是吃的这样的饭食啊!就连那些官奴,都是一样的。

    当人们快手快脚的完成了所有的活计之后,才发现,太阳已经快要落到大海的那一头去了,海水被落日的余晖映衬的异样的璀璨辉煌。

    古贺一雄开始琢磨着晚上是否在船上宿营的时候,铜哨声又一次响起,人们呆住了,难道说,还有饭吃?

    果然,和中午的一样,只不过多了一份汤,每十个人可以喝一小坛米酒而已。

    当古贺一雄嘴里冒着酒气,和同僚们讨论,这样的日子,天皇能不能一年过上一次的时候,美浓守大人和若殿样大人回来了。

    同样的,美浓守大人和改扮成他身边小样的若殿样,也是脸上酡红,口鼻中发着浓烈的酒香,口中不时的喃喃有词,也不知道在说着些什么。

    跟随着大人前去的十几个徒士,也是一路低声的唱着歌谣,浑然忘记了武士对于主公的职责。只是在口中不时的叨念着,“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列队!”美浓守大人老虽老矣,但是,中气却是依然充足,一声大吼,震的人们耳中一阵阵作响,他的一把银髯,在灯火的映衬下,兀自抖动不已。

    看着迅速在自己面前列队完毕的足轻、铁炮、足轻头,徒士、侍大将们,桦山久高颇为得意,这些部属,虽然远远不如大将军的直属旗本那样精锐,但是在九州,也是精兵了。

    “我们,在海上,协助天朝大军截击了安南的叛贼!大将军很是满意!特为派遣了他的侍大将,莫钰大人!前来宣读大将军的诏旨,并宣布对我们的赏赐!”

    对于这个倭人老头的肉麻,今天莫钰已经是领教了多次了,也算是有些免疫力,点点头,腆胸迭肚的站在了队列前面,开始宣读守汉对岛津家的嘉奖。

    古贺一雄和他的同僚们,虽然能够看得懂话本,但是对于这篇骈四俪六,用句古朴,辞藻华丽的文字,还是听得如坠五里云雾之中。

    只听得大概意思是,知道尔等夙怀忠义之心,虽为岛夷,但也久慕我中华,今奋身杀敌,吾心甚慰。特嘉奖岛津部士卒头目云云。

    “汝等倭丁之足轻、舵工水手等,人皆给赏米五石,上好染色棉布一匹!各级头目者,赏赐加倍!”

    古贺一雄怀疑自己听错了,他轻声问了问身边的人,“大人说什么?”

    那人也是目光呆滞,连口水都忘记擦,“五石米?!”

    五石米,在江户时代的日本,特别是在当时处于经济严重不发达的九州地区,意味着什么?

    按照大明的,或者是李守汉的度量衡计算,一石米,是188斤,五石米,就是将近一千斤。而在江户时代的日本,五石米,相当于一个古贺一雄这样的足轻头,一年的俸米。而加倍的奖赏,就是十石,十石啊!这可是足轻大将的俸禄了啊!一个侍大将,一年的俸禄也不到三十石米!这十石米,可以让全家人吃饱一年了!当然,是朝食和大食,一日两餐,不同于天朝的这种丰盛的饭食。

    而商人们收购武士的俸米时作价可是一石米,一两金。十石米,就可以在倭国国内换十两金子。至于赏赐的上好染色棉布,更是让人们想都不敢想,一尺棉布,至少要800多永乐通宝,这还是良心价,有的无良商人,一尺麻布就卖800多永乐通宝!好一点的松江棉布,不卖你一贯永乐通宝,人家都不好意思说这个是明国的松江细布!

    更何况是染色布!

    还是按匹算的!

    一匹棉布四十尺,就算是回家之后卖给那些商人会被折价,克扣一些,至少,至少可以换回三十贯以上的永乐通宝啊!那可就是三十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