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地主-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方天普也知道自己在海州美食圈子内的巨大影响力,知道这个专题一经播出,恐怕会让‘镜湖农产’的生意提高好几个档次。

  若是换成了其他人,恐怕会主动向‘镜湖农产’主动提出一些利益方面的诉求,但是方天普在银杏村的经历很舒服,也就不会提条件了。

  在这一点上,方天普还是颇有媒体人的自律操守!

  就在方天普紧锣密鼓准备专题的时候,回到《海州日报》的高亚男也没有闲着,这一次的银杏村之旅她除了开心游玩之外,还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正好可以用来制作一个系列报道。

  上一次‘镜湖农产’的报道大受好评,因此这一次的系列报道计划刚刚提出来,就得到了主编的大力支持,准备给高亚男留下第三版整版的版面。受此鼓舞,高亚男干劲十足,开始废寝忘食地准备,工作狂的气质尽显无疑!

  两位媒体人正在准备各自的专题报道,‘镜湖农产’方面也是收到了一些消息,班杰明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前段时间,《海洲日报》和《海州美食》仅仅是针对‘镜湖农产’的相关食材进行了一些报道,就让‘镜湖农产’的销售额翻倍,弄得大家都有点手忙脚乱的。这一次,两家在海州拥有相当地位的媒体将会联合深入报道,将会给‘镜湖农产’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为此,班杰明在海州郊区的物流中心租赁了一个巨大的冷藏库,并且让银杏村方面连续每天派出一辆15吨的冷藏车运送货品。进行备货!

  开门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断货,一旦断货,对于店铺的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恐怕是多年也无法洗刷干净的。班杰明可不想看到,’镜湖农产‘在开业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就出现断货的现象。因此提前备货,有备无患才是正理。

  根据班杰明的估计,两大媒体的报道出炉之后,‘镜湖农产’的日销售额有可能会突破50万,比相当于现在的两倍左右。而且。随着‘镜湖农产’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以及口碑的扩散,这个数据有可能会就此稳定下来。

  若是以前有人和自己说贩卖农产品和食材也能做到一个门店年销售收入破亿的话,班杰明肯定会喷他一脸唾沫!但是,在执掌‘镜湖农产’之后,班杰明赫然发现小小的一个旗舰店有可能在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一个亿的销售目标!

  班杰明可是去过银杏村,知道这些美味食材的生产成本其实并不算太高,以此类推,‘镜湖农产’给萧风以及萧家农场所带来的利润无疑是巨大的!

  这还只是报刊和广播电台的威力,若是换成了更加重量级的海州电视台,恐怕‘镜湖农产’将会迎来更为恐怕的吹捧热潮!

  除了备货之外。班杰明也是扩大了旗舰店的招聘规模,把整个‘镜湖农产’的人手扩大了一倍还多!现在,整个‘镜湖农产’自班杰明一下,就拥有了超过40位员工,而这家公司在半年前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现在正值大学毕业季,‘镜湖农产’的优厚待遇很容易就吸引到了不少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就业相对困难的海州农业大学等农林院校的学生,更是对‘镜湖农产’趋之若鹜!

  现在,‘镜湖农产’的营业员基本工资都达到了2500元,再加上提成以及各种补贴、加班费。一个月下来拿到六七千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样的薪资水平在海州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虽然不算太高,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班杰明之所以扩大员工招聘,除了要应付即将到来的销售热潮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新店的开业做好人员储备!

  随着旗舰店的生意日渐火爆,‘镜湖农产’的品牌也逐渐地在海州高端食材市场树立了起来,营业面积仅仅为两百多平米的旗舰店已经无法完全覆盖整个海州市区,另开新店已经成为了必然。

  现在,班杰明已经在和旗舰店隔江相望的海东区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位置,准备在那里开一家营业面积超过一千平米的生鲜超市!

  根据萧风给出的资料。在国庆、中秋期间,‘萧家农场’将能够开始向‘镜湖农产’提供包括家禽、水产品等生鲜;另外,蔬菜、水果和各种干货的品种也会有所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旗舰店的规模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开辟营业面积更大,设备更加齐全的生鲜超市势在必行!

  新招聘的员工将会在旗舰店工作一段时间,利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锻炼、培养,再从所有员工之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充实到生鲜超市去担任要职。

  …… ……

  就在方天普、高亚男在积极筹备报道,班杰明迎接销售热闹到来的时候,萧强、萧涛等人也没有放松片刻。

  ‘镜湖农产’在海州的发展势头不错,而萧家农场的产品在滇南省内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自从五一黄金周以来,萧家农场已经和25家省内的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签订了合作协议,向它们提供萧家农场的各种出产以及银杏村的特色农产品。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些餐厅多着向萧家农场订货二三十万,少则也有三五万,总计为萧家农场提供了超过600万的订单。别看六百万的数字并不高,还只是海州市场的一半不到,但是对于刚刚出现在市场上的萧家农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了!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期,这些星级酒店和高级餐厅的大厨以及顾客已经完全被萧家农场提供的各种农产品完全征服,这也带动了销售数据的提升。

  这不,五月三十号这一天,来自于春城、姚州和南诏的三十几家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代表齐聚银杏村,为了六月份的订单份额进行争夺!

  随着萧家农场各种农产品在滇南美食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酒店、餐厅也是迫切希望加入萧家农场的供应链体系中,纷纷向萧家农场提出了合作得到请求。

  不过,现在的萧家农场已经今非昔比,产品供不应求的它们掌握了主动权,有资格挑选合作伙伴。

  经过新一轮的严格筛选,萧家农场最终又确定了11家餐厅、酒店,最终形成了36家合作伙伴的格局。根据萧家农场现在的产量以及海州、滇南市场的销售情况,在未来三个月之内,滇南省内的合作伙伴都会固定在这一数字!

  这36家客户每个月将会向‘萧家农场’提供近千万的订单,使得滇南市场的销量并不会落后于海州太多,这也让萧涛等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其实,当初萧风决定大力开发农业,建设萧家农场的时候,萧涛等人也没有想过,小小的萧家农场每天居然可以提供数十万的产品,简直和一头现金奶牛没有什么区别!

  萧涛等人暗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抛开年薪不谈,光是农场年底的利润分红,就可以为他们三大执行副总裁带来将近百万的分红!

  这年头,年收入十数万已经可以被成为高级白领了,年入百万,也就意味着萧涛等人正在朝着金领的级别大踏步跨越之中。

  签订了滇南市场的新合约之后,萧涛等人也是忙开了!

  萧涛需要在滇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到处跑,寻找各种适合萧家农场饲养、种植的高品质家禽、水产和水果、蔬菜品种。毕竟丰富农场的产品线,也是保持农场竞争力一直旺盛的重要手段!

  萧大志每天就更忙碌了,农场范围内的水产养殖、家禽养殖项目事情非常多,作为主管的他几乎一刻都不能放松。

  萧强更别提了,两千亩新开辟的菜园已经改造完成,即将加入萧家菜园的行列,这可是萧家农场扩大产量的好时机;而开始和魏婷婷展开了异地恋之后,萧强还需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在打电话、聊QQ和视频等方面,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总而言之,围绕着‘镜湖农产’,无数人都在不断努力之中!

  这种努力并没有白费,也不是毫无目标!

  很快,《海州美食》栏目和《海州日报》民生版块陆续对‘镜湖农产’的顶级食材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介绍,再一次把‘镜湖农产’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因为有了以前的报道基础再加上各种详实的资料呈现,海州市民对于这家出售高价食材的店铺兴趣大增。随着报道的不断发酵,‘镜湖农产’开始迎来了开业以来的最大销售高峰,每天的销量和顾客人数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于很多海州人来说,‘镜湖农产’成为了这个初夏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未完待续。)

PS:  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109章】 突发事件(求订阅!)
  《海州晚报》和海州电台所掀起的‘顶级美食’热潮在海州持续蔓延,越来越多的海州市民品尝到了这种来自于大山深处的顶级美食。

  一时间,‘镜湖农产’成为了海州高端食材市场的一个风向标!

  ‘镜湖农产’的合作餐厅也是借此机会,在自家的菜单上醒目地标出了‘镜湖农产’的LOGO,并且在餐厅门口竖起了大幅招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和‘镜湖农产’合作的店家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空间食材的巨大魅力,它们不仅仅让餐厅的美誉度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营业额也是节节攀升。

  如今,‘镜湖农产’正式在海州站稳脚跟,这些餐厅自然不会错过借势的好机会!

  而对于普通的海州市民来说,‘镜湖农产’的产品成为了馈赠亲朋、招待贵客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卖相极佳、寓意吉祥的‘镜湖仙桃’,更是成为了市民访友、探病的最佳伴手礼。

  就在‘镜湖农产’生意日益兴隆的时候,《海州晚报》更是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深入报道,使得‘镜湖农产’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最后,海州电视台的民生栏目《海州关注》跟进报道了‘镜湖农产’热销的新闻,更是给这把火添了一桶油,烧得更旺了!

  …… ……

  由于海州方面的订单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为萧家农场工作的行列,收入也不低,大家都挺开心的。

  以早上到萧家菜园收菜的工作为例,早上5点工作到10点钟,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够拿到80…100块钱报酬,而且这些活儿对体力的要求并不高,四五十岁的妇女也能胜任。

  其实,按照滇西北地区的劳动报酬水平,摘菜、包装这样的工作一天下来能有四五十就算不错了。但是萧风觉得萧家农场的利润率已经够高了,适当地提高村民的报酬。也算是萧家回馈族人、村民的一种方式。

  由于萧家农场进入五月份之后大量雇佣村民帮忙,很多村民在经过盘算之后,索性放弃了自家的田土,专门帮着萧家农场干活。

  一个壮劳力。早上可以在萧家菜园摘菜,下午就到果园里或者禽舍帮忙,一天下来的收入也有一百多块,一个月四五千不在话下。这样的收入不仅比打工好得多,也比在自家几亩地里刨食轻松。而且村民们还能管理自家的客栈之类的,一个月下来一家子的收入可不低。

  虽然有些村民眼馋萧家农场的巨大收入,但是想想整个农场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投资,再加上对外销售所遇到的困难,大家也就坦然了。

  现在,村子里绝大多数村民都在期待萧家农场的发展越来越好,这样它就能够给村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改善生活!

  …… ……

  ‘镜湖农产’在海州炙手可热,萧家农场的产品在滇南高端食材市场站稳脚跟,对萧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他仍旧过着悠哉的甩手掌柜生活。

  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起来,在坝子上活动一番,心血来潮的时候就下厨为家人准备早餐,要是偷懒就坐等大姐、二姐做好了吃现成的。

  早上,帮着去上班的徐梦瑶、萧大志、萧涛等人充当保姆,有时候就带着几个娃娃和一帮宠物军团在村子里到处转悠,在小桥边、广场上留下欢乐的身影。

  当然了,若是家里人比较空闲,萧风则是会端着自己的莱卡,在银杏村以及周边区域转悠、拍照。似乎要把这些绝美的风景都记录下来。

  下午嘛,偶尔到公司里转悠一下,在一些必要的文件上签字,查看镜湖体系各个企业的运营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至于晚上吃过饭后,带着妮妮和徐梦瑶在镜湖边散步,聊天,让萧风觉得惬意无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生活状态颇让萧风感到满意,没有什么压力。一切尽在掌握!

  …… ……

  “七叔,怎么急匆匆地干嘛?”这一天早上,萧风正在院子外的阴凉处纳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