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地主-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萧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悬挂着屋檐底下的腊肠、腊肉,彰显了江南地区的富庶。也表明了当地的一种特色!

  与萧家制作的腊肠是利用果木、草药进行熏制的做法不同,安沧的腊肠利用风干的原理,制作过程中用到了会稽地区最具特色的酱油,透出浓浓的酱意。

  和萧家熏肠略微干涩的口感不同。安沧的风肠更加软糯,滋味更足,是另外一种风格的美食。

  在刚才的午餐之上,蒸香肠、梅干扣肉、清汤越鸡、会稽麻鸭等等众多地方特色佳肴让萧强赞不绝口。

  吃着萧晋昊制作的各种美食长大的萧强其实对美食也拥有很强的鉴赏力,以他的眼光来看,安沧的美食充满了江南的细腻。又是在刀工和火候上更加讲究,充满了浓郁的水乡味道。

  在一个路边摊上,魏婷婷给萧强弄了一个重酥烧饼,自己则要了一份茴香豆,两个人一边吃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这茴香豆就是那个有着四种写法的茴香豆?”看着魏婷婷吃得津津有味,萧强也丢了两颗在嘴里咀嚼。

  对还没有认识魏婷婷,没有来到安沧之前的萧强,对会稽的最大了解就是他是大文豪周先生的故乡,而他很多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是在会稽的水乡里。茴香豆本来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江南小吃,不过在孔先生的嘴里,‘有四种写法’的茴香豆,俨然成为了会稽小吃的代表。

  茴香豆其实就是蚕豆的令一种说法,在姚州、南诏也有不少农民种植,银杏村至今也有一些村民种植蚕豆,制成小吃后出售给游客。只不过这些地方可没有周先生这样的名人,硬生生地把不起眼的小吃写出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小时候没钱,一毛钱的茴香豆可以吃好久,最受孩子们的欢迎!”魏婷婷一边把一颗茴香豆扔进嘴里,说道:“刚才摆摊的阿婆那时候就已经摆摊了,20年过去,味道还是一点没变!”

  对于现在的魏婷婷,家乡的小吃更多的是一种回忆,这里承载了她的童年,她的许多欢乐时光。

  每一次回到安沧,她都喜欢徜徉在这些青石板铺就的道路,驻足在各式各样的石桥上,享受故乡的静谧。

  这一次,有萧强陪着,一种甜蜜的感觉在心里萦绕,感觉好极了!

  两个人一边吃着各种小吃,一边在如林的腊肉之间穿梭,而沿途各种老建筑背后的故事也在魏婷婷的讲解之中展现在萧强的眼前。

  人们都知道‘会稽师爷’是华夏封建社会晚期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在前清王朝的政治体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绝大部分的‘会稽师爷’是出自安沧!

  历史上,有超过两万名‘会稽师爷’原籍就是安沧,魏婷婷祖上就有数十位先祖都曾经外出担任师爷,她的曾祖父就是最后一代‘会稽师爷’的代表之一。

  漫步在‘会稽师爷’博物馆里,萧强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银杏村充满建立的村落相比,以耕读传家的江南地区无疑拥有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刚才和魏老爷子以及其他的魏家长辈见面,萧强就有了明显的感觉,若不是萧强小时候也被老太爷逼着念了不少古诗词,对国学也算有所了解,第一次见魏老爷子就会出丑。

  吃完重酥烧饼,萧强又来了一块桂花香糕,香软糯口的桂花香糕选用了上等糯米和桂花粉制作的小吃,算是江南地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上好的桂花糕具有松脆细腻,入口即化的特点,浓郁的炒米香及桂花香味让人欲罢不能。相比于滇西北地区重油、重辣的小吃,这种天糯的小吃更适合老人食用,萧强打算给家里的老人带点回去。

  就这样,这对小情侣手牵着手在安沧古镇徜徉,各种美食、美景还有美好心情交错在一起,两个人几乎都忘记了时间。

  一直到了夕阳西下,家里催着吃饭的电话打过来,两个人这才发现已经逛了好几个小时,不由地相视一笑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当天晚上,魏家利用萧风从海州带过来的银杏食材制作了好几大桌佳肴,来自于滇西北的美味立刻征服了魏家上下,连带着他们对萧强的感官更好了。

  听说萧强的农场就是生产这种高档食材,产品主要供应滇南和海州的五星级酒店以及高级餐厅,魏家族人看着萧风的眼光都不太一样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魏家人还以为萧强只不过是一个长得帅的信誉而罢了,如今看来,他的家世以及他个人的能力并不差。

  江南历来是私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人们更习惯于用经济实力来衡量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能力。萧强作为一家年产值超过三个亿的大型农场执行副总,不管他是因为家世还是能力坐上了这个位置,都证明了他的实力。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自然很容易获得江南人的尊重,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不,在餐桌上,向萧强敬酒同辈越来越多,而萧强豪爽的‘一饮而尽’饮酒风格更是一下子把这些江南小生给镇住了。

  抵达安沧的第一天,萧强这个黑炭头轻而易举地赢得了魏家上下的好感和认可,这扫清了他和魏婷婷之间的所有障碍。虽然两个人的感情旁人是无权干涉,不过若是能够得到所有族人的祝福,岂不是更好?

  因此,来到安沧之前,萧强已经做好了被刁难、为难的各种心理准备,只不过,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甚至让萧强有些错愕。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萧强人长得不差,气场也足,在加上经济实力够强,魏家的族人自然不会跳出来当坏人了。若是萧强只是一个打工仔,哪怕他长得再帅,估计也会写酸言酸语,只不过那种境遇是萧强永远无法遇到罢了。

  见过魏老爷子和老太太之后,萧强和魏婷婷的订婚仪式也就要被提上日程了,两个年轻人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就等着参加仪式就可以了。

  虽然心里有些不太乐意,不过有长辈做主,他们也只能乖乖听话了!(未完待续。)

PS:  PS:向乡亲们求订阅!
【213章】 极品苹果(求订阅!)
  萧家农场执行副总裁,种植项目负责人萧强正在会稽拜见魏家老人的时候,萧家农场的新产品正在悄然上市。

  由于现在的萧家农场已经名声在外,销售不是问题,因此萧强这个负责人不在银杏村也不会影响新产品的销路。

  早在萧家农场的苹果园开始挂果之后,合作客户们已经开始纷纷向萧家农场下了订单,供不应求。

  进入11月份之后,沃尔玛以及滇南省内的各大超市也纷纷派出采购代表来到银杏村,和萧家农场签署了‘农场…超市’的直通协议,承诺让‘萧家农场’的水果在各大超市设立专柜。

  经过近一年来的市场培育,萧家农场的食材、水果已经在滇南市场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认可了‘萧家农场’的牌子。

  尤其是‘镜湖牛奶’的热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商家认可了镜湖区域的绿色食材品质,萧涛根本没有花费太多的努力,这些超商就主动上门了。

  多管齐下,在第一颗苹果还没有成熟之前,两千亩苹果园的产品已经被销售一空,而且大多是以‘颗’为单位进行计量,售价之高令人乍舌!

  今天,是萧家农场苹果园第一次采摘,各个合作伙伴都都派出了代表出席今天的采摘仪式,以表示对萧家农场的重视。

  毕竟,如今萧家农场的水果、食材已经成为了各家餐厅、超市吸引顾客的招牌,虽然价格贵一点,不过消费者很买账。在这种情况下,萧家农场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无形中被拔高了许多,客户们都在努力争取萧家农场方面的好感和更多的份额。

  这不,这一次来到银杏村参加采摘仪式的客户,还特别给村子里的孩子、老人们准备了各种礼物,萧家上下也有了相应的礼物,弄得满满当当的。

  当然了,所谓的采摘仪式名头听得吓人。实际上也就那么一回事,这些客户代表也不可能亲临一线采摘苹果,顶多是在萧涛等人的带领下,在苹果园转一圈。品尝最新鲜的苹果罢了。

  在萧家的苹果园中,种植了包括极品红富士、黄元帅、乔纳金等近十种苹果品种,红色、黄色、青色等等各种颜色的苹果犹如一颗颗巨大的宝石一般悬挂在树上,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薛沪生在内的摄影家都很喜欢把摄影场地换到苹果杨。通过镜头来捕捉丰收的场面。而那些美术学院的学生,也是不断向萧家农场申请,在苹果园里写生,因此这段时间以来,苹果园里除了农场工人之外,最多的就是风格各异的艺术家们。

  这一次的采摘仪式,这些艺术家自然也没有错过,一大早就扛着长枪短跑、画架画笔来到的苹果园,希望能够记录下丰收的场景和喜悦。

  今天,率先成熟的是200亩极品红富士。这些红富士平均个重达到了200克以上,个别果实达到了400克甚至更大,一个个像个小灯笼一般挂在树上,异常显眼。

  这些苹果树曾经在紫竹空间生活了一段时间,移栽到果园之后又接受了近一年的空间灵泉滋养,自然比一般的苹果要好得多。

  且不论味道如何,这些红富士的卖相个顶个的好,体态浑圆,而充足的高原阳光更是让它们的红色素分布均匀,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萧家农场的苹果园。只有个重在250克以上,毫无瑕疵、卖相十足的果实才可以出售给客户,剩下的体型过小、畸形、红晕分布不均等等果实,都将会送往‘缤纷果品’。制作成各种水果沙拉、水果派和果汁。

  虽然这样会减少萧家农场的一定收入,并且增加工人的工作量,但是对于保持农场产品品质,增加农场美誉度拥有着很大的好处。

  按照这种严格的标准,每一颗果树上大概也就有30个果实可以满足要求,200亩红富士最终能够向客户提供的30万颗苹果。而经过严选出来的极品红富士。每颗的批发价格为10块钱,区区两百亩苹果园就能够产出300万元!

  而那些次一级的红富士,又可以出售给‘缤纷果品’,十几万的收入基本上能够收回苹果园近一年来的运营成本!

  如此算下来,200亩极品红富士每亩可以带来一万五千块的利润,这还是在第一年挂果率不太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按照一般的种植规律,来年挂果率、果品将会有一个飞跃,苹果园的产值和利润也将实现翻倍!

  如今看来,萧家农场的这些果树,分明就是一棵棵摇钱树!

  前来参加采摘仪式的客户代表大多都是人精,稍微盘算了一下,就大抵上判断出萧家农场在种植果树上的利润,实在是令人眼馋!

  旁人不清楚,这些经常和萧家农场打交道的采购人员可是对萧家农场异常了解,这座总面积也不过4万亩的农场,在2009年起码能够实现4个亿的产值,平均每亩土地的产出值达到了一万以上!

  不过,再怎么眼馋也无法动摇萧家对农场的绝对控制,萧家手上肯定拥有着独门技术,才能培育出味道令人迷醉的各种食材和水果。

  若是不了解其中的底细,任谁也不会相信,在镜湖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居然拥有这样一个聚宝盆。

  其实,在滇南的权贵圈子里,可没少有人对这个农场产生了觊觎之心,只不过大家迫于形势,不敢伸手罢了。

  一来,萧家在银杏村属于根深蒂固的大家族,外来者一旦触犯他们的利益,很容易引起强烈反弹。在这个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年头,权贵们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种让上头关注的蠢事。

  更何况,现在发财的路子很多,随便弄个房地产项目,挣得更多,没必要做太过冒险的事情。

  其次,在萧家农场背后,隐约有着包括姚州市委书记苏阳、滇南省委书记秦援朝以及其他权贵势力的影子,因此萧家农场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高定价带来的庞大利润!

  在苹果园里,萧涛也没有讲什么长篇大论,挥手上工人们开始行动,毕竟嘉宾们关注的焦点不在自己身上。

  随着萧涛的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就绪的农场工人纷纷抄起手中的工具,开始对树上品相合格的苹果发起了攻击。

  而与此同时,从村子里临时雇用来的家庭妇女也是紧随其后,第一时间接过工人采摘的苹果,细心地用保鲜纸包好,然后装入精美的礼盒之中。

  当然了,第一批采摘的苹果自然是送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