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地主-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大雪封山,家禽的放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农产员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家禽投喂食物。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如今,整个萧家农场的存栏家禽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羽,这虽然距离萧家农场远景规划的100万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维持整个家禽项目的正常运行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首先。员工们每个三天就需要从各个鸡舍鸭棚内挑选出符合出栏条件的家禽,捕捉之后装笼,交给外销部的同仁。现在,萧家农场平均每一批次出栏的家禽大概在5000只左右,这项工作的难度并不低。

  除了活禽的出售之外。种蛋场的员工工作更加繁琐,更加辛苦,因为他们要从数以万计的鸡窝、鸭寮之中把每天的新鲜鸡蛋、鸭蛋拣出来。紧接着,员工们还需要把个头较大、卖相十足的蛋装入特制的盒子,它们将会在三天之后出现在海州的‘镜湖农产’旗舰店。

  至于卖相一般的蛋,则是送到各家餐厅,作为萧家农场的订单食材,向餐厅的消费者供应。

  除此之外,种蛋场还担负着向孵化场稳定提供种蛋,确保农场家禽项目规模持续扩大的任务。

  这样算下来。种蛋场项目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忙得不可开交,不过看在高额的薪酬待遇上,员工们也都是任劳任怨。

  进入冬季,大雪封山之后,家禽无法继续放养,只能在鸡舍鸭棚内进行圈养,因此员工们还需要定时定量给家禽投料。

  由于萧家农场严格执行了‘绿色食材’的各种标准,杜绝添加剂、饲料的出现,冬天给家禽们投放的食物主要为碾碎的玉米、稻谷和大米组成的混合物,还有用空间牧草制成的青储饲料。

  每天定时给家禽投料4次。无疑是增加了员工们的工作量,毕竟平时每天只需要投料一次。

  此外,由于家禽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狭小的室内,为了避免不清洁而引起的瘟疫以及影响家禽品质。鸡舍鸭棚内的清洁工作要求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这样一来,家禽项目的员工工作量不止增加了两倍,最后不得不从水产项目抽调了不少员工过来帮忙,这才缓解了人手紧张的局面。

  因此,虽然大雪封山看似清闲,其实萧家农场的员工们和平时相比并未轻松太多。也只有萧涛等高层的日子好过一些。

  毕竟,农场各种产品的销售不成问题,农场规模的扩大和新项目的建设也都因为大雪而暂停,萧涛他们在忙碌一年之后,终于可以享受一个安逸的冬天了。

  对于萧家上下来说,这一年多来的生活犹如梦幻一般,让人沉醉其中!

  过去,萧家虽然是银杏村第一大家族,但是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各种祖传的古董上面,可以动用的活钱并不多。

  而为了维护偌大的老宅以及不断制作各种美酒、火腿和肉制品,萧家中公的许多资金消耗很大,再加上家族成员的必要开支,每年都需要老太爷从祖产中拿出一定的金银兑换后维持偌大家族的运行。

  因此,在以往的时候,萧家上下的生活水准顶多也就是比一般村民略高,还谈不上小康,更别提‘奢华’这两个字了。

  不过,自从萧风携带大量资金回到银杏村之后,萧家坐拥宝山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虽然距离年底的分红时间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全家上下基本上可以估计出整个家族在2009年的收益以及分配到个人头上的红利数目。

  抛开‘镜湖牧场’、‘镜湖乳业’以及‘镜湖农产’三家股权都掌握在萧风的产业不提,仅仅是‘镜湖公司’和‘萧家农场’、‘银杏特产’的巨额收入就已经让萧家上下一阵错愕。

  根据‘镜湖公司’12月初提供的数据,‘镜湖景区’正式开放10个月,总共接待游客达到了15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达到了500人次!

  虽然‘镜湖景区’只是收取象征性的5块钱门票,便于进行数据统计而已,虽然银杏村的客栈接待了绝大部分的游客住宿,但是通过景区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镜湖酒店的运营,‘镜湖公司’仍旧创造了巨额的营业收入。

  以从暑假期间才开始开放的‘镜湖牧场体验区’为例,它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内总共接待了超过五万人次,为‘镜湖公司’带来了1500万的收入。虽然这些收入要向‘镜湖牧场’提供三分之一的费用,但是刨去成本之后,‘镜湖公司’的纯利润至少在400万以上。

  除此之外,包括各种旅游项目、镜湖酒店的餐饮、住宿营业包括各种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又给‘镜湖公司’带来的足够多的利润。

  按照‘镜湖公司’给出的数据,在2009年‘镜湖公司’有可能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600万!

  这对于拥有‘镜湖公司’60%股权的萧家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了,由于‘镜湖公司’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开发计划,2009年的分红是不会全额支付,而只是会支付20%左右,余下的款项将会继续投入公司的扩大之中。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即将到账的200万分红,萧家上下也都是相当开心。

  至于萧家农场,在2009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个亿,这已经相当于一家大型企业的运营规模了。不过,由于农场今年是初创元年,在众多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占据了太多成本,农场还未实现盈利。

  刨去萧家农场高达8000万的固定资产投入,800名员工3000万的薪酬支出,以及各个项目的经营成本,整个农场现在还无法收回成本。根据萧涛的预估,至少要到2010年上半年结束之后,萧家农场才能够把和萧风拆借的一个亿资金归还,正式进入自给自足,逐渐盈利的阶段。

  因此,萧家农场今年还是无法向萧家的成员提供分红!

  细细盘算下来,萧家今年的收入大户并不是‘镜湖公司’的分红,更不是‘萧家农场’延后的分红规划,而是毫不起眼的‘银杏特产’。

  ‘银杏特产’是在去年12月份开始运行,迄今为止刚好满一年,在过去的这一年中,‘银杏特产’依靠着出售萧家火腿、肉制品以及各种山货、水果等等,创造了1800万的营业收入。

  小小网店不仅仅在营业第一个月就收回了50万的投资,并且在全年创造了500万的纯利润!从投资收益比来分析,‘银杏特产’无疑是所有项目中表现最为耀眼的。

  要不然,萧潇这个小丫头,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内攒下30多万的身家,那是因为网店的薪酬和奖金都非常高。

  由于网店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预计在今年会有300万提供给中公账户,然后再根据家族成员的贡献,进行分配。

  粗略算下来,年底的时候可供萧家上下分配的分红总额至少在500万,这对于萧家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除此之外,在萧家农场、‘银杏特产’上班的萧家族人,平时还领到了一份不低的薪酬和奖金,算下来这一年的收入都不低。

  临近年关,腰包鼓起来的萧家人开始琢磨着添置点东西,犒赏自己这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尤其是萧潇大手笔买了一辆甲壳虫的消息传开之后,大家的心思就更加活泛起来了!

  辛苦了一年,现在是享受丰收滋味的时刻了!(未完待续。)
【224章】 滑雪项目(求月票!)
PS:  PS:今天截止22点,已经获得了52张月票,谢谢乡亲们的大力支持!

  正当萧家上下正在琢磨着利用年底分红和今年以来的薪资来犒赏自己的时候,银杏村正式进入了大雪封山的季节。

  进入12月中旬之后,镜湖地区的降雪逐渐增加,最大的一场雪甚至持续了整整五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鹅毛大雪只有东北、西疆地区才会出现,却不知道,高寒地区的冬天,雪下得更大!

  碧罗雪山属于喜马拉雅山的余脉,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银杏村的海拔也不低于1800米,这样的高海拔一到了冬季,很容易出现大雪天气。

  若是换成往年,这样的天气根本就做不了什么,村民也只能窝在家里烤火,喝点小酒、打打牌。不过,来自于城里的游客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银杏村的这个冬天过得异常热闹。

  持续的大雪对S225和S233公路的通行状况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在养护段全员上岗清雪的情况下,两条公路仍旧保持了畅通。大雪让前来银杏村游玩的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每天基本上还维持在300人左右,毕竟如今的镜湖景区已经名声在外,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小。

  即便是大雪封山期间,很多户外项目无法进行,但是欣赏雪景、在屋里烧烤美食、跟着村民在附近的山林捡拾被大雪冻僵的山鸡野兔,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来说,深达半米以上的积雪是他们生活中极为少见的壮观场面,在银杏村,人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还能制作雪雕,拍照传到网络上炫耀。尤其是孩子们,对这个银白的世界更有爱,整个村子里随处可以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纯真笑声。

  不过,冒着大雪来到银杏村的游客注定获得更多的意外惊喜!

  在进入秋季的时候。以杨远航为首的‘镜湖公司’管理层就意识到,冬天的到来将会极大地影响景区各项游乐项目的开展,这对于为此景区运转并不利。毕竟,总不能让游客来到景区之后。整天窝在房间,透过玻璃窗看雪吧?

  为此,‘镜湖公司’为新项目的开发绞尽脑汁,最终才拿出了方案。

  方案提交到萧风这里的时候,萧风并没有进行太多干涉。把主导权交给了杨远航和他的团队,资金的划拨却没有一丝迟缓。

  对于杨远航来说,这一年来的经历也极为梦幻,谁也想不到闲赋在家的他,居然成为了一家营业收入超过6000万的旅游公司总裁。即便是在那个国家级5A级景区上班的时候,杨远航也只不过是一个部门主管罢了,整天为即将到来的买房消耗脑细胞。

  现在回想起当初的情形,杨远航还是挺感激自己的妻子金丽娟,若不是她的鼓励,又陪着自己来到银杏村上班。杨远航还真的不一定会来到滇西北。

  如今,杨远航的年薪加奖金,一年下来的总收入超过五十万,而妻子怀孕之后,岳父岳母又到银杏村共同生活,让杨远航颇有一丝‘人生赢家’的感觉。

  收入提升、家庭地位提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最让杨远航开心的是萧风的高度放权,他和其他的股东极少干涉‘镜湖公司’的具体事务,给予了杨远航和他的团队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像这个投资金额达到两千万的滑雪项目,萧风只不过是稍微浏览了一下之后就通过了。让杨远航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预算方案通过之后,杨远航紧急联系滑雪场的设计、施工单位,开始对镜湖景区内一处合适的地点进行改造。

  这个时候,杨远航毕业于海大。并且在旅游产业干过好几年的资历就发挥了作用,广阔的人脉让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镜湖滑雪场在12月初全面竣工,就等着大雪降临了。

  经历了大雪迟迟不来的煎熬之后,进入12月中旬,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立刻让‘镜湖滑雪场’达到了对外开放的要求。

  早已经待命的广告拍摄团队在大雪降临之后的第一时间对滑雪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然后精选、剪辑出最精彩的画面,第一时间送往滇南卫视进行播放。

  这一次,杨远航对于滑雪场的潜在客户定位得很狭小,那就是滇南以及邻近的桂西省,只要能够吸引到这些地方的游客,就算是成功了。

  毕竟,镜湖滑雪场刚刚初创,肯定比不上北方那些久负盛名的滑雪胜地,只能把目光放在极少见到滑雪场的滇南和桂西。而滇南卫视在这两个地方的收视率还不错,因此广告投放的效果应该不错!

  在广告投放的同时,镜湖公司也是开始组织停留在银杏村的游客前往滑雪场,体验高山滑雪的精彩、刺激!

  …… ……

  大雪持续下了几天,房前屋后都是厚厚的积雪,萧风等人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雪,权当做锻炼了。

  大人们每天早上都要干体力活,但是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无比快乐,因为大雪的缘故,银杏学校已经暂时停课,让孩子们留在家里。

  这几天,彤彤、妮妮和小浩宇几个都玩疯了,每天在萧风的带领下堆雪人、打雪仗,坝子上造型各异的雪雕也是他们的成果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