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地主-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风试着在农场里种了一千多棵莲雾,虽然有空间灵泉作为后盾,萧风也很担心这种热带水果究竟能不能抵御银杏村的严寒,和莲雾类似的水果萧风也准备了不少。希望来年能够收到成效。

  老太太接过孙子递过来的莲雾,咬了一口,滋味甘甜,水分充足,当然了,老太太心里更甜。

  也不知道是错觉还是怎么了,自从萧风回到银杏村之后,老太太觉得饭菜比以前香了,就连水果也变甜,还有余韵在唇齿间萦绕。

  听电视上的节目说。心理愉悦会提高食欲,进而改善身体,看来能上电视的专家还真的有两把刷子。

  “九哥,听小红那家伙说你要挖红薯?”这时候。萧强的电话打了过来。

  “你小子可别在小红面前打这个电话,要不然它肯定认为你不相信它,有你好看的!”萧风接过电话,笑着说道:“你们几个赶紧上来吧,今天的工作量可不少。”

  自从小红来到萧家之后,就和萧强犯冲。相互看不顺眼,他们之间的争吵也成为了萧家老宅一道独特的风景。

  果不其然,电话还没有挂掉,萧风就听到了萧强的惨叫,看来他对小红的不信任很是让小红愤怒。

  不到一刻钟,萧大志、萧涛两家人和萧海出现在了院子里,身后还跟着狼狈的萧强。

  只见萧强的头发被抓得像个鸟巢一般,上面似乎还有点不明物体,看得所有人都笑翻了。

  “该!”萧风笑骂了一句,接着对小红说道:“差不多得了,不然今天的奖励取消!”

  萧风的威胁最有效果,原本还有些不依不饶的小红跳上萧风的肩膀,一脸谄媚地说道:“老板您最大!”

  询问之后,萧风才知道萧强怀疑小红谎报军情,背着它给萧风打电话,却不曾想小红可是个窃听好手,发现了萧强的小动作。这不,新仇旧恨一起算,小红不仅仅把萧强刚抹了发胶的发型弄乱,还在上面扔下了炸弹(鸟粪)!

  一番闹腾,一帮人这才收拾妥当,浩浩荡荡地朝着山地的方向走去。

  进入萧家农场的道路就沿着山塘边上修过去,刚好在山地的正下方,因此萧强从库房里推出了板车,这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留在老宅,萧风只好让小浩宇在肩膀上骑着,手里牵着彤彤,更像是个奶爸,不太像是去田里干活。

  两个孩子对萧风的黏糊劲就连他们的父母有时候都有些吃味,因为只要萧风在场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呆在萧风的身边,家里人都说是萧风的美食和水果收买了两个小家伙。

  萧风在怀疑,孩子纯净的心灵异常敏感,能够感受到灵气的存在,对萧风产生亲近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萧风一行人去干活,家里的几个宠物也是喜欢凑热闹,跟着也出了门。

  因为萧家老宅百多年来一直都伫立在清灵山的半山腰,附近几个山头的土地经过萧家几代人的开垦,已经成为了萧家的私产。往年,这些山头大多种上了玉米、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算是萧家一个比较大的收入来源之一。

  只不过这些年随着萧家各房的重心不断从土地上转移到其他产业,这片山地也慢慢无人打理,今年也就是两位老人在这里种上了两亩多的红薯罢了。

  银杏村的十一月底已经算是进入了深秋季节,每天晚上最低温度都下降到了5摄氏度左右,霜降之后各种一年生草本以及落叶树都在枯黄,藤生的红薯也不例外。

  萧风一行赶到山地附近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片萧条的模样,只有枯枝败叶之中隐约可见的红薯藤,表明了这里就是红薯地。

  “这里能长出红薯吗?”萧强撇撇嘴,有些怀疑。

  “既然来都来了,试试看呗!”萧涛用锄头把田头的杂草锄掉,示意从这个位置开始挖。

  这些日子以来,萧强几个人经手的资金都是数以十万计,自然有点看不上这点红薯地的收益。不过,老人家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他们自然不敢就这样把这些红薯地丢着不管。

  萧风把小浩宇和彤彤交给杨莉照顾,自己也拎起锄头,顺着红薯垄比划,准备开工。

  挖红薯这样的工作,萧风也没少干,自然不会陌生。

  萧涛有些太相信这片看上去有些破败的红薯地能够有什么好收成,心不在焉地往红薯垄狠狠一劈。

  “啪”沉闷的声音响起,而锄头传递到手上的触感让萧涛觉得有些不妙。

  拉开锄头之后,萧涛才赫然发现,一颗足有拳头大小的红薯被劈成两半!

  “咦!”萧涛有些诧异,用锄背轻轻地敲打挖出来的土块,发现收获不少,而且这些红薯个头挺大。

  一看萧涛取得了开门红,其他几个人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是备受鼓舞,开始行动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每一根红薯藤的下面,都有着一大串硕大的红薯,最小也有拳头大小,有的甚至和手臂一样粗细!

  “红薯,大红薯!”看着一个个胖乎乎的红薯被从土里挖出来,站在田边的小浩宇和彤彤兴奋不已。

  杨莉稍不留神,两个小家伙就迈着小腿冲进了田里,欢呼着把大红薯搬到一旁,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风中。

  “真是邪门了!”不光是萧涛感到奇怪,萧强几个也是满脸的困惑。

  萧涛他们几个没少在这片山地挖红薯,贫瘠的土地出产并不算太好,有时候挖上好长一段才能碰上三瓜两枣的。而如今,每一根红薯藤下面起码有五六个红薯,而且个头之大,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这回不会有人觉得今天来挖红薯是浪费时间了吧?”萧风一边挖着红薯,看到几个家伙的表情,在心里暗自说道。

  自从山塘开始喂养冷水鱼之后,萧风三不五时就偷偷地往这片红薯地浇灌空间灵泉,不出萧风所料,空间灵泉极大地刺激了红薯的生长。经过萧风对各种农作物的诸多实验,空间灵泉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及提高产量方面拥有着相当强大的促进作用。

  闻讯赶来的家人看着遍地的大红薯,也都是目瞪口呆,最后变成了全家总动员,十几个人涌入了这片山地,热闹地挖红薯。

  老太爷和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也头一次见到产量如此之高的红薯地,难不成后面两个月不闻不问,粗放管理才是丰收的关键?

  乡下根本藏不住事情,当一位路过的村民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回到村里一宣传,村里有空闲的村民都跑过来看稀奇;甚至于不少喜欢凑热闹的游客也拎着相机赶了过来,见证难得一见的丰收场面。

  一不小心,红薯火了!(未完待续。)
【016章】 产品加工(求订阅!)
  一家人忙活了一个上午,终于把两亩多的紫薯全部挖了出来,用板车推回来。这种搬运、拉车、卸货的重体力活萧风责无旁贷,不过他展示出来的惊人力量还是让家人和围观的村民、游客惊叹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并不是那种肌肉腱子的萧风,居然能够一手提着一袋足有一百斤的紫薯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

  有游客把大显身手的照片发到了网上,把他称为潜藏民间的‘大力水手’!

  当堆成一座小山的红薯出现在坝子上的时候,围观的观众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有想到那么点地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红薯。根据萧晋旭的估计,这两亩地的紫薯起码收获了超过10000斤,亩产超过了2000公斤!

  “二哥,这个红薯比那年我们用湖底淤泥沤肥种出来的还要好上几分!”萧六爷掰断了一个红薯,把粉紫色的果肉咬了一口,点头说道。

  六爷萧笃信在萧家各房中排行第六,他可是一辈子的庄稼把式,对于每一种农作物的品质拥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他觉得这些红薯品质好,也就意味着这些红薯不仅仅个头大,味道也好。

  这种源自于日本的凌紫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紫薯品种,具有耐旱耐瘠、抗病性和耐贮性强的特点,是当前鲜食保健和提取色素等深加工的好品种,夏薯亩产达到2000公斤。自从滇西县农科所引入凌紫之后,绝大部分的山地上都种上了这种产量、售价都高的紫薯品种。

  “看来开春的时候沤的那点土肥还是很有效的!”老太爷看了看一旁若无其事的萧风,笑着说道:“没想到临老了还能看到这么一次丰收,挺不错的!”

  其实老太爷心知肚明,这两亩地红薯自己都没有怎么管理,顶多也就能够达到亩产一千多斤罢了,如今亩产却超过了2000公斤,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虽然老太爷并不清楚萧风在菜园进行的各种实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萧风掌握了一些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想来这些红薯大丰收和萧风是脱不了关系的。不过老太爷不会蠢得去揭穿这个秘密。

  想到这里,老太爷明白萧风之所以重金投入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这些丰收的紫薯就是明证。

  “二哥。这些紫薯就这样卖掉可惜了,拿来做粉条最好!”萧六爷用手捻了捻红薯的果肉,伸给老太爷看。

  以前,村民们种植的普通红薯品种大多都是用来喂猪,少数当做粗粮来进行搭配食用。毕竟银杏村并不是缺粮的贫瘠山区。凌紫引入银杏村之后,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收入项目,商贩们在玉集镇收购的价格一般不会低于一块钱。

  不过在萧六爷看来,就这样简单地把这些品质极高的紫薯卖出去,是一种浪费。

  “这么多的紫薯,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呢!”老太爷看了看堆成一座小山的,有些犯愁。

  以往银杏村制作红薯粉条的主要方式就是用石磨磨粉,这种方式应付一两百斤的红薯倒也不成问题,当红薯数量提升到一个级别,再石磨处理就是一个笑话了。

  “听说李家二小子买回了一个电动磨粉机。磨出的粉比石磨更细,还快得多!”萧六爷笑了笑,说道:“二哥你整天窝在家里练字,对村子里的变化可是了解得太少!”

  对于自家的这个二哥,萧笃信向来佩服得紧,他有手段、能容人,把整个萧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兄友弟恭,子孙贤孝。不过萧二哥晚年之后沉迷于书法和古玩之中,和普通村民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海州来的两个老头整天窝在老宅,都已经很少到村子里打麻将、聊天了。

  “看来我真的得多出门走走了,免得都认不出大变样的银杏村!”老太爷闻言一想,点头应道。

  用红薯制作粉条的想法定了下来之后。具体的工作就不需要老太爷操心,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意思传递给萧晋昊就好了。

  萧晋昊除了是民间宴席的大厨之外,也是诸多副食品的制作高手,虽然一万多斤的红薯有点多,但是应该难不倒他。

  老爷子动动嘴皮,萧风一帮人就有得忙了!

  如今萧家农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扫尾工作只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因此萧强几个人最近倒是挺闲。至于萧风,他一直都是闲人一个,因此制作粉条的工作他怎么都跑不掉。

  吃过午饭后,在萧晋昊的指挥下,萧风几个人乖乖地搬了个凳子,坐在坝子上把红薯挑头去尾,刨皮清洗。这个工作倒是不难,不过紫薯富含色素,刚忙一会,萧风等人的手就变成了紫色,就好像染色一般。

  萧家十几个人在坝子上共同劳作,热闹的场面让路过的游客惊奇不已,纷纷拍照留念。除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外,更让游客们感兴趣的是这些个头很大的紫薯,透出一股丰收的喜庆。

  萧风也不小气,特别把一些紫薯洗干净切成块放在盘子里,让游客自行品尝,更是让游客们觉得这里的村民大方淳朴。

  一些游客在品尝过萧家的紫薯后,发现这些紫薯比一般红薯香脆甘甜之外,更有一股淡淡清香慢慢滋生。这些游客打算和萧家订购一些紫薯制品,这可比超市里买的要更安全、实惠。

  一万多斤的紫薯自然不可能全部做成粉条,萧晋昊准备拿出一部分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紫薯做成紫薯干,这又能够长期保存,又能够提高附加值。

  虽然如今的萧家已经不需要这点收入来贴补家用,但是人总不能因为有了钱就不劳动,不创造吧?

  萧晋昊作为技术总监,把家里十几口人指挥得团团转,而李家二小子李大柱新买的电动磨粉机也被搬到了坝子上,第一时间把清洗好的紫薯磨成淀粉浆。

  淀粉浆经过纱布过滤掉粗大的颗粒、泥沙等杂质,然后静置沉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