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王子之间势如水火。”
  辰凌有些听明白了,这不是战国“连横合纵”的延伸吗?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
  所谓连横合纵,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战国中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不再甘心居于一隅之地,遂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东方;马陵战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了中原地区的霸主。
  这样秦、齐都以向中原地区扩张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有的混战局面更为错综复杂,处在东西二强夹击下的韩、赵、魏三国为了图谋自存,联合起来并且北连燕、南接楚,东抗齐或西抗秦,被称为“合纵”,也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如果弱国被齐国或秦国拉拢联合,进攻其他弱国,就被称为“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
  而当世著名的纵横家最值得一提的有四位,分别是张仪和公孙衍、惠施、苏秦。
  作为中国纵横家鼻祖的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在师弟苏秦之前率先学成下山,曾两次为秦相,张仪来到秦国,被秦王提拔为相,代替了公孙衍的大良造职位,公孙衍因得不到重用遂离秦奔魏。
  公元前326年,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将,率兵攻取魏国的陕城,并将魏人赶走,同时在上郡筑关塞。这一事件引起魏国的极大惶恐,于是在当年和下一年魏王接连两次与齐威王相会,企图依靠齐国对抗秦国,由于张仪从中挑拨离间,又极力为秦国拉拢齐国和楚国,齐国不仅不帮助魏国,反而与楚国共同打击魏国。
  由秦归魏的公孙衍趁机发动“五国相王”,使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尊重,同时称王,结成联盟,借以增强魏国的防御力量,楚国却迎头给魏国浇了一头冷水,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发兵攻魏,在襄陵大败魏军,占领了八个城邑,由于齐、楚的破坏,五国相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而魏惠王更加憎恨齐、楚二国。
  近二十年来,连横合纵的策略被反复使用,一直也没消停过,各诸侯国大大小小战役不下数百次,都没有吞并对方,处于一个战国七雄对峙的局面里。
  由于左营与主营只相隔数里,辰凌与邱华还没交流几句话,就已经抵达主营辕门,二人与护卫一起下马,护卫在辕门外牵马等候,邱华让中军侍卫通报过后,他带着辰凌走入主营,跨进主帅帐内。
  “末将参拜大将军!”
  “属下参拜大将军!”
  董祉岐手持一个书简在翻阅,目光移开书简,看了两人一眼,微微点头,最后神色一正,注视着辰凌,缓缓道:“你这次生擒了甘茂,消息传到了王室中,魏王龙颜大悦,特赏赐你五百金,宫内的婢女两人,奴仆四人,大宅院一所,安置在大梁城内,等日后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时,你便可以住入自己的庄园里了。”
  辰凌心中一动,知道这次生擒了秦军的主帅,击败秦军退回黄河沿岸,简直是商鞅变法以后,秦魏交战数十回,第一次战场较大胜利了,魏王本是奢华爱面之人,肯定会在此事上大肆鼓吹,因此他这功立下了,很容易成为魏国近期的交流的热门话题。
  “战场之上,人不战则死,国不战则亡,本是战国时代,男儿戎马沙场,建功立业,无可厚非,实乃军人分内之事,何敢求魏王奖赏?属下愿交出这些奖励,转送董将军!”辰凌抱拳推辞说道。
  邱华微微一愣,心想这辰凌建功竟然不求赏赐,真是个呆子。
  董祉岐注视他半晌,微笑道:“本将军身为三军统帅,岂能在乎你那百金?哈哈,不过你如此懂的进退,又不贪图眼前的钱财与得失,倒是很对本将军的脾性,甚至连三王子都发来密函,表示很欣赏你,只要你在沙场上多立战功,将来提职为将,调回大梁城都有可能,少主身边很缺像你一样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的年轻人!”
  辰凌表面恭维,心中却寻思:“看来魏国目前有三大派系,魏王、太子公子遬、公子珏,当今的魏王是襄王魏嗣,在历史上似乎还有十年的执政期,最后传位给了公子遬,即位为魏昭王,至于什么公子珏却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的笔墨,似乎并没有在皇位争权上胜出,自己站在他的派系,岂不是要被打压下去?”
  
  第二卷 大梁之行
  第0025章 密谈
  
  董祉岐见辰凌神色在寻思,还以为他被这种机遇打动,淡然笑道:“今日传你来,还有一件事,就是秦军的主帅甘茂,提出要见你,其他人他都拒绝相见,人是你生擒来的,所以本将军想让你去见一见他,如果能把他争取到魏国来,与魏相公孙衍大人联合,无疑能对秦国造成威胁,以甘茂对秦军布置的了解,魏军杀入河西之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辰凌微一皱眉,心下合计:这甘茂为何要见我?这样一个出将入相的人物,可以说生性高傲,目中无人,就是董将军的身份,人家也不屑一顾,何况是我这个无名的小卒?按道理说,自己把他生擒,扫了他一世英明和颜面,他应该会很憎恨我才对,这时要见哦不知会有什么阴谋?
  想到这里,辰凌谨慎起来,抱拳道:“属下听从将军安排。”
  董祉岐点头道:“魏王已经下诏,要护送甘茂大人回到王城大梁去,七日后启程,所剩时间不多,少主希望能说服他,让他投靠我方,归顺魏国,以后为我大魏效力。”
  “这个,恐怕有些难,目前还不知这甘茂要见辰凌何事?属下觉得多半不会是好事,或许要记住我的模样,日后找机会除掉属下也说不定,毕竟这次因为我,让他阴沟翻船,栽在了河东战场,无颜于世!”辰凌很直白地解释道。
  董祉岐哈哈大笑道:“你也恁地小瞧了当世枭雄人物,如今什么时代,战国割据,一年到头大小战无数,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士子都会百折不挠,绝不会一失败就寻死觅活,感到无颜于世,恰恰相反,很多大人物会对打败自己的人非常敬重,这就是战国,没有国家不尊重人才,没有人不想建功立业,那甘茂乃七国之中卓有名气的权臣人物,岂会没有容你的胸襟?放心吧,见见他,或许对你也有益处。”
  辰凌点头称是,抱拳道:“那属下先告退了。”
  “下去吧,有侍卫会引你去见秦国甘茂先生。”
  “喏!”辰凌拱手施礼,临走前瞥了董将军身后的屏风一眼,旋即退出了帅帐。
  就在辰凌退出营帐之后,从屏风之后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文人士子打扮,儒雅谦谦,乃董将军麾下的一名谋士鲁维,另一个人武士劲装打扮,一袭青云衫,整个人有一种武师教头的风范,全身四肢、腰腹的力量串联起来,骨骼摆正,气息调匀,竟是三阶武者,达到了'易筋炼体'的武师境界。
  如今战国的江湖游侠人士,将武者分为九阶,五个阶段,符合《易经》九五至尊之意,第一阶'铜皮铁骨'境界为武徒初期,第二阶'力凝明劲'境界为武徒后期,第三阶'易筋炼体'境界称为武师,身体气息均匀有气感,但不能转化为罡气和气劲外放。
  在俗世中,能达到武师境界的人非常少,一般可作三军教头,武馆的师傅,拳脚功夫在外功领域,已算有所成就,武师再往上,是武尊、大宗师、武圣,还要历经'后天罡气''百脏共鸣''刚柔并济'等六重境界,越往后越难以修炼,如隔山跨海,非天赋异禀者难以修成,当今天下修炼到武圣者几乎凤毛麟角,绝无仅有,除非是一些隐迹在深山老林百年的神秘古老门派,百年老古董才有这等武道机缘。
  如今辰凌只在第一阶武徒初期,练皮骨的阶段,而此刻屏风后面走出这位武者却是武师,军中授武教头袁邬。
  董祉岐转身看向二人,征询道:“你们觉得这辰凌如何?”
  “思维谨慎,一点也不贪婪,不计较眼前得失,又有胆识,这样的人才成就才会越来越大!”谋士鲁维评价道。
  袁邬点头道:“这人只不过在武徒阶段,筋骨仍未练到全身有力,但骨骼奇佳,浑身上下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习武天赋,只可惜过了习武最佳年龄,日后不会有多大突破,否则说不定日后能成句尊强者,百脏共鸣,罡气出体。”
  董祉岐微微一笑,心想这辰凌似乎在刻意隐瞒什么,他骗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的眼睛,日后好好观察,必然会有其他发现!沉默片刻,开口道:“七日后就要派人护送甘茂回返大梁城了,得选个智勇双全的将领随行……”
  ……
  辰凌被带到了关押甘茂的帐篷内,他与这位秦国权臣再次逢面。
  进入军帐内,那甘茂一袭灰色长衫,跪坐在短案前,闭目养神,整个人非常淡定,一点也没有失败者的落魄和颓废,辰凌看着这位大阅十多岁的甘茂,心中暗忖:他要找我谈些什么呢?
  “甘先生,辰凌被带到。”邱华倒是对甘茂十分客气。
  甘茂目光睁开,龙虎精神,扫在辰凌身上打量一番,终于开口道:“你就是那个生擒本帅的卒子?”
  “正是!”
  “果然英雄出少年,想不到你儒生模样,到了战场上竟如此勇猛不畏死,智勇过人,临危不惧,日后必非池中之物啊!”甘茂开口对他竟非常称赞。
  辰凌看着甘茂,心想这可是历史上战国名士,据历史记载在河东一战大破魏军之后,回朝便被秦武王提升为左丞相,与秦国樗里疾一左一右并列丞相,两朝元老,权力甚大,这次自己穿越回来,莫名帮助魏国反败为胜,他的命运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世上真的有死而复生、穿越时空吗?辰凌从未相信过,但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幕幕,让他无法再淡定了,甚至有时感觉自己在做梦,但胳膊上的疼痛感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先生这次河东失利,回朝定会惹怒秦王,不知甘先生可曾考虑过留在魏国,为我大魏效力,以先生的大才,定能官居丞相,权倾朝野……”辰凌开始劝说甘茂归顺魏国。
  甘茂一听,先是一愣,随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半晌,这才停歇,挥了挥手,示意让邱华退出去后,军帐内就剩下他二人,甘茂才止笑说道:“小兄弟是来为魏国做说客的吗?不过你的口才却不如魏相的张仪、公孙衍了,这游说之道,乃纵横家所特长,即使由这二人游说,也休想说动本帅分毫,小友你还是不要浪费口舌了。”
  辰凌神色一凝,知道他提到的张仪、公孙衍都是魏国当前的丞相,这两人都是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秦国身居要职,为秦国鞠躬尽瘁,赢得巨大的利益,后来都因与朝廷异己政见不和,被排挤丢了相位,改投魏国来。
  
  第0026章 战国论
  
  甘茂目光如炬,盯着身前的青年,邀请其入座之后,问道:“辰凌小友,你对当今七大战国,有多少了解,大争时代,群雄割据,你又认为哪一国最终会海纳百川,统一华夏中原?”
  辰凌有些默然了,根据历史知识,最后统一战国的当然秦国,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个华夏历史课本早就普及了,估计上了小学的学生都能知道,但他此刻所站立场是魏国,自然不能鼓吹他人志气,灭掉自己威风?
  因此辰凌回道:“七国之中,秦、楚、齐较强盛,赵国、魏国次之,韩、燕相对弱小,但要说谁最后能统一七国,这个恐难定论,任何一国只要才人鼎沸,变法图强,都能后来居长,化劣势为优势,与其他强国一争长短!”
  甘茂淡笑摇头道:“辰凌小友说的虽有道理,却未免没有看到大势,当今中原,七分天下,尽管西周仍在,但不过蜗居成周、洛阳两城,除此之外,还有宋、卫、滕、鲁、中山、越等小国,但难逃被灭国的命运,很快七国争雄分天下的大势就要到来,将来必有一国,能诛灭其它六个强国,从而一统天下。”
  辰凌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是一惊,暗想这个甘茂的确有些本事,能看轻历史的大潮流,殊难可贵,按照历史发展,百年之内,秦国一步步走向巅峰,将横扫六国,吞并九州,俯视天下。
  甘茂见辰凌默然不语,他继续慷慨说道:“周室将亡,非人力所能挽回,自周平王东迁,桓王中兴,又能如何?依旧一天不如一天?周室以礼治天下,战国以力治天下,犹如冰炭不可同器。若仅仅是战国权贵摈弃礼制,周室尚有可为。然则,方今天下庶民也摈弃了礼制,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民心即天心,此乃天亡周室,无可挽回也!武王伐纣,天下山呼,八百诸侯会于孟津,那是天心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