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个人都没有停下来,仍在不停地冲击,彻底云游天外,沉溺日月仙宫一般。
  忽然,辰凌感到浑身一松,身体似乎更精进一部,全身能量不再有阻隔,内脏和肌体都多了生机,竟然到了先天秘境的大成,七阶后期了,只要巩固一番,也是半步八阶的武者了。
  “想不到,如此与师姐野战,竟然突破了一个小台阶,又在武学上跨进一小步!”辰凌心中暗动,但没有停止动作,因为庄若水此时脸如火炭,表情欲仙欲死,已经快要达到高峰了。
  一双修长结实的紧紧地夹住他的腰,一双小手却蜷在胸前,似有还无地推着他结实的胸膛,迎接着他一波接一波毫不疲倦的攻击,叫声完全控制不住了,哪里还像平时温柔如水,淡雅清幽的仙子。
  “啊——”
  终于,庄若水一声长吟,打破夜空的旋律,然后身子一震颤抖,仿佛过电一般,而且一股水流,从下面喷了出来,竟然失禁了,水流喷起老高,直接洒了辰凌一脸。
  “噗噗!”
  辰凌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液,甜中带着酸涩味道,苦笑不已,这是什么事啊,师姐也太尽情了吧,还未等他开口,忽然,从庄若水伸手迸发出一股先天精气,十分精纯浩荡,几乎卷起了溪水,向四面八方迸出喷溅。
  “哦靠,太猛了吧!”这股精气外放,差点把辰凌给迸出了出去,但是溪水还是洒溅一身。
  “什么情况?”辰凌凝神注视着庄若水,担心她出现什么意外,哪有做这个,做成这样的?
  这时候,庄若水似乎也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幽幽睁开疲倦的眼帘,但是一抹神采在眸底闪烁,自查一体,忍不住惊喜起来:“夫君,我突破了,踏足八阶洗髓的境界了!”
  辰凌闻言,完全愣住了,想不到八阶的天堑,会是这样的形式,助师姐她突破壁垒,蜕变进入洗髓换血的秘境。
  ※※※
  翌日,晨阳初照,阳城外,兵临城下。
  这是卫国最后的防线,临时都城,魏军四面合围,杀声震天。
  魏军是清一色的皂绸红衫、绢夹裤、外罩战袍,颈束红巾,头梳髻,带着皮帽、板立帽,头盔,这跟官爵不同,头顶的盔甲发髻自然不同,但是红色海洋,围住了阳城,开始了浴血之战。
  辰凌不打算给卫国机会了,决心要在其他两路军赶来之前破城,因此也不计损伤了,一声令下,三军齐动,声威震天,轮流开始攻城。
  不一会,旌旗遮天蔽日,铁骑战车纵横驰骋,沉沉的牛角号响亮,更增添几分战意和悲凉,春风如刀,战场似火,一场烽烟激战,在所难免了。
  一片血与火的战场,到处是冲锋陷阵、喊杀震天的士卒,到处是倒卧血泊、已经永远也不会再爬起来的死尸。
  乱箭齐飞,滚木檑石,相互攻伐,收割着对方将士的生命。
  也许不久之前,这些死尸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汉子,在这千军万马之中,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但是在他的家里,却是一家的顶梁柱,如今却只是一具无人顾得上多看一眼的尸骨。
  滕虎、沈铮率领一支军马,周淮英率一支人马,杨匡义率一支人马,各攻一城,而辰凌坐镇南大门外,派出郑玄在前面指挥中军将士攻城,四面合围,都不甘示弱,打算率先攻克城池。
  但是,这是卫国最后的防线,也是最后的精神支柱,里面有卫国的君王和皇室贵族,还有六七万的守军,当然不会束手待毙,相反,要负隅顽抗到底,双方激战,一时间陷入僵持阶段。
  
  第0702章 卫廷动荡
  
  阳城外四面受敌,攻城战一触即发,完全失控状态,双方将士都杀红了眼。
  战鼓喧天,马蹄震地,弓箭一簇簇仿佛不要钱般朝着城内飞射,如飞蝗漫天,破空之声,呼啸尖鸣。
  魏军冬季整修,砍伐不少树木,打造了不少攻城器械,组装方面,昨日驻扎下来后,开始组装在一起,用钉子和铁索固定,巧木搭配,一架架攻城车、云梯、投石炮、巨轮楼车,投入战场。
  尤其是那巨轮楼车,竟然比城池还要高,每一层沾满了弓箭手,下面数十卫士推动车轮,靠近城池,四层夹板上的弓箭手,朝着城墙上的守卫不断射击,企图压制城头火力网。
  而城墙处密密麻麻地将士,不停通过云梯攀爬,但大多只爬到中上段,不是被乱箭射死,就是被滚石砸落摔死,或者被沸水浇烫下来,惨叫连连。
  城门口,咚咚咚,冲车撞击着石门,每一次撞击,都震得城门框和城墙颤动,使得城内和城头的卫士们一阵心悸。
  “杀啊——”
  双方将士,忘情地喊杀,遍地死尸,断肢四处可见,兵器随地散落,残破的云梯、燃烧的攻城战车散落各处。
  城头卫军士卒们在不停地来回走动,搬运器械的,游走射箭的,持着钩镰推拒云梯的,向城下不断投掷滚木檑石的,在这样火力密集的攻防中,仍有一拨拨悍不畏死的魏军武卒不断登上城头,在一轮反扑后变成一堆肉酱。
  但是魏军武卒仍然无惧,明知飞蛾扑火,必死无疑,但是他们无悔,因为正在为国家的功业而战,他们身后,有他们最敬重的主帅在凝望,哪怕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为自己能在魏国大英雄的麾下做勇士,他们感到骄傲,即使死了,也相信,阳城不久必破!
  “将士们,辰凌大帅正在后面看着我们,大魏的儿郎们,你们都是铁骨汉子,拿出血性来,不能给大帅丢人!”
  “为了不辜负大帅的厚望,为了魏国的统一大业,视死如归,冲啊——”
  先锋将、都尉、校尉、千夫长、百夫长们都在鼓动士气,拿出辰凌大帅的招牌,号召三军,勇往直前。
  此时辰凌腰杆儿笔直地坐在马上,纵目远眺城池,睥睨四顾,意气风发,那宽广的额头,挺拔的背项,一身戎装锁子甲,猎猎随风的大红披风,都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当他听到一些吼声,还有那些将领鼓动麾下士卒的呼声,顿时心中绞痛,那些不要命冲前的将士们,只因为自己的目光,就视死如归地飞蛾扑火,让他感到一阵不舒服。
  将士们正在以生命来博得他的器重、赞许,不让他失望,可是自己呢,却在铁心无情地,亲手在断送这些将士的性命!
  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别法吗?当这些魏军武卒,知道自己是燕国的君王,恐怕也会刀剑相加吧?
  立场不同,不能以纯粹袍泽感情揣之,有一天,或许这些人,也会死在燕军之下吧?
  辰凌脸色复杂,沉默不语,自有一股威压,身边的谋士、武将见大帅脸色沉下来,还以为久攻不下,主帅有些动气了呢。
  站在他身边,一身亲兵装束的庄若水,凝视着自己的男人,心中一叹:他终于日渐成熟,不再是当初小师弟了,而是散发着一股挥舞百万雄兵的气势,还有杀伐果断,君临天下的英姿。
  ……
  卫王宫内,一群文武大臣全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争论不休。
  朝廷分成两派,一方是议和派,一方是主战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面对国家覆灭的危机,生死存亡之际,总会有两派不同立场的官员,开始喋喋不休,引经据典,进行辩驳。
  卫嗣君面色焦急,六神无主地坐在王座上,看着殿内站立两旁的文武官员、权臣贵卿,问道:“究竟是战是降,尔等辩论一番,也辨不出个所以然来,谁能告诉寡人,该如何办?”
  丞相任伍开口道:“国君,如今整个卫地,只剩下孤城一座,粮食仅供半年之用,将寡兵少,卫继业老将军昨晚说的很好,夜袭敌军大营,擒杀主帅,一旦使魏军溃败,我军便可出城掩杀,南渡黄河收复失地,依据黄河以南的国土,与魏军周旋。”
  “可是,卫继业昨晚袭营失败,战马驼回了尸体,气绝阵亡,我军再也有作为了,如果继续硬战到底,杀得魏军越多,敌方仇恨越重,等攻破城池那一刻,恐怕就是屠城的时候,既然灭亡是迟早的事,为何不主动乞降,委身求全,保住性命,让魏国封国君一个王候,也可保住宗室子嗣,否则,卫国数百年的皇室血脉都要灭绝了。”
  卫嗣君听着城外隐隐传来的厮杀声,早就没了斗志,甫听此言论,顿时像溺水的人抓住了稻草,充满期盼道:“如果投降,魏朝廷真的能不杀我等,保留卫室血脉吗?还能封侯高爵,免受牢狱苦役之难?”
  “应该能,就像当年周灭商,殷商皇室子嗣不是还封在商丘之地,继续为诸侯吗?魏国乃大国,又有争霸天下雄心,只要国君出城投降,我们可以拟定文书,送往魏朝廷,表示臣服,并歌颂魏王的功德和威武,暗示魏王要吞并天下,统一诸侯,必须要有容人之心,款待受降的国君,这样对于今后的统一战争,才有样本,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魏王听到这些话,肯定不会伤害国君,还会有封地和奖赏,只是从此之后,再无卫国了。”
  卫嗣君激动道:“那就好,能保住命,还有皇室数百年传承的子嗣血脉才是重要,国家兴亡,自有气运,当年周朝聚集八百诸侯小国,到春秋末年只剩下一百多诸侯国,再到战国中期,不过十多国了,而未来的趋势,肯定会统一在一个国度下,就如同夏商周一般,只可惜,不是我卫国,暂时的兴亡又有何?罢了,卫国不是那块料,早晚也得被人灭,能保住我等性命要紧。”
  这时一位武将站出来,正是卫继业之子,抱拳道:“不可,目前城内仍有六万将士,军心未散,尚可守城,这一路魏军人数不多,其它两路赶到这里仍有十多日,一旦城外魏军疲劳下去,损兵折将,末将会带兵杀出,一旦成功,掩杀城外大军落水,国君仍有机会突围,南渡黄河,在南岸招兵买马,继续为王,如果投降了,生死难料,气节全无,即使被封了魏臣,最后难保不会被魏朝廷毒害,亡国之君,岂有上宾之理?”
  
  第0703章 体恤部将
  
  卫继业的大儿子,卫浩,三十多岁的壮年,留着短须,整个人雄壮威武,一身戎装,显得有几分英雄气概,由于其父战死,国仇家恨交织,他自然不希望就此投降。
  “国君,请相信微臣,暂时还不是求和的时候,双方将士厮杀正烈,还不是适合乞降,再等等,如果城下卫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末将便可领军出城冲杀,一旦冲垮魏军的阵脚,大军出城掩杀,兵败如山倒,魏军武卒也会落荒而逃,那时便是国君退守南岸的时候,如果城池危机将破,我们再罢战投降不迟,赌一次,东山再起,国君千万要三思慎重啊!”
  卫嗣君听到这番肺腑之言,气血激昂,的确,此时乞降,城内还有六七万将士,半年粮草,数十万口百姓,荣华富贵,还真舍不得啊,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不会放弃高高在上的君王之位,成为阶下囚。
  其它文官听到这里,也都不在辩驳了,如果真如卫浩所说的那样,退守黄河以南,收复失地,苟延残喘,毕竟还是卫朝廷,他们还是卫臣,总比亡国要好,这关乎自己的命运、官爵、家族兴衰等,值得一赌,如果失败了,立即劝主投降,仍能保住性命。
  卫嗣君见文臣武将达成一致的意见,也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当场册封卫浩为上将军,子承父爵,全权负责城阳的防御和击敌。
  卫浩谢恩之后,快步出了宫廷,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插亲信,握住城内的军权,杀父之仇,不能不报,灭国之恨,也不能无视,卫浩心中想着,即使城破了,也要让辰凌付出血的代价。
  城外的攻城战持续了一日,黄昏时候,开始金铭退兵。
  经过一日的激战,魏军损伤了一万五千人,不过以魏军武卒的骁勇,还有攻城器械的充备,也使得守军达到八千多的伤亡,守军以城池的地利,依旧损伤近万人,不得不说,魏军作战的英勇。
  四面魏军退回营地,士兵们立即开始喘气休息,一天的恶战,彻底打出了血气,对于这些男儿来说,都觉得本路人马骁勇无畏,没有给大帅丢脸,没有辱没魏国第一英雄麾下将士的招牌。
  辰凌一回营帐,就派人传达各营,安排好伤员和防御后,各营主将赶来帅帐议事。
  今日一战,魏军十分凶猛,尽管没有破城,但毕竟吃亏不多,数次险些攻占城头,但都被灭杀了,因此各路主将来到帅帐的时候,并没有多气馁。
  不过,辰凌心里清楚,这样的攻城,不能持久,刚开始还能拼着一鼓作气,但是再而衰,三而竭,拼杀一段时间下去,士兵伤亡越来越惨重,对于他们心目中的主帅的英雄形象就会动摇,如果最后仍不能攻克,士气涣散,也就完了,不至于引发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