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听后,眼前一亮,大梁城作为魏国的京城,靠近齐国和宋国,时刻面临东部强齐的威胁,如果这次能借助五国之手,对齐宣战,把富强的齐国拉下马,对于任何一国,都有益处。
  “丞相所言极是,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一定要联合其它诸侯,不能放过这次对付齐蛮子的机会,数十年的宿怨,是该讨回血债的时候了,再说,齐国富有,如果能敲诈回来一些金银财宝,割占领土,对魏国都有大好处,不能放过——”
  甘茂微微一笑,心中也有了定计,拱手道:“这件事交给微臣吧,赵和楚想必也在考虑这件事,短期内,一定能达成合盟协议,讨伐齐国!”
  
  第0742章 一拍即合
  
  秦、楚、赵、魏、韩,五国因不同的政治目的,或开拓疆土,或打击对手,或落井下石,互派使节商讨出兵伐齐的事宜,几乎一拍即合,没费多少口舌,立即拟定了出兵的时间和路线。
  五国定于九九重阳之日,各国分兵挺进齐国边界,对齐国进行合围,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毕竟齐国称帝,等于凌驾于诸侯之上,自封天子号,不再承认周朝诸侯的身份,这等于六国共同的敌人,出兵伐齐,变得名正言顺,替天行道。
  燕国本来与齐国也有深仇大恨,但是这一次,燕国的谋计,是让中原六国陷入争斗中,坐山观虎斗,虽然出兵伐齐,附和他们的利益,但是不符合棋局走向。
  因为燕国丞相苏秦劝齐王称帝,转过头就要攻打齐国,很容易暴露野心和谋计,一旦齐国忍气吞声立即撤销帝号,不但这场伐齐战争打不起来,还会是齐国恼怒,掉过头对燕用兵,这不符合燕国的利益。
  九九重阳日,出兵伐齐时。
  秦国派出了年轻的将军白起,带兵二十万,浩浩荡荡由渭水大营出发,一路东进。
  其实按照盟约,每国出兵十万以内即可,比如韩国,只答应出兵五万,还是从魏宋边境驻扎的远征军,尚未归国,直接派去齐国边界,与盟军汇合了。
  白起、率领华阳君、孟贲、孟羽、白山、那文博、秦学文、任鄙等众多秦国优秀将领出关中,看上去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这二十万大军,并没有全部踏上征程,而是在函谷关外,停留下了,驻扎了十万,理由是粮草供给不足,需要暂时驻扎,先派十万大军做先锋。
  华阳君、孟贲、白山率军驻扎在函谷关外,白起、孟羽、任鄙、那文博等将领带军继续向齐国进发,其它几国得知秦国如此大动干戈之后,都有些暗自高兴,秦国军力凶猛,这是诸侯国中公认的第一,十万虎狼秦军,绝对是伤齐国的致命利剑。
  诸侯国都愿意看到,秦国与齐国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欣然接受秦国的大规模出兵,却不知,秦国太后,暗中打着收复函谷关的想法,另外十万大军,随时待命,对河西、函谷境内驻扎的魏、韩、赵边戍军进行偷袭。
  当然,秦国不会马上动身,破坏伐齐的大计,毕竟当前齐国才是最大的敌人,只是齐国元气大伤,附和秦、赵、魏、楚、韩、燕六国的利益,所以大家心照不宣,都把目标放在了齐国的身上。
  赵国出兵八万,由马服君赵奢、廉颇为正副统帅,率兵东进,途经中山国土,抵达沧州北,赵齐边界,驻扎下来,等待盟军统一的进军号令。
  魏国与齐国数十年的仇敌,随着齐国不断富强,向西扩张,首当其冲,魏国东部就收到大威胁,甚至京都大梁城,也面临齐国的虎视眈眈,东边的隐患,全来自齐国,因此魏早有伐齐之心,终于等来了机会。
  新垣衍、芒卯、林惊羽、周淮英等将领被派出去,对付齐国,魏国有着打蛇七寸的想法,一定要齐国付出惨痛代价,自此消沉下去,毕竟魏齐相邻,齐国衰落,魏国肯定会在今后争斗中获利很多。
  抱着同样目的的还有楚国,齐鲁大地与吴楚大地相邻,齐楚也没事争斗,这次正是大好机会。
  几乎一时间,各国的矛头都对准了齐国,积攒数十年的恩怨,在这次机会上,爆发了,齐宣王的自傲与嚣张,终于激发了众怒。
  五国盟军,抛开前见,抱着同一目标,兵甲凝重,浩荡地向着齐国进发,剑指东方。
  列国百姓都听闻了,这个时期,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齐王称帝,与五国伐齐了。
  齐国,临淄城。
  宫内大殿上,齐王田辟疆正与文武大臣商议着盟军进犯的难题,双方分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
  主战派以权臣信阳君、田宽、大将军匡章、田轸等为代表,主张集中数十万大军,抵挡五国合纵,正面阻击联军讨伐,要打出齐国的威风,不能敌人一威吓,齐国就软蛋下来,丢了第一强国的颜面。
  主和派以孟尝君、苏代、周最、晏英为代表,似乎看出五国伐齐,给齐国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一旦战胜还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殊荣,但是一旦失败,将会使齐国万劫不复,瞬间就元气大伤,甚至面临亡国的危险,所以他们不敢拿国脉来赌。
  田文苦劝道:“君上,五国短暂会盟,立即对齐发兵,可见五国对齐的恨意由来已久,早就想动手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齐国称帝号,正好给其他诸侯一个联合出兵的借口,这次要保全社稷,必先要去掉帝号,然后与五国和解,才能止干戈,化玉帛。”
  “哼,谁要和他们化玉帛,这几个诸侯,早与我大齐面和心不合,边境一直战事不断,这次秦魏赵楚韩,野心暴露,联合在一起,狼狈为奸,以为我王会惧怕吗?”齐王一蹙眉,满脸的威严,气势豪迈道:“征战,唯有征战,洗刷齐国富而不强的绰号,我们要做铁血勇猛的齐国,而不是富商之齐!”
  信阳君道:“君上所言极是,五国既然敢来进犯,就一定要迎头痛击,把他们打怕,知道我齐国的厉害,重新树立强国的形象,秦国就曾经击败过两次中原五国合纵,难道齐国连一次也阻挡不了吗?”
  “君上,微臣觉得应该正面迎敌,痛击盟军!”
  “盟军势大,有四十万之众,从四面进攻,臣以为,求和稳妥!”
  “……”双方僵持不下,各抒己见。
  “君上,臣以为可以先战,如果形势有利,则正面击溃盟军,如形势不利,立即求和也不急。”朝廷九卿之一詹何这时给出了稳妥的建议。
  齐王田辟疆听到詹何的建议后,微微点头,这个法子挺中肯的,先迎战,打出齐国的军威,不能因为五国一联合,就吓得去掉帝号,那也太没骨气和魄力了,在他准备称帝之前,也做了最坏打算,诸侯会干涉,但是在骄傲自、好大喜功的性子促使下,仍然顽固称帝,表现出虚荣的一面。
  所以齐王不会轻易就撤去帝号,让天下人耻笑的,至少要倾国之力,与五国盟军一战,打出真火来,再见机行事,才符合他的立场,沉吟之后,朗声道:“孤王决心已定,全面备战迎敌,视战局再做下一步的决议!”
  
  第0743章 大破齐军
  
  齐国远处大海之滨,土地肥沃,民风开放,曾涌现了孙武这样的兵学世家,且近数十年来又文风大盛、工商业昌隆,临淄已经成为仅次于大梁的商业大都会,号称“齐市”,隐隐有第一强国姿态。
  但归根结底,战国一些名士,并不看好齐国,齐国田氏的立国根基远远没有魏赵秦牢靠。魏赵历经百余年流血争夺,才和韩共同瓜分了晋国,其后又变法改制,军民一统,如臂使指,秦国更不用说,商议变法,更为彻底。
  齐国则不然,田氏主要靠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对于这样一个大国,各国对待的策略是“重和轻战,静观待变”,期待齐国出现战国屡见不鲜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大起大落,其时一鼓击之,天下可定。
  而这次齐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越过周王制,擅自称帝号,引发公愤,群起而攻之,各国都要落井下石一回。
  尤其诸侯是对待齐国的军队,不像对秦国那样畏惧,而且虎狼秦师也在盟军之内,所以各路军马士气高涨,都觉得胜利在握,反而锐气十足,浩浩荡荡开赴齐国边界。
  赵军八万驻扎在齐地沧州北面的黄河北岸,随时可以渡河作战,攻入齐国地,红蓝相间的大旗迎风飘展,结合滚滚的黄河水流,气势雄浑。
  楚军六万,驻扎淮河南岸,对岸就是齐境,安营扎寨,准备船舶和木筏,随时待命杀入齐地。
  韩军与赵军汇合,驻扎在原卫地的平陵一带,与齐国西北接壤,如果沿着济水渡船而下,能直逼齐国都城临淄。
  秦军最为特殊,因为离着齐国最远,最先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可是十万停留在函谷关外,剩下十万走到一半,途径韩魏边境时,又留下五万军马,理由是路途太远,粮草不足,白起独率五万精锐,经宋国境,直插齐国西面大门。
  齐国为了阻击盟军,分别在北面、西北、正西、南面各安置十万大军,共四十万人马,另外临淄城外屯兵十万护卫京师,几乎倾注齐国所有主力军,孤注一掷了。
  燕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辰凌微笑地看着战国局势,没有出手对付齐国的意思,他这次要中原混战,齐国衰落,无暇北顾燕国,数年后,等燕国夯实根基,国富民强之后,自然会单独对付齐国,而不是现在。
  锦衫卫、潜龙间谍等,广撒在齐国境内和边界,密切关注动向。
  转眼到了九月十二日,五国盟军商讨之后,已经决定在这一日夜间发动攻袭。
  天交五鼓,正是天地最为黑暗的时分。
  莽莽山原,尽皆溶入无边的暗夜,惟有齐军大营的军灯在山上明灭闪烁,就像天上遥远的星星,隐隐约约的刁斗声混合着隐隐约约的大河涛声,在秋天的山风中,就像山河在呜咽。
  “镗——镗——”西面齐国军营的刁斗悠长的响了五次。
  突然,仿佛天塌地陷,两座山头的战鼓骤然间惊雷般炸响,山顶倏忽涌出连天火把,呼啸着呐喊着冲入山腰处齐国的营寨。
  黑色的战甲,勇猛的杀气,如钢铁洪流,撕碎了齐国温顺的防御鹿角木栅。
  看来齐国数十年没有在本土大战,行军和防守等防御设施都很简单,秦军在孟羽、任鄙两大先锋将的率领下,从两翼杀入齐军大营。
  连绵十里的齐营,十万大军,在漆黑的夜幕下,只有恐慌和惊叫声。
  这时白起率领主力军三万,从正面开始猛攻,两翼为辅,不到半个时辰,齐国西面大营就开始炸锅了,陷入了一片无边的混乱,纷纷溃败,不堪秦军威猛一击。
  ……
  同一时间,赵军也发动偷袭,在上游夜渡黄河,战马蹄裹足、脖摘铃,悄无声息,骑兵如夜里的旋风一般,很快就来到齐军北方大营的西侧。
  廉颇身为副帅,却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一万骑兵,作为偷袭的主力军。
  他年轻英锐的脸庞上,划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然后坚毅冷峻下来,轻喝道:“用弩机,上火箭,准备冲袭——”
  “喏——”
  一万赵骑兵,端着弩机,上面的弩箭头点燃了可燃火把,然后在牛角的号令,开始发动袭击,进入一箭之地后,开始向齐军大营射出火箭,顿时,营寨成了漫无边际的火海。
  齐军懵懂窜突,自相践踏,完全溃不成军,慌张之中,便如蝗虫般涌向山口寨门,随后,赵军铁骑一到,收割着齐军将士的生命,半个时辰内,这座大营的齐军残兵,便狼狈的后撤。
  黄河对岸的赵军主力,看到火光一起,收到信号,然后数万大军渡河,从正面进攻剩下左右相连的大营,十万齐军,依旧溃败。
  ……
  魏韩联军足有十万,也按照约定时间进攻,但是他们的兵马,显然没有秦赵勇猛,加上两军联合,在调度上面会有冲突和节制,所以没有初战大捷,反而与齐军陷入鏖战中。
  新垣衍、芒卯等魏将与匡章、孙瑜等齐将,各凭军力,展开一次旷野大战,双方都投入十万兵力,从五鼓打到黎明,再到清晨,各有伤亡,苦战不下。
  陷入僵持鏖战的还有楚军,淮水河滩,十万楚军与齐军厮杀一片,染红了淮水,浮尸遍野,血腥冲天,但仍没有击溃齐军,楚王又下旨,继续增军,由十万变成十五万楚军,要以人数的优势,攻破齐军的防线。
  从五国军力取得战绩来看,很明显秦赵两军,不论甲士的勇武,还是将领的才能,都要高出一筹。
  齐国的优势是本土作战,地利环境很熟悉,粮草供应等,路线较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