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将军言之有理,那韩某人就告退了。”韩猛见秦将蒙骜下了送客令,没有深交谈的意思,也就很知趣地退出秦军大营。
  蒙骜等韩军将领走后,立即召集军方武将开会,要抽走两万人马,继续北上,夜袭汾水上游,赵国的领土,那里有平阳、离石、晋阳等城邑,都是赵国河套之地的国土,二十年前,那里被秦军占领,后来在合纵中,被赵国反夺回去,这一回,秦军自然要抢回来。
  司马宇带着两万精兵北上,兵贵神速,三日后度过汾水,粉碎了边塞的赵军关城,夜袭了平阳邑。
  而这时风陵渡口,大批的秦军开始渡河,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了韩国黄河北部境内,以此为跳板,大军汇聚之后,向东北方向的垣曲城推进。
  黑色的旌旗,黑色的战甲,旷野山塬上,十万黑甲军,犹如一条黑色的长龙,盘曲而行,风萧萧,旗展摇,雄浑的气势,威武的军姿,衬托出秦军的雄壮与豪迈。
  “赳赳老秦,虎视中原!”
  “众志成城,征统天下!”
  秦军唱着嘹亮的口号,犹如推进的山岳一般,杀气腾腾,乡村田野内的韩国百姓,看到这样威武的秦军,都不寒而栗,幸亏这次韩军不是与秦军作战,他们都差一点害怕,否则掉头就要跑了。
  “伐赵!伐赵——!”
  雄浑的呐喊声,在垣曲城外响起,连成一片,城头上许多韩军将士看到秦国十万大军正在聚集列阵,接受检阅,如此壮观的场面,看得人血脉喷张,都暗自庆幸,这次不是跟秦军作战啊。
  一位银白铠甲的白袍将军,在数十位武将的簇拥下,来到检阅场,正是此次伐赵的三军统帅,白起!
  这白起还是第一次担任十万大军的总指挥,英姿飒爽,少年得志,脸型如刀削刻成,骨感有力,透着一股杀伐果断,凌厉如刀的气息。
  这一次伐赵,是秦国东出的关键一仗,也将成为他名震天下的真正一次指挥大仗,以前他都是充当先锋统帅,或者三军副将,带军杀敌,冲在前线那种,这次是中军调度,运筹帷幄,才真正体现一个武将,是否有统帅才能!
  这一刻,白起脸带威严,目光扫过十万黑甲秦兵,肩上顿时沉甸甸的,没有多说话,而是目光转向了东北方位,那里就是赵国的领土,这一次秦赵争霸,白起早已磨剑霍霍,渴望杀敌饮血了,要杀出自己的威名,震慑诸侯胆寒!
  
  第0909章 白起对廉颇
  
  秦赵双方各有几万骑兵,同时冲锋,惊天动地,像是层层推进的乌云,覆盖了整个山野荒原。
  这时弩箭覆盖下来,正在冲锋的骑兵部分被射中,人仰马翻,血气冲天,但是这些骑兵一闻到血气,反而更加狠戾,一个个面目狰狞,借助战马的速度,更是勇往直前。
  很快,两股奔驰的洪流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哗——”
  刺耳地戈矛枪剑声响成一片,伴随着战马地嘶鸣、将士地凄嚎,蓬蓬血雾,像是瞬间绽开的花朵,染红了枯黄的草地。
  腥风血雨中,秦国的精锐铁骑,与赵人的精锐胡骑,终于迎来了一场最惨烈地正面交锋。
  秦赵双方的甲士方阵,望着远方乌云、尘土、战马与骑士混杂成天地一色,苍凉中带着无比的震撼,血脉喷张,激动不已。
  不管你是多么伟大的人,在这无与伦比的气势面前,都会变得无比的渺小。
  韩军的将士则是脸色纸白,看着秦赵的勇猛和彪悍,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凭着勇武和狠劲,韩军久不打大仗,也没有多少骑兵,根本就打不过这些以战力出名的诸侯。
  韩猛都感慨万分,若没有秦军援助,韩军靠什么去阻挡赵军的冲击?只能被动死守城池,打野战,正面厮杀,那是不行的。
  这时骑兵已经全面交锋,撞击声、喊杀声、马嘶鸣此起彼伏,混交响起,赵军的骑兵本来是三叠浪,一波压过一波,把对方冲散压垮,但是秦军的偃月阵,如锋利的刀尖,从中间突破而出,硬生生地把三重浪斩破。
  这一刻,阵型战法只是一方面,还有看对方的士卒的勇猛和配合,阵法虽然有相生相克,但是运用在不同人身上,往往起到不同的效果,甚至反相生、反相克。
  赵军骑兵阵被一切为二,特别是中间冲出去的那三百秦军甲士,绝对的浑身甲胄,密不透风一般,竟然是铁鹰剑士,冲出赵军骑兵阵之后,直接冲向了赵军的方阵,要冲乱中军,让赵军主帅无法调动兵马。
  就在这时,白起同时发动了徒步甲士进攻的号令,顿时战鼓擂动,号角长鸣,无数个秦军和韩军方阵,手持长兵,向赵军的方阵快速逼近,并保持阵型不散,凝聚在一起,这种大集团兵力作战,个人勇武已经发挥不出作用来,完全要靠集体的配合与掩杀。
  “杀——”
  秦军三百铁鹰剑士作为敢死队,一鼓作气,冲入赵军方阵,不断向中间主帅的阵盘杀去,由于战马和骑士全都被铁甲覆盖,弓箭都射不中,许多赵军盾牌手、长矛手组成人墙,刺杀战马,等铁鹰剑士落地,然后扑上去大卸八块。
  但是,仍有数十铁鹰剑士骑兵,杀入中军来,使得中军大乱,保护主帅赵成的亲卫全都聚集,尽管最后斩杀了剩余的铁鹰剑士,却耽搁了发号施令的时间,而且士气也被削弱了,数杆军旗都在乱中被砍倒。
  “迎击联军——”
  赵成发出号令的时候,秦韩联军都已经过了一箭之地,对方的弓箭先行射过来,占据了一定的主动,等赵军弓箭方阵还击的时候,明显落于下风。
  顷刻,秦韩联军与赵军交汇,瞬间混杀在一起。
  黑色、绿色、红蓝色三种颜色衣甲的士卒,在不畏生死地砍杀,血光喷溅,首级乱飞,非常惨烈。
  战马凄声哀鸣,人声凄厉嚎叫,无边地杀戮中,双方将士一波波倒下,血流成河。
  大战了几个时辰,秦军的虎狼之师,绝非浪得虚名,与赵军的悍卒一对一交手时,还是胜多负少,甲士秦韩两军人数多,赵军的士气战前先弱,所以鏖战下来,已经支持不住了。
  赵成无奈之下,终于妥协,下令撤军,要不然,再过一段时间,这七八万人,能活多少都是问题了。
  赵军一退,秦韩两军在后掩杀,一直把赵军赶出了韩境边缘,收复了几座河北面的城邑。
  多日来的赵军战果,都被收了回去。
  韩军以为要告一段落了,可没想到秦军继续增兵,又调来了十万人马,就驻扎在韩赵边境,而且派了不少兵马控制韩国黄河北部的一些城邑,暂时不还给韩军了。
  韩猛硬着头皮问其原由,白起只是冷冷说道:“这是秦军出兵救韩灭亡的条件,韩王已经答应了,你们只管继续作战就行了,其它的不要问。”
  在这期间,廉颇已经赶回邯郸接受任命,调动了边戍和各地的精兵,共二十万人马,赶赴悍赵边境,为了堵住秦国的入侵,廉颇决定在长平之地,构建堡垒土城,借助长平的地理形势,连接左右山麓,可挡住这入赵的必经之路。
  赵成带着残兵一两万人逃回来,满脸死灰,颓废不已,这次大败,损失了数万人马,怎么还有脸回去见赵王?
  “廉将军救我啊!”赵成一见廉颇,顿时痛哭流涕。
  廉颇皱起眉头,问道:“赵将军,你且把这几次与秦军交手失利的过程,细细讲给我听。”
  赵成点头,便把秦军如何袭营,如何正面野战击败他的大军,以及秦军如何勇猛虚夸了一番。
  廉颇沉默半晌道:“这白起,乃是野战统兵的奇才,正面对敌,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我赵军占有地利优势,又是本土作战,可以逸待劳,坚守堡垒,粮草补给充足,而秦军远道来袭,同样的兵力,粮草军械的消耗,就能比我们多出三分之二,甚至一倍,拖住秦军的拱手,趁机切断秦军粮道,就有机会大败秦军了。”
  赵成一听廉颇有了定计,神色稍安,他此时不敢回邯郸,于是说道:“我要留下来戴罪立功,还望廉将军不要嫌弃,若能击败秦军,功劳还是廉将军的,只要在下能抵消战败之过就行了。”
  廉颇其实不愿意他留下,但是这赵成是皇室宗亲,与肥义、李兑等重臣关系紧密,自己也得罪不起,何况留下他,有些调兵事情也需要商议一些,自己毕竟是第一次担负主帅,带来二十万大军,从未有过,于是就答应下来。
  
  第0910章 长平之战(上)
  
  秦军即将与赵大战,白起下令暂时原地整休,储备粮草和马匹,等待后方的增兵,半月后,秦军后方又增补十万,合兵二十万,加上韩军六万,足足二十六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向韩赵边境上党郡地区逼近。
  这上党之地,地形颇高,有流传民谚:‘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其实上党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其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太岳山脉与临汾交界,北面为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与晋中接壤,南面是丹朱岭和金泉山与晋城毗邻。
  正是由于地形复杂,廉颇一接到军令,就马不停蹄赶到了来布置防线,除了随行带来二十万大军外,还把边戍的数万驻军调来,另外发动方圆百里的农户百姓,修筑防御工事。
  廉颇亲自勘察地形,设计了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首先以苍空岭为第一道关口,有守军三万人,然后隔着丹水,在四山环卫、三河汇流的要塞光狼城设下七万重兵,为了阻挡秦军的步伐。
  但真正的生死防线,是光狼城邑后二十里,选择了山麓河谷的地形,在这东、西两方向有大粮山、韩王山,相隔十里,修筑一条石头堡垒,连接两山,堡垒依山而建,又高又厚,易守难攻。
  这条堡垒就是赵军防御的底线,驻扎十五万大军,背靠丹东山,虎踞龙盘,俯视前方来犯的敌军,视野开阔,还易于囤积粮草,防止被敌军偷袭烧毁。
  一层又一层的防线,让廉颇心中稍安,虽然第三道防线刚建十几日,但是他并不着急,因为秦韩两军要攻克空仓岭和光狼城要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几个月后,最后一条防线落成,就是秦军发动五十万大军,廉颇也有信心抗住几年,拖垮秦军。
  二十日后,秦韩联军长驱直入,犹如无人之境,很快就沿着山麓地带,抵达上党郡,已经得知赵军的统帅为廉颇,早就筑造了壁垒防御,等候秦韩联军的到来。
  白起登高远眺,望着空仓岭防卫群、光狼城塞、还有后面两山之间长长的堡垒,严密的防御工事,壁垒城墙,用当地的石块和黄泥土砌成,十分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层层设防,要攻打过去,秦军伤亡一定不小。
  看到这,白起心中一沉,明白这廉颇的打法,是根本就没想着和他野战对抗,大军对决,而是以守代攻,以逸待劳,要打防御战,把秦韩两军挡在国门之外。
  这样就麻烦了,什么阵法、布局都用不上,只能依靠强攻,拼消耗战,如此一来,主动权就掌控在廉颇手里。
  白起皱起眉头,他心中清楚,这样打仗,秦军远离本土,运输粮草非常远,需要征用很多民夫,至少超过军队的人数,才能把粮草从各地运往河西大营,第二波再由河西大营渡河,运往上党一带。
  这样消耗战,打两年下来,秦军就会自动溃败了。
  石礼、蒙骜、司马宇、孟贲、孟羽、白山等诸将也都跟着白起之后,看着愿望一道道赵军防御,都是脸色一变。
  “看样子赵军要死守关塞,不与我们正面交锋了。”
  “廉颇这小子,竟然如此谨慎,根本不像个爷们!”
  这些秦将都热衷光明磊落地冲杀,直来直往地打仗,看着赵军一层有一层的防御阵线,都有些气愤。
  白起摇头道:“这才是廉颇的高明之处,咱们要一关关破掉,现在商议一下,如何攻打空仓岭吧。”
  蒙骜说道:“统帅,这空仓岭地形崎岖狭窄,以山傍势,修筑了防御石墙,不利于大军展开,而且四周都有环卫,塔楼、烽火台等,如果派五万大军攻打,只怕也是惨胜,最好的办法就是夜袭,出其不意。”
  孟贲抱拳道:“统帅,交给我们铁鹰剑士营吧,半夜闯入空仓岭的壁垒后方,火烧营寨,里应外合,攻破山寨,不成问题。”
  白起点了点头,说道:“三日后,司马宇将军带兵五万,白天攻打空仓岭,吸引赵军的注意,以佯攻为主,控制伤亡,夜里孟贲带领一千铁鹰剑士,偷袭空仓岭的防御阵营,打开障门,蒙骜带精兵两万在外配合,夜夺山岭!”
  “遵命!”司马宇、蒙骜、孟贲抱拳接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