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凌说道:“寡人心意已决,这次出征之后,国内朝政奏折,可政事堂、枢密院联合整理,重要大事以快马飞报前线,其余小事,由两部门议论决策,另外,如果击败了盟军,有两件事比较急,一是趁热打铁,拆散四国联盟,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其二,更改国名,把燕改为华夏,三公九卿制,更改为三省六部,五监九寺,细化朝廷各部门职能,这两件事,外交和国政,非常重要,需要苏秦和乐毅牵头来做。”
  “更改国名?变燕国为华夏国,倒是能招揽更多的诸侯人士,这提议不错!”剧辛说道。
  范雎也赞同道:“使他们淡忘自己的亡国,融为一炉,接受燕国文化,没有了国统之别,六国百姓就容易接受同化了,至少自欺欺人,能过了自己心中那道坎。”
  乐毅疑问道:“这三省六部,是指哪方面?”
  辰凌微微一笑,从桌面上拿起一卷文书,说道:“这里面写有我和澹台姑娘新制定的一套朝政规制,你们几位军机大臣商议,拟定人选,等寡人凯旋归来,就招手对燕国内政进行新的改革。”
  乐毅接过来,扫过一眼,上面写着三省:中书省、秘书省、门下省,六部:吏、礼、兵、刑、户;五监有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九寺包括: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同时还要许多细分的部门,秘书省、军机处等,地方设行省、州城、县邑,的确比现行的体制要完善许多。
  辰凌对着苏秦道:“瓦解四国联盟的任务,就交给你。”
  苏秦拱手道:“请君上放心,一旦击败盟军,臣便想办法说服魏、楚离开联盟,诱使楚怀王北上入燕,间接控制楚国……”
  辰凌在这个关键时候,不问过程,只看结果,瓦解连横盟约,逐一击破,是当前燕国最主要的战略。
  “明日早朝,我就会宣布御驾亲征的事,到时候,必然会有很多大臣劝阻,到时候,你们要力主支持,这件事关乎燕国的存亡,以及统一大计,不可马虎!”
  “臣等遵旨!”几位军机大臣无奈,只好答应下来。
  ……
  辰凌忙碌了一天,回到了后宫,途经澹台清儿的宫苑时,心中一热,忍不住驻足,进去探望,虽然两人发于情、止乎礼,没有再做逾越之事,但如果每天不见上一面,不与清儿说几句话,辰凌还是很挂念的。
  “君上驾到——”
  宫苑门口的宫女唱喏了一声,院内执勤的宫女见了燕王驾到,立即施礼迎接。
  “都免礼了,各自去忙吧,我进去与天女叙话!”
  “喏!”宫女盈盈一躬身,然后都散开了。
  辰凌进入了古韵书香的房间,看见澹台清儿捧着一本书籍,见他进房,婀娜站起身来,对着他含笑点头。
  面对澹台清儿美轮美奂的绝色面孔,如九天玄女一般的缥缈仙姿,辰凌忍不住还是要窒息一下,即便每日都会看上几眼,但是每一天相见,仍有一种小震撼,不一样的感觉。
  似乎你的心情不同,在天女身上感受到美,就不一样,完美的身形,似真实幻的气韵,简直不是世间女子可以拥有的。
  即便辰凌拥有了六七位红颜榜上的绝色女子,齐聚后宫,可是也难抵住红颜榜第一的天女,一个人的魅力。
  只可惜,她并不属于辰凌,也不属于燕王宫,辰凌轻轻一叹,炽热的爱恋,以及满腔的柔情,难以表达,都凝聚在复杂的眼神中。
  澹台清儿一切都懂,却不点破,只是嫣然一笑,轻轻点首,像是接收了他所有的言语和表白,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表示一般,柔声道:“君上,你来了。”
  “是啊,每天不来,心里堵得慌,对了,清儿,四国伐燕,我打算亲自御驾亲征了。”
  澹台清儿闻言怔了一下,但很快就释然了,叹道:“可以想象得到,现在燕国处境不乐观,又没有完全能镇住场面,威慑四国盟军的名将,这样难免会使士气低沉,百姓恐慌,所以君上亲自出征,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起到稳住形势的效果,但是不可败,否则整个燕国的信念支柱崩塌了,这个国家也就无法解救了。”
  辰凌很佩服她的见解,任何事,都能一针见血,分析到位,轻声问道:“我亲自出征,抵御四国联盟六七十万大军,你放心吗?”
  澹台清儿目光清澈地看着辰凌,并不含男女之情,但是又有几分难名的意味,轻叹道:“哪有什么不放心,反正,我会一直跟在你的身边,为你出谋划策!”
  “什么,你也要跟着出征?”辰凌惊讶一声。
  澹台清儿点头,幽幽道:“当然了,我来此,是为了辅助你完成统一大业的,可不是来后宫享福的,现在天下纷争到了关键一局,可以说,燕国与四国诸侯,成败在此一举,决定天下格局走势了,我岂会不在你身旁相伴?”
  
  第0932章 防秦使命
  
  翌日朝会,辰凌按照事先想好的托词,提出了御驾亲征的决策,果然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劝谏,最后,由于军机大臣乐毅、剧辛、苏秦、范雎等人的拥护,他们门下的官员开始纷纷支持,最后大局拍定。
  辰凌这次出征,又要调动十万精锐,继续南下,参与反抗四国盟军的战争。
  在大殿之上,辰凌亲自提拔了廉颇,封为副帅之一,不少官员跌破眼镜,想不到廉颇这么快就被重用了。
  荆燕、姜雄武等燕国大将军也被调动,跟随燕王出征,除此之外,随行还有几位文臣,执笔文书、功曹等,因为燕王出征之后,也会批阅来自京城的奏折,所以不得不携带秘书台的官吏。
  澹台清儿、甄岩儿都会跟随燕王出征,不过这都是暗中,不会摆在明面上。
  大局敲定之后,数日过去,燕京城外举行祭旗仪式,百姓街道送行,预祝燕王凯旋。
  本来四国盟军六七十万,已经对燕国不利了,造成燕国也有些人心浮动,但是燕王的御驾亲征,顿时在话题热度上,就盖过了盟军的势头,而且燕国富足,兵甲精良,武器先进,已经灭掉了赵、齐两国,吞了三分之一的魏地,所以让燕国百姓,放心不少。
  墨妃暄、兰歆雅、洛语嫣诸女王妃们,亲自在城外送行,人山人海的百姓,气氛凝重,毕竟上战场,就代表着有伤亡。
  许多精锐战士,毕竟都是家里的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送军别,十里泪雨,哭声不断,悯动人心。
  辰凌骑着汗血宝马,一身金甲,熠熠闪光,龙旗飞舞,亲卫军浩荡,气势非凡。
  十万精锐燕军,可以说是燕国最后的一支强大力量了,加上在赵魏屯兵的二十五万甲士,十万铁骑,现在出征的燕军已经达到了四十五万,远离本土作战,需要消耗的粮草,征调的民夫,都是巨大数目。
  幸好燕国富裕,粮草储备了六七年,不存在短缺的现象,辎重队的车辆也要比其他诸侯国结实耐用,所以消耗会少一点。
  行军三日之后,大军来到赵国代都,安营扎寨之后,辰凌派人找来廉颇,与他促心长谈。
  “廉将军,今晚找你过来,有重要军务使命要交给你!”
  廉颇这些日子在燕国进修了十多天,看到了燕京的繁华,燕文化的进步,学院的开明,甚为惊叹,这燕国哪是落后贫困诸侯啊,简直是天下第一诸侯!
  他对燕王的治国之能,非常钦佩,更增加了在燕的归属感。
  “君上,如有使命,廉颇定能完成。”
  辰凌对他的表态很满意,说道:“你觉得盟军四路,当如何进攻?”
  廉颇一听燕王问起,立即沉稳回道:“韩军可能会从上党攻轵关、空仓岭,魏军从孟津渡一带北上,楚军由齐国之地向北推进,秦军有可能从韩境进攻,也可能从井陉关进攻!”
  辰凌点头道:“韩、楚、魏三军,寡人都不放在心上,唯独秦军,太过强悍,而且猛将如云,不得不防,如果委任你对抗秦军,你会如何阻挡,防住秦军攻燕?”
  廉颇沉思了一下,回道:“如果君上信任微臣,我会带一支人马,守在井陉关,因为关塞对面,就是秦国把守的地盘,有秦军大营,距离燕国路线最近,一旦破关,可甩掉燕军重兵在赵齐之地的布防,直接插入易水,威逼燕京,到时候,秦军只要采取当年孙膑围魏救赵,围城打援的战术,逼迫前线的燕军回防京师,那么不但前线会溃败,就来回返的援军,也会被秦军途中歼灭,导致燕国最后战败了。”
  辰凌注视着廉颇,觉得他还是大有才能,名副其实,于是勉励道:“寡人带你出征,自然信得过你,由于前线兵事临近,面临三线作战,所以调拨给你的兵马,不会太多,但是粮草和军甲可以放心消耗,你觉得,需要多少人马?”
  廉颇也明白燕国的现状,同时面临四国讨伐,而且远离本土作战,的确,战线长,兵源分散大,于是勉强道:“如果有十万秦军攻关,微臣只需五万人马,能守住一年!”
  “好,一年足矣!”辰凌笑道:“寡人破三国,半年就够了,廉将军若能在井陉关守住秦军白起一年,便是大功一件了。”
  廉颇拱手道:“君上请放心,上一次微臣中了秦国反间计,长平之战输给白起,但这一次,国势不同,朝廷不同,地点不同,只有深得君上信任,臣将能一直守下去,让秦军跨不过太行山!”
  辰凌微笑着,当然信服廉颇的能力,对他的人品和忠义也没有挑剔,毕竟廉颇是一个十分讲诚心、报国之人,一旦他离开了一个诸侯,在另一个诸侯国任职,他就会全心全意为后者效力。
  “明日起,你就带兵离队,直奔井陉关一带,方圆两百里,都算你的战区,不可让秦军跨越半步,否则前线的燕军后路就被切断,形势危矣!”
  “微臣明白,绝不会食言,否则,提头来见!”廉颇也硬朗起来,立下了军令状。
  “很好,你我君臣之约,日后寡人在燕京,为你庆功!”
  廉颇恭敬站起来,抱拳行礼:“廉颇定不负君上之王命!”
  如此一来,安排了廉颇防秦,让辰凌缓松了一口气,压在心中的大石也放下来。
  韩、魏、楚三军都不知燕京的新武器,战马的马镫,陌刀阵,火炮,炸药,精良的铠甲,这些都是魏韩楚所不知晓的,以有心算无心,辰凌已经胜券在握了。
  到时候,以秦开抵御楚军,荆燕对韩作战,辰凌坐镇黄河北岸,与魏军对阵,都不成问题。
  楚军傲慢,又不知燕军厉害,抱着轻敌之心,正面野战,肯定挡不住秦开大军。
  韩国兵马少,战力也弱,荆燕足以对抗。
  至于魏军武卒,由于辰凌太熟悉了魏军的虚实了,甚至对那些魏国的将领脾气秉性,用兵之法,粮仓位置,布阵习惯,辎重路线,都非常清楚,对付起来,可以说知彼知己。
  四国伐燕的危局,对辰凌而言,已经成为他要威慑天下,一统六国的决定性战役了。
  
  第0933章 咫尺天涯
  
  辰凌安排了廉颇重任,就是阻挡秦军从太行山北麓,井陉关冲过来,直接攻击燕国,切断前线与后方的粮道和补给线,危及京师,被迫后撤那就糟糕了。
  而且辰凌知道,自己御驾亲征之后,把重军都调集在黄河沿岸,与盟军对峙,导致后方兵力虚弱,以秦军的狡诈,擅长出奇兵奔袭,辰凌断定,当秦国得知自己带大军在前线与魏、韩、楚厮杀的消息,必然会调动精锐大军,攻打井陉关。
  因为这样,秦军既可以减少伤亡,缩小攻击范围,直捣黄龙,而且还让三国盟军与燕军在黄河沿岸两败俱伤,完全符合秦国的利益。
  辰凌来到后院住宅区,看着澹台清儿的房间仍然亮着,心中一动,推门进入。
  “清儿,还没睡呢?”
  澹台清儿正对着一副山河图静思,不断在地图上,画着行军路线、防御区、伏击区等,抬头看见燕王进来,淡淡一笑,说道:“你来了。”
  “嗯,清儿,行军这几日,一路上车马劳顿,还习惯吗?”
  澹台清儿眉目如画,仿佛书画中的仙子,从画卷中走出来一般,不染尘凡之气,莞尔道:“随军出征,虽然辛苦,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把以前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更加直观理解,史书中常写到,数十万军队的战争,但都是一笔而过,今日我跟随出行,才感觉到,出征大军受制约的因素非常多,大军每日的消耗,后方动用的民力,更是不计其数。”
  辰凌穿越回来,也是这种感觉,以前看电视上,大军厮杀,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回到古代战场,作为统帅,才明白坐镇三军有多大责任和难度,特别是伤员治疗、粮草供给、军械损坏等等,每日都会有一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