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凌唏嘘叹道:“这支武卒,有一些士卒还是我当年亲手训练的,现在眼睁睁看着他们即将覆灭,战死在面前,真是有些残忍。”
  澹台清儿摇头道:“这就是争夺天下必须要走过的路,注定尸骨成堆!”
  这时魏军有人喊话,似乎开始叫阵了,燕军不出防线,打出鼓声,意思随时等着魏军进攻,坚决阻抗到底。
  紧接着,魏军阵营吹起数十支苍凉激越的号角,一个个枪兵与弓手搭配的方阵开始“铿铿铿”地向前挺进,八九万人的大军微微一动,如泰山之倾,举步重重一踏,铿声入耳。
  这种阵前移动,就是做热身,缓慢积攒杀气,带动起整个队伍,然后瞬间冲锋,一鼓作气,猛攻过去,如洪水决堤,横扫对手的防线。
  在这冷兵器时代,哪怕你天生神力,勇冠三军,没有战友掩护时面对一二十根长枪也只有送命的份,一旦奔跑起来交锋,跑散阵型,速度过快,必然阵形大乱,那时一个个孤立的士卒,只是给整齐的敌军送菜而已,所以说,大集团兵力,动辄十万大军作战,必须要整齐配合,结阵前移。
  咚咚咚——
  双边战鼓敲响,战斗一触即发,这时魏军主帅新垣衍举臂令旗一挥,传令官紧接着喊道:“上将军令,全线进攻!”
  前方先锋军,数十百计的轻甲方阵、重甲方阵、长枪方阵开始加速启动,向对面厮杀正浓的交锋处挺进,保持队伍阵型,全军逼压也是魏军最强的筹码,要凭着泰山压顶的威势,震住燕军,让敌军胆颤,然后一举破敌。
  魏军冲锋了,如红色的海洋,汹涌袭来。
  喊杀越越来越近,营帐围栏处的燕军已经明显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枪矛的寒冷,剑气的刺骨,混杂着战马的冲锋惯性,那股气势雄壮,让战士们都热血澎湃,战意盎然,随时准备反击。
  “放箭!”姜雄武作为前军指挥,终于下达了还击的命令。
  顿时大弩、箭矢猛然泻出,箭羽如蝗铺天盖地射在魏军上空,万箭齐发,遮天蔽日,俨然乌云。
  不得不说,燕军的兵甲精良,箭头锋利,直接穿透魏军的甲胄,伤亡迅速上升,而且燕军木寨防线内,摆放了一排排弩机,一下十发连射,而且可以自动上弦,杀伤力又大,肆意收割着魏军将士的生命。
  当魏军损失了一万多人,冲到木寨营盘跟前时候,忽然听到炮火连天的炸响,一阵阵闷雷炸出,火舌猛喷,硝烟弥漫,紧接着,就是惊天炸响,人仰马翻,血肉横飞,魏军先锋一阵崩溃。
  新垣衍、董祉歧、林惊羽、周怀英等将领们都惊骇万分,急忙勒住战马,一片观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前方的队伍都溃散了,战马受惊,士兵后撤,而后面的大军正向前冲,这样前后冲撞,顿时阵脚大乱,相互拥挤踩踏。
  辰凌和澹台清儿见形势差不多了,立即下令进攻,顿时木寨各闸口打开,数万铁骑,手持厚重的陌刀,疯狂地冲出来,朝着魏军混乱的阵型,冲杀过去,声如殷雷,滚滚而过,那阵势地动山摇。
  
  第0940章 战死沙场
  
  长剑为号,鼓声做令,弓如霹雳弦惊,来来往往,箭似飞蝗。
  漫天的杀声中戈光剑影,残酷无情,厮杀声惊天动地,燕军铁骑,有脚蹬稳住身形,手持陌刀挥舞灵活,摆出最适合的骑兵冲击阵法,放入狼入羊群一般,洪流趟过,脚下一片死尸。
  魏军哪见过这样的勇猛的骑兵,简直打破了他们的对骑兵的概念,魏国也有骑兵,但是骑士只能一手持枪,一手攥紧马鬃,稳住自己不从马背上摔下,现在可好,燕军的骑兵却没有这些顾忌。
  “燕军太猛了,撤退——”
  新垣衍看到燕军骑兵的威势后,也没有了继续作战的想法,立即下令中军和后面的压阵队伍,赶紧掉头撤走,如果再不掉头,魏军自己相互挤压踩踏,被燕军铁骑一冲,几乎都要覆灭在此,毫无还手之力了。
  后方的压阵魏军,看到前面大乱,以及燕军排山倒海的冲势,也有些打怵了,此时撤军的锣声响起,立即掉头就跑,一片散乱,完全没有了阵型。
  周怀英等人都是武者出身,本身剑术高超,但是带兵经验少,又自恃清高,平时不会向低级武官询问带兵之事,所以一到了这种慌乱时候,四周都是撤退的兵马,也不知如何指挥,按部就班,保持阵型,相互掩护,一段段地有效撤退。
  燕军骑兵在前,轻甲兵在后,追杀魏军,这种局势成了一边倒。
  再加上河滩就在身后,跑到岸边,本想渡船准备撤离,但大船不知何时被对方斥候烧毁了,满天火海,在黄河水面上熊熊燃烧,彻底击垮了魏军的意志。
  如果这个时候,主帅有一定的威望和见识,立即组织参与兵力,来个背水一战,绝境逢生,说不定还能反扑一下,可是,后方军阵的林惊羽、周怀英等人,却不懂这些。
  在历史上,韩信曾带兵在井陉河边,背水一战,那是因为韩信精通兵法,懂得在战前就做好的动员,提前把自己一方的劣势说出来,没有了退路,激起所有人的杀气和视死如归的士气,所以以少胜多,成为历史上的经典战例。
  同样,项羽带兵三万楚军,要与数十万章邯大军作战前,也是破釜沉舟,激发士兵的血性和不畏死的气势,同样成为一个经典,由此获得战神之名!
  可是,这种劣势激发将士的做法,并非谁用都好使,事实上,被追杀到绝境,将士军心崩溃,没有了抵抗之心,只顾逃命,这才是人类常见的本能求生欲,和正常行为,所以被这样打败的例子多不胜数。
  历史上,魏晋南北朝,五华乱华时期,前秦军队以弱胜强、屡战屡胜,最后却在淝水之战时百万秦军一败涂地,谢玄、王猛以十万步卒北府兵,大败前燕数十万大军,便是因为前秦军方首领,本想让北府兵渡河之后,半度击之,可没想到,大军后撤时,相互踩踏,一下子溃不成军,三军慌了神儿,没有了抵抗之心,只顾逃跑。
  置死地而后生,只有名将才做得出来,可不是谁都办做到的,往往大部分将领,都是崩溃自杀。
  魏军主帅新垣衍、董祉岐率领的中军被燕军先锋骑兵层层围住,所以无法指挥后面的压阵兵马,所以才造成这样一盘散沙的局面。
  “杀——”
  厮杀声正烈,蓝色的燕军,与红色的魏军,仿佛冰火相遇,不能同器一般,相互不容,很快,蓝色的军团就逐渐吃掉红色的队伍,一直杀到了黄河岸边,血流成渠,流入河水中,染红了黄河。
  一部分魏军从向上游、下游方向逃窜,还有的慌不择路,游泳入黄河,但是游到一半,因为衣甲太沉,没有了力气,被滚滚湍急的河水冲走,溺水而亡者数千,也有一些,伏在战船烧毁的木板上,漂浮过河,拣一条命回去。
  不过这时,新垣衍和董祉岐却逃不掉了,以中军一万人组成方阵,被燕军的骑兵和重甲兵围住,一层层冲刺击杀,外面都是燕军的人马,吃掉这些人,包括魏军主帅,那么这场仗就是彻底胜利了。
  七八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剩下不了多少,即便一些逃散的魏卒能回了魏国内,也只不过数千人了。
  燕军将他们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方阵外围万马一起冲锋,那气势惊天动地,足以将余下的魏军压成一块薄饼。
  外围的燕军越聚越多,从后方增援兵力,追击上来,源源不断,覆盖了整个河滩外的山塬。
  新垣衍回头望着自己身后的勇士,一张张坚毅的脸颊上,写满了悲壮与无畏,这支中军才是真正的魏军武卒,拥有战力和胆气的一群强兵,而逃散的,不少是新军和普通的士卒,毕竟魏国武卒在魏国的数量并不多,不足七八万人,这几年打仗下来,所剩也不多了,尽管不断补充,但是素质明显在下降。
  “大魏儿郎们,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今日我们就热血还击,战死沙场,为大魏国争光——”
  “争光!争光——!”一万的武卒,杀气腾腾,满脸的不畏惧,魏国的精锐战士,在最后的绝境中,依然保留着胆气,这才是真正的铁血将士,军魂所在。
  董祉岐手持长剑,站在新垣衍不远的位置,也是大声喊道:“我魏军在诸侯中有名的勇敢,投降说不定会落个赵军被坑杀的下场,不如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成为大魏的英雄烈士!”
  “杀!杀——”
  魏军武卒被调动起了杀机,然后迅速反扑,不要命地开始砍杀围拢上来的燕军士卒,战斗力一下子飙升一倍,完全豁出去了。
  血腥之气冲天而起,激烈的血战迸发,双方的伤亡都在扩大。
  辰凌骑着马,被一群禁卫军保护,出了营盘,站在一处高坡上,观望战局,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董祉歧,以及他两个儿子董哲、董勇,还有一些都尉孙峰、张扬、张明、刘宇等人,不少武卒,还是他训练过的……
  这一刻,辰凌充满了感慨与无奈,看到这些人的面孔,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刚来战国的时候,那些曾一起并肩作战的人,时光匆匆,一晃八九年过去了,自己从河东战场的一个小兵,变成了指点江山的诸侯王,还有统一天下,命运的奇怪,让他经历了最激烈的战国之争。
  “这就是战国!充满了邦国之战,永无休止,对不起了各位故友,为了天下安宁,早日统一,今日算是给你们送行了。”
  辰凌心中默默念着,然后一挥手,派出传令官传出帅令,动用了炸药和弓箭手,开始往魏军万人方阵中射去的箭矢,都绑了炸药包,紧接着,一阵惊天炸响,无畏的魏军武卒,在惊讶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士气顿时一减。
  随后,无数的箭雨笼罩了魏军方阵的上空,集中罩落下去,没有盾牌的武卒,顿时被射杀不少。
  辰凌叹了一口气,不忍再看,魏军落败成定局了,转身掉马回营,幸好早日把滕虎、沈铮他们调回燕国,不然现在死的,很有可能就包括他们。
  
  第0941章 死守井陉关
  
  燕军大破了魏军,相持战打了半个多月后,终于在这次决战中,一举击败魏军,丢盔卸甲,只有数千人逃回黄河南岸,相信魏王接到消息后,就不敢再战了,来自魏国的威胁已经解除了。
  这时候,西路军由荆燕带领,借助骑兵的锐利,还有火药的威猛,兵甲的优良,同样在轵关城下,大破了韩军,使得八万韩军损失了一大半,也从上党地区,仓惶退回到了黄河南岸。
  现在除秦开正统兵与楚军大战外,韩魏暂时构不成威胁了。
  但是辰凌也不敢大意撤军,担心魏韩卷土重来,因此留下将雄武带兵六万,就守在黄河沿岸的防线上,辰凌率其余八万人马,浩浩荡荡朝着轵关进发,要集合那里的燕军,组合在一起,截住秦军的尾部。
  与此同时,巍峨太行山道,井陉关外,正在上演着惨烈的攻坚战。
  秦军统帅石礼,副帅白起、蒙骜等人,指挥着十万秦军正疯狂的进攻雄关。
  廉颇守关,沉稳如山,年轻却做事老成,发挥自己的敏思,指挥着民夫和壮丁,在原来的雄关基础上,又加厚的防御基石,左右山麓凿石道,可以躲着弓箭手,朝着下方多角度射击,还搭建新的箭塔,构筑第二次层防线等。
  一边指挥守城,一边派人日夜加修防线,完全做好了跟二十万秦军打半年仗的打算,让秦军将领既恨且怒,半个月下来,都快没了脾气了。
  每日攻城,还让三军将士臭骂廉颇缩头狗熊、龟孙子等,但是廉颇好不所动,凭借着兵甲武器的锋利,雄关地利的优势,生生把双方的伤亡,定在一比三左右,平均燕军死一人,秦军就要死三人,这样的死守硬攻,拼的是伤亡。
  廉颇在想,即便自己这七万人都战死在这,也把秦军给拼光了,到时候,也算完成了燕王交待给自己的任务。
  秦军由于久攻不下,开始把军队分成四组,每组五万,日夜轮番进攻,毕竟燕军人少,这样日夜分配开,秦军可以每支军队休一天半,燕军却只能休大半天,如此要消耗燕军的体能。
  山岭盆谷之间,战鼓擂天,弓箭似飞蝗,漫天的杀声中戈光剑影,残酷无情,城关下马蹄践踏声和石木飞落砸击声震得地动山摇。
  廉颇带着诸将在城楼防御口内观战,只见山崖墙壁相互对峙之间的开阔盆谷上,火把通明,带着火光的箭矢密密麻麻对射着。
  城下一些敌兵身上燃起了火,不挺地打着滚痛苦地嚎叫着,有的士卒浑身挨了数刀,面目狰狞,仍在忘我地砍杀。
  敌兵就像洪水一般来势凶猛源源不断,无休不止,令众守将都捏了一把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