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贞略挪肩头,让开他的手,笑道:“如此,多谢第三君的好意了。”

“荀君,你今为乡宰,是俺们的父母,日后还要请你多多照顾。”

“何必客气见外?今天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乡中四姓,高、费、谢、第三,尊族之名我是久仰了。‘照顾’二字不敢当,该说以后我还得多倚仗君族。”

“荀君若有令,自管吩咐就是。”第三兰欢畅大笑,指了指被拢在一处的那两匹坐骑,说道,“马且存此,俺可就在里中等你送钱来了。”

“一个时辰内必给你送到。”荀贞拱手告辞,拉住乐进离去。

等他两人走远,看着他二人的背影,第三兰收起笑容,“呸”了声,说道:“‘不打不相识’?不如说是‘不打不识相’!……,名门子弟,颍阴荀氏,二十来岁就乡有秩,带绶携印,俨然也是个百石吏。嘿嘿,嘿嘿。黄口孺子,无胆小儿。……,呸!”状甚不屑。

一个少年略带担忧,说道:“我在繁阳有亲戚,听说这姓荀的在任繁阳亭长时,抓过一个叫武贵的,直到现在还被关在亭舍犴狱里没有出来;又曾带人驰援临部,夜半击贼,——不像个怕事软弱的。二兄,你说他会不会不送钱来?又或者背地里搞些勾当,寻咱们的晦气?”

“寻咱们的晦气?他能寻咱们甚么晦气?你说繁阳亭那个叫什么的?叫武贵的,能与你我相比么?问问乡中,谁知道武贵,谁又不知道俺第三兰!……,‘击贼’?你我是贼么?他击贼之事,俺亦有耳闻,不过是一群从郏县来的短命鬼!他倒是有胆来杀个本乡的壮士豪杰?就他这无胆软弱的模样,顶多也就能欺负欺负外地人罢了。”

第三兰摸了摸颔下的胡须,站在官道上,往前边看,荀贞和乐进的身影已经远去。他放低声音,说道:“便算他不是个软弱怕事的,真要想寻你我晦气,又怎样?大不了再做一次十五年前的事儿!……,俺叔伯做的,咱们便做不得?”

……

荀贞扭头往后边看了一眼离开处,第三兰诸人牵着马下了路,似是要回去里中。他转回脸,笑对乐进说道:“文谦,怎么一言不发?”从离开到现在,乐进绷着脸,一句话都没说。听到荀贞询问,他沉默了会儿,问道:“荀君,你为何应他给钱?”

“你我只有两人,他们十余人,此地又临朱阳里不远。彼众我寡,不应他给钱又能怎样?”

乐进慷慨地说道:“彼辈虽众,你我虽寡,但他们在我眼中就如土鸡瓦犬而已,不需荀君动手,我一人足能将之尽斩剑下!”

荀贞没回答他,而是笑道:“你怎么又叫我‘荀君’?你我倾盖如故,直呼名字便是。”

乐进的脸皮再又被涨红,他抬眼看荀贞,气愤地叫道:“贞之!我不是与你说笑。进自束发以来,未尝受过侮辱,更没有过因贪生惧死而忍气吞声,以苟性命!贞之,正如你说,你我‘倾盖如故’,相交虽短,但我以为你是一个有才明勇略的人,却不料如此儒弱!”

乐进恼怒,荀贞也很恼怒,乐进从束发至今未曾受过侮辱,荀贞更是如此。颍阴荀氏名重海内,莫说一个乡间的地痞无赖,便是郡守、县令见到荀家的人也会客客气气。虽说因为他自请亭长,族人中有不理解的对他有过嘲讽,但那也是私下背后,可从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过什么风凉话。第三兰摆明了是丝毫没把他这个乡有秩当回事,根本没把他这个人当回事。

他说道:“文谦,不止你怒,我也怒。你怒是因你觉得你受了辱。我怒,一因受辱,二为治乡,乡中有此豪猾,若不治之,我这个乡有秩也就当到头儿了!”

乐进楞了一愣:“贞之,你也怒?……,那既然你怒,你又为何答应给他偿钱?”

“文谦,我知你勇武,知你杀过群盗,第三兰他们这几个人或许不是你的对手,但是我且问你,杀人之后,你该怎么办?”

“杀人当死,我愿伏法偿命。”

荀贞叹道:“文谦,你这只是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父母生我,师长教我,男儿七尺之躯,生之不易,奈何轻死?大丈夫当留此有用之身,以待时用,岂能因一时之辱便激愤杀人?你杀的只是一个竖子,你毁掉的却是你的志向!是以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故淮阴侯甘受胯下之辱。何哉?杀之不能扬名,忍了,却能静候时机,伸展自己的志向!”

乐进若有所思,默然不语,但神色间仍然有不忿之色,眉眼中依旧有不服之意。

荀贞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子又曰:‘以直报怨’。君子义不受辱。”

“……,贞之,你什么意思?”

“这第三兰,不可不除!”

“可你不是说这是匹夫之勇?”

“杀他一人,伏法偿命,是匹夫之勇。诛其全族,为民除恶,便是君子之为。”

“诛、诛其全族?”乐进虽是未来的“名将”,但此时才二十来岁,又寒门出身,并无底气,或许杀几个贼子不怕,但因一时受辱便诛人全族?他有点惊住了。

“文谦有所不知。这第三氏为恶乡中已久,黔首苦之。我早有意灭此奸族,澄清乡里,以安百姓。今日你我受辱之事,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荀贞注意到了乐进惊诧的表情,心中想道:“我曾闻仲兄言,昔日大儒马融论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的不同,说寒门士子:‘虽专赏罚,不敢越溢,此其长也;拘文守法,畏首畏尾,此其短也’,果不其然。乐进虽明日之‘名将’,一将功成万骨枯,但现在毕竟还只是个才加冠不久的年轻人!闻灭人全族,便不觉色变。”

——在别人看来,他其实也只是刚加冠,但两世为人,前世二十多年,这一世至今十余年,合在一块儿三十多年了,心理上远比“同龄人”成熟的多。

杀一人不过流血五步,诛全族将血流成河。乐进不再忿恨了,反而不忍地说道:“虽为奸族,为恶乡里,但一下就诛灭全族?是不是有点严苛?”

荀贞早在刚才在与第三兰说话时就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不会再变了。他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对乐进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之所以决意要诛其全族,是因为两个缘故。第三氏世为豪桀,族人众多,喜结轻侠,好交剑客,闾里恶少年颇有从之者,爪牙遍布远近,杀一人而留全族,是给你我自取祸患,你还想等着他们来报仇么?此其一。”

游侠、剑客之徒皆轻死,如果只杀第三兰,不灭其全族,还真有可能会有他的族人来给他报仇,会有刺客前来行凶。荀贞顿了顿,接着说道:“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其族久乱乡中,杀一人而不灭全族,既非除恶之法,不能安百姓,也非树德之术,无法扬德名。此其二。……,文谦,你且静观之,一月之内,我必灭其全族。”

乐进初见荀贞时,觉得他是个英武的君子,热情好客;随后秉烛夜饮,又觉他言谈有趣,腹有锦绣,所知颇多;再晚上同室夜谈,深入交流,又认为他忧心天下,有慷慨气。今日再次相见,他发现,他对荀贞的了解还不全面,在荀贞清秀温和的外表下,似隐藏着一只欲噬人的猛虎。

他低头思忖了会儿,不得不承认荀贞说得很对:“然则如此,贞之你打算如何在一月之内,灭其全族?”

“谋定而后动。”

“怎么谋?”

“怎么谋?……。”正说话间,对面有三四个人急匆匆地奔来。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32 君为虎士
第二更。
——
来的几人正是许仲、程偃、小夏、小任,都短衣带刀,一看就是来支援荀贞的。

两边路上相见。

许仲诸人除程偃外,与乐进都是初见,但也早都听荀贞说过,此时相见,自有一番问礼。彼此行礼过了,许仲问道:“荀君,你的坐骑呢?”

荀贞笑了笑,说道:“说来话长。……,咱们边走边说。”

众人簇拥着荀贞、乐进,沿路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听荀贞讲述。等听得荀贞说完,无不大怒。小夏、小任掉头就要去找第三兰。荀贞将之拽住。

许仲的脸上蒙有面巾,瞧不出喜怒,但见他挑眉嗔目,明显也是在发怒。

他按刀说道:“第三兰竖子匹夫!实在太给乡人丢脸!乐君,我代他给你道歉。”时人的乡里观念很强,见到陌生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名字前边都带着爵位、乡里。乡中如果出一个贤人君子,与有荣焉,如果出一个无赖恶霸,羞於为伍。许仲仁孝双全,在这方面更加在乎,所以,他首先是给乐进道歉,接着才是对荀贞说道:“荀君,此等奸徒,绝不能容!此事,你就交给我吧!我去寻他当面理论。”

荀贞心道:“‘理论’?怕是用刀来‘理论’罢?”他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们不可乱为。”

“敢问荀君是何主张?”

在场诸人都不是外人,尽可直言相告。当下,荀贞又将给乐进说过的那番话说了一遍。许仲问了一个和乐进一模一样的问题:“君言:‘谋定而后动’。怎么谋?”

“第三氏作恶乡中已久,并没有听说他们有什么后台势力,但历年来的乡有秩、游徼却都放之纵之,不去惩治,其中必有缘由。要想尽诛其族,这是第一件需要搞清楚的事情。”

程偃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个缘由。”

“噢?是什么?”

“十五年前,郡中新来了一位游徼,姓王,北州人,嫉恶如仇,刚刚上任就碰上第三氏恃强凌弱,将一个乡民打成重伤。他在查案的过程中,发现第三氏作恶多端、为害乡中已久,便决定把他们连根拔起,给以重惩。结果,几天后,他被人刺死在舍中。”

“被人刺死在舍中?”

“乡人皆猜测,这个刺客定是第三氏派出的。只是没有证据,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一个游徼死在了任上,竟然不了了之?”这事情说起来令人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并不奇怪。荀贞长叹一声,说道:“今之朝纲日益涣散,地方奸猾遂不能治。”

——“地方奸猾不能治”。狡猾,也就是地方上的豪族、游侠。地方豪族、游侠势力强大的问题贯穿两汉,从前汉一直延续到今日。

前汉建国后的主要问题是战国时山东六国残余的贵族后裔,为了打击他们,高祖前后总共迁徙了十万多人。“第三氏”出自齐国国君田氏之后,他们就是在那时被迁徙的。

到了武帝时,因为经过文景之治,经济复兴,地方上豪族的势力又膨胀起来。这些豪宗强右或倚仗财势,或以侠获名,武断乡曲,权行州郡,乃至力折公侯。武帝因用主父偃之策,仿高祖之举,将各地豪强、侠客赀三百万以上者悉数迁徙到茂陵,以“内实京师,外销奸猾”。当时有名的大侠郭解便在迁徙之列,还因此发生了大将军卫青替他向天子求情的故事。

武帝以后,地方上豪强的势力渐渐又有发展,情况更加严重,地方官吏宁得罪郡太守,也不愿得罪豪强,“宁负二千石,勿负豪大家”。元帝就曾说过:百姓受到豪强的欺压,州牧郡守却不能为他们伸冤。

到了新莽年间,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王莽为了抑制地方豪强,出台了一些政策,因此导致了他们的反抗。豪强们动辄就能聚集上千、数千人的部曲,或筑坞自保,或起兵造反。光武皇帝就是依赖这些豪族的力量夺取了天下。中兴汉室之后,光武皇帝一边严厉打击那些与王权秩序相忤的豪族,一边又放任那些功臣、世家的发展。

文聘是南阳宛人,南阳邓氏乃邓禹之后,其族中前后出过公、侯二三十人,大将军以下十余人,州牧郡守四五十人,余者不可胜数,可见其势力之大,直到安帝年间才因获罪而或被诛杀、或被徙,几乎是“与汉同兴衰”。有这样的势力,地方上怎能治之?

又因为人才选举、任用制度的缘故,各州、郡、县除长吏是由朝廷任命、异地为官的之外,底下的椽史、佐吏多由本地人任之。一个空降下来的长吏,若无强硬的手腕,没有令人折服的能力,怎么可能做到政令畅通?有些郡守就索性把政务都交给本郡人去做。是故十几年前有一句民谣:“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弘农人成瑨是南阳太守,任用了“江夏八俊”之一的南阳人岑晊为郡功曹,把一切的政务都交给了他,搞的好像岑晊才是太守似的。

成瑨这样的还算好的,至少能“但坐啸”,有些长吏因为得罪了本地的豪强势力,还往往会被“迫胁驱逐”。几十年前,安帝不就下了一道诏书:“诏州郡不得迫胁驱逐长吏”么?

不止是“迫胁驱逐长吏”,在早先的时候,一些胆大包天的强宗、游侠,还攻打过县廷。这些事情在日后中央集权强大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