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他,不简单哪”!魏国公徐达坐在北平行辕里,忍不住猜想,手边放着的是曹
子由写给他的信。曹子由就是十三朗,他是徐达的远房表甥,别人不知道,他自
己也不愿意借了徐达的名字来招摇。,这次徐达领军准备出塞,知道他去过西域,
想把他带在身边,立些战功,以便光耀门楣。谁料十三郎接了徐达给他的信,居
然婉言拒绝了徐达的好意,说要在那弹丸小县立番事业,让徐达十分不解。

    “甥自幼闲散,近年漫步林泉之下,修身养性,渐懒闻杀伐之声。且大丈夫
立业,未必在沙场之上。昔子陵垂钓江畔,光武霸业伊始;武侯未出南阳,昭烈
天下三分。舅父所为,破敌塞外,武兄所做,安民海内。各有雄长,难分高下。
若欲久安我大明天下,窃以为不在于兵,在于政………。徐达抓起手边的信,忍
不住把关键处又看了一遍。

    “子由这孩子,秉性真是像极了他师父,叔夜兄,你后继有人啊”。徐达放
下信签,叹了口气,眼前浮现出一位故友的形像来。人老了,都有些念旧,纵使
徐达这样的大英雄也不能例外。

    杨叔夜是十三郎的授业恩师,江湖人称杨布衣,因手持一把无鞘铁剑,无论
什么时候都身着一袭浆洗得极为干净的布衣而得名。为人放旷而任侠,年青时对
朱元璋有一饭之恩。后朱元璋和徐达起兵抗元,江南百姓暗中资助起义军的银两,
也多由杨布衣来秘密押运。曾在路上遭茅山一伙巨盗埋伏,杨布衣身中三箭,被
创四十余,仍手刃数贼,护着银车溃围而出,如期把银两送到义军中。朱元璋以
重金相谢,杨布衣切下银子一角,取之,到市井中买一新长衫,大笑而去。朱元
璋得了天下后,礼聘天下高手护卫皇宫,数度相邀,都被其婉拒。心里不由得十
分愤怒,一天得知杨布衣落脚八卦洲,欲效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派水师将八
卦洲围了,命蓝玉带五百武士相请。圣旨到时,杨布衣正与朋友下棋,叫蓝玉稍
待。等到一局下完,算了目数,布衣取案上酒一饮而尽,对朋友说,你曾求我授
你这路剑法,杨某一向藏私不肯,今日一一演给你,看仔细了。语毕,拔剑而起,
舞于秋树之下,先慢后快,渐渐看不清人影,剑气纵横,漫天落叶如雨。把个蓝
玉等人全都看得痴了。须臾剑停,在树下仗剑而立。等到蓝玉等人回过神来,上
前一探,早已气绝,原来在舞剑时已自断了经脉,竟是宁死,也不愿受他人羁绊。

    “普天直下,莫非王土,叔夜兄,徐某现在倒羡慕你潇洒来去呢”!想到这
些往事,徐达眼角渐有些发酸。皇上现在越发显得天危难测了,春天的时候听说
山西移民在路上尸首枕迹,心中后悔轻率移民,竞把率先提出移民的户部侍郎拖
出朝堂之外,当庭杖毙了。虽然号称和自己是布衣兄弟,却三番五次试探自己有
没有反意,一日竞把自己灌醉了拖到龙床上,好在自己一向谨慎,醒来后长跪不
起,才免于一难。那帮文臣却唯恐天下不乱,每天对武将百般倾轧,以书生意气,
妄言战和。这不,今年夏天听说蒙古皇帝死了,马上上本,要求派兵北上,九州
一统。可叹自己的这位马上皇帝,皇位做久了,居然失去了判断,依了那般文臣,
派自己总督各路兵马出塞。不去,是对陛下不忠,去,准备不足,胜负却也难料。

    忽然听到大营外一阵人喊马嘶之声,亲兵入帐通报:怀柔县令郭璞,典史武
安国押了精钢十万斤作为礼物,如约前来。

    “好个聪明的县令,一下子就能猜到要有战事,送精钢与我,省得老夫开口
向你要,怪不得可以让万余移民不死一人”,徐达让亲兵速请,心中对郭璞的好
感又多了几分。

    进了大帐,见礼已毕。徐达吩咐亲兵搬来坐位,上茶。郭璞哪里敢坐,回头
刚要示意武安国谨慎,却发现后者早已大咧咧的坐下,正冲着魏国公上下打量。
唬得郭璞心里七上八下,暗自后悔忘了教这位老弟官场上的规矩。

    徐达却不在乎,也上下打量武安国,一老一少四目扫来扫去,俄顷,相顾莞
而。

    “人传怀柔典史赤手伏虎,今日一见,果然英雄气概,自古英雄出少年,此
言非虚啊”。徐达大笑。

    “早就听说徐元帅布衣起兵,驱逐鞑虏,复我神州,乃海内数一数二的大英
雄,今日能见到,也满足了晚生的一个心愿”。武安国答带些恭维,也是他的心
里话,上学时读史书,徐达是他最佩服的古人之一,今天当面见了,自然有些追
星的感觉。

    嘿,好你个武典史,什么时候学会了拍马屁。郭璞见双方距离一下子拉近,
才把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仔细竖起耳朵,回答徐达问话。

    徐达也不隐瞒,告诉他们曹子由是自己的外甥,多谢郭、武这一年对子由的
照顾。然后细问起杀虎斩蛟以及兴办义学,开设工厂之事。郭璞和武安国见他没
有架子,也一一细说了。说到精彩处,喜得徐达抚掌大笑。徐达听说武安国乃是
从海外游历各国归来,如获至宝,连忙问蒙古之事。好在武安国对自己的身世谎
言早有准备,这两年来一直留心从过往客商口中打探这个世界的概况。塞外此时
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竟对答如流。把徐达高兴得直捋胡子,言语中已露出招
揽之意。

    谈了大半天,中午两人就陪徐达用了饭。亲兵对二人不住端详,心里直奇怪
这两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知用了什么法术,得我家元帅如此亲睐。武、李二人
见徐达位极人臣,手握众兵,平日所食不过是寻常饭菜,竟无酒相佐,也是暗自
佩服。

    饭后谈及军务,郭璞是文人,推脱不知。徐达有心考考武安国,就让他预测
一下此次出塞的成败各占几成。

    武安国壮起胆子,问道:“大帅戎马半生,可否告诉晚生塞外作战,与中原
有何不同”。他本不知要有战事,昨天和郭璞、李善平等人商议了半天,才得出
近期会对塞外用兵的结论,回去仔细想了想,总觉得凶吉未卜。今天听说是三十
万大军出塞,更坚定了自己的推断。

    “中原多为攻城拔寨之战,道路复杂,人口众多,塞外多战于野,地势空旷,
人烟稀少,有道是,不怕鞑子决战,就怕鞑子四处流窜”。徐达略一沉吟,总结
说。

    “自从蒙古退出中原以来,我朝与其大小战役不下百次,却一直没能控制住
塞外,元帅可知为何”?

    “鞑子东逃西窜,等我军回师,又去而复来。如重锤打棉花,用不上力啊”。
想想自己总督北平、山西多年,却没能将疆土向外再开拓一步,徐达言语之间,
不由有些沮丧。

    “正是如此,中原作战,村庄稠密,人心向我,我军补给不缺。塞外作战,
人烟稀少,我军无处补给。这三十万人马所耗,每日粮草不下百万,我军所带粮
秣,须臾辄尽。所以必速战速决,时日越久,越对我军不利。如我是脱古思帖木
儿,就弃了应昌、和林等重镇,在草原上和你兜圈子,再以游骑扰你粮道。反正
蒙古人财产,不外乎毡帐、牛羊,可以一并带走。待到你粮尽退兵时,尾随而来。
定能让你大败而归”。

    “啊~”。徐达听到这里,手一抖,杯中茶水溅了出来,显然是十分惊讶,
这几年他不轻易言出塞,每日所虑,正是这些,没料到被武安国一一说中,一个
寻常小吏都能想出的办法,脱古思帖木儿麾下不乏宿将,岂能不知。想到这里,
神情愈发沉重。

    “其实以元帅这种宿将,和蒙古人决战,并不需那么多兵,草原上没有名城
雄关,战争除临敌机变外,打得其实是后勤。后勤不济的情况下,兵多了反而是
坏事”。武安国不忍看着自己偶像为难,替徐达支着道:“大帅不如把这三十万
大军精简一下,取十万精锐,置办良马利器,日夜训练。寻机趁蒙古人不备,兵
临其城下,足以一举而灭其国。而现在,其国君新死,必对我有备,实在不是出
塞之机啊”。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武安国不是很了解,但二十一世纪军事作品
看多了,对“现代战争其实打的是后勤保障”这句话有深刻印象,虽然是生搬过
来,但在徐达耳朵里句句都是至理名言。

    “带十万众,足以扫平天下”,徐达记得常遇春也这么说过。可惜常贤弟死
了,否则定可劝得动皇上。徐达又叹了一声,低声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中华朝男子,自赵宋以降,好文轻武,不似蒙古人弓马娴熟,临阵往往五不敌
一。若不是当年被蒙古人逼得活不下去,有了同仇敌忾之心,未必能将蒙古人赶
出中原。蒙古人长于弓马,我军长于火器,但火器速度不及弓箭甚远,神机营
(火枪手)不能独自为战,必以长枪、盾牌护之。以精骑相辅。所以和蒙古人作
战,必是各兵种协调配合,以多打少。今脱古思帖木儿拥众20余万,兵少无法与
之抗衡,兵多则粮草不济,确实胜负难料。这次武将多不欲战,皇上听了那般书
生的话,硬压下来,圣命难违,我也只能尽力而已”。

    ‘尽力而已,这可是三十万条人命啊,你就不会据理力争吗’武安国眉毛一
挑,心中对这席卷天下的英雄如此懦弱十分不满。这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
下去。

    那徐达是何等聪明炼达之人,见武安国欲言又止,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叹
息道:“老弟必是怪我不力谏,你可知当年武侯阻先主伐吴,被留蜀中之故事。
若武侯得与先主同行,蜀虽败,未必伤得了元气。徐某不才,带这三十万众,未
必获胜,但也能保得全师而返。今曹国公(李文忠)病、卫国公(邓愈)新卒,
四平侯(沐英)征西未归,若触怒圣上,换了他人领兵,恐怕这三十万众不得周
全。一旦伤了元气,众文臣必教圣上筑长城自守,则我大明兵马从此绝迹塞上。
今中原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之风渐起,如此不出三十年,蒙古人又成大患,铁蹄
南下之日,生灵再复涂炭,老弟久居海外,不知蒙古人屠戮之残。徐某个人荣辱
是小,中原气运是大,实不敢逞一时之快,搏一忠臣之名而令山河再次破碎矣!”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席卷了半个中原的宿将竟看不出这点成败之机,武安国
终于明白了这千古名将的胸怀,史书上记载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徐达知自己
必死,竟然不反。原来不是畏朱元璋,而是畏战乱再起,蒙古人乘虚而入。这种
胸襟气度,比起二十一世纪那些天天口头讲爱国,却把国家财产偷偷转移到国外
的贪官,不知高出多少。想到这里,起身施礼道:“小子孟浪,多谢元帅赐教”,
心里一热,鼻子竟有些发酸。

    徐达摆摆手,叫他不必多礼。轻声说道:“我和你一见如故,所以一些不该
说的话,也和你说了,我自己心里也痛快一些,老夫二十余骑起兵,戎马半生,
岂是畏首畏尾之人。二位贤弟才华见识皆高老夫数倍,将来若为国家柱石,切记
遇事多权衡轻重,不可意气用事”。

    武安国不想让徐达压力太大,思索了一会,说:“小子先前言败,也是纸上
空谈,实在莽撞,此番未必没有取胜之机,如果元帅步步为营,慢慢进逼,每日
再派小部骑兵四处抢掠蒙古牧人的牛羊,时间久了,蒙古人忍受不住,自然要和
你决战”。

    徐达听了武安国的建议,知道他是一番好心,笑了一笑,道:“未料胜,先
料败,此乃成为良将的根本,武老弟不必过谦。徐某与鞑子周旋的这么多年,我
未必能胜,鞑子也未必能从我这里得到半分好处”。前后不过几秒钟功夫,已经
从阴影中走出,恢复了那笑咪咪荣辱不惊的样子。

    随后又聊些机械制造之事,武安国二十一世纪所学,在这里无异于鲁班转世,
徐达早就听说过武安国的巧匠之名,今日亲自证实了,非常钦佩。叫过亲兵,取
了一把火铳递给武安国,告诉他这是迅雷铳,由大将焦玉监造。速度比弓箭发射
稍逊,威力大得多。让武安国拿回去研究是否能改进。“如果此铳准确与速度能
与弓箭相当,则我大明军马何需十万,有三万足以荡平塞外,五万足以打到金帐
汗国,让成吉思汗子孙彻底亡国灭种”。徐达郑重的把火铳给武安国亲手包好,
平日如无波古井般的眼中,竟流露出热切之色。

    临别,徐达亲自送了两人出帐,武安国见徐达鬓发已见斑白,心想打仗我是
外行,火器也来不及现在改进,但我从二十一世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