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综]后妃变奏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喜欢游记的事情可算不上大事,其他几个皇子难不成就没有喜欢的娱乐?!喜欢饮酒下棋、钱财美色,甚至于喜欢骑射,不一样都是在浪费时间。偏偏,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刻意将刘疆的这个小癖好放大。
    他很清楚过犹不及的后果,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度田祸事不久,自然会让那些臣子担忧。
    能够有那个能力做到这一点,还不会让人警惕的,在朝堂上也就只有几人而已。剔除一直站在太子身旁,绝不愿太子出事的几个,剩下的就更少了。
    “疆儿,今日朕有要事与大臣们相商,你先退下。”刘秀向着刘疆摆了摆手。哪怕他如今对刘建多了几分看重,接下来的事情,也不是他应该参与的。
    “儿臣告退。”刘疆将手中的书籍双手捧着,放在刘秀的桌面上。这里的书,他是不能带走的。他抬头看了刘秀一眼,微微垂下眼帘,掩下了自己眼底的晦涩。
    刘疆的手指刚刚触碰到房门,还没有推开,便又听到身后帝王的声音。“疆儿,后宫之中有资格教导你的,除了你母亲,不会有其他人。”
    “儿臣明白。”刘疆眼眸之中的晦涩渐渐消散,唇角微微勾起。后宫之中自然只有母亲有资格教导他。
    刘疆的笑意比之前段时间,明显少了几分单纯的温暖,多了些严谨。那双似乎清澈见底的眼眸,如今也多了几分深意。只不过被掩饰在那与往常没什么区别的表层之下,难有人看清。
    刘疆离开却非殿没多久,便有大臣们陆陆续续的赶来。而且这些大臣彼此之间,也实在是眼熟的很。在商议废后的时候,便是他们这些人。如今皇上再将他们召集在一起,想要商议什么事,应当再明显不过。
    下面的人来齐之后,刘秀这才放下了手上的奏折。“这次,朕召集你们所谓何事,想来你们心下也都明白的很。”
    大臣们微微低头,没有人应声。阴识此次也没有再像往常一样首先开口,来展示自己与皇上之间的亲昵。
    “近日朕收到了不少折子,劝谏朕重新立后。你们怎么看?!”刘秀没在意下面的人没有回应。他心里清楚,这些大臣们能成为他最重视的一批人,平日里也是谨慎惯了。像这猜测圣意的事情,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做的。
    无论猜对了还是猜错了,都没有好处。若是猜错了,定然会惹得帝王当场不悦。若是猜测对了,日后帝王想起来,指不定会觉得你非常危险。哪怕这件事已经显而易见,却也是少说少错。
    听到这意料之中的事情,众人不由得看向在场的两人。一个是中山太后的弟弟郭况,另一个便是阴贵人的兄长阴识。这两人此时却没有开口的意思。
    郭况在废后的时候也并没有为郭圣通说而一句好话,但是也不可能让他为阴丽华说话。阴识在这情况之下,若是开口为阴丽华说话,在刘秀的眼中很容易便会留下重权势的印象。他若是此时开口,那他与阴丽华辛辛苦苦经营了将近二十年的形象便会付诸东流。
    “皇上,臣以为,如今朝堂稳重,后宫安稳。这皇后之位是否有人安坐,影响并不大。还请皇上三思。”
    第一个开口的人让众人觉得有几分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太子太傅而张湛做事一向是讲究自己明哲保身,这次他却是第一个开口。不过,想到他太子太傅的身份,倒也正常。太子太傅与太子极为亲近,这为师者近乎为父,他对太子这般亲近、看重甚至可以说是疼宠,为太子冒些风险也很正常。
    刘秀点了点头,看上去似乎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阴识的手指微微紧了紧,视线不由看向一个距离他不远的大臣。接触到他的视线,那大臣果然起身。
    “太傅此言差矣。皇后乃后宫之主,虽说如今阴贵人掌后宫事,可时间一长,恐怕难以服众。皇上执掌天下,皇后执掌后宫,才是天下之根基。若后宫安稳,也是苍生百姓之福。臣以为,这立后之事,刻不容缓。”
    “阴贵人是贵人的身份,这后宫无后,贵人掌权实乃正常之举。又有朕的圣旨,这后宫众人又怎会不服。并无难以服众之说。”刘秀微微皱了皱眉,看似有几分不悦。
    “皇上说的是。”大臣连忙应道。的确算是他失言,阴丽华难以服众,可以说她的能力不行,甚至可以说其他妃嫔的过错。他不应该说时间长了便难以服众。阴贵人掌管后宫,可是皇上亲自下的圣旨。时间长了难以服众,几乎是说皇上的圣旨是有时效性的,也难怪帝王不喜。
    阴识听了这话,对刚刚开口的大臣也有了几分不满。这大臣明面上是为阴丽华说好话,结果却有几分好心办坏事之举。哪怕是这样,他却也没有亲自开口的打算。
    在场的大臣之中,有几个当真是为国为民。他们不在意是谁做太子,甚至不在意是谁做皇上。他们只在意,哪一个对江山社稷有利。如今外面的流言,可是句句都能看出郭圣通教子无方。这些忠臣们,一个个的自然都上赶着劝谏。哪怕是拿生命来劝谏也无可厚非,甚至还是以此为荣。
    “皇上。微臣听闻太子殿下如今沉迷那些山野游记,喜好杂学。不喜兵书国策,反倒是许多时间用在这无异之事上。臣等认为,应早立新后。使新后严加督促教导太子殿下,洗去陋习,才是我大汉之幸事。”老臣的声音没有青年臣子那般铿锵有力,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却是最坚决不过。
    “沉迷游记?喜好杂学?!”刘秀扫了一眼在座的大臣,视线停留在阴识身上的时间稍长一些。阴识与往日一般,总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只是,他刚刚看向臣子那提醒的眼神以及对老臣隐约的期待,都能彰显出一个事实。
    刘秀此时倒也说不上可惜、遗憾,甚至连被隐瞒的怒气都没有。因为早就猜测到了,所以看到这现实,也不过是果真如此的感觉。“你们可曾知晓太子一日每日看多久的游记?!”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太子殿下每日看多久的游记?!他们只听闻,太子殿下沉迷游记,甚至对游记珍而重之的保存,这才一个两个的都一副义愤填膺的面貌。只想着找寻办法让太子回头,甚至不惜献上生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阴识看刘秀这般表现,心下不由得咯噔一跳。他怎么看着,皇上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呢?!以皇上的身份,他不应该觉得只要他不厌弃太子,太子的身份便没有任何人能动摇么?为何他此刻觉得,皇上会为了太子拒绝重新封后的提议?
    “微臣不知。微臣听闻太子殿下每日都会在皇上的却非殿学习到用午膳的时间,用完午膳之后,再去处理皇上安排的任务。每日回到自己府中的时候,便已经是夕阳西下之时。这期间哪怕是去拜访中山太后娘娘,或是其他大臣,也从不久留。”
    太子太傅张湛见刘秀这般态度,他说话可谓是更加的有底气。他向来十分关注太子,在听说太子痴迷于杂学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是向太子求证。对于这些事情,他当然比其他大臣要清楚很多。
    “的确如太傅所说,疆儿每日看游记的时间绝对不可能超过半个时辰。尔等下一盘棋要多长时间?难不成每个都沉迷于棋艺?!”刘秀反问了一句,语气之中已经带上了几分薄怒,对刘疆的维护可谓是显而易见。
    “请皇上恕罪!”大臣们连忙施礼请罪。有几个臣子面上一副惶恐的模样,倒是那开口的大臣非但没有惶恐,看上去反倒是比刚刚要安心了许多。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称职的太子,只要是太子能够担得起江山,其他事情倒是无所谓。究竟是为国,还是为了自己,在这一刻显而易见。
    阴识的手指微微紧了紧,他知道这么长时间的布局,到今日算是功亏一篑。皇上此时并没有重新立后的打算,也不知什么时候他才会有重新立后的心思。若是到太子刘疆已成气候的时候,哪怕是阴丽华登上后位,也没有什么用途。
    刘秀看着台下下跪的众人,沉默了一会儿,直到台下众人觉得膝盖出现酸痛感,他这才不急不慢的开口。“以后这流言蜚语还是少听为妙,更不要因此失了分寸!”
    “臣等谨记。”众人低头应是。
    “此次流言朕怀疑幕后有人操纵,既然是心机操纵,自然有掩人耳目制法。此次你们犯错是情有可原,朕念在你们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便不加以怪罪。这流言之事,却是要好好调查一番。”刘秀点了点头,面色却更加严肃。
    阴识将头低的更深了一些,若是刚刚他还在想有没有反转的可能,如今便想着尽量降低他们阴氏的存在感。这封后之事,本身便是他们阴家获利。哪怕他们阴家并没有插手,也会有人怀疑到他们头上。更何况,这流言之事,当真是他一手操控起来的。
    “原鹿侯。”阴识正想着,便听到刘秀的声音。
    “臣在。”阴识连忙应了一句,姿态如同往常一般不紧不慢,让人看不出差错。若是形势紧张地时候,越是不能让人抓到错处。
    “这流言之事,就由你来调查一番。”刘秀不得不赞叹阴识这人的才华,单单是此时的姿态,也不枉他看重了他那么多年。
    这流言究竟是从何而来他们彼此都很清楚,刘秀却依旧让阴识调查。这调查出来的结果显而易见,定然是随便找一个顶缸的出来。阴识怎么可能自己来将错误扣在自己头上。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阴识心下的那几分紧张顿时消失不见。皇上对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哪怕此事牵扯到后位也一样。他不由得赞叹阴丽华的手段高明,能够让一个男人对她不兴起任何怀疑。他用理智的方式思考,却忘了皇上有时候的确会感情用事。这一劫,应当是过了。
    由他自己来调查这流言之事,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收获。阴识的眼眸之中划过一丝算计的神色,唇边的笑容不变。他侧头看着郭况、张湛等人那明明不满,却不能言语的憋屈模样,那份志得意满的神色更甚。
    “朕自然相信原鹿候的能力。”刘秀微微一笑,又恢复了往日柔和的姿态。
    他相信阴识的能力,以后却很难相信他的作为都是为国为民。这么些年,他的确是有功。但更多时候,却是想着怎样让阴家得到最大的利益。从一个新野的富贵人家,走到如今在大汉赫赫有名的大户,可想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心力。
    刘秀清楚地知道了这些,却并没有想着打击阴家,而是放过了阴家一次。如果他让其他人调查,无论是郭况,还是其他站在太子一方的人,都足以让阴家伤筋动骨一次。
    他终究还是顾念着旧情的。无论是与而阴识的君臣之情还是与阴丽华的男女之情,哪怕他知道自己被算计,却也不会做的太绝。如今的朝堂,也不适合再出什么伤筋动骨的大事。
    “今日之后,诸位便不要再提重新立后之事。如今皇子们大多年长,都有了自立能力,无需皇后再继续引导。朕对太子也甚为满意,留在身边教导些时日,想必便可以执掌一国。”刘秀这般直接说了他并不愿意再听众人谈论立后之事。
    “是。”大臣们恭恭敬敬的应下。
    最是喜形于色的人便是张湛,有了皇上这句话,太子明显是保住了。而且太子殿下,有望继承大统。
    以往格外严谨的郭况也带上了几分喜色,郭家的确已经荣宠极盛,他却是真心的希望刘疆能够有个好的结果。今日之后,没有人会再轻视这个太子,也没有人会觉得他这个太子之位做的不安稳。以后不谈立后之事,那刘疆五人就还是嫡子,刘疆依旧会是皇上唯一的嫡长子。
    “朕会下旨为诸位皇子封王,时机一道,几位皇子便会前往地方。”刘秀似乎觉得还不够,直接便下了将皇子们封王的旨意。这皇子一旦封王之后,便会拥有自己的领地。既然已经不待在皇宫之中,也自然没有让皇后教导的可能。再拿皇子们当作借口让他封后,根本就没有可能。
    在领地之中,这些皇子当真是说一不二。不过,同样的,封王之后,他们便需要治理好自己的领地,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干涉朝堂重事。这样也是为刘疆缓解了压力。
    阴识明白,皇上如今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们就只能顺着。他微微紧了紧手指,想了很多方法,却依旧没有想到暂时的出路。或许,真正的出路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在阴丽华身上。
    他稍微放松了一些,不经意间抬头对上帝王的视线。那明显的威仪,已经让他这个臣子不敢直视。英雄却也难过美人关,阴家如今的荣誉,很多便是来源于阴丽华。
    不日,刘秀便下旨。将郭圣通所出的皇子刘康等人,以及阴丽华所出的皇子刘阳等人封王。表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