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蚌珠儿-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一辈子一次呢,不后悔?”
  门外静了片刻,付季掀帘子进屋,束着手站在那里,犹如谁欠了他几吊钱一般的道:“回恩师,我二人年纪都不小了,再者,我如今在京,亲人只有师傅一家,却也不知道该去请谁。还有……”付季看看顾昭继续道:“迁丁司的衙门紧,我不想因为成婚欠了哪个的人情。”
  这样啊?顾昭点点头。他迁丁司是个倔驴衙门,户部那厢这几年也犯了脾气,管你要不要人,反正我派了人了,就这么着!于是,那中间吊着的小一百多的小吏便可怜了,等同于现代有派遣证,没接收单位那般无奈。虽白拿着俸禄可这也不正常吧?三年一考评呢,没有长官评定,以后可怎么好啊?
  因此,有门路的到处求人换地方,没门路的就每天一大早来迁丁司门口央求,求不动了就买几个饼子,找个地方窝着站在你家门口碍你的眼,上下这一僵持就是整三年。
  顾昭吧嗒一下嘴儿,笑笑:“这批人成婚后,明年开春就迁去甘州,到时候便派李永吉带队,先去做巡查吧,把各地驿站先办起来。他们也清闲了三年,也都该放出去了。如今怕是他们刀山敢上,火海也不惧了,世上凭是哪个衙门,怕是有个门儿就强咱家百倍。”
  付季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却不想门外小吏穿着大红的礼服进来施礼道:“顾大人。”回身又对付季半礼道:“付大人,留守司的爷们们都到了。”
  顾昭闻听大喜,忙道:“赶紧,把门帘卸下来。”
  于是那下面的人一通忙乱,将四扇门的门帘卸了下来,换了薄纱。
  顾昭探头往外一看,噗哧就乐了,那外面齐齐整整的站了几百位身穿崭新罩甲,胸口双叉捆着大红缎子花的粗鲁汉子。这些人素日粗鲁惯了,今日一大早却被揪起来沐浴净面,顾茂昌怕丢人,还出钱买了上好的头油给他们使。
  这些糙爷们怕是出生后就没这般干净过,因此个个的羞涩不已,不停的拉着胸口的缎子花儿在那里别扭。
  “哈哈……给顾大人贺喜了!”场院那边,一声豁亮的笑声传来,没片刻,李斋,李奇,还有顾茂昌一起也是穿着盛装喜洋洋的进了门,给顾昭贺喜。
  顾昭并未起身,只是拱手道:“同喜同喜,明年初春便是李将军家的喜事儿呢,您今儿也闲,怎么舍得来了?”
  李斋大概被外面的喜庆感染到了,因此笑眯眯的也不等让座便坐在一边的靠椅上,一边烤火一边道:“带那帮混蛋来看看,学学经验,免得明年……”他指指外面又瞧着顾茂昌乐了一下道:“免得慌乱脚软。”
  顾茂昌怒极,也没办法反驳,他只能站起,到外厢台阶上骂:“那谁,那谁……过来过来。”
  那下面过来一位留着花白大胡子的兵卒道:“少将军,你叫小人?”
  顾茂昌上去就是一脚:“昨儿不是叫你剃了胡子吗?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四十了?个没出息样子,剃胡子装青春都不懂啊?”
  那大胡子兵卒显然是不愿意的,因此道:“将军,身体发肤……那个,那个……”
  “那个头!赶紧!亏我想到了,来人赶紧给他弄下去,把那墨汁浓浓的给他图图头发,再把这碍眼的枯草给他剃了!赶紧!!!!!!!”
  那边没二话,上来一堆儿拖着这人就出去了。
  “少将军啊!不能剃啊!小的外号美须公啊……”
  顾茂昌看那人出去,也不闲着,就在院子里满地转悠,他帮着兵卒整衣服,捆大花儿,一边整,一边拿手里的皮鞭把儿敲一个属下的头盔道:“叫你!叫你!叫你!借一顶新!盔!能!为难!死你!我看你是开口难,还是娶不到媳妇难!一群龟孙……真不争气!来人啊……出去,看那有新盔,给这家伙借一顶……”
  顾昭与李斋哈哈大笑,李奇站在门口舍不得进来,这等好热闹他要好好看着。
  李斋笑完对顾昭道:“这几日,咱叫人四下收拢了五十多只山羊,如今叫他们牵到后面了,只当给今日之喜添个菜品。”
  顾昭忙谢了,正要说什么,却不想那外面有小吏喜洋洋的飞奔进来道:“报……报!大人,新娘子都来了……”
  “把那碍眼的纱帘给爷取了,爷又不是大姑娘!”
  那一溜长长的驴车队伍,拉着红艳艳端坐的新娘子,队伍望不到边的喜庆。
  今日一大早,凌氏便早早起了,她带着家里的两位姑娘去了凹民区外新建的一个澡堂子里泡了一番。别说,自己家的大丫儿,二丫儿,这一泡却怎么看怎么顺眼儿,都粉面桃花的。
  如今牙行的长官们也舍了钱,请了城里三十多个婆子来给新娘子们绞面,打扮。
  带着两个姑娘排了半个时辰队,绞了脸又各自换上迁丁司统一派发的红袄裙,红绣鞋,亲手将一朵大红绒花儿给姑娘插上。凌氏觉着亏了姑娘,便前几日去城里化了唯一的银丝镯子给两个闺女一人添置了一根银钗子。
  “怎么就嫁了?呜……”凌氏心里酸的不成。
  她男人贵子也不说话,站在门口发木。
  辰时一刻,凹民区第一批三百位新娘便打扮停当,那齐刷刷的一眼看过去是连成片儿的红色,那股子破天的喜意硬是憋回去无数娘亲爹亲的热泪。
  实在是……开古至今在没有的盛大喜事儿了。大家都这样,哭个啥啊?
  三百位新娘按照腰上挂着的号牌,齐齐的又被送上驴车,那驴车也是披红挂彩的看着喜庆,一车六位新娘再往车上一座,凡见了的人,就没有不乐的。多可乐啊,新娘都出门了,还不知道嫁的是那一个。
  凌氏眼睛很快花了,她也没办法从几百个红新娘里找到自己的闺女,只能抹抹眼泪跟丈夫一起招呼了邻居,跟在驴车后面往大仓走。
  今儿难得的晴朗天,雪停了,日头出了,又是一年到头最贵重,最难得的吉日。那祭祀老爷说了,便有哪个不妥当,这么大的喜色,也能将那些不幸泼了去。
  大仓离凹民区就三里地,平日这路也是熟惯的,可是今儿走上去,这么就分外的不同呢?不少人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他们不会整理,如果会整理的话,这种感觉就叫神圣。一辈子,也许下下辈子,他们都不会忘记今天,打前朝起,流民四处飘摇,无根无落,只有在天承年间,皇帝老爷才把他们放在心里呢。
  凌氏双手合十,一直祈祷着,嘴巴里一直念着佛,求着神,千万千万给姑娘成一个好人家,找个脾气好的军爷,爱惜他一辈子。
  很快的,大队伍到了大仓喜台那厢,如今,那边唢呐锣鼓早就响的通天!那城里没事儿的,如今也都跑出来看热闹,里外三层的在那边跳着脚看着,若不是兵部早就安排了巡兵拦着,那城里出来的人能把这里淹没了。
  新娘们一起下了车。兵卒新郎们此刻已经手脚无措,都傻哈哈一般的拼命看,他们鼓足了眼里力只盼着自己运气好,能找一个贤惠的婆娘,样子丑点没啥,好生养贤惠就成!努努力,总要成就一辈子的好日月的。奈何,那大红的盖头实在大,硬是盖住了脖子,新娘们连手指都束在袖子里,真是的,连皮儿都窥不到是白还是黑!
  很快的,有礼官祭祀了上天,念了贺文,赞扬了皇帝老爷。
  接着,这批人便齐齐的分成一组十个的上了台子,今日主动权不在新郎手里,只在新娘手里,新娘手里有一朵红花儿,若喜欢了,便将红花儿送给新郎这事儿就成了。
  那万一有个面相好的,被好几位看上的,这就要争了,新娘要自己说自己的本事,比如会种田,绣花,抽纱,织布什么的。这时候新郎才有权利自己挑。
  第一批上台的人总有些羞涩,那血海里滚出来的老爷们竟有走成顺拐的,没看好路摔倒的。
  台下看热闹的,也不分大小,哈哈的就笑成了一片,好不容易这群爷们站好了,那牙行里的喜婆子便笑眯眯的站上来介绍,这位是谁,年纪多大了,在那里服役,老家在哪,家里几口人,在甘州那里分的田地等等。
  因是末等兵卒,条件都差不多,能娶上媳妇的早就成家了,也不必等到这时候来这个丑。
  喜婆子念完,便一个一个的如贩卖人口的一般将这些兵卒带到新娘面前,叫他伸开胳膊转两圈,然后夸几句。浓眉大眼啊,孔武有力啊!英俊潇洒啊!憨厚老实啊……
  本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可男人羞起来那太可怕了,这帮人犹如上刑场的一半,一个个的低着头,伸开胳膊转了几圈。
  顾昭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也不管身边是谁,只能强忍着伸手打了好几下,一会子他觉着手感不对,一扭头却是李大都督笑眯眯的看着顾昭,顾昭脸色一红,忙道:“来人,奉茶!”这才将尴尬化去。
  第一批总是最难,那喜婆子喊了半天,声音犹如鸭店老鸨子在卖小官儿一般:
  “姑娘们!虽说都想看看下面的,可条件都差不多,那万一下面没好的,到了这地儿可不兴后悔的,姑娘的花儿也别藏了,你看这小伙子多好,看这身材,啊哈哈……以后可有福气了,牛都不用买,百亩地算什么?那就是眨巴眼的功夫!你们呀,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啧啧,赶紧啊……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
  喜婆子喊了半响,终于,新娘那边有人动了一下,有一位新娘手指颤抖的从人群里丢出一朵红花儿,硬是砸到新郎脑袋上。
  “哎呀,大喜大喜!赶紧的,去请出来啊!”喜婆子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开张了,就不怕没以后的买卖,她是乐颠颠的从一边揪出一个大红绸子,一头给了新郎,又走到新娘队伍里拉出这位好姑娘,将绸花儿塞在姑娘手里再看看腰上的牌子道:
  “这就成事儿了啊!赶紧带走,赶紧走!那边拜堂去!甲队三十号姑娘齐大妞家来了吗?来了吗?齐大妞家的!”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来了,接着一对满脸震惊的爹娘,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家姑娘竟然这么大胆,也是,二十三四了,再不嫁结成仇怨了。
  喜婆子促成了一对,赶紧着请下一位上来。今儿三百个呢,她们十个喜婆子要轮着上。
  新人下台,又有新的喜婆子带着这一对新人,先拿牌子领了黄澄澄的十贯嫁妆,新娘父母还能得一贯离娘肉钱算作聘礼。这一贯是人家顾茂昌自己出的,都是他帐下的弟兄,长官吗,多少也要给个意思啥的么。
  哎,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拜堂的台子就在顾昭屋子前,那喜婆子带着新人来这边拜祭了天地,拜祭父母,再拜谢长官顾昭。顾昭高兴,也是每对新人赏了一贯钱,这也是意外之喜,不过他却是要收买人心的。今后,迁丁民那边有多少新政要施行,到时候就要靠这些人了。别小看这些卒兵,到了下面,都会安排里长职称,这也是第一批人必然要用顾家军的原由。
  随着羊皮鼓风囊呼呼吹着大灶作响,那齐大妞家的亲戚邻居便上了席,竟满满坐了三桌子人。一声清脆铜锣敲过,一大盆子热乎乎,油汪汪发着沁人香气的盆菜连同五斤黄酒就上了席。
  李元吉端起酒碗先来庆贺了第一碗酒道:“恭喜二位,佳偶天成,今日亲友尽管吃,吃完只管要,盆菜馒头管够呢!”
  齐大妞如今已经揭了盖头,新郎姓王,名曰三蛋。王三蛋一看自己家新娘,虽不是美人,却也端端正正的长的齐整,就是瘦了点,没事儿,带回去好肉好面的养几日,明年抱儿子那是没问题的。
  齐大妞看看王三蛋,想必是心里满意的,虽说大了一轮,可是,看这身形一准儿是个能干的,可不要像她老子那般没出息,给家里混顿饱的都困难,如今家里还是凹民丙等呢。
  王三蛋如今也去了刚才的羞涩,看到媳妇心里已然喜得不成了,他墨迹半天,想说点啥,却没编不出半句好听的,他只能傻乎乎的挠挠后脖颈,从怀里取了一个足足的银镯子出来,套在他媳妇胳膊上道:“你……你带着吧,以后过好了,给你打金的。”
  他媳妇顿时哭的眼泪汪汪的,王三蛋看的真他妈的招人疼。媳妇就是好,嫩嫩的……花一样。
  “那,女婿……咱,咱吃呗?”
  齐老汉看着自己家小子都咽着口水,这都多少年没见肉了!齐老汉也忍不住了,逃荒十多年了,就没见过这顿足的,那盆子里油汪汪的块块红肉,比看女婿还吸引人。
  “吃!吃!”王三蛋高兴,端起酒碗跟老丈人碰了一下,才想说点啥,可惜那边的人早就按耐不住,一时间筷子齐飞,便什么都顾不得了。
  王三蛋心疼媳妇,他在军营里混吃惯了,就一伸手拿了空碗,去后厨央求大厨给他媳妇弄碗全红的肉块。
  齐大妞捧着碗又哭了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