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腻味;更重要的是住这里既没人谈心,又不能种地,不空虚寂寞才出怪呢。

    刘邦知道老爹的想法后,立马办了件很是到位的事——把封邑县搬到长安。

    刘邦这次城市搬迁搞的很彻底,因为在长安重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封邑城。

    城建了总的有人住吧?刘邦一声令下又把过去的老邻居一股脑全搬了过来,甚至把各家各户的鸡鸭牛羊一个不少全部给整进来,更过分的是还照原有模式开了一片农田,整的这些老邻居该种地种地,该放牛放牛,所有这一切完全是为了给老爹取乐。

    此时的太公想不惬意都难。

    太公过的虽然很惬意,但还有一些人过的并不怎么舒心。
第八章 红霞万里—(四)补充一些小事(上
    按理说,帝王无小事,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着全国的神经。

    古代的史官们在帝王的身上算是下透了功夫,尽到了本分。帝王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要记录个一二三。当然,很多大事不见的能记明白,但一些琐碎小事却写的很清楚。睡了哪个女人,什么时间睡,什么地点睡;吃了多少饭,什么时间吃,什么地点吃;去了几趟厕所,什么时间去,蹲的是哪个坑……拉根木头板一天到晚跟在老大屁股后边记,杂七杂八的东西写了一大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废材,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记录了下来。

    当然,史官们这么流水账的记录方式也是迫于无奈,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也不能随便去问个为什么,更有甚者有些东西明明知道但不能写,因此很多事情出来后,自己也闹不明白前因后果,只好平铺直叙地写下自己所看到的经过和结果。

    然而,经过我们长期的实践证明,看到的不见的就是真实的,自己的眼睛在有些时候也会欺骗我们。因此很多史料在大事上可能记录的单调乏味,甚至前后矛盾;可在一些吃喝拉撒的生活琐事上,还比较有看头,并且真实度还很高。

    我这部书是以主要人物为主线,着重描述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不闹的天翻地覆不愿着笔。而这一节所写的,却实实在在算是小事。

    我之所以要加上这一节,一是为进一步理清很多事情的先后顺序,因为有些事情,为了展现故事全貌,在前边的章节中已经加以介绍,而真正发生的时间却是现在。如果先后顺序不理清,会在读者观念中出现假象,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二是为一些不太出名人物创造一些亮相的机会,不然一些人会在这部书中出现真空。还有一个原因是想通过这些小事中,探索刘邦这个主人翁的心里,了解这位老大的全貌。

    好了,不再啰嗦了,让我们开始吧。

    在前边《定朝仪》、《迁都》两节中都提到过,汉七年十月刘邦正式迁都长安。这汉七年十月,也就是“白登之围”后的没多长时间,当然也就是刘邦跑到赵国骂过张敖全家之后的没多久。

    在那两节中,为了展现故事全貌,根据事件的前因,而直接介绍了最终迁都的结果,当然按时间先后排序的话,正式迁都应该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汉七年二月,白登之围结束后,刘邦在赵国作闹了几天,带着几十万小弟返回了洛阳。那一仗让他很沮丧,也让他很丢人,而当他长途跋涉跑到洛阳之时,丞相萧何派来的使者也不失时机地站到了他的面前。使者给刘邦带来了个好消息——长乐宫成,可正式迁都。

    这个消息让刘邦有些兴奋。但兴奋归兴奋,迁都毕竟不是单身汉挪窝,卷起铺盖走人就能了事,最起码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做足,因此刘邦下令丞相以下官员全部搬家,先行迁往长安,到那里分房分地,安家落户。

    官员们纷纷走了,留下刘邦在洛阳无所事事,空虚无聊。

    就在他百无聊赖之时,匈奴人南下,赶走刘仲、樊哙,甚至韩王信还准备扎根长垣,这让无所事事的刘邦终于找到了活干。刘邦随即亲率大军跑去了长垣,赶走韩王信,然后又一次途径赵地,给贯高创造了一次造反的机会后,返回洛阳,住了几天,又向西跑到栎阳(今西安市东北)住了几天。

    也许大家会奇怪,刘邦跑去栎阳干什么。事实上,栎阳实际上是西汉早期一个很关键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说是汉朝第一个都城。更关键的是,刘邦他爹以及吕雉、太子等等一班亲戚都还住在这里。

    当初刘邦还定三秦之后,正式建都栎阳,拉开楚汉战争的序幕。与此同时,刘邦任命萧何为丞相辅佐太子,坐镇栎阳,负责后勤保障,征集粮草兵卒,开往前线。当时的栎阳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大本营,这里为四年的楚汉战争立下了不世奇功。

    刘邦灭掉项羽后,群臣建议建都洛阳。由于洛阳地处于全国的中央,也相对比较繁华,还离自己老家很近,因此刘邦第一次搬家洛阳,史称“东都”。

    在洛阳定都没多长时间,娄敬(也就是刘敬)建议定都关中。刘邦随即令萧何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并命名为长乐宫,取“长久快乐”之意,汉时称其为“东宫”。刘邦搬来后就住在这里,但刘邦驾崩之后,长乐宫则成为太后们的指定居所。

    长乐宫建成后,刘邦又令萧何在长安宫之西营建了未央宫,汉时称“西宫”。未央宫直到汉惠帝继位后才基本建成,刘邦无缘消受,不过他的后继者们把这里当成了专有办公场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未央宫极为气派,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宫内三十多个殿阁,殿台基础是用龙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于长安城。未央宫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北京故宫的大小。

    然而,这个集聚几十万人心血的建筑瑰宝并没能保留下来,在西汉末年的几轮摧残下,只留存下了几处断壁残垣。

    上边我写了很多犹如学术研究的东西,也许大家并不愿意看这些,实际上我也不愿意写。但思来想去后,觉得如果不写,则很难展现这段历史的全貌,因此我只好耐着性子,挑了些主要内容讲讲,如果展开写的话,还得好几千字,但我真的不愿意再搞这些研究了,如果再这样弄下去,读者们该不愿意了。

    史书就是这样,有些并不喜欢的东西,如果不写则是漏项,展现不了历史的全貌;但如果写了,则枯燥乏味,让人苦不堪言。

    好了,关于都城的学术研究就到这此结束吧,赶快翻过这枯燥的一章,进入有点故事情节的部分吧。
第八章 红霞万里—(三)无奈的张敖(下)
    刘邦的命令是缉捕张敖,还别出心裁地为这道命令加了一句附注:赵宾客敢随张敖者,诛三族。

    应该说,这道命令涉及的人并不多,主要追究张敖的领导责任。而就在此时,一些人却已经坐不住了,他们虽然现在还没被追究,但是害怕的要死。

    在缉捕队员刚到赵国之时,十几个参与刺杀行动的人凑在一起,准备自杀。就他们这点水平,文不能立言,武不能将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叽呱叽呱地哭着喊着要造反,真有些弄不明白这些人。

    当十几个人准备解决掉自己之时,贯高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这些人的行为让他极为恼怒。贯高愤恨地问道:“谁让你们这样干的?”

    这十几个人傻了,按常规分析,“自杀”应该是件很痛苦、很无奈的办法,可贯老头的口气听起来似乎这还是件比较轻松、比较愉悦的事情呢。

    十几双双迷惑的眼睛投向贯高之时,贯老头又发言了:“赵王未参与此事,现在却要被捕,你们自杀,谁来替赵王辩白?”

    一人做事一人当,贯高准备把这种民间豪杰的行为方式,用到造反事业中去,来补救自己扒开的窟窿,这不失是一次创举。纵然如此,贯高仍不失是一位神经质,不过他是一位有胆量、有骨气、还别有一番风韵的神经质。这个人很值得在史书中记上一笔。

    观念统一了,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刘邦这次请的是张敖,并且还三令五申不让闲杂人等跟从。刘邦没请,总不至于死皮赖脸地自己跑去吧?并且刘邦还对擅自旅游的人规定了处罚标准,想承担责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贯高又吃了一次秤砣,他舍弃自己的一切,不惜搭上全家的性命,铁了心要去长安会一会刘邦。这个人,真是相当的硬气。

    几天后,当缉捕队员将正在筛糠张敖扔进囚车之时,季布曾有过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了。贯高、孟舒等人剪去头发,在脖子上套上铁箍,跟随囚车,开始了这次艰难的旅行……一路风餐露宿、颠簸流离,为的就是曾经的那句许诺。

    在他们动身前,一驾马车先行向长安赶去,这个马车上坐的人就是刘乐,张敖的老婆。

    刘乐现在是痛苦的,在她心中甚至有些痛恨自己的老爹。

    记得很多年以前,在楚军追击之时,老爹曾踹自己和弟弟下车,那一次是无助。如若不是夏侯婴叔叔把自己和弟弟捞上车,真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早已是一具枯骨。

    两年前,老爹挖空心思要让自己和张敖离婚,想让自己当做一个筹码,抛夫弃子,去做敌人身边的一个木偶。那一次,她很生气。

    现在,老爹却要向自己的丈夫挥起屠刀。张敖的性格和为人,刘乐是清楚的。张敖这个老实人能力有限,给他一把快刀,他都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砍,至于造反这种事,借张敖两胆他也不敢干。这一次,刘乐是痛苦的。

    刘乐赶到长安后,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她的老娘吕雉。说实话,吕雉这些年过的也很不痛快,生气、伤心、痛苦和绝望,种种不顺心的事情一直萦绕着她,在她的心底深处有些痛恨刘邦。这些经历,为其以后的疯狂埋下了伏笔。

    吕雉知道刘邦抓了女婿后,急急忙忙跑去问缘由,然后就是哭,再后来就是求饶,再后来就是争辩,再后来就是作闹……最终,刘邦送给她一句话:“张敖据天下,岂少尔女乎?”

    这是一句很伤感情的话。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张敖如果当了皇帝,会少得了你女儿吗?再往下引申就是:张敖如果当皇帝,你女儿就是皇后,那么你就是皇后她妈……说白了,就是你们都在和我作对。

    近二十年夫妻,现在却把当成了敌人,这一次真的伤了吕雉的心。

    要说刘邦此时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自从闹革命起,“背叛”这个词就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身边。这些年来,不断有人造反,不断有人起来唱反调。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怀疑一切人,怀疑一切事,没有哪个人在他心中是真正信任的,包括萧何、张良、陈平,甚至自己的老婆。

    吕雉绝望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一直在哭。当然,陪她干这同一件事的还有自己的好女儿。

    就在吕雉娘俩的哭声中,筛糠的张敖进京了。

    在廷尉署的小黑屋里,张敖享受了无数次皮鞭和板子,以这种特有的方式,锻炼了一次自己并不强壮的筋骨。

    而与此同时,贯高等人的生活则更为凄惨。

    尤其贯高,他是赵国丞相,也是主谋,因此刘邦对他进行了特别的关照。

    贯高这个人骨头硬,嘴也硬。被无数次拷打、烧烙过后,廷尉饶有兴致地踱步上前,让他交代张敖的犯罪事实。然而贯高把脸一横:“事,是我们这些人干的,与赵王无干。”

    恼羞成怒的廷尉,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全部在贯老头身上招呼一遍,把他打的体无完肤,但终也没能在他身上问出一句有价值的话。

    贯高用自己的**,展示了自己的硬汉本色,他的顽强甚至感动了刘邦。最终刘邦也不无感慨道:“真是一条汉子!谁和他熟悉?以私交的身份去问问吧,别再上刑了。”

    按照刘邦的安排,一个被称为泄公的人出现了。他是贯高的老乡,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因为贯高的缘故,也让他在厚重的史书中留下了一笔,真的很荣幸。

    泄公出现在贯高的面前。在发霉的小黑屋里,叙了叙旧,交了交心,就在这无比融洽的谈心过程中,泄公又一次问了廷尉曾经问过的话。

    贯高慢慢地抬起伤痕累累的头,亮声喊道:“人,难道有不爱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