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放弃攻打昌邑。而彭越是一根筋,为了能回家,就在昌邑城外住着,隔三差五去骚扰骚扰。直到项羽巨鹿大战结束,昌邑守军崩盘,彭越才得以顺利进城。

    这位仁兄也比较能闹腾,从进入昌邑开始就没消停过,待得项羽进入关中,大封诸侯之时,彭越已有近万人马。可项羽的办事准则是,没跟我西游就不能称王,没来磕头就不能当小弟。因此彭越无所归属,成了无业游民,折腾几个月也没找到个组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四处晃荡。

    就在此时,田荣称王了。田荣称王后,在支持陈余的同时还没忘记把彭越也给拉拢了过来,发给他一个将军打印,撺掇他去攻打项羽。彭越是个一根筋,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你项羽不要我就听田荣的,田荣叫我打你我就打。就这样彭越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反对项羽的行列。

    至此,项羽刚分封的天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混乱。
第五章 楚汉争锋—(一)五王毙命
    十八路诸侯的名单确定了下来,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人在册,有些人落榜;有些人需要挪窝,有些人还要争地。

    在这份名单后面隐藏着重重危机,而项羽不愿意直面这些危机,他真的不适合搞政治。因为在他的词典里没有“平衡”两个字。搞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搞平衡甚至需要打造个平衡,一旦找到了平衡点,很多纷乱复杂的局面将变得简单明了;如果刻意打破某种平衡,将会被那股洪流冲击的魂不守舍。

    而项羽就不守常规,不愿意去挖空心思找平衡,他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只要我高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天王老子也得听我的,甚至会刻意去打破那个平衡。那份问题名单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也正因为这份问题名单使他的霸王之业逐渐走向了破灭。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率先对这份名单提出异议并下手改动的,就是项羽自己。在他开了先例后,名单背后隐藏的问题,逐渐显露、扩大,最终演变成一场洪流……

    项羽最先提出异议的一个人就是韩成,这个人早在项梁时期就被封为了韩王,并且在名单中,他是唯一一个职务和称号都没有变动的人。看到名单的那一刻,韩成是兴奋的。

    当初张良忽悠了项梁,让他韩成白捡了个韩王,后来帮刘邦在河南闹了一阵,等刘邦带着张良走了,他却留了下来。因为他的称号是韩王,不适合也没必要到处乱跑,这个职务,他韩成已经非常满意,也没必要再闹腾,也没能力去闹腾。

    刘邦走了,项羽来了。项老大来之后,韩成诚惶诚恐,殷勤伺候,最终让项老大基本满意。可就在项老大准备入关见刘邦时,他留了下来。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觉得自己还是没必要跟着到处乱跑,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心里比较踏实。可这一次他错了,因为他的这一行为,被项羽排除在嫡系之外。

    项羽大封天下时,看到韩成的名字,想起了他当初的殷勤,并且也没有合适人选去替代他,因此就把他保留了下来。项羽的这一行为让韩成很感激,事实上他没有感激几天。

    就在名单公布后,项羽反悔了,觉得韩成好像没帮自己干过什么事,反而他的那个叫张良的嫡系,却在给刘邦做事。虽然现在和刘邦还没有撕破脸,但也不能不防他一手。因此项羽宣布,韩成无功,不能就国。

    于是韩成无奈的离开了韩地,跟着项羽来到了彭城。刚到彭城,项羽就又一次发飙,废除他韩王称号,改为韩侯。

    得到这个任命后,韩成很生气,私下里发了句牢骚。在项羽眼皮底下发牢骚,那简直是找死。就在他刚说完牢骚话还没来得及感慨,项羽的使者已经到了。因为彭城是项羽的老家,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项羽的耳目,你的些许动静将会在第一时刻穿到项羽的耳朵里。韩成牢骚发完了,也把命给交代了。

    从封王名单公布到韩成死,不到一个月时间。项羽这次草率的行为,为自己树了一个强敌,那就是张良。那位仁兄现在虽然跟着刘邦,却时刻不在关注着这个韩成。韩成一死,张良时刻不在刘邦耳朵边鼓吹项羽的坏话,也开始不遗余力的为破坏项羽霸王事业而努力,这是后话。

    就在项羽折腾韩成的同时,另外一个人也不好过。这个人叫韩广,就是前边所讲的那个在武臣手下跑去燕地游行一段时间就称了燕王,甚至还逮住武臣请他吃几天牢饭的那位兄弟。

    这位仁兄当初闹腾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没有再提这位仁兄,事实上他还算是比较顽强的一位。当初评定燕地后,这位兄弟龟缩起来,也不随便闹腾,也不轻易逃跑,王离南下折腾那一阵,这位仁兄硬是和他对垒了几个月。后来王离围困巨鹿,这位仁兄很够意思,派了一名叫臧荼的大将前去救援。可任韩广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自己这条命会交代到这个叫臧荼的人手上。

    可以看看前边那个名单,项羽分封的十八王中偏偏就有臧荼的名字,并且他的称号比较扎眼——燕王,只因为当初这个人在巨鹿城外看过项羽演戏,并陪着项羽到关中见过刘邦,因此项羽格外关照。

    他是燕王了,韩广的挪窝了。项羽很有创意地给韩广起了个名字——辽东王。辽东在哪你可以翻开地图看看,现在那是个好地方,可在当时的辽东无疑是个鸟不拉屎的荒蛮之地。这么一弄,韩广不愿意了,他赖着不想走。

    你不走,我咋当王?因此臧荼采取了一个很直接也很有效的办法,率领军队进攻韩广。臧荼现在有项羽的支持,韩广难以和他抗衡,只好很不情愿地离开故地,向辽东奔去。可臧荼比较热情,本着送人送到底的决心,一直把韩广送到辽东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在这里彻底要了韩广的命,更把辽东地盘一并划归燕国版图方才收兵。

    虽然韩地、燕地折腾的比较狠,但齐地折腾的那是更狠。这个世界没有最某某,只有更某某,这一点也不假。

    项羽封王名单公布后,一个猛人不愿意了,这个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田荣。

    当初项梁把这位仁兄从人群中救出来后,他一口气跑回齐国,赶走田假,立田儋的儿子田市当上齐王。后来和项梁进行几次不认账对话后,彻底得罪了项梁叔侄。

    项羽大封天下时候,为了削弱田荣,更为恶心田荣,很有创意地把齐地一分为三,封了三个王。

    当初田都背着田荣带了万余人去巨鹿帮过忙,因此项羽很慷慨地封田都为齐王。

    老齐王田建(前边提到的田假的哥哥)孙子田安称济北王,应该说这个田安还是有点能力的,就在项羽渡过漳河进军巨鹿的同时,这个田安带兵跑来帮忙,因此项羽很够意思地给田安找了份工作。

    田市以前的齐王不能当了,项羽也不愿意太过分,也很照顾面子的给他安排了个胶东王(今山东东部)

    项羽的分封完了,田荣恼了。田荣这个猛人采取的方式也很直接,不让田市去胶东,然后带兵赶跑了田都。田都一口气跑到项羽跟前,本想述述苦,可项老大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对他田都的不满,因为没有多长时间,田都就成了项羽的刀下之鬼。

    田荣不怕项羽,可田市却怕的紧,就在田荣赶跑田都的那一刻,田市也偷偷收拾行囊往胶东跑去。

    田荣一看这个侄子竟然跑了,二话不说赶过去,把他砍死在即墨。随后进军济北,砍死刚得意几天的田安。

    齐地三个王,在不到一个月地,在田荣和项羽的共同努力下全部嗝屁。

    他们全部嗝屁了,田荣称王了。并且田荣这个王,是完全以反抗项羽为办事准则的。

    短短一个月,十八个分封王已有五个毙命,而同时项羽的王霸天下的梦想也开始走向破灭。

    因为死了的毕竟还消停点,活着的,将更让人头疼。如果项羽早知道自己分封的都是些什么人的话,相信他会在第一时间砍了他们的脑袋。
第四章 军挺咸阳—(七)王霸天下
    几天后,项羽兵进咸阳,在这里他干了一件很体现风格的事情。

    进入咸阳后,项羽拔出了长剑,率领他的士兵向老百姓冲了过去,进行了一场屠杀比赛。随后冲进秦宫,抢掠财宝及宫女,砍死子婴于宫门,然后放了一把火,烧了嬴政和胡亥盖了十几年都没盖好的阿房宫,大火连绵,三月不灭。

    就在项羽办完这些事后,有个韩生的人建议,关中险固,可以做为都城以称霸天下。项羽看着眼前的残砖断壁,说出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的身份,他只是个有本事而且发了大财的农民而已。

    听项羽说完,韩生不知道哪根筋别错了地方,说了句非常过瘾的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个人嘴上过瘾了,可项羽却在行为艺术上过瘾了,因为项羽听完他的话后,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加以了回答——烹之,就是把这个人扔锅里给煮熟了。

    在咸阳过完了瘾,项羽这个杀人狂又想起了当初“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这位仁兄真的不愿意让刘混混来当这个关中王,因为刘混混现在的实力真的比较强。

    因此,项羽派人跑去见楚怀王熊心,表了表自己的实力后,提出了废除约定的要求。

    熊心这一阵很消停,但不爽心,每次听到项羽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就有种想骂人的冲动,可随着项羽胜利次数的增加,熊心说话的分量也日益降低。失去了手中的王牌,腰杆也直不起来。

    好在吕青和吕臣这对父子还陪在身边,多少还有些慰藉。不过这两个人最近也失去了以往的风采,挠头的次数多,出主意的机会少,这让熊心很无奈。

    现在项羽的使者来了,站在面前耀武扬威了一阵,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这让熊心更为恼火。恼火的熊心盯着使者说了两个字,“如约!”这已是他能够保留的最后的尊严,如果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还称哪门子王啊。

    等使者归来,添油加醋地把熊心的话给项羽复述一遍,项狂人这下恼怒了。恼怒的项羽准备跑过去活劈了那个姓芈的,但范增还是及时阻止了他。

    项羽想自己称王,但怕自己名义不顺,因为在理论上楚怀王才算老大。如果自己称王很明显有点瓜田李下的感觉,这着实让项老大冥想了几天。终于在范增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老头虽然是个二流的谋士,但还是很有两把刷子。

    熊心是王,占用了这个称号,自己要想当王,必须给熊心重新找份工作。但如果工作找的不好,对自己的名声也不是太好。因此项羽在经过周全思索后,给熊心安排了个职务——义帝,通俗点说就是假皇帝。

    实际上熊心不愿意要这个职务,但他很无奈。现在别人都听项羽的,项羽说自己是个“义帝”,纵然自己不承认而别人都认可。无奈这两个字,足以来形容熊心这生。当初无奈的去放羊,后来无奈的当大王,现在又无奈的当皇帝,再后来将无奈的去死亡。

    应该说当了义帝的熊心一点也不痛快,就在他刚背上这个称号的同时,项羽却在自己的小弟面前开始了一番谈话,谈话的内容足以让熊心抓狂。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我真不愿意翻译这段话,如果弄不明白意思可以上网百度,反正这句话说完,熊心是彻底完了。就在项羽说完这段话后,手下将校一起说了一个字,“善。”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分封十八王。

    刘邦沛公汉王巴(今重庆北)、蜀(今四川成都)、汉中(今陕西南郑)

    章邯秦降将雍王废丘(今陕西兴平南)

    司马欣秦长史塞王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董翳秦都尉翟王高奴(今陕西延安北)

    魏豹魏王西魏王平阳(今山西临汾西)

    申阳张耳宠臣河南王雒阳(今河南洛阳东)

    韩成韩王韩王阳翟(今河南禹县)

    司马昂赵将殷王朝歌(今河南淇县)

    赵歇赵王代王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张耳赵相常山王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