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好收拾。更重要的是章邯也没有一举灭掉楚国的信心,如果再吃败仗,那将万劫不复。

    也许你可能会问,如果失败怎么就万劫不复了呢?

    因素一:此时的秦朝内部也正在权力倾轧,为了座位摆放问题生死相搏,冯去疾、冯劫自杀,李斯腰斩,嬴政留下来的能臣武将彻底清洗,没牵扯到章邯是因为他正在当救火队长,秦廷内部是顾不上和各路诸侯叫板的。因此消灭诸侯的任务就交给他这个救火队长来干。

    更重要的是,胡亥和赵高的杀人功夫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真是随心所欲、见血封喉。一旦自己兵败,那将丧失最后的底牌,失去工作的章邯将会是案板上的鱼肉。

    因素二:彭城远离关中,对秦国威胁稍小,而赵国却很近。不幸的是王离和赵国拉了几个月锯,没弄出一个结果来。如果不先结束了赵国,而攻打彭城的话,那将是孤军深入,粮道很难维持,也难免会被了包饺子。分兵不如合兵,北上和王离一起攻赵,灭掉赵国,以解后顾之忧。

    因素三:就在此时赵国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坚定了章邯北上的决心。具体事件是赵国有个叫李良的杀了武臣,并投靠了王离。武臣死了但赵国没有投降,经过一阵混乱过后,一个叫赵歇的当上了大王。但赵国经此一乱,国力大幅下降,此时灭赵可谓是良佳时机。

    因素四:还有第四个因素,应该说这一条不应该是因素,而是此次战略规划的最终意图。会合王离军团围城打援,以赵国为诱饵钓天下诸侯来争食,诸侯不救则灭赵国,诸侯来救则定天下。如果这个规划实现,应该能为摇摇欲坠,满目疮痍的大秦王朝迎来了一线胜利的曙光。

    因此章邯北上了。而领章邯想不到的是,他制订的这个天才的战略规划,直接宣判了秦朝的死刑。因为你的赌注投的太大了,章邯和王离两个军团几乎是秦国现在能拿出手的最后的本钱,一旦赌输了,则再无翻身的机会。

    但就当时来看,这个战略规划是完美的。直到那个狂人的真正亮相,才知道这个规划到底有多么蹩脚。
第三章 乱世纷争—(四)博弈
    项梁死了,这个猛人不再有什么意见可以发表了。这下轮着熊心有发言权了,因为项梁一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人能不叫自己说话。可熊心现在顾不上说话,定陶的失守,几乎将自己暴露在章邯的眼皮底下。因此这位仁兄一路小跑,直到彭城方才停住,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当成了新家。

    与此同时,项羽、刘邦还有吕臣三个人正围着陈留敲打,安排小弟用长矛在撬墙砖。撬的正有心得时,传来了项梁战死的恶讯,项羽气的当场吐血,咬牙切齿地把章邯祖宗八代招呼了一遍,然后命令收兵。在项羽军营,三个人商量一阵,项羽主张追上章邯打,刘邦倒没说话,吕臣首先反对,因为现在的章邯实力过于强大,现在咱们三个加起来还不是对手,原因很直接,人家兵多。胡亥大手笔,动不动就从集团公司里调拨几十万人马送过来。和人家比,咱只能算是个体户,和人家对砍简直是找死。

    俩人争执不下,吕臣提出请示大王。

    大王?项羽从来没把那个人当过领导看待,现在竟然有人要征求他的意见,他懂个屁。他不过是我叔父弄来装点门面的,现在竟然成领导了。怒火上冲,站起来就想去揍吕臣。刚站起来就有人按住了他的胳膊。

    要是一般人拽他,项羽肯定把他甩出老远,可这一次没有,因为这不是一般人——亚父。要说这个称呼不是胡来的,项梁在世时,对这个七十多的范老头礼遇有加,相约兄弟,并拉项羽过来磕头认亲,称为亚父。也就是要他把此人当父亲看待。项羽虽是个赳赳武夫,却对叔叔的话言听计从。要说范老头真没白活这七十多年,简直是人精里边的数,每次说话都能点中要害,让这叔侄俩无比诚服。因此项羽在心里实实在在把此人当老爹看待。

    范增说话了,“将军稍安勿躁,且听吕将军无妨。”

    项羽又坐了下来,可吕臣却适时起身告辞。吕臣刚迈出大营,刘邦说话了。“将军如要起兵,我刘邦定会义不容辞。”说完也告辞而去。

    “亚父刚才为何拦我?”

    范增看着项羽,“两个原因,其一老将军刚死,此时军心不稳,如若发生变故,章邯复来,楚国休矣;其二吕青在大王身边,现在得罪吕臣,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范增顿了一顿,“将军目前需拉拢刘邦。”

    项梁死了,重新洗牌的机会来了。

    范增说的吕青就是吕臣的亲爹,吕臣当初被章邯赶出陈县,父子俩结伴跑到项梁手下,他爹管内勤,儿子管打仗,父子俩配合的非常默契。不过项梁在时,吕青基本在跑龙套,想放个屁还得看项梁脸色。而现在大不相同,唯一的阻力被章邯轻易搬开。

    项梁战死,吕青拉着熊心抬腿就跑,刚到彭城,芈心就准备招项羽回来,因为他叔死了,怎么着也得慰问一下,并且还需要一个替代项梁的角色。

    就在熊心准备把这个命令发出去的时候,吕青说话了,“大王难道要让项羽成为第二个项梁?”

    对,这些天我虽然被称为大王,事实上只是起了这么个名字而已,人家根本没把自己领导看待。熊心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吕青。

    “大王,令犬子以防项羽,诏抚刘邦,笼络楚将,孤立项氏,方可真正面南称王。”此时的刘邦把混混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成了两边争相拉拢的对象。

    吕青的话说完了,熊心陷入了沉默,开始回忆几个月来的不快。最终他给吕臣下了一道命令,“安定军心,监视项羽。”

    当然,项羽和吕臣谈心时,并不知道吕臣已经有了旨意,其中旨意的下半句就是针对他的。

    第二天,项羽和范增带领几个长随来到刘邦军中。几句场面话过后,范增开口了,“沛公英勇神武,和项将军一般无二。”

    刘邦一听很高兴。项羽的想法自己很清楚,而自己的想法他却一点也不了解。但项羽的确是个人物,刘邦在心里是佩服的,他的身手和气魄,足以让任何人为之低头。但刘邦没有低头,因为项羽有气魄,而刘邦更有雄心。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刘邦是看好项羽的。

    就在刘邦高兴的时候,萧何说话了,“两位将军何不结为异姓兄弟,双剑合璧,足可傲视天下。”

    项羽一听双手赞同,此行的目的达到了,并且还超额完成任务。也不用看日子、定时辰,刘项二人当庭结拜。根据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是同舟共济,紧接着就会同室操戈,现在上演的是剧情的上半部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很守规矩地按下半部分剧情有序的展开。

    几天后,项羽收到了一封诏书,诏书内容不长,晋封他为“长安侯”。与他同时被封的还有几个人,吕青为令尹,吕臣为司徒,刘邦为“武安侯”,黥布为“当阳君”……

    项羽虽然被封了个称号,但同时很多人都升了官,大家一下都平起平座了,你项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了。这是熊心的小九九,最起码他现在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还太不了解项羽的为人了。在这一串职务或称号公布过之后,项羽就来彭城住着吧,军队的指挥权就和你就没什么关系了。

    就在熊心做这项好人事安排,准备去享受自由自在的幸福时光时,赵国来求救了,此时的赵国正被章邯围着欺负。因此芈心准备出兵,可由谁当主将呢?熊心犹豫了,这个人选如果不安排好,这一阵的辛苦就白忙活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说话了,说话的也是我们的老熟人田显,就是前边和宋义聊天的那位仁兄。这位老兄在半路住了一段时间,等得到项梁战死,章邯北去的消息后,才慢悠悠来到楚国,刚住下没多少天,就碰见熊心在抓耳挠腮的想心思,因此一激动就说了一句话,“宋义论武信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可谓知兵。”

    熊心笑了,是很满足的笑。领兵的人找到了,让人很满意,也很放心,不用再挠头了。可事实上如果熊心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的话,相信他还会接着挠头的。

    高兴了的熊心立马派人召宋义回来,因为这位仁兄到齐国出差至今未回,正在很努力、很辛苦也很有效地拉拢关系。宋义认为这些关系对自己很有用,事实上他一个也没用上,不是人家不让用,只是自己根本没机会用。

    宋义回来了,熊心通知大家开会。项梁、刘邦、陈婴、黥布等一干人都来了,自从赵国求救的信使到来,这一帮人就没少请命,可芈心就是不发话,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等的那个人还没回来。今天这个人终于到家了,熊心很满意,准备开个会,确定一下这个人的身份,当然展现一下自己的领导风采。

    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打秦兵,但具体套路有两个。

    套路一:派兵西进,直奔秦都,并约定谁先攻下咸阳,就封谁当汉中王。

    应该说这个激励措施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但敢付诸实施的也没几个人,因为难度系数太大。以往周章他们尝试了一下,结果把命都放那了,因此愿意去的人也不多。

    但还是有人愿意去的,项羽是一个,刘邦是一个。

    项羽敢去,但自己不愿意去,因为章邯不在咸阳,项羽现在找的不是秦兵,而是章邯,因为现在的他,报仇是第一位的。

    更重要的是熊心也不愿意让他去。因为项老兄太过生猛,每到一地就爱屠城,一旦开杀就不留一人。你说派他去咸阳,先不说能不能打赢,纵然攻下咸阳,如果他把城里的人杀光,那占的城还有啥用?

    熊心不愿意让项羽去。剩下愿意去的也只剩下刘邦了,并且刘邦人缘也好,还有不少人替他说话。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秦强楚弱,跑去人家腹地,很有可能成为肉包子打狗,可就这么个差事让刘邦高兴的不得了,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就这样定了下来,刘邦向西进军。

    套路二:派兵北进,解救赵国。

    此路人马的目的很明了,不需做过多的宣传鼓动工作,关键是合理的人事安排。在审视了大家一会,熊心胸有成竹地道出了自己考虑多日的人员配置方案。这个自认为堪称绝佳的人员配置方案,最终将把自己打回原形,事实证明,你真的什么都不是。

    这支人马的一把手是宋义,而二、三把手分别是项羽和范增。应该说熊心还是比较认可项羽的,他也知道这位老兄比较能打,不用也不行,但也不想着意用,因此很有创意地给他按了个领导。而宋义也没有掂清自己的分量,煞有介事地给自己起了个称号“卿子冠军”。

    就这样,这支各怀心思的军队向北进发了。
第三章 乱世纷争—(三)项梁之死
    刘邦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因为项梁的能力真不是盖的。项大叔有策略、有步骤地办完几件事后,就功德圆满了。

    杀了景驹和秦嘉,现在没人敢随便称楚王,项梁无疑使目前的强者。那个七十多岁的范增说话了,“现在你起兵江东,楚地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归附,是因为项家世代楚将,认为能再立楚国后裔。”项梁脑子比较灵活,范增发表完言论后,立马派人去找“后裔”。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下来成效颇丰,竟然真的让项梁淘出了个“后裔”来。项梁找到“后裔”时,这位仁兄正在放羊呢。放羊的仁兄叫熊心,就是那个被秦昭王骗去秦国做客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这娃也的确不容易,嬴政灭掉楚国后,也没给他安排工作、食宿什么的,断这个大少的经济来源,只得自谋生路。在为找个工作碰了一鼻子灰后,最终只好给别人打长工。可长工需要力气,膀大腰圆才行,可不幸的是熊心瘦不拉几不适合从事这个很有价值的职业。但还得吃饭呀,汨罗江的水虽多,但只喝水也喝不饱啊?万般无奈之下,这位仁兄只好把自己卖了,替人家放羊。

    现在的熊心是没有什么奢望的,能混口饭吃就很知足。可这天熊心正在很惬意地薅羊毛,突然来了几个人,拽着就走,差点没把熊心吓尿裤。胆颤心惊的熊心被拉进一个豪宅还没坐下,就进来一个器宇轩昂的大个,查户口一样问了几句就纳头便拜。

    腾云驾雾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