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第6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隐摇头,微一沉吟,终于道:“这孩子被父母抛弃,是我捡回来,但是老爷看了一眼,按照相书上说,这孩子带凶兆,不能收养,所以令我送回原地……!”

    “那怎么成?”韩滨立刻摇头道:“孩子送回去,那岂不是冻死?万万不成,隐伯,我去和父亲说,将这孩子留下来就是,一个小孩子,咱府里难道还养不活?”

    “我已经劝过,老爷不答应,这孩子若是留下,对府里不好。”韩隐神色凝重道:“三少爷,你若想救这个孩子,你将她带走,不要泄露你的身份,找个人家送出去,再也休提此事。否则……这孩子还是要送回原处。”

    韩滨皱眉道:“送回去就是让她去死,她才多大的孩子,那做爹娘的还真是狠心,禽兽不如,若是被我知道他父母是谁,老子拿一把刀去砍死他们。”他提起篮子,道:“隐伯,这事儿教给我了,我来处理就好!”

    “三少爷,你听我说完。”韩隐轻声道:“这件事情,万万不能告诉老爷,而且你带走这孩子之后,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的存在。”

    韩滨奇道:“她被抛弃,本就可怜,还要遮遮掩掩做什么?”

    “三少爷若是不答应,就当我今天的话都没说,这孩子不能交给你。”韩隐正色道。

    韩滨想了想,道:“隐伯,你放心,这事儿不会让其他人知道,我会好好处理。”

    韩隐点点头,再一次叮嘱道:“你一定要记着,千万不能让老爷知道我将孩子交给了你,否则……这孩子一定会死!”

    韩滨点头道:“你放心就是。”

    韩隐轻叹一声,轻轻拍了拍韩滨的肩头,温言道:“三少爷,我确实没有看错,你的心……是有良心的!”起身来,道:“你不是有事要找老爷吗?你先去吧,现在天亮,人多眼杂,孩子不能交给你,晚上你再来带走。”

    说完,韩隐提起篮子,走进内室之中,将孩子小心翼翼抱出来,放到自己的床上盖起来。

    这处是韩隐的居所,平日里几乎没有任何人到这里来,除了韩玄道夫妇,这里没有韩隐的允许,也是没有人敢靠近。

    “她吃东西没有?”韩滨并没有走,跟进来,“我去找些东西给她吃。”

    “这事儿我来办就好。”韩隐回头道:“三少爷,你不去老爷那里?”

    “隐伯,我想劝父亲上奏朝廷,让小五带兵去打魏国人。”韩滨轻声道:“你说我能不能劝说父亲?”

    韩隐皱起眉头来,韩滨从不参与政事,这等军国大事更是连边也没碰过,今日怎地却起了这样的心思,不由皱眉道:“三少爷,这是军国大事,老爷心中自有分晓,你为何要插手进来?你素来事不过问这些事儿的。”

    韩滨想了想,欲言又止,脸上显出犹豫之色,又问道:“是……是不是不该去说?”

    韩隐凝视着韩滨,沉吟片刻,终于道:“三少爷,恕我直言,老爷既然没有让你参与政事,你还是不去碰的好。有些事情,一旦陷进去,未必能出来。如今你过的平安自在,性情纯良,若是真的进了官场,参与了政事,许多事情都会改变,那……未必是你想要的!”

    韩滨沉吟许久,才点头道:“隐伯,你说的对。还是我这般活着逍遥自在!”

 第八八一章 十三剑手

    “曹禅?”

    当日黄昏,萧太师得知皇子的名姓,嘴角立时泛起淡淡的笑容,抚须道:“咱们这位皇帝还真是着急啊,这儿子刚生下来,就准备好了这样一份厚礼,韩家的人,此时只怕是乐的闭不上嘴了。  /”

    书房之内,除了一身便装的萧太师,便只有刑部尚书萧万长。

    “太师,这是准备改立太子了。”萧万长冷笑道:“韩家喜事一桩接一桩,这皇帝也该想一想,到时候他如何应对!”

    萧太师摇头笑道:“不是改立太子,而是必须新立太子,咱们先前那位太子爷,只怕早就不在人世了,他曹家要想传承江山,必须要有储君,这上天对曹家倒也不薄,十几年没有生过一个孩子,这十几年后竟然得了一位皇子,皇帝还真是幸运的很。”

    萧万长皱起眉头,萧太师已经接着道:“也莫看皇帝封韩家这个将军,封那个皇后,又是赏赐金银,又是赏赐布匹,热闹无比,可是这些都是虚的。”他端起旁边的茶盏,饮了一口,才淡淡道:“咱们的皇帝知道什么事真东西,什么是假东西,将军封号,皇后封号,自然是荣耀无比,也确实让韩家威望大增,但是你要知道,这些封号比起皇帝这个头衔,都只是摆设而已。皇帝清楚,真正的东西,还是势力,是那些可以攥在手中在危难时候打出来的东西。整合的忠义营,仅仅半个月,护军参领、护军尉全都被皇帝的人占据,御林军的事儿,韩家人都没有资格插嘴,韩沧名义上是忠义营的指挥使,现如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安排亲信占了几个校尉之职,在忠义营根本没有形成气候。那些空缺的官职,韩家的人虽然占了不少,但是皇帝的人也趁着这次机会渗透进去不少,咱们的皇帝啊……哎,凭心而论,非庸君啊!”

    萧万长皱眉道:“太师,如今韩家的官员一个个可都是春风得意,咱们的人一个个像孙子一样,如此下去,大伙儿那点脾性都要被磨灭了。”他握起拳头,冷笑道:“前几日,韩家有位官员竟然冲我们的人要地,说是看中那块地,要修房子,我遵照太师教训过的话,让他将那块地给了过去。”

    “你做得很好。”萧太师悠然道:“如果真的能将大伙儿的性子磨一磨,倒是天大的好事了。咱们的人,这些年嚣张惯了,不少人都忘记自己是谁,如果能这般低调下来,明白一些事,那是求之不得的。”淡然一笑,道:“韩派官员,立国至今,从没有如今这等风光,如今陡然成为第一世家,一个个高调一些,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是发自骨子里的虚荣,就算韩玄道提醒,这些人也不会收敛下去的。不过这样正好,就让满朝的人看看,韩家的官员日后还能做出什么事请来。权势是好东西,但是要让人烂起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这才过去不到两个月,一个个就这般猖狂,这日后还有得闹!”

    萧万长眼珠子转了转,便即笑道:“万长明白了。他们既然要蹦蹦跳跳,我们就让他们蹦的更高,处处示弱,就怕他们那天蹦的太高,落下来的时候摔死了。”

    萧太师淡然一笑,随即神色凝重起来,问道:“西北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萧万长神情也沉下来,摇头道:“也派人往魏营和庆营混入打听,始终没有大将军的下落,大将军……就像忽然消失一样!”

    萧太师靠在椅子上,沉吟许久,才轻叹道:“韩漠如今又如何?”

    “他已经将五关总兵俱都调换。”萧万长轻声道:“本来朱子澄和杜威要生事,但是后来纪风年突然出现,事情就那般被韩漠做成了。孔非见形势不由人,他独木难支,不敢硬抗,只能顺从。而且韩漠如今已经直接提拔纪风年为临阳关总兵!”

    “纪风年?”萧太师眯起眼睛,“就是当年上谷城之战的那位?”

    “是!”萧万长点头道:“如今唤作铁奎。”

    “铁奎?”萧太师淡淡一笑:“韩漠这小子倒真是神通广大,他怎会找到这人?”抚须道:“老夫倒是记得,当年这铁奎被判了斩立决,后来怀玉为他说情,老夫在内阁中为他争取,最后改判罚为庶人。”

    萧万长眼睛亮起来,轻声道:“如此说来,我们萧家对他有恩?”

    萧太师摇头道:“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千万不要有任何动作。韩漠能找到他并且提拔于他,显然是对他十分信任,士为知己者死,这纪风年如今对韩漠定然是死心塌地效命了。我们绝不可惊动那边,若是此时插手西北事,被韩漠知觉,事情反而不妙。如老夫所说,让韩家去跳,我们看戏就是。”他拿过拐杖,拄着拐杖起身来,道:“万长,与韩家的亲事,你帮衬着怀金操持,多费心思。”

    萧万长皱眉道:“太师,韩家那头没有消息了,这亲事……灵芷如今也没了踪迹,这事儿可不好办。”

    萧太师淡淡笑道:“好办得很。你耐心等着,这事儿韩家不急,咱们就更不必急。”

    “是!”萧万长点头道,随即问道:“太师,你当真要这么快就回元津城?”

    元津城乃是萧家的主城,座落于宜春郡南边,与上京城有两百多里地。

    萧太师点头道:“老夫既然辞去官职,留在京中无益,而且老夫留在京中,韩家人也放不开手脚。”他冷冷一笑,道:“没了老夫这根刺,韩玄道会轻松许多。”

    萧万长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道:“那我去安排。这一路有两百多里,你老人家要注意安全。回头将十三剑手都调在你身边,有他们在,一路上的安全当无问题!”

    萧太师沉吟片刻,淡淡道:“你觉得会有人对老夫动手?”

    萧万长肃然道:“太师,无论你在不在朝中,都是我萧家的擎天之柱,万万不容有失。防人之心不可无,调集十三剑手,太师必然能够平安无事!”

    萧太师淡然一笑,道:“既如此,你就这样安排吧。”

    ……

    大燕新降皇子,皇帝当即便昭告天下,更是下旨,大赦天下,举国欢庆。

    龙子诞生三日之后,皇帝临朝,百官朝贺,皇帝的脸色比之从前似乎要好看不少,有着难以掩饰的喜庆之色。

    “封后仪式是否筹备妥当?”皇帝看着朝下的韩玄昌,声音温和:“日子定下来,快过年了,我大燕需要一位皇后来主持今年的宫灯会。”

    众官一听,都是互相看了看。

    宫灯会本是燕国的一项传统,燕国历代皇帝,都会在过年之时,下旨宫中举办灯会,各宫的妃嫔娘娘们争奇斗艳,合着手底下的宫女太监们,制作着各样造型美观的花灯,最后由皇帝和皇后欣赏平定,进入前三甲的花灯,都能得到重重的赏赐。

    但是当今圣上崇仁帝登基之前,太子妃就离世,登基之后,更是下旨十年不立后,所以近十年来,宫中却从没有举行过宫灯会,这让皇宫之中的过年气氛十分地冷清。

    从前,宫灯会不但是后宫嫔妃们争奇斗艳的机会,也是太监宫女们放松心情的时机。

    十年没有宫灯会,众人都以为这样的节目在燕国已经消失,但是万万想不到,十年之后,宫灯会又重新开始。

    莫非皇子的诞生,让皇帝试图去营造一个新的气象?

    又或者是因为这两年来,燕国发生了太多流血的事情,整个燕国朝堂阴云密布,甚至波及到后宫,而皇帝想以这样的宫灯会来冲洗一下燕京城上空的血腥气息?

    不管如何,这是一个让大家感觉到颇有些舒心的事情。

    韩玄昌出列恭敬道:“启奏圣上,封后仪式一切就绪,臣已经查询过,本月二十八,便是大好吉日!”

    “哦?”皇帝面色平和,掐指算了算,道:“尚有八日,距大年二月初八有十八日,唔……便这样吧,本月二十八举行册封仪式!”

    “圣上英明!”朝中众臣齐声道。

    如今中原四国具有两套历法,一套是本国的国历,另一套则是从前朝传承下来的古历,平日里记载日历,都冠以燕历平光某年某月某日,若以按照燕历来算,今日便是燕历平光十年二月二十,可是按照古历来算,距离大年三十却还有十八日,除了风国情况特殊,魏庆燕三国的节庆都是以古历来算。

    “传朕旨意,大年前后十日,燕京城各处可举办灯笼会。”皇帝笑道:“宫里热闹,这京城百姓也得热闹热闹。”

    “圣上英明!”

    “开春京试,也要抓紧时间。”皇帝正色道:“韩爱卿,你们礼部估算,今年进京考试的,大概有多少人?”

    韩玄昌恭敬道:“回禀圣上,入京试子,皆都是我大燕各郡杰出人才,初步估算,人数应该在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皇帝抚须道:“这都是我大燕优秀人才,中间总会藏着几颗明珠,日后也将是我大燕栋梁之才。韩爱卿,开春之后,学子们自然是要络绎上京,你安排下去,到时候腾出清净的地方安顿这些学子,务必保证他们在京试之前衣食无忧。”转视文臣首列的韩玄道,笑道:“户部拨出一批银子交给礼部,务必保证京试顺利进行,韩爱卿,户部这点银子该有吧?”

    韩玄道立刻躬身道:“臣遵旨。”又道:“为国取材,善待学子,此乃圣上英明仁心,臣便是砸锅卖铁,这银子是不会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