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建民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当时的周恩来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外宾还没有来,也许是为了让吴建民能够放松一些,周恩来主动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听吴建民回答说是南京人,周恩来说:“哎哟,又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外交部里的干部祖籍在江浙一带的比较多,许多高水平的翻译也是那一带的人,比如60 年代就给周恩来做过翻译的过家鼎就是上海人。吴建民的夫人施燕华记得,她第一次为周恩来做翻译时,周恩来也问过她是什么地方人,听施燕华答是祖籍浙江后,也说了一句“外交部江浙人真不少”。
  更让吴建民难忘、而且对后来吴建民接人待物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周恩来的平等待人的观念和态度。和周恩来在一起,这一点马上就能让人感受出来。外宾来的时候,周恩来要到门口去迎接,外宾走的时候,他又一直送到门口。这个门口不是会见厅的门口,而是人民大会堂的大门口。
  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一些小国家的来宾,周恩来在与他们的接触中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尊重。这些国家长期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大国的侵凌欺侮,又因为贫弱在国际事务中历来不受重视。故而周恩来的谦逊有礼平等相待,让他们尤为感动。
  “他从不强加于人,而且非常讨厌大国沙文主义,发现国内的同志稍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流露时,他就会立即指出。比如,我们去非洲,有的同事嫌非洲脏,不吃那里的东西。总理知道了就狠狠批评:人家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再比如与外国人会面,礼宾司的同志来通报,说我们中方的人都齐了,是不是叫外宾哪?总理一听,眼睛马上就瞪起来了:‘什么叫,请!’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一字之差,大有文章,我是后来慢慢才懂得的。总理尊重人家,特别是小国,所以总理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不是偶然的。”
  除了这些涉及原则的问题,周恩来十分注重认真外,他对一些细小事务的一丝不苟,也引起吴建民的注意。周恩来见外宾的衣服就那么几套,但从来都干净整洁。
  有几次,吴建民和外交部的人员到接见外宾现场,看见周恩来也来了,可转眼间周恩来又不见了。年轻的他们感到好奇,就一边打听一边找,结果看到周恩来到旁边小屋子里刮胡子去了。周恩来这样稍微整理一番后,再出来时就觉得更精神了。注意仪表,干净整洁,这也是对外宾的尊重,搞外交的人,对礼节和礼貌是不能马虎的。
  1969 年9 月,刚果(布)总理阿尔弗雷德·拉乌尔率领政府代表团来访。在毛泽东会见了代表团后,周恩来同代表团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从晚上11 点开始,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5 点,那是吴建民第一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谈中,为周恩来做翻译。
  在1967 年以后,刚果(布)总统马桑巴—代巴在西方势力和苏联的拉拢和利诱下,逐渐改变了他最初奉行的政策,对内压制、打击进步力量,独断专行,对外放弃反帝反殖斗争,甚至公开表明“不应把我们的政策建筑在反对帝国主义上面”。而总理努马扎莱则主张坚持反帝反殖,加强同中国友好。双方分歧日益尖锐,以致在1968 年初,马桑巴—代巴撤消了努马扎莱的总理职务。1969 年7 月,以马里安·恩古瓦比为首的进步军官和努马扎莱联手发动“七三一”运动,推翻了马桑巴—代巴。此后,恩古瓦比出任刚果(布)总统,他顶住了苏联的利诱和压力,坚持同中国友好的政策,拉乌尔率领政府代表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华的。
  拉乌尔向周恩来介绍了中部非洲的政治形势,美国和法国在这一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刚果(布)四面受敌的处境。他说刚果(布)
  政府准备在1969 年底把法国控制的铁路、港口收归国有,与法对抗,就此征求周恩来的意见。
  周恩来认为恩古瓦比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抓军队,巩固政权,如果马上将铁路、港口收归国有,会遭到法国和周围国家的反对。周恩来告诫说:不要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必须警惕刚果河对岸有一个更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

被伟人的魅力感染(2)
拉乌尔感到周恩来的意见很中肯,表示在对法国的态度上将尊重中国的意见。随后还谈了中国对刚果(布)的财政贷款、军事援助、经济技术合作等问题。这一谈话就很长,参加会谈的李先念在旁边一个劲地看表,几次提醒说:“总理,两点了。”“总理,三点了……”但周恩来并没有结束会谈,直到5 点,天已微明。
  谈完后,周恩来像往常一样把客人送到人民大会堂的大门口。门一开,一阵晨风吹来,吴建民分明地感到丝丝凉意。那一晚一翻译就是6个小时,很辛苦。但年轻的吴建民完全被周恩来深邃的见解和有说服力的言谈所感染,竟然越翻译越精神,中间一次厕所也没上,一直翻译了下来。送走了刚果(布)的外宾,周恩来对吴建民说:“辛苦啦。”继而表扬说:“你这个人精干。”
  吴建民回忆说,当时刚果(布)方面希望从中国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持,周恩来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中国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主张更多的还是要通过贸易的方式,互利互惠。周恩来讲了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主要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并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远水救不了近火”。
  拉乌尔的代表团中,有当时刚果(布)的外长亨利·洛佩斯,洛佩斯后来还当过刚果(布)的总理。1998 年吴建民到法国当大使,洛佩斯也在法国当大使。他请吴建民吃饭,聊起了当年往事,他告诉吴建民他还记得那天晚上周恩来谈的许多话,他更忘不了吴建民给他们翻译的“远水救不了近火”一语。
  为什么作为外交大家的周恩来,在对外交往中会给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外国人留下那么深的印象,这是吴建民在后来的外交生涯中始终都在思考的问题。
  周恩来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西哈努克突然下令解散柬中友协/外电报道中国使馆在训练“柬埔寨红卫兵”/柬埔寨的华文报纸在一日间荡然无存/韩念龙着急了,赶紧向周恩来报告/吴建民与周恩来从1965 年到1971 年有不少次接触,有一些可回溯的故事。有一次,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参加招待会,吴建民当时也到了现场。他在周恩来旁边,听到周恩来和萧劲光在闲聊。他们说到了一件往事,萧劲光是当事人,亲身经历了那件事的全过程,但他却说不完全了,而周恩来却把这件事娓娓道来,一清二楚。萧劲光说:“哎呀总理,你的记性真是不得了。我这个当事人都不记得了,你却记得清清楚楚。”他感觉周恩来的记忆力实在令人惊叹。
  和周恩来在一起的时候,有些人常常会感到紧张,因为他有时会突然提一些问题。一次,他突然问道:“诺曼底登陆是哪月哪号啊?”当时在座的人都答不出准确日子,周恩来问吴建民,吴建民也答不出来。
  当时礼宾司的司长韩叙也在场,他也不知道,便立即打电话问,随之问了出来,就回答说:“是1944 年6 月6 号。”周恩来马上就表扬了他,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不知道的就要问。”
  吴建民对周恩来更为深刻的记忆,是他亲身经历了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力挽外交危局的那一次重要会谈,那是一场政治家与智者的对话。
  时间在1967 年9 月1 日,写下“敬爱的中国啊,我的心没有变”诗句,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有着很深私谊的西哈努克,突然下令解散在中柬友好方面起过积极推进作用的柬中友协。
  此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柬埔寨中国友好协会说起。柬埔寨中国友好协会1964 年6 月18 日成立时,西哈努克亲自出任了“名誉主席”,第一任主席是柬埔寨首任驻中国大使兰·涅特。后来,被西哈努克赶进丛林的三位著名左派国会议员之一的符宁,担任了柬中友好协会的第二副主席。从柬中友协成立到1966 年,是中柬关系友好的第一个蜜月期,两国互访频繁,柬中友协亦于1965 年、1966 年组团来华。
  柬中友协领导人的左派色彩,柬中友协的亲华倾向,在柬埔寨人眼中是显而易见的。1966 年张茜率中柬友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时,柬中友协主席兰·涅特在招待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不仅盛赞柬中友谊,甚至还操着与“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国国内颇为相似的口吻,称“有威望很高的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思想武装起来的7亿中国人民,是印度###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保卫和平的强大后盾”。

被伟人的魅力感染(3)
到了“文化大革命”更为鼎沸的1967 年,把中国视为世界革命中心的标榜,对毛泽东无限崇拜的热潮,通过华侨、华裔扩散到了海外,波及最先最烈的当属东南亚。柬埔寨的华文报纸也出现了“柬埔寨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敬仰毛主席”这样的口号。柬中友协的领导人,更是屡屡发表赞扬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文章和讲话。
  据1969 年6 月紧急赴柬埔寨就任的大使康矛召回忆,在1967 年6月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陈叔亮被调回国后,使馆临时负责人和造反派受“极左”思潮影响,背离中国一贯的对柬政策,做出了一系列在柬埔寨执政者看来是危及两国正常关系的举动。例如新华分社在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述评中,引用毛泽东“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的语录,含沙射影西哈努克。加之当时有许多柬埔寨的学生轮流到中国使馆参加劳动,被外电歪曲渲染为中国使馆在训练“柬埔寨红卫兵”。
  这一切使得西哈努克日益不安起来。他忧虑柬中友协和左派势力的过分活跃,势必会动摇国王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而中国使馆的举动,一方面是对柬埔寨国家元首的辱慢,一方面是在干预柬埔寨的内政。他遂于恼怒中首先做出了解散柬中友协的反应。
  孰料,西哈努克的决断引起了已由造反派掌权的中国柬埔寨友好协会的强力反弹,他们随即以协会名义给柬中友协发了一封“致敬”电文,以示“声援”。电文中充满激烈言辞,其最后“打倒各国反对派”的口号,矛头所向十分明显。柬埔寨的一家华文报纸《新闻报》,在拿到这份充满火药味的电文后,居然全文刊出。而紧接着,一家华文报刊又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评论。震怒中的西哈努克,再度做出反应,于9 月11 日封杀五家华文报纸,柬埔寨的华文报纸一日间荡然无存。
  西哈努克本来就疑心在这些华文报纸的背后,有中国人插手。恰在此时,左派议员符宁向他递交了有诸多机构具名的要求恢复柬中友协的请愿书,这更让他有理由相信,他所遭遇的是“来自中国的第一个攻击”。怒不可遏的西哈努克当即警告符宁:“你已不再是一个柬埔寨人。由于你使人民来反对你的国家和民族,你已经完全背叛了人民。这是一种叛国行为。”并威胁要把他送上军事法庭。符宁后来逃进丛林,投身柬埔寨共产党武装——红色高棉。
  9 月13 日,西哈努克在金边的群众###上讲话,公开宣布要撤回柬埔寨驻华使馆,在北京的柬埔寨驻华大使张岗,随即接到带领使馆人员归国的指令,这等于是单方面宣布与中国断交。
  吴建民回忆说:在张岗14 日循例向中国外交部辞行时,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韩念龙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百般劝说挽留,但以韩念龙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本不可能使张岗的态度有丝毫松动。韩念龙着急了,赶紧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随即于当日午夜临近12 点时,紧急约见张岗。吴建民作为翻译,也按时赶到了约见地点人民大会堂老北京厅。
  双方落座后,周恩来很快就把话题导入撤馆事件。吴建民记得周恩来说:两国建交快十年了,从来没有发生令彼此不愉快的事件,这次事件出乎我们的意料。西哈努克亲王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许多话,有些说法我是不同意的,但我现在不予置评。今天只谈撤馆问题。我一向都很尊重西哈努克亲王。中国对柬埔寨的友好政策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制定的。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中柬关系。直到现在,我们中国政府发展同柬埔寨的友好关系的原则立场没有改变。
  周恩来还解释说:我们有些人的讲话并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像上个月发生的火烧英国在北京的代办处,群众的某些行为并不代表中国政府的政策。他诚恳地对张岗说:从我们国家和政府的愿望出发,我们还是希望大使及使馆人员留在中国,继续为增进中柬两国友谊做出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