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建民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到批判。
  当时吴建民已是班上团支部的宣传委员,他不但要参与,还要走在运动的前头。但他连同团支部的其他成员显然不太称职,他们根据平日和这位同学的接触、生活,感觉他不像右派,也不像有些大字报写的那样内心对中国共产党有多少仇恨。
  后来大学团委采取了断然措施,停止了吴建民等人团支部委员的职务,将他们班同其他班合并在一起搞运动。写打油诗的同学真的被打成了右派,本来那位同学的学习是很优秀的,可从那以后他的人生就非常不幸了。
  班级合并后,吴建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也参与了对那位同学的批判。虽然他内心并没有想明白,但总觉得党是伟大的、正确的,领导总比自己高明,跟着党和领导的思路走是没错的。他初期对这位同学的看法,已被认为有右的倾向,所以他必须尽快跟上形势,转变立场。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吴建民回忆起这件事,颇有感触地说:“我当年真的挺幼稚,这是我一生中每想起来就感觉不安的一件事。”其实青年时大多数人都犯错误,青年时的幼稚又属于那种最可以原谅的错误,而当你对你的某些举止真正地感到不安后,你就会格外警惕,不再做令你心灵感觉不安的事情。
  也是在“反右”斗争中,由于吴建民进大学后在学习上一直很刻苦,成绩优良,因而有白专之嫌。于是他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是指向他自己。1958 年,学校开展向党交心的运动,批判个人主义,他写了张大字报,题为《个人主义和我》。
  他自我解剖说,仔细检查起来,自己有成名成家的思想,努力学习是为将来当外交官做铺垫。当外交官可以周游世界,在周游世界之后,他可以当作家,把周游世界过程中看到的东西都写出来。对人生有如此美好的设计,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换一个角度就和个人主义联系起来了,成了丑恶的东西,这难道也是辩证法?
  反正吴建民当时就这样对自我分析了一通,别人看了也对这种意识批判了一通。可当更多的人都进入自我剖析状态后,吴建民发现有他这种念头的人并不在少数。
  只要你细细推敲,###,其实是和经济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总是和经济体制的选择,经济道路的选择,经济政策的选择,经济进程的设计搅在一起。反右斗争还在进行着,中国经济的大跃进就开始升温。
  大跃进期间有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有大兴水利的会战,有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高潮……北京的各大学都组织学生们积极参与,但参与了劳动,就挤占了学习的时间,这是简单的加减法。
  不论是什么运动,只要是党号召的,党倡导的,吴建民都积极参加。因此把吴建民往白专范畴里算,真是挺委屈他的,他在政治上,一直是很主动地向组织靠拢的,坚持不断地给组织写思想汇报。

“鸣放”转为“反右”斗争(2)
在大炼钢铁运动中,系里的党支部组织同学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劳动,跟工人结合。大家热情很高,连星期天也不休息。身子板有些单薄的吴建民,劳动起来很拼命,还被推为劳动小组长。
  修十三陵水库的大会战,学校也组织去了,吴建民在库区劳动了一个星期。挑土石筑堤坝,箩筐有大有小,他总是拣大筐挑。不管天降不降大任于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总是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干事业所不可或缺的,这同样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如此看来,这个加减法又不简单了。
  人生于社会,总有一天要面对成人社会的纷繁事物,大学告诉了吴建民复杂。这里不再像小学和中学时,只要解决好学业的问题,单单是靠埋头刻苦学习一切就迎刃而解,老师就欣赏你,同学就认可你,你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有了几分骄傲的资本。
  在大学,你还要睁大眼睛看窗外的事,你面前时常有异议纷纷、歧路条条,却再没有老师或什么人能时时为你指点迷津,并替你偿付错误的代价。你必须自己思考、比较、做出抉择。这,是进入大学以前的他过去从未感受到的。
  因此他才开始有了迷惘,有时会不知所措,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回应,并为此长时间地感到不安或耿耿于怀。但无论如何他必须面对,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人生之途走下去,开始用自身更多的实践和碰撞来体验生活,依然继续。好在和大多数人的境遇一样,上苍并不轻易赐予莫大的福祉,也不随意地出手残酷一击。
  “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患者需要治疗一样。”/秉持一种正确的观念,对坚持一种行为,是有力的维系要素/除了学识的长进,感觉到人世的复杂之外,大学期间的吴建民,还收获了一些有益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在平时好像不起眼,但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则会显现不寻常的意义。
  刚进大学有一段时间,学校不太管学生的作息时间,可以睡懒觉。
  后来风气变了,学校抓起了作息制度,要按时起床,还推行了一段集体晨练。虽然这个集体晨练校方没有善始善终,可就在这段时间里,吴建民已经养成了习惯,自己坚持了下去。
  吴建民说他能够有意识地坚持锻炼,还在于大学期间有幸听了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教授的报告。马约翰教授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体育的奠基人,是他在20 世纪20 年代就呼吁“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患者需要治疗一样。”30 年代的他就指出体育除了能健壮人的体魄之外,还能“培养人的性格——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正、忠实、自由、合作”。他的体育理论中还包含了许多精神方面的内容,如奋斗到底绝不退缩;高尚的道德品格;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和牺牲;互助友爱团结合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体育理念,马约翰的报告对吴建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听得很认真,以致到如今还记得一些报告的内容。例如马约翰当时讲的锻炼身体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关键在坚持。坚持和不坚持大不一样,一定要持之以恒,这对培养人的良好性格也大有裨益。没有锻炼条件怎么办?上下楼也很好啊。
  秉持一种正确的观念,对坚持一种行为,是有力的维系要素。因此从那以后,一直到如今,吴建民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锻炼身体。
  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成了他生活不可分的一部分。他说他一生不论到哪里,锻炼从不间断,只不过因环境不同形式不一样而已。
  “我去出差,人们都说你总是满精神的,这和我锻炼有关系。你进行体育运动,得到的不仅仅是体魄的健壮,有时人生不太顺当的时候,你锻炼完了,精神也会随之好起来。我这一生从此受益良多。”吴建民这样说。看来,他不仅是外语学院的好学生,他还是马约翰的好学生,而且学到了马约翰的精髓。
  在北京外语学院,吴建民晨练主要是长跑,每天围着学校的操场大概要跑3000 到5000 米,跑下来他觉得很舒服。因此不论盛夏还是严冬,他都坚持跑步,北京市举行环城赛跑,他也参加。坚持锻炼,还使他养成了早睡早起,不睡懒觉,生活规律等习惯。
  在临近毕业时,吴建民曾特别想留校,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生活有规律,能坚持锻炼,喜欢这个节奏。后来到了外交部,锻炼的时间少了,但工间操他一直坚持做,就是别人都不做,他一个人也要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这一个与那一个的差异,个人风格的形成,其实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积累的。在开始并不明显,在寻常时也感觉不出什么重要意义。
  周恩来总理感觉新中国的好翻译太少/他也有能力部分分担起大家庭的开支了/“这小伙子挺能干,法文说得还不错。”/他早早地找到了在特定环境中轻松和自如的感觉/
  

当翻译官的命运(1)
1959 年吴建民毕业了,外交部从他们这期毕业生中挑选了几名学业优秀的,送进了外交部的高级翻译班。这个翻译班上课还是在外语学院,而这位原本对翻译官形象皱眉头的小伙子,此刻看来大概逃不脱当翻译官的命运了。
  有这样一句谈论人的命运的格言:命运常常和人开玩笑,你原来想进这个房间,却进入到那个房间里去了。但吴建民的命运好像是还没有来得及想,就被人推进这个房间里去了,而这个房间也确实适合他。在吴建民的童年和少年,乃至青年的初期阶段,他真的有许多是要感谢命运的。而一个人知道感恩,才会有回报的意识,才会做更多与己之外的有益的事情。
  外交部办这个翻译班,是由于周恩来总理感觉新中国的好翻译太1959年大学毕业。
  少,为了更好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有了这个翻译班,后来外交部许多卓越人才,都出自这个翻译班,这显示出周恩来的眼光。
  进这个翻译班的,不光是外语学院的好学生,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的,几十人里挑一。翻译班分几个语种,每个班也就五六个人,吴建民所在的班同学都是外语学院的。翻译班的老师是花钱从国外聘请来的,教法语的老师就是从法国请来的。由于面对的学生少,所以能教得很细,学习效率也较高。
  到翻译班与以往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吴建民开始拿工资了。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他上大学时,每月都是哥哥给他十几块钱,交伙食费,还有2 块零用钱。他记得当时的工资是42 块钱,他也有能力分担起部分大家庭的开支了。后来他妹妹上大学,就由他每月寄20 块钱给妹妹。
  没多久,举国上下就在准备迎接新中国成立10 周年,第一个十年的庆典自然要办得隆重,各国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都将被邀请来参加,许多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党、劳动党的领袖也受到邀请。由于来宾很多,翻译班几乎所有学员都被调去做翻译工作,吴建民被召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当时国家对接待来宾的工作十分重视,参加接待的人都要进行集训,为期近三个月。集训的内容包括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各种常识和礼仪,包括西餐怎么吃,刀叉怎么用等等细微末节。
  吴建民觉得这三个月集训对从事外交工作很有帮助,因为这些交际基本常识后来再没有系统地教授过,结果有些没受过训练的人不太知晓个中的规矩,在外交场合难免出一些洋相。
  集训还包括一些接人待物的常用词汇,还有如何向外宾介绍中国的情况、北京的情况等等,例如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基本历史文化背景之类,很多东西要背下来,口语要求发音准确。
  这次参与十年大庆的庆典活动,是吴建民第一次做翻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接待的是共产党、工人党的来宾。分配他接待的是一个葡萄牙共产党代表团,先是到飞机场去迎接,外交部长陈毅、北京市委书记彭真都去了,后来又陪代表团在北京、上海、杭州参观。
  当时的吴建民刚20 岁,他主要负责生活方面和游览活动等事务性的翻译,当举行政治会谈时,中联部副部长伍修权就来了,吴建民不担任这种会谈的翻译。和外宾在一起,参与外事活动,吴建民感觉很新鲜。
  第一次当翻译,有关方面认为吴建民工作得不错。于是,当再有外国代表团来华,吴建民又几度被借去当翻译。1960 年4、5月份,亚、非记者会议在中国召开,中国记者协会负责接待法国《回声报》的社长和他的夫人,没有翻译,就把吴建民借去了。在陪伴这对老夫妇的日子里,吴建民赢得了他们的赞赏:“这小伙子挺能干,法文说得还不错。”好的评价产生了雪球效应,紧接着又有一个团来访,他被继续留用。后来,中国法律工作者协会开会,邀请了外宾,又把吴建民要来当翻译,他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最珍贵的就是语言氛围。吴建民是幸运的,他被不断地放置在这种难得的氛围里,他的语言水平提高得更快。
  更重要的是较多的浸润于这样的氛围里,使他早早地找到了在特定环境中轻松和自如的感觉,高水准的翻译和松弛自如的心态,对一个翻译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他后来能为最高领袖做翻译,几次以翻译的角色置身于难得的历史现场,乃至于后来成为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显然与他在特定场合中的自如与淡定不无关联。因此他从心底感谢自己的国家,翻译班在他的记忆里也是那样的美好。
  然而,陪同外宾的好处还不仅在业务方面。吴建民在翻译班的1959 年到196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