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智囊-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悍剑蠓揭豢淳椭赖谝幌叩那把卦诤未Α=彻娼胨担髡绞保绻ぁ⒂ざ疾恢雷约旱牡谝幌咴诤未Γ獬≌揭鄞蚱鹄词呛苄量嗟摹J椤“⊥xt小说上传分享

从蒋纬国回溯辛弃疾(7)
蒋纬国强调德军的入伍训练一开始就是班教练,让士兵具备全班性的概念,培养自己是班里的一员的习惯。换句话说,就是训练士兵如何协同作战,如射击及前进时相互掩护。他解释说,当军队接近战线时,在敌人火力下,一个班只准一个兵前进,其他都是火力掩护,后面的先跃进,在战场上接近火线时,应该由一排掩护、一排前进,接下来由一班掩护、一班前进,到了最后就是各个跃进。跃进时,一个班里面只有一个兵在跃进,其他的都是火力掩护,所以跃进时应由后面先跃进,后退时则由前面先后退,一个班如果已经剩下7个人,就用7支枪先掩护一个人撤退,再掩护第二个人撤退,如此一来,这些人才能安全撤退,否则就会做无谓的牺牲。国民党军队没有专门的人来教导各个后退,在战场上也不会使用,德军则把此视为重要的科目。
  单兵教练在班教练里完成以及各个后退的训练,是德军的特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蒋纬国回国去第一师报到后,就发现该部队的教育与训练的计划虽然也有班教练至营教练的课程,却完全脱离实际。他就请求师长让他参与部队实训。师长说:“我们也正想知道你在德国所学的部队训练的方法。”蒋纬国就跟师长说:“我们的各个教练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因为我们认为士兵不够聪明;而德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们一开始训练就是班教练,各个教练则在班教练里实施,让每个士兵在一开始就了解自己是团队里的一员。”蒋纬国以为,胡宗南对形式的注意多过于实际,于是蒋纬国设计某一个新科目后,胡宗南就会把全师的干部召集起来,由他做示范,他们回去后再如法炮制,帮助全师的发展。
  蒋纬国说,国民革命军在与日军作战时,我方在前进到敌人阵地前,表现得都很不错,可是一旦冲锋发起后,还看不见敌人,等我方到日军阵地旁边后,日军才跳出几个兵,轻轻一个拨弄,我们的士兵全倒在地上,这是国民革命军的近战格斗训练出了问题。所以蒋纬国在当营长时,就主动向胡宗南建议在七分校随时开设短训班,他向胡氏保证,受过近战格斗训练的人,与日军作战时,绝对比日军还要强劲。
  抗战中期,潼关以东归汤恩伯部队防守,潼关以西归胡宗南部队防守,分属第一战区与第十战区。蒋纬国起先在赤水,后才到潼关守河防。地理上,他与汤恩伯总部管辖之战区相隔一条十二支河,常常看到汤总部之军队卖渡,造成这边战区的困扰。
  日军一直把一○五平射炮标定在国军的火车上,所以火车在进入射程之前要先烧火,把蒸汽烧足后再用最高的速度通过,称为闯关,从东向西来的火车很容易通过,只要在射程内快速通过即可,所以闯关车从来没有出过毛病。
  有一次,汤恩伯军队卖渡,从他那一区来了一批人,竟然带了12个地雷,预备炸掉蒋纬国他们的隧道,幸好被蒋纬国侦破,才没有酿成大祸。他在各处都布有眼线,甚至在河的另一边,所以他们还没有过河前,他就已经接到消息了,并且判定他们还会再来,于是就派一个班在那儿守着,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如果这些地雷在隧道中爆炸,就会有好几天无法通车子了。
  当时日军有一个构想,预备兵分两路围攻重庆,一路从汤恩伯战区压迫过来,蒋纬国判断日军知道要拿下重庆并不容易,因为日本空军已大大损耗,而且日军要把空军主力放在太平洋战区,所以在大陆本土作战的日军航空队很是乏力;而中美混合空军编练成功,中方军力大大增加。基于此,日军就改从地面压迫中国空军基地,使空军基地逐步后退,希图将中国的空军基地压迫到第二线,对他们的地面作战就有利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蒋纬国回溯辛弃疾(8)
当日军到达陕川、灵宝,快要到达潼关时,蒋纬国这一个营就奉命调预备队连去守十二支河。那时的军装是以粗布制成,经纬之间又不密,子弹袋也是以布做成,像个网子,如果没有子弹夹,子弹就漏出来,蒋纬国就发明把旧军装用三层叠起来,做成弹袋,弥补原有之弹袋。士兵常常上身*,扛着步枪与大刀在十二支河布防,日军不敢轻易靠近。
  日军战车第三师驻防该地,想打下潼关,不过潼关的地形无法让战车作战,只有河边才适合,所以蒋纬国就在河边设立反战车设施。他的部队每个士兵都受过战车肉搏战的训练,他们把步枪插在战车履带里面,让履带断掉,然后再用急速手榴弹(又名摩洛托夫鸡尾酒,也就是将酒瓶装满汽油,并放进白磷或黄磷,当磷接触空气时会自动燃烧)丢进战车透气孔,等汽油流下去之后,白磷或黄磷接触空气就会燃烧,战车自然也会燃烧起来,引擎一旦着火,战车也就毁了。
  春秋时,齐威王要和齐国大将田忌赛马,田忌的谋士孙膑授予奇计。就是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是田忌的下马惨败,不过上马和中马皆赢。此种竞赛策略,属于运筹学中的博弈论,但不论怎样的精通运筹学,上马和中马也需相当的实力,如果上马且在对方下马之下,那任何神机妙算也是枉然。所以,战术的精勤训练,乃是战争中最基础的部分,不可等闲视之。张发奎说:“我参加了淞沪、武汉、桂柳会战。可以说,在战略上这三次会战都是成功的,我们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但在战术上,我们失败了。讲句真话,我们从未取得一次胜利,只是延宕了敌人的前进,还多次重创敌军……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张发奎口述自传》)从这个角度来看蒋纬国的战术体系构建,一丝不苟,从脚底下做起,丝毫不予假借,确乎是用心良苦。因为他意识到,在这一层面上,没有丝毫投机取巧的侥幸和可能。
  幕僚的学养准备与超越的眼光
  蒋纬国认为,战略牵涉三个因素,力,力量;空,空间;时,时间。战略考量必须有通盘计划,在时间方面是传承的,在空间方面是全面的,幕僚作业要订出主计划与副计划,或备用计划,再召集有关人员修正计划。除了研究事情本身的对错与好坏之外,还要研究事情的可行性,第二步就是策划远程计划,这并不是以时间为限,而是以敌人的能力为研判标准。
  在战略上,力、空、时三要素需要配合,战斗讲究力;战术讲究空;战略则讲究时,时效若失去,费尽移山心力都难以挽回。
  蒋纬国的所有各时期学习笔记都很整齐,他到空军教授战术课程时,人家看了都不敢相信是他写的,因为那些东西就像是铅印的一样。
  胡宗南手下有许多留学归来的军官,但他用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性,不论什么人,他都要摆上一段时间,说是要看看这人有无耐性。蒋纬国认为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站在人力学的立场来说,应该适才适任,有效运用人力,使得展其长才。胡宗南习惯把干部闲置三年,如果干部耐不住,他也不会挽留,结果任由人才流失。真正有才干的人尤其是奇才,是不会空等的。而那些毫无作为的愿等待两三年的人,往往只是庸才而已。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蒋纬国回溯辛弃疾(9)
蒋纬国也谈到陈诚的功罪定位,明确说:“陈诚反对接纳伪满军,造成东北沦陷,是陈诚最大的一个罪,而且陈诚裁军极不得法,没有配合时间地点。照理说,他应该裁掉不打仗地区的军队,充实战争区域的军队,结果他裁军以后,也没有充实军力。”(《蒋纬国口述自传》307页)
  关于抗战末期军队状况,蒋纬国也是痛心疾首,部队资源能够保持三分之二的就算是很好的情况了。尤其是装备方面,日军一个连有9挺机关枪,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只有一到三挺机关枪。整体火力差距甚大,仅有日军的十分之一。
  蒋纬国说,做幕僚必须知命善运,及早知命,明确知命并及时善运,产生作业与行动的思维,所谓思维哲理就是孔子所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由果思考因,行动哲理则是有始有终。他说,其实很多道理在古书里面都已提及,“但是我发现很多高级将领既不念古书,也不念新书,一直思想僵化”(《蒋纬国口述自传》319页)。
  美国来华的一些军中幕僚很佩服蒋纬国的参谋理念。说到美国的一些高级幕僚,美国人说:“你不要以为我们西方人生活在逻辑里面,那些大爷照样是蛋头。”(《蒋纬国口述自传》319页)是以蒋纬国感慨,把打仗的学问拿来运用在人生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可以相通的,因为这些事情的思维哲理是一样的。
  关于战备支援,一个战事的案例,上级说可以支持48天,蒋纬国却认为只能支撑8天。这样,这个作战计划参谋之间的分歧相当悬殊,假如按此进攻而不能撤退,危害就大了。蒋纬国分析说,从理论上可以支持48天,但按照后勤物资最少的支援量来做打算,因为其中一样东西没有了,其他的东西再多也没有用处,所有的物资中润滑油一项只能支撑8天,没有一辆车子到了没有润滑油时,还能加汽油就走的,所以他说本案只能支撑8天。后来他的这个案子分析被评为优等。此事说明一个参谋作业必须万倍的细腻,因为这是攸关战略的重中之重。
  高级幕僚应有使命感,才能产生优秀的作业,如果只是较为狭隘地理解任务执行,就不免出现疏忽。蒋纬国说,上级交下的任务,到了自己单位之后,要变成本单位的使命,然后根据使命,再交给所辖的各单位,使命就又变成任务。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观念,不可以破坏,一旦破坏,军中就无纪律可言了。
  高级幕僚对于战略层面的任务,却没有思想上的反应,样样事情都等着逐级授权,就会陷入可怕的被动。想出一个点子之后,须再以逻辑思维来判断点子的好坏。蒋纬国从参谋角度考虑,认为:“权不是要等到授后才有,而是要跟着责任一起来,并且要变成一个制度。责任制度包含了随责任一起来的权力,职责必须进入游戏规则,凡是负何种责任的人,就有该种权力。责任制度是促进行政效率的重要观念,但是一般的长官都是爱权力不爱责任,这是人性的弱点,影响事情进行甚大。”
  关于无形战力与有形战力的辩证关系,蒋纬国说,无形战力有三种成分,一是学术,二是意志,三是纪律。他觉得*和专制的差别就在于长官有没有理智,某人的思维理哲如果是科学的,这个长官就是好长官,没有什么危险性,就算是错了也一定有其不得已之处。有形战力则为侦搜力、打击力、机动力、后支力、指通力。有与无,两者结合到最佳点才能放出异彩。

从蒋纬国回溯辛弃疾(10)
对于专业幕僚,应强调其逆序式的思维与顺序式的执行,而这些都需要以学术为基础,有了学术之后,先了解状况,再以学术分析状况,其决心才是客观的,才是有基础的、不会动摇的,否则就会把自己的私心放进去,这种计划一定是最笨的。
  蒋介石在与蒋纬国谈话时,常常对于黄埔系的人“忠勇有余,而智能不足”耿耿于怀,所以蒋老先生不断地举办训练班,派遣素质良好的干部出国留学,尤其是到德、日两国,因为这两个国家对于军事干部的培植非常严格,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民风就是踏实。当年日本邀请德国军事顾问到日本训练军队,德国考虑再三,预备派遣有名的大将到日本,最后有一位迈克尔少校向参谋本部建议:“什么人都不必去,也不必带一本书,只要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参谋本部问他有何能耐,他说出一套理论来:“我们人派得愈精愈多,人家只学得点点滴滴,我一个人去,向他们说明军事学的道理何在即可,道理弄懂了,就一通百通。其他的是要日本人自己建立军队,而不是德国人去帮日本人建立军队。”
  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先做远程计划,这是目标研究,须先认清目标,所以先要有一个目标分析;中程计划是为了要达到目标而设计的预算计划;近程计划则是切近现实应变。但是没有战略头脑的人将计划程序改为先做近程计划,再做中程计划,最后做远程计划,有所谓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或是八年计划,完全不合乎思维理哲(《蒋纬国口述回忆》第十一章《军制学》)。
  对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