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曼哈顿工程前奏-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里茨的这番话曾经传到他的上司舒伦堡耳里。据说,有一次舒伦堡来巴黎,在一次会议上听了莫里茨的一个建议后他征询大家的意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莫里茨有点异想天开。那是在莫里茨刚到法国,还没能大展其才的时候。莫里茨提出,打击法国地下组织最好的办法是,用法国人对付法国人,给他们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更广的活动范围。最重要的是,信任他们,至少,让他们觉得是这样。

    舒伦堡听了大家的议论之后,侧身对莫里次说,亲爱的莫勒,看来,这里再没有人能走进一个音乐家的世界了。而且,你好像也选错了地方,这里不是维也纳,我们也不是坐在音乐厅。

    同僚们放声大笑。在舒伦堡接任之前,莫里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舒伦堡来了之后,大家明显感觉到莫里茨在悄悄地把他们往自己身后甩。因此,大家的哄笑就有了很多夸张的成分,他们不愿意这个胖胖的其貌不扬的家伙最终有一天骑到他们头上。

    莫里茨事先当然想过同僚们的反应,但他并没有想到舒伦堡会这样说话。他面红耳赤,但他仍然据理力争,同时,因为激动,他的十指不自禁地轻轻敲打着桌子。但没说两句,舒伦堡就制止了他。

    “我想,你想要说的,刚才大家都已经听清楚了。”舒伦堡说道,看着莫里茨在桌面动弹的手指接着说,“而且,我感觉在大家听来,你给大家演奏的好像不是罗伯特的《蝴蝶》,而应该是他的《幻想曲集》吧。”

    莫里茨听了这话,终于把手缩到了桌子下面。舒伦堡抬着手,再一次制止了大家准备好了的嘲笑,在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后,舒伦堡这才接着说道,“我还想说的是,不论是之前的《蝴蝶》还是之后的《幻想曲集》,我都非常喜欢。如果你觉得我有资格做你的知音,那么,你有一个知音了。”

    “让法国人知道我们的一些秘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心知肚明,知道他们知道了些什么。”

    可以想见,莫里茨听了顶头上司这最后一句话,除了感激零涕,更有一种得遇明主的知遇之恩。舒伦堡还真没有看错,莫里茨在《幻想曲集》之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演奏了一首又一首罗伯特·舒曼的经典之作。他的奇思妙想在几次重大的行动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在德国保安局的地位也随舒伦堡的飞黄腾达而直线上升,直至担任了巴黎地区的秘密jǐng察主管,成了巴黎实际的幕后掌控者。

    一曲奏完,莫里茨抓起一支几乎和他手指同样粗大的红笔,在刚看到的那行广告下画了一条粗粗的红线。

    莫里茨所以这么兴奋,当然是有原因的。前不久,他本来有机会破获一个最具威胁的英国间谍小组,因为几乎是稳cāo胜券,他一反平时的低调,提前向舒伦堡做了报告,却偏偏功亏一篑,让他们逃出掌心,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这条突然出现的广告,让他再次嗅到了他们味道。

    莫里茨扔下笔,给医院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很简单,就几个字,我十分钟以后到。放下电话走出几步,他又转向拿起那张报纸匆匆走出办公室,坐上车,来到圣玛丽安医院。

    在医生值班室,一直等候的医生看到莫里茨进来,对莫里茨点点头。然后随同莫里茨穿过严密的守卫的过道,来到一间特殊的病房。

    病床上躺着的正是那位被捕的英国情报网的联络员,他大约三十来岁,尽管他已经基本痊愈,但他的手脚还是被用绷带固定在了床缘,这倒不是防备他逃跑,而是防备他自杀。战争期间,对于间谍而言,被捕通常意味着死亡。所以,敌占区的间谍都配备了紧急关头自杀用的氰化物药丸,以免活着落入敌手。玛格丽特对戴维所说的条例的第一条,在敌占区的特工首先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被捕获,其实也隐含了这层意思。

    莫里茨看得出来,这个英国特工已经完全没有生命危险,而且恢复得也很不错。

    莫里茨走到病床前,府身看了看英国特工,微微笑了笑,“你很幸运,我为你专门请来了全法国最高明的外科医生,是拉里博士把你从死神那里要回来了。这真是一个奇迹。”随即又转身对陪他进来那位医生说:“博士,你不觉得是你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吗?”

    拉里医生点点头,并且征询莫里茨的意见,他是不是也可以和这个特工说几句话。在此之前,莫里茨严格禁止所有医护人员和英国特工对话。甚至包括这个特工的伤情和治疗情况。

    “当然,”莫里茨不仅同意,而且鼓动道:“你们是应该好好聊聊了。”

    在得到莫里茨的同意后,拉里医生走近英国特工:

    “你一共中了三枪,有两颗子弹几乎都是致命的。其中一颗擦着你的颈动脉穿过,再偏右一厘米,就是你和死神的距离。而另一颗打穿了你的肺叶,嵌在第七节脊骨上。我把它取出来了。”

    拉里说到这里,他往后招了招手,一位护士托着一个托盘走过来,医生用镊子夹起托盘里的子弹,凑近病床上的伤员说:“就是它,它令我惊奇,它并没有损伤你的中枢神经。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恢复,和原来一模一样。像一只非洲豹。生命如此顽强,令我敬佩。”

    在莫里茨和拉里说话的时候,病床上的英国特工并没有看莫里茨一眼,但在听了拉里医生的话以后,他向拉里轻轻颌首,表示谢意。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拉里医生显然明白这位特工的意思,说:“这是我的职责,每个活着的人都有一份自己的职责。活着,就是一种职责。孩子,你要记住,。你曾经离死神只有一厘米。”他又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镊子上的那枚子弹说,“这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手术,整整十二个小时。如果你想把它留做纪念的话,没有什么比它更有意义。”

    但莫里茨抬手阻止了拉里,“以后你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我很想知道的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会更怕死还是更不怕死?”

    拉里医生并没有回答莫里茨的问题,而是说:“莫里茨先生,我刚才说的是,他离死亡还有一厘米。”

    受伤的英国特工听到拉里这样回答莫里茨,眼里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眼神。

    莫里茨也不在意,事实上,他问这句话,并不针对拉里医生,因此他对拉里说:“对,您说的对。我所问的问题也已超出一个医生所能回答的范围了。那么很对不起,现在我需要,和一个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谈一谈。”莫里茨说着,挥了挥手,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出了病房,就连曾经接到命令不得离开半步的两个特工也出去了。但在他们退出病房的时候,莫里茨让把那个装子弹头的托盘留下了。

    “我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那些同伴。他们都逃走了,毫发无损。如果你们赢得了这场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们就都是国家的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莫里茨一边说着,一边用镊子摄起那个弹头慢慢抬高,“至于那些法国人,你应该知道的,他们都被处死了,他们只能被处死,全部。”说到这里,莫里茨一松手,那颗弹头“噹”地一声掉进托盘。

    金属的撞击声在静寂的病房里突然响起,那个英国特工身体没动,但脸上的肌肉却不禁随之一跳。

    这一切,当然被莫里茨看在眼里。莫里茨知道,内心的镇静和官能的反应经常表现得不一致。它们分别属于两个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动物神经和植物神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植物神经并不反映人的思维活动,也不受人的大脑控制。但是,这种条件反shè却在某种程度上更真实地表现动物在接受某一信号时的本能。而求生则是生物最强烈的本能。莫里茨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仍然不动声sè。

    “拉里医生说得对,于你而言,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刚才我曾经问过,死过一次的人会更怕死还是更不怕死。拉里医生不能回答我,事实我也不需要你来回答我。我想,我们不应该再讨论这个问题,这毫无意义。我想和你讨论的是,战争让一些活着的人成了英雄,而另一些人却死了,听不到欢呼,当然也看不到鲜花,这是不是很不公平?”莫里茨说到这里,把目光投到英国特工脸上。

    英国特工垂下眼帘,避开了莫里茨的眼光,轻声说,“莫里茨先生,我想你也应该知道,无论我是死是活,我都是一个无用之人了。”

    莫里茨并没有接上英国特工的话,而是放下托盘,慢慢地踱到窗子前,把半开的窗帘全部拉开,自顾自地说:“那个晚上,你故意开着灯,并不时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切都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直到你拉开窗帘。那道窗帘从来没有被完全拉开来过,也从来没有人像你那样站在那道窗子后面,我知道我上当了,你赢得很漂亮。老实说,我曾经想过要不要放你走,这是真的。”

    这会儿,莫里茨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看那个特工一眼,而是自己在不断地轻轻摇头,接着说:“但如果我这样做了,你就赢得太过完美。你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不该有完美,也永远不会有完美。这就是你不得不躺在这里的原因。”莫里茨说着,起身在不大的病房里来回走着,“拉里医生说得真是好极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职责。”

    莫里茨说到这里,转过身来,“我好像又把话说远了。刚才我们说的是,对了,你最想知道的是,关于你的同伴,他们逃走了又怎么样了?我给你带来了他们的最新消息。”

    莫里茨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张报纸,走到床前,把他打上红线的那一条广告指给被俘的英国特工看,自己则不动声sè地观察着联络员的表情。

    汉斯牙科珍所需要一名助手,男xìng。

    ;
第十八章 诱猎
    ()    第十八章猎诱

    被俘的英国特工似看非看地瞟了一眼,没有任何表情。但是他的心里却猛地一震,难道,总部对这里的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这不可能。要么,是我们的人真的以为我死了?他们竟然还在采用如此危险的联络方式。但这似乎也说不通,因为,在被捕之前,自己所发出的jǐng报已经切断了包括这种方式的所有联络,和自己是生是死并没有关系。那么?难道他们仅仅只是为了试探而发出这样的联络暗号,以观察莫里茨的反应来证明自己的生死?那更没有这样的必要了,悄无声息是每一个在敌占区潜伏的特工最好的保护,没有人傻到要去老虎嘴边拔毛。在谍战中,你发出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会被利用,那怕是虚假信息。就算是投石问路,你投石的同时其实也告诉了对方你另有目的。这样做,实在是低估了莫里茨。

    看着英国特工毫无表情的脸和无动于衷的眼神,莫里茨当然知道他面对一个什么的对手。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他怎么掩饰,都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有的人目光会固定于某处,他的瞳仁会因之缩小。有的人眨眼的速度会变慢或者变快,而有人则会不自禁眯起眼睛。莫里茨没有看到这些。

    莫里茨接着说:“你刚才看这行字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你很平淡,甚至漠然。你甚至没有多看一眼我给你看的东西。你被我们抓住已经一个多月,你完全不知道你被捕后发生了什么。你的同事是否都安全了,你们的谍报网受到多大的破坏?你最后的舍生忘死,不就是为了你的同伴吗?”

    莫里茨稍稍停顿了一下,“作为一名优秀的特工,他应该不会放弃任何可能获得的消息。更何况,你在这里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

    英国特工听到这些,竟然渡过一丝不易觉察地微笑。

    莫里茨点点头,接着说道:“你的微笑告诉我,我给你带来了三个消息。第一,你从我给你的这条联络信号知道,你们的谍报网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当然了,除了您不得不躺在这里。第二,因为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你们国内的上司给了他们新的任务。”

    莫进而茨说到,故意停顿了一下。英国特工转过眼睛,看了莫里茨一眼。莫里茨接着说:“第三,他们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起新的联络。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