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在三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城上城下皆惊,但城下尤甚。

    不但典韦、高手、张南、焦触、田双等人一个个目瞪口呆,就连对高干知之甚深的夏昭、邓升等人也是深感意外,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高干会带着他们投靠张杨,此事若是传到袁绍与曹cāo的耳中,那中山甄家以及濮阳田氏难免会有灭顶之灾。

    只有韩浩暗暗对高干生出钦佩之感:“难怪这厮先得了典韦,后又强迫某入伙,果然有些谋略。”

    不过意外归意外,这些人并没有反对高干的决定。因为在他们心中,高干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

    朝歌县衙内,丰盛而又隆重的接风宴一直开到了午夜方才结束。

    酒足饭饱之后,张故亲自把高干等人送进了驿馆休息。临走时,张故还留下了一句话:“刘公子,请早点儿歇息,明rì一早儿,某亲自送你们前往怀县。”

    田双望着张培远去的背影,嘟囔了一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什么好心!”

    夏昭则道:“公子,今夜属下让兄弟们小心提防,张故这厮如果敢动什么歪心思,管教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高干轻笑一声,道:“何必如此紧张呢?大家赶了一天的路,都累得不轻,还是安心睡个好觉吧!某要先睡了。”说着,他伸了一个懒腰,径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张南摇头道:“公子这是怎么了?难道他不知张故这厮暗藏祸心吗?”

    夏昭与邓升一起劝道:“睡吧,听公子的话没错的!”

    两个人也拉着张南去睡了,只剩下典韦与韩浩面面相觑。

    典韦想了想,忽然拱手以礼道:“元嗣兄先去睡吧,今夜小弟在此jǐng戒,以防有变。”

    田园皱眉道:“此处是高枕无忧的所在吗?先生竟然如此大意,实在令某大失所望!”

    韩浩则笑道:“洪飞也去睡吧,养jīng蓄锐才是正理,明天还要赶路呢?今夜出不了大事!”

    典韦有些意外:“元嗣兄,这是为何?”

    韩浩徐徐道:“洪飞,你仔细想想,张故如果把我等安全送到怀县,引见之功是哪个也抢不走的。那张杨见了故人之弟,又得了这么多的军马和人手,岂能亏待了张故?张故是个聪明人,他会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难道还会冒着风险杀人越货?要不他也不会亲自送我们去怀县。所以说,今夜最不希望看到我们出事的人就是先前包藏祸心的张故。”

    “有理,元嗣兄果然是文武双全,比某聪明多了!”先前同在夏侯惇帐下时,典韦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佩服韩浩。

    “某聪明?那高公子呢?是他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化解了张故的祸心,真是一言可抵千军也!”韩浩则用更加佩服的目光望向了高干的房门。

    令人大煞风景的是,此时此刻,从高干的房中,竟然传出了一阵细微而有节奏的鼾声。

    ——————

    北风呼呼地刮,雪花飘飘洒洒。不是谁在原野高唱,歌手汤cháo那首脍炙人口的《狼爱上羊》,这只是公元194年初chūn,河南尹梁县景象的真实写照。

    巳时刚过,梁县西大街的一处酒肆之中,一个蓝袍青年临窗而坐,一碗接着一碗喝着酒,比喝水还来得爽快。坐在他下手的是一个浓眉虎目、一脸络腮胡子的黑袍大汉,他仰首将一碗酒倒入了喉中之后,望了望窗外越下越大的雪,不禁皱眉道:“公子,如此的鹅毛大雪,教我们如何赶路?再这样下个数rì,只怕等我们赶到益州蜀郡时,已经过了草长莺飞的阳chūn三月了。”

    蓝袍青年眨动了一下那双波光粼粼的眼睛,微微一笑道:“洪飞,您怎么还是这般的xìng急?待我将酒喝够了,自然是要走的,区区风雪哪里能挡得住我们的行程?”

    被唤作洪飞的黑袍大汉听蓝袍青年这么一说,不由豪气顿生,一把扯开了衣襟,露出了铁铸一般的胸膛,大声道:“公子说的是,只要你我将酒喝够了,莫说是这区区风雪,就是有千军万马在此,只怕也阻挡不住我们前去蜀郡!”

    黑袍大汉话音刚落,忽听得大街上马蹄声如雷鸣般而至,马队所到之处,便有人高声大叫:“西凉贼兵即将来袭,奉县君之命,各家各户青壮年都到县府门前校场集合,老弱妇孺紧闭门户,不得随意在街上走动,如有违者,以西凉军细作论处!”

    蓝袍青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暗忖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某好不容易推脱了张杨的留客之意,离开了河内,没想到竟然在这里与西凉军狭路相逢?难道这一切真是天意不成?仅仅是张济、张绣到此我倒也不惧,如果传说中的那位算无遗策的‘毒士’贾文和也随军而来,就让人头疼不已了。”

    原来,这个蓝袍青年就是高干,他从河内取道梁县,本来打算这几天赶到南阳再做休整的,没曾想在梁县遇到这么一场大雪,才带着典韦到酒肆吃酒御寒。

    在高干的印象中,张济叔侄到河南尹打劫粮草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谁料想人算不如天算,竟然让他在二月初就碰上了西凉军,难道真的是他这一双小小的蝴蝶翅膀,已经让历史车轮发生了转变?
第二十六章 风雪漫危城
    ()    随着县府中人的一路吆喝,在酒肆中饮酒暖身的人片刻之间便走了七七八八,只有高干还保持着原来的坐姿,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还在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着酒。

    而典韦是惟高干马首是瞻的人,他见高干坐着没动,自己也就没动。

    酒肆掌柜也是有些眼力价的人,看得出这二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便上前来深施一礼道:“这位公子,这位壮士,不是老朽要赶二位走,只是县君有令,老朽也是无可奈何呀!”

    “掌柜的,打扰了。”高干回过神来,急忙示意典韦打发了酒钱,二人一前一后出了酒肆,步入了风雪之中。

    “公子,上天让我等碰上了这档子事,就绝没有离开的道理!”典韦豪情万丈道:“因为离开的话,我等声名受损是小,梁县的百姓就要遭大殃了!”

    典韦虽然xìng情鲁莽,但毕竟出身寒门,对生活在战乱之年的百姓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洪飞之言,与某不谋而合!如今我等哪有离开的道理?”高干朗声笑道:“以某之意,我们不如到县府走上一遭,看一看梁县令李景的应对之策也是好的,也随便见识一下传说中的西凉飞熊军是如何的骁勇善战?有我等七百壮士在此,梁县城就不可能被攻破!”

    高干抛下了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迎着风雪,施施然往县府走去。

    “公子的脾气当真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凡是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从来不会改变,有时候比某还要倔强呢!”虽然跟随高干时间不久,但是典韦已经完全摸透了高干的脾气,他呵呵笑着,大踏步追了上去。

    此时距离破虏将军、领豫州牧孙坚在梁县阳人斩杀董卓军中猛将华雄已经过去了数年有余,江东猛虎孙坚也在襄阳命丧黄祖之手,如今扼守兵家必争之地梁县的重任在李景的手里。

    秦汉时期,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而梁县的人口将近两万户,无疑是个大县,因此梁县令称得上是一个秩千石的肥缺。

    这个李景虽然有些才学,但也不过二十五六岁,他只是得益于有了一个名唤李旻的哥哥,才得以坐上梁县令的宝座。

    李旻就是原来的颍川太守,因当年跟随江东猛虎孙坚组成豫州诸侯联军讨伐董卓,在梁东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李蒙击溃,孙坚侥幸生还,而李旻却被残暴的西凉军烹而食之,其部曲大多被热油灌杀。

    孙坚感激李旻之恩,在返回鲁阳时,就顺水推舟卖了一个人情,向袁术推荐李景坐上了梁县令的宝座。

    此时,李景手下不过仅有一千人马,由祖胜和韩然这两个县尉协助统领。能抵挡住如狼似虎的西凉飞熊军铁骑吗?

    走过来十三步,走回去还是十三步。一个像往常一样的大雪纷纷的中午,梁县县府书房内的气氛却并不寻常。梁县令李景愁眉不展,在房内来回踱步,一旁伺候的两个亲随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如何才能在西凉飞熊军的铁骑之下力保梁县城不失,成了压在李景胸口的一块大石。根据斥候来报,此次西凉飞熊军几乎是倾巢而来,除了五千铁骑之外,还有一万余人的步卒。李景虽然身处坚城,但是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了弃城而逃的想法。

    但李景很快鄙弃自己的软弱,且不说弃城而逃能否保得住xìng命,仅仅是为了自己兄长李旻的深仇与梁县百姓的安危,他都不能不战而逃。李景忽地一咬牙道:“来人,速速备马,某要到城墙上与守城军士并肩作战!”

    “喏!”一个亲随答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李景刚刚迈出书房门,忽见一个亲兵急匆匆而来,到了近前施礼道:“启禀县君,陈留高公子在门外求见。”

    “陈留高公子?难道竟然会是高干不成?他如何会在梁县?莫非是苍天怜我不成?有此人相助,何愁西凉飞熊军不退?”李景不由得一扫脸上yīn霾,大步流星迎了出去。

    说起来李景与陈留高家还有些关系,他的兄长李旻正是高干的父亲高躬的门生。四五年前,李景路过邺城,还去拜访过高干。

    高干昨rì进入梁县时,并没有与李景打招呼,他一行七百余人打得是中山甄家运粮队的旗号。

    李景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县府大门口,远远地往门外望去,只见大门口,一人在漫天的大雪中负手而立,一袭蓝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张雪白如玉的俊脸上写不尽别样的潇洒,正是当年与他有着一面之缘的高干。

    在他身边,如铁塔般站着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背上斜插着一对大铁戟,不知是何来路。

    “高公子,哪阵风将你吹来了?”李景抢上前去,一把握住了高干的双手,晃了几下道:“数载不见,公子的风采更胜往昔!”

    高干不得不寒暄几句:“小弟残躯哪里敢用风采二字?倒是文德兄脸上威严尽显,不愧是秩千石的一县之父母呀!”

    “让公子见笑了!”李景左手一伸道:“高公子,天寒地冻,你我且到府内小酌几杯,为兄的炉火上酒正温着呢?”

    李景听说过高干好酒,此时自然是要尽量投其所好了。

    高干正sè道:“大敌将至,我若是与文德兄躲在房中饮酒,岂不是寒了众将士之心?不如文德兄将炉火置于北门城头之上,你我雪花煮酒退西凉强敌,未尝不是一件快事?”

    “高公子之言,正合我意!”李景吩咐亲兵收拾一下,将炉火与酒具都搬往北门城头,自己则陪着高干、典韦乘马径直往北门而去。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北门,拾阶而上,到了城头站定,远远往西北方向望去。只见彤云密布,北风怒号之下,促使着万片鹅毛舞动,千团柳絮飘飞,那条原本笔直的官道已经被大雪漫漫地压着,却是分辨不清楚了。

    今年的天气太过异常,这样的倒chūn寒简直比严冬还要寒冷。

    正看时,只见一骑飞一般的赶来,到了城下施礼道:“启禀县君,西凉军先头部队一千铁骑已至北门外二十里铺,请县君定夺。”

    “这么快!”李景楞了一下,二十里铺距离县城正好是二十里路程,以西凉飞熊军的行军速度,最多再有半个时辰就会兵临城下。李景的心咚咚跳了起来,他扭头看了看高干,却见高干却是神sè依旧,嘴角甚至抿起了一道好看的笑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问道:“高公子,您怎么看?”

    “请问这位兄弟,可知西凉飞熊军的先锋官是哪一个?”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干需要知道来将是谁,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作战方案来。

    “这位公子面生得很,不知是什么来头?”城下的那位斥候不认识高干,心里不由一愣,但他见高干立在县君的身边,想来也是个奢遮人物,急忙毕恭毕敬道:“西凉飞熊军先锋官乃是偏将胡车儿,听说是骠骑将军张济帐下第一猛将。”

    “我知道了。原来是那个号称力能负五百斤,rì行七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