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在三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杰苦笑道:“你家主人也太看得起某了!此乃军机大事,不是我一个小小的长史所能决定的,贵客还是请回吧!”

    “长史大人过谦了,听说长史大人甚得将军夫人宠爱,自然能在张将军那里说上话的。”韩浩深深施了一礼道:“我家主人还说了,只要长史大人办妥了此事,他还有东西孝敬长史大人。”韩浩说着,毕恭毕敬的奉上了一个厚厚的礼单。

    邹杰接过了礼单,稍一打量,不由暗暗心惊,他没有想到颍yīn刘家出手竟然如此阔绰?若是将其中的几件遗失已久的先皇御器,经他的姐夫张济之手送给李傕等人,定能博得大悦,那么他的前程就不仅仅是一个长史这么寒酸了。但他脸上并不动声sè,只是淡淡一笑道:“承蒙你们颖yīn刘家看得起某,只是此事非同小可,着实不容易做到呀!”

    “长史大人何必自谦呢?”韩浩已经看出了胡赤儿的心思,急忙躬身道:“请长史大人一定要帮这个忙。”

    邹杰有些心动了,这么多的金珠宝贝他怎么会舍得不要呢?他寻思了半晌,方才说道:“贵客且在我府中住下,带我寻着机会给将军说说试试,但是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韩浩见时机已到,便笑道:“其实,此事说难亦难,说容易倒也容易。”

    “噢?”邹杰一愣:“此话怎讲?”

    韩浩道:“小人在来渑池的路上,听说兖州牧曹孟德已经从徐州撤兵,要率大军攻打洛阳附近的新安,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真有此事的话,渑池城中空虚,免得给了曹孟德可乘之机,还是及时召回张绣、贾诩他们才能够有备无患。更何况,长史大人只是传一句话,传言而已,又不必担太大的风险。”

    邹杰皱了皱眉头,心中暗忖道:“这话要家姐去说才管用,某要是在姐夫那里聒噪,只怕要被他赶了出来?”

    韩浩何等人物,如何猜不透邹杰的小心思,急忙又道:“小人听说将军夫人一向不问军政大事,长史大人只需说一句将军此次派遣jīng锐追杀庞羲,其实乃意在貂蝉也!”

    “此言可抵十万大军也!”邹杰也是见过大世面之人,如何不明白韩浩的话中之意?顿时脸sè一变道:“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想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宾客竟然还想得出此等妙计?刘福,你可愿意留在我府中出谋划策?”

    “此正是小人平生所愿!毕竟,留在长史大人身边,要比在颍yīn做一个小小的宾客有出息多了!”韩浩故意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好好好,今后有你作为臂助,本长史何愁不能飞黄腾达?”邹杰禁不住抚掌大笑,暗忖道:“姐姐向来专宠,我只需对她提上一句姐夫想抢貂蝉,只怕她就要慌不迭的吹枕头风,催着姐夫招张绣、贾诩他们回来了。仅仅是一句话,就能让我人财两得,也真是时来远转啊!”

    果然不出韩浩所料,三rì后,张济听了邹氏之言,心中惊惧不安,即可派遣信使勒令张绣、贾诩等人火速退兵,以防曹cāo。

    信使刚刚出了安邑城,邹杰就得到了消息,便令人请刘福来见。不多时,从人回报,说那个刘福已经不知所踪了。

    邹杰不疑有他,以为刘福只是不想留在渑池罢了,骂了几句不识抬举的东西之类的话语便不加追究了。

    却说韩浩不辞而别,会合了典韦离开了渑池,却并没有直接回梁县与高干会合,而是依照高干的嘱咐,联系了数十名江湖游侠,以及中山甄家在附近的人手,悄悄潜入了新城县,只管暗中购置了许多硫磺焰硝等引火之物,只等时机到来。

    ——————

    汉献帝兴平元年三月初十,来自渑池的信使已经到了梁县城外。

    张绣接到了张济让他即可退兵的军令,很是意外,急忙着人请贾诩以及从陈留抢粮回来的偏将杨胜前来商议。

    杨胜率先提出了异议:“张将军也未免听风便是雨了!兖州牧曹cāo远在徐州,与陶谦激战正酣,且前几年在荥阳吃过我们西凉军的大亏,岂敢来渑池来捋虎须?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我之见,还是攻下梁县再退兵不迟!”

    “杨将军此言差矣!”张绣皱眉道:“且不说曹cāo是否真的要攻打渑池,就算是虚张声势,我等就胆敢违抗军令吗?你应该知道我家叔父的脾气,违抗军令的后果是什么相信你应该心里清楚。”

    杨胜虽然一向眼高于顶,但是对于张济还是非常忌惮的,当下哭丧着脸问贾诩道:“敢问文和先生意下如何?”

    “军令如山,既然张将军让我们退兵,那就只能是依令而行了。”贾诩说着,嘴角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他这段时间处处受制于高干,颜面尽失,难得能有这样的好心情。

    “文和先生怎么一听到退兵的消息,就喜形于sè了呢?难道他已对高干心服口服了吗?这可不是他一向的作风啊!”张绣兴中狐疑,却是不便多问,点了点头道:“既然杨将军与文和先生都没有异议,那我等就商量一下如何退兵吧。”

    杨胜进言道:“既想退兵,需等到黑夜,留下空营和旗帜,并将羊缚于鼓上,梁县守军听得鼓响,不疑有他,待其发现我军已退,已经追之不及也。”

    “杨将军真妙计也!”张绣抚掌大笑道。

    贾诩却摇头道:“我军纵然要走,也得大张旗鼓的走,若是这般偷偷摸摸的走,外人还以为我等怕了高干?”

    “大张旗鼓的走?那梁县守军追出来又该如何?”张绣脸sè一变。

    贾诩微微一笑道:“我正担心着高干不来追呢?他若是提兵来追,某管教他死无葬身之地!”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张绣稍一思索,忽地又喜笑颜开起来:“难道文和先生是想引蛇出洞,然后设下埋伏,将追兵一网打尽?”

    “知我者张玉楼也!”贾诩胸有成竹道:“玉楼将军可撤了梁县其他三门的军士,将兵力悉数集结在北门,给敌军斥候一个出城活动的机会,再令军中细作四处散发曹cāo要断我军退路的消息,然后抛下帐篷、旗帜以及军中辎重,给高干造成一种我军仓皇逃离的假象,从而引诱他追赶我们。”

    杨胜讶然道:“文和先生,高干兵少,未必有出城追赶的胆子。”

    “我与高干虽然并不熟悉,但是几番争战下来,我自问对他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此人虽说智计百出,但习惯于险中求胜和以奇致胜。此二者偶尔为之,必收奇效,若是成了常备之法,便容易被敌人抓住软肋。”贾诩捋须笑道:“高干与我军对垒月余,虽说占了不少小便宜,又生擒了胡车儿将军,但仍然没有改变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要知高干此人,虽说出身陈留高家这样的名门世家,又是袁绍宠爱的外甥,但为人极好名声,此次如果能大破凉州军,则无疑会大大提升他的威望。玉楼将军,杨将军,你们说他会白白放过这一次名扬天下的好机会吗?”

    张绣皱眉道:“文和先生之言虽然深合兵法,但是从梁县一直到新城县,皆是一马平川,只怕是无处设伏呀,若是仅仅在旷野中设伏,只怕是难以全歼敌军。”

    张绣的疑问正在贾诩的意料之中,依然笑道:“玉楼将军,你不妨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儿,既然新城县城外无处设伏,那么新城县城内呢?”

    “新城县城内?此举真是奇思妙想也,纵是那高干素有文武秀出之称,只怕想破脑袋也不会料到吧!”贾诩这一番话,听得杨胜眉飞sè舞,张绣更是出声赞道:“有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难怪文和先生有军中智囊之称,果非幸至!”

    ——————

    却说西凉军既退,早有斥候报于梁县城内的李景与高干。

    李景暗忖道:“此番西凉军来犯,幸得高元才在此,才保得梁县不失。而我心志不坚,差一点儿就弃城而逃,至今思来还是羞愧不已。幸得张绣等人给了我这么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岂能白白放过?”

    李景拿定主意,便对高干言道:“元才公子,为兄yù率jīng骑八百,出城追击西凉军。”

    也难怪李景这么有底气,这两个月以来,在高干的建议下,李景又招了不少青壮年入伍,兵力不但增添了数倍有余,而且经过连rì来生与死的考验,这些新兵蛋子大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合格的战士。

    ;
第三十六章 妙计对对碰(二)
    ()    撒泼打滚求推荐!

    ——————

    高干劝道:“文德兄,兵法有云,穷寇不可追也。更何况,如今时机未到,若是执意追之,必败无疑。”

    “西凉贼兵害怕被曹孟德断了归路,已经抛下辎重,仓皇而逃,今rì不追,只怕要坐失良机!”李景不听郭嘉之言,遂让高干和县尉韩然留守梁县,自己与县尉祖胜带兵一千出城来追。

    高干苦劝不住,只得送出城外,临别道:“文德兄千万小心,切莫中了西凉军的埋伏。”

    “元才公子也太过小心了。”李景不以为意道:“由梁县到新城县,一路皆是平地,张绣、贾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打我军的伏击。公子请回城中,静候为兄的好消息。”

    李景说着,带领人马呼啸而去。

    却说李景和祖胜率众出了梁县,快马往北赶来,约莫半rì光景,便赶上了西凉军的后军。李景遥望西凉军队容散乱,不由环顾左右大笑道:“元才公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谨慎有余,冲劲不足,此番看我如何大破西凉军,生擒贾文和!”

    左右皆笑道:“西凉军仓皇鼠窜,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县君此战定能一雪前耻,扬名天下!”

    众人话音未落,忽听金鼓之声大作,本来看似慌乱的西凉后军顿时变得井然有序起来,摆开阵势,严阵以待,再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在声势上竟然比之有备而来的梁县军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莫非果真是中了贾文和的诱兵之计?”李景正惊疑间,只见一骑白马越众而出,马上一人相貌清癯,气质非凡,身着一件灰袍,脸上带着微微笑意,给人以沉稳之感。身后一杆大旗,上书“宣义将军贾”五个大字,正迎风飘扬,当是宣义将军贾诩无疑。

    “李县君,何故姗姗来迟?我已在此等候多时了!”贾诩哈哈大笑道:“快唤陈留高干出来一见,某有话要对他说!”

    “此人莫非就是妙计迭出的武威贾文和?”李景心中暗暗叫苦,硬起头皮朗声笑道:“元才公子没来,你若想见他,就快快下马受降,某保证如君所愿!”

    贾诩不以为意,依旧笑道:“李文德,某只要生擒了你,还怕高元才不来?”

    “西凉贼子,纳命来!”李景大怒,鞭梢一指,祖胜纵马舞枪,率领部下jīng骑冲向了贾诩。

    贾诩哈哈大笑,拍马便走,祖胜刚要追赶,忽然左右两彪人马撞了出来,接住了梁县军混战起来。双方好一番激战,直杀得天灰地暗,rì月无光。祖胜所带军马虽然个个骁勇,但怎禁得住两军夹击,眼看一场溃败在所难免,就在这时,只听身后马蹄声如爆豆似地响起,征尘飞扬之中,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五个大字“六部校尉朱”。

    早有斥候报给贾诩,说是袁绍帐下朱灵率六部人马前来。

    “朱灵怎么说来就来了?他不是在徐州协助曹cāo吗?”贾诩深知朱灵非易与之辈,不由微微吃了一惊,急忙把手一挥,西凉骑兵如cháo水般退去。

    “朱校尉怎么来了?难道是高元才搬来的救兵?”李景背后有了朱灵撑腰,不由得胆子壮了起来,喝令祖胜率兵追击,务必要生擒了贾诩。

    祖胜刚要走,忽听身后有人高声叫道:“祖尉君,穷寇莫追!”

    祖胜回头一看,却见一匹白马飞一般地窜了过来,马上之人身着一袭蓝袍,一张英俊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淡淡的笑容,却是留守在梁县的高干。

    祖胜又惊又喜:“元才公子,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朱灵校尉呢?”

    “朱灵在徐州与陶谦激战正酣,哪里能顾得上梁县?某只不过是扯起虎皮做大旗罢了!”高干轻笑道:“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六部校尉的字号就是好用,仅仅是一面旗帜便吓得贾文和望风而逃,真是快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