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舟:载人航天的故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航天员寻找合适的着陆点造成困难。要想安全的降落在月球表面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在登月舱即将着陆之际,才发现预定的着陆点是一个里面散布着巨砾的大坑,在最后关头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冷静地操纵登月舱,用了大约19秒避开大坑,降落在离预定着陆点4英里远的地方。登陆时燃料箱中剩余的推进剂仅够再维持30秒。
航天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任务后返回登月舱,启动上升段的发动机,乘上升段返回月球轨道,而下降段则留在月球上,这样就减少了发动机所需的能量。上升段在月球轨道上与指令…服务舱会合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指令…服务舱开始返回地球。在实施进入地球轨道的机动前,阿波罗飞船要先抛掉登月舱上升段,然后启动服务舱的发动机,开始返回地球轨道的反向加力。进入返地轨道后,飞船实质上是在经历3天太空中的下落运动,进入外围大气层前,指令舱与服务舱分离,指令舱开始返回地球。  
                  
 登月计划:登月的准备和实现(图)
 阿波罗16号飞船指令长在月球插上美国国旗
对于阿波罗计划这样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对此,NASA的技术人员不仅细致地设计和论证了整个方案,还通过大量实验来保证登月的万无一失。通过实验,不断地发现问题、修改方案、再实验,直到把问题隐患全部排除。从1960年到1969年,前后约10年时间,美国在各种实验中严密地验证了从发动机到运载火箭、从分系统到整个飞船的各方面问题。
为了支持登月计划,了解月球表面的情况,NASA还执行了三项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勘测者探测器计划,月球轨道器计划。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NASA在阿波罗10号飞行试验结束后,宣布阿波罗11号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离开月球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点火发射,参加这次登月任务的航天员是:内尔·阿姆斯特朗、布兹·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0点56分???,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此后,NASA又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除了阿波罗13号因为在赴月途中,服务舱氧气箱发生爆炸,被迫返回地球外,其它飞行均获得圆满的成功。但13号的飞行也显示了阿波罗计划极强的应变能力,发生紧急情况时,地面指挥人员经过周密的研究,指示停止登月,最后航天员靠登月舱的动力、水、空气及食物绕过月球返回,安全回到地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5月肯尼迪总统宣布开始到1972年12月结束,历时约年,工程共耗资255亿美元,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参加,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计划能在规模和资金上超过该计划。它的成功和取得的成就,在政治、科学和技术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波罗计划所取得的很多技术成果,不仅为后来的航天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航天史上,这“巨人的一跃”,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登月计划:苏联的登月计划
 在登月计划中苏联似乎没有采取什么动作,西方对此一直有种种猜测。事实上,苏联曾经制定过登月计划,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进展缓慢,加上政治上的考虑,该计划被中途放弃了。
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直到20多年后才被外界证实。1989年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几位教授访问苏联,在莫斯科航空学院亲眼见到了当年登月计划的一些设施。1990年5月,当年登月计划的主设计师米申应邀来华,也证实了60~70年代登月计划的存在。 。。
1960年,科罗廖夫设计局开始研制超级运载火箭H…1,西方称之为N…1,该火箭的初衷是向火星发射无人重型探测器。由于受美国制定阿波罗计划的影响,苏联政府决定抢在美国前面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于是1962~1964年,科罗廖夫设计局按登月计划对H…1火箭进行了多次改装。
1964年8月3日,苏联通过《关于月球和宇宙空间考察工作的决定》,规定了登月计划的具体任务和期限。要在1968年前实现载人月球登陆考察,计划的全称是“H1…Л3”。计划中“Л”是俄文单词“月球”的第一个字母,西方也将该计划称为N1…L3。
H1…Л3计划使用的H…1运载火箭采用了多级并联方案,这是由于苏联一直没有解决单燃烧室大推力发动机发面的问题。火箭主体是常规推进剂——液氧和煤油的三级火箭,总长约100米,最下面长长的锥体是火箭的第一级,底部最大直径米,由24枚到36枚火箭发动机并联而成。发动机分内外两圈布置,4个游动发动机控制火箭的姿态变化。第一级最大推力可达4500~6350吨,比土星5号3450吨的推力大了很多。第二级装有8台发动机,总推力约1432吨,第三级装有4台发动机,总推力约320吨。
第三级的上面是一个助推火箭和一个助推制动火箭,这两个火箭保障飞船飞往月球并使之进入月球轨道。飞船在火箭的上部,由登月舱和月球轨道舱组成。月球轨道舱是由联盟飞船改装而成,带有一个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以乘坐2名航天员。助推火箭上面的四部分构成了Л3系统。
发射前几小时,两名航天员进入月球轨道舱,进行最后的检测后,火箭点燃。火箭的前三级将上部的Л3系统送入地球的近地轨道。然后Л3系统内的助推火箭启动,开始地球轨道到月球轨道的转移。接近月球时,助推制动火箭开始工作使飞船减速进入月球轨道。不久,一名航天员从月球轨道舱经过舱外转移到登月舱,登月舱与月球轨道舱分离并向月球降落。与阿波罗号一样Л3系统的登月舱也由4条腿的缓冲支架支撑,实现平稳着陆。月球表面的任务完成后,登月舱靠自身发动机离开月球,同样也将4条腿的支撑结构留在月球上。登月进入轨道后,与月球轨道舱会合对接,航天员回到轨道舱。此后两舱分离。两名航天员一起返回地球。
H…1火箭试验记录
试验时间       结果
1969年2月21日飞行2分钟后发生爆炸
1969年7月31日点火后在发射台上爆炸
1971年6月21日点火后在发射台上爆炸
1972年11月23日起飞不到2分钟发生爆炸
注:后来调查四次爆炸的故障可能均出自第一级,证明多级并联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很不可靠。
出于政治的需要,H…1火箭的整个研制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加之多个发动机并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H…1火箭的发射试验一败涂地。1969年初到1972年底的4次试验火箭均发生了爆炸。而此时美国人早已登上了月球,这就使得苏联的登月计划面临政治上的压力。1972年苏联政府要求暂停登月计划,但仍有部分登月计划在继续实施。阿波罗计划宣布结束后,苏联政府彻底失去了对登月计划的兴趣,登月计划得不到任何拨款。而且苏联开始重点发展载人空间站,因此,登月计划最终没能在苏联实现。  
                  
 联盟系列
 登月计划中苏联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由于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无法解决,最终落在了美国人的后面。于是苏联明智的调转方向,开始大力发展空间站。在登月计划和轨道空间站的发展中,苏联人研制了足以令其自豪的联盟(Soyuz)飞船系列。
联盟复合体
东方号计划后,1962~1964年间,苏联的航天部门对未来计划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规划,初步形成了两项计划,东方…ZH飞船和联盟复合体。对于为什么发展联盟复合体,苏联一直没有透漏其具体任务,西方的研究者根据其发动机推力所达到的数值,曾推测是执行载人绕月使命,为载人登月做准备。
科罗廖夫设计局的技术人员提出联盟复合体时,为了解决运载火箭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进行轨道交会和对接的试验和训练,联盟复合采用了多段结构,各段分别发射,在轨道加油的方法。
设计人员设想联盟复合体由三部分组成:联盟…A、联盟…B、联盟…V。首先由联盟运载火箭将联盟…B送入地球轨道,该舱段实际上是一个不载人的火箭舱。接着再由火箭将只携带推进剂的联盟…V送入地球轨道,这两段在轨道上自动会合对接,由V段供给B段的燃料。
联盟…A是一个载人飞船,最后发射入太空,在轨道上与V段对接后,航天员可以启动B段的火箭发动机开始太空机动。联盟…A的上部是圆桶形的轨道舱。圆桶的一端装有与联盟…V的对接装置,另一端连接着钟形返回舱,返回舱的下部通过过渡段与设备舱相连。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整个苏联的航天计划都是服从于政治需要的,为了与美国较量,复合体计划被一再拖延,再加上后来苏联的登月方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消轨道加油方案,代之以研制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所以联盟复合体计划只处于设计论证阶段就中止了,并没有具体实施。但它并不是毫无成果的,苏联的工程师们后来在联盟…A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型号的载人飞船——联盟系列飞船。
联盟飞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的技术人员一直在对联盟飞船进行不断的改进,到现在联盟飞船已经发展成载人飞船中最大的一个家族。所有的联盟飞船基本保留了联盟…A所使用的布局,由三个舱体——轨道舱(Orbital Module)、返回舱(Reentry Capsule)、设备舱(Service Module)构成。
科罗廖夫在联盟飞船最初的方案中就曾指出要把飞船造得“更加紧凑”,因为这与运载火箭离地的推力以及返回舱的质量大小有直接关系,同时飞船越小,可以承受的力就越大,安全性更好。因此联盟飞船无论重量还是大小,都要比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小得多,不需要使用土星5号这种大推力的火箭。到目前为止,联盟飞船的发射都是由联盟运载火箭完成的。
一些人认为科罗廖夫发展的联盟飞船,把苏联人引入了歧途,但事实说明科罗廖夫的考虑是正确的,充分显示了他的坚韧和创造性。
飞船发射前的几个小时,2名或3名航天员从轨道舱侧面的圆形密封舱门进入飞船,轨道舱的外壳是两个半球,中间嵌以圆柱形的“腰带”。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后再经过下面的另一扇密封舱门进入返回舱,躺在座椅上的等待发射,座椅上的靠垫是根据每个航天员的具体体形制作的,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了航天员在发射和返回时所受到的过载影响。
大量试验的证明,人对“胸…背”方向的过载具有更大的承受能力,联盟座椅安装时椅背与返回舱的底部只有很小的角度,所以航天员是“躺”在座椅上的。
火箭点火后,在火箭的上升阶段,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将飞船送入轨道后,航天员观察面前的仪表板监控飞船的工作状态,通过座舱两侧的圆形舷窗,航天员能够观察到协同飞行的航天器和进行天体观察,以及飞船的定位,操纵飞船执行飞行任务。
飞船后部设备舱内的发动机使得飞船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机动。设备舱底部中央是主发动机的喷口,该发动机可以多次启动,根据任务需要在适当的时刻点燃,进行飞船的变轨机动。技术人员为了保证飞船的安全性,在飞船内安装了备份的双燃烧室发动机,喷口分别位于主发动机的两侧。设备舱的四周还布置数台小发动机,用来调整飞船的姿态和微小的移动。
提供较大的推力,主要使飞船进行变轨机动的发动机,称为变轨发动机。控制飞船姿态的发动机称为姿态控制发动机,一般推力较小。
除了发动机,设备舱内还安装飞船的电子设备、环境控制、通讯等大部分仪器设备。由于这些仪器设备的对工作条件都有一定要求,不能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所以安装在设备舱前部密封舱内;而变轨发动机及推进剂贮箱则安装在后部的非密封段。在设备舱的外面还有一圈圈的“螺纹”,是用来散热的,称为辐射散热器。
在大多数联盟飞船上,苏联的技术人员采用了太阳能产生电力的技术,即在设备舱两侧安装太阳电池翼。发射过程中,太阳翼折叠贴靠着飞船的舱体,进入轨道后电池翼即展开,航天员操纵飞船自转,使太阳翼的帆板面向太阳,吸收太阳能。之后飞船绕太阳…飞船的轴线旋转,由于几乎没有阻力影响,飞船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旋转,这样太阳翼就一直受到太阳的照射。在航天工程中,这种使联盟飞船相对太阳保持适当姿态的方式称为“翘向太阳(solar warping)”。
太空中航天员的生活以及各种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