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煞七十二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架势,这张家怕是被那鬼物祸害得不浅。

    进了大堂。

    老道打量着堂内众人,这一帮人虽然大多面色憔悴,但印堂之间并无遭受邪疫的迹象。

    他看向李长安,李长安也是摇了摇头,他这双眼睛也没看到什么鬼物。

    榜文上说得清楚,遭了鬼的是张家家主。

    于是李长安直接问道:“不知道张员外在什么地方?”

    于是这帮人又一窝蜂把两人领到一间厢房。

    厢房上摆着几张太师椅,主位上病恹恹靠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这人面色发青,眼窝深陷,任人都瞧得出是命不久矣,怪不得没有出门迎接,这应当就是被鬼缠上的张员外了。

    老道正要上前见礼。

    李长安一把拽住他,指了指张员外的肩头,那里坐着一个皮肤青黑,浑身浮肿婴儿状的小鬼,它踩在张员外肩头自顾自玩耍,时而用乌青的嘴巴贴住张员外的耳朵,瘪着的腮帮子一鼓,张员外就打一个哆嗦。

    老道从袖中掏出一张符箓,这次却是“灵锺生神符”,用于唤起目神。他拿符纸在眼前一晃,看向张员外的肩头,脸色顿时就凝重起来。

    这张员外还有些开口的力气,他被这鬼折腾怕了,瞧见老道面色沉重,不由得担心问道:“玄机道长,这鬼您也不很难对付么?”

    老道答非所问,说了声:“凶得很。”

    闻言,张员外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幽幽叹息:“无缘无故,这是什么鬼物要来害我张某人的性命?”

    “什么鬼物?”老道呵呵一笑,“当然是令千金。”

    张员外面色不渝:“道长不要开玩笑。”

    “开玩笑?”老道却是反问到,“员外这几年难道没有溺死婴孩么?”

    听到老道的话,张员外愣了一阵,再回过神,目光中竟带着一丝释然。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蒙昧时代,大多数地区都有溺死女婴的恶习,连许多大户人家都不能免俗,看来张家也是如此。

    张员外带着最后一丝侥幸,问道:“再没有办法呢?求道长救我一命。”

    谁知,老道却给了个截然不同的回答。

    “谁说没办法?老道我要起坛!”

    在这方世界,道士和和尚一直是驱邪除妖的主力,但在竞争力上,和尚一直搞不赢道士。为何?还不是因为道士在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可以开坛做法,请来各位祖师以及神明为自己助拳。

    业界有句话——没有什么问题是开一次坛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把法坛摆高些。另外,这句话是李玄霄说的。

    吩咐下张府的众人去准备开坛的物件。

    李长安凑到老道身边,问道:

    “这小鬼真有这么厉害,需要开坛才能解决?”

    这一路上,开坛只在老道嘴上出现过,从未付诸行动,当然主要原因是怂。

    “开坛也不一定能对付。”不料老道却一反方才的气势汹汹,他叹了口气,指着那鬼婴说道,“作孽呀,那小娃也不知道往这张家投了多少次胎,次次都被溺死,不知道死了多少次,才有如此怨气!”

    李长安听完呡住嘴,半响才继续问道:“那开什么坛?”

    法坛可不是随便乱开,每种法坛都有自己专门的符箓、法器、步骤、经文,各种机巧都是各派的不传之秘。上景派只是一个小道派,传下的法坛科仪不过两三种。

    老道也大致为李长安讲解过。

    “用诸真镇魔坛仪么?”

    老道转头看着那鬼婴许久,神色游移不定,最后还是叹了一声,说道:“用赦罪超化坛仪吧。”

    张家别院。

    院门紧闭。

    在院子的东角,摆起一座法坛,令旗、位牌、符简、章表一应俱全,师徒二人守在坛边严阵以待。

    而在院子的另一边,张员外躺在椅子上,竟是精力不济,已经沉沉睡去。

    “师父?”李长安指了指员外。

    “无妨。”老道摆摆手,“睡着总比醒着好。”

    随后,他便示意徒弟做好准备,脚踏七星步,嘴中念起经文:“元始上帝,真符敕行。元始太真,五灵高尊。太微皓映,洞耀八门。五老告命,无幽不闻”

    行过一段科仪,老道打了个眼色。

    早已等待多时的李长安,赶紧搬出一个小木盆摆在院子中央,盆子里是新鲜寻来的人奶再加上霜糖,这两样东西最是吸引小孩儿,算是投其所好,用来把鬼婴引离张员外,以便老道作法。

    老道捏了一个法诀。

    那鬼婴便似乎闻到了什么味道,手脚并用从张员外身上爬下来,咿咿呀呀地爬到小盆子边。

    在李长安与刘老道紧张的注视下,鬼婴先是用鼻子嗅了嗅,在盆子边上转了几圈,最后终于耐不过天性,一头扎进了盆里。

    这奶里放了特制的符水,这鬼婴一沾上便有些晕乎乎。

    计划完成了一大步,李长安闷在胸口的一口气就要吐出去,耳边就响起老道急促的喊声。

    “快!”

    老道已然掷出一道令牌,手舞足蹈,口中急急念出经文:“朱雀陵光,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兵逃亡”

    李长安一个激灵,一步就迈到鬼婴旁边,拿着一根红线套向鬼婴,因为怕把鬼婴惊醒,也不敢捆得太紧,粗粗捆上之后,便用木钉钉在地上。

    隔得近了,李长安才发现,这鬼婴青黑的皮肤下隐约有着白色的斑纹,身体的肿胀让它大了不止一圈,但眼耳口鼻却没被肿胀盖住,只是眼眶中没有眼珠,口中没有舌头,五官都是黑漆漆的洞,看起来反倒更加恐怖。

    待到李长安退开,只觉得额头上凉飕飕的,拿手一抹,全是冷汗。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只剩下最后的超度。

    前面步骤的顺利让师徒二人都隐隐松了口气,后面的超度也很顺利。

    在老道请动神明的帮助下,鬼婴的凶戾之气渐渐化去,身体也一点点从浮肿的死相变成正常婴孩的模样。

    一炷香时间过去,鬼婴只剩下半身还有些浮肿。

    可突然。

    “鬼呀!”

    一声不当时的尖叫。

    原是张员外悠悠转醒,一睁眼便瞧见一个下半身尽是青紫色浮肿的婴孩儿,下意识便惊叫了起来。

    一张嘴他就意识到不妥,猛地捂上嘴巴。

    可是。

    鬼婴已然被惊醒!

第七章一意孤行() 
“鬼呀!”

    听到这声惊呼,李长安马上便意识到事情有变。

    那鬼婴从木盆里抬起头,歪着脑袋四处瞧了一阵,很快便意识到自己遭了道士的道。

    它突然露出愤怒的表情,嘴巴一张,一股低沉的尖哮从它嘴中澎涌而出,听的人头晕目眩,胸闷欲吐。

    而在这尖哮声中,它又从新变作了青黑浮肿的样子,转了身,恶狠狠地看向张员外。

    张员外被骇得连人带椅反倒在地。

    老道赶紧对着李长安喊道:“快护住张员外。”

    可那鬼婴身子一扭,反而径直扑向了刘老道。

    老道士措手不及,慌忙之下,拿着手边香炉、令旗胡乱砸过去,这些东西没加持法力也不过是寻常物件,碰到鬼婴的身体也直接穿了过去,根本阻挡不了鬼婴。

    眨眼间。

    鬼婴已经扑到了老道面前。

    “吾命休矣。”

    老道绝望地闭上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手却从旁边伸出来,电光火石间抓住了鬼婴的后颈。

    正是李长安在千钧一刻间赶到。

    人鬼殊途,不仅在于人看不见鬼,也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不可触碰。而在这段时间,李长安却发现自己不仅可以看到鬼,还可以触碰到鬼。

    这大抵是小黄书上“通幽”给他带来的本事。

    而这本事今天就救了老道一命。

    鬼婴在李长安手中挣扎不休,皮肤的手感也是湿润滑腻得恶心,李长安也只得强忍着,不敢放手。

    可鬼婴没挣扎几下,却突然停下了动作。

    “又要来什么幺蛾子?”李长安却是不喜反忧。

    果然。

    “咔咔咔”

    在一连串的关节摩擦声中,那鬼婴的脑袋竟然转了180度,面朝向了李长安,而鬼婴的嘴巴不再是一团黑洞,瞧起来到像个人样,可嘴巴一张却没有舌头,只有口腔里一层层细密锯齿样的牙。

    这一口下来,怕不止皮肉,连骨头都能嚼成渣渣。

    鬼婴张嘴就要咬,李长安赶紧丢了一小块白色物件进它嘴里,它反射性地闭上嘴,脸上竟然又露出安详得神色。

    李长安穿越时带的东西不多,除了小黄书,也就是一裤兜从酒席上拿的花生瓜子奶糖,这一个月过来,就只剩下一颗大白兔。

    先前,往奶水里混符水的时候,随手也在奶糖上弄了些,没想到关键时刻还真用上了。

    “师父!”李长安大声喊道。

    “哦。”

    还沉浸在方才险象中的老道,慌忙回过神,他双手合出一个法诀,用大拇指扣住符笔,念到:

    “一笔天地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妖魔鬼怪避走千里远。”

    紧接着,用毛笔涂上朱砂,点在鬼婴额头,也不第二笔,直接笔走龙蛇,一张符咒一蹴而就。

    总算又将鬼婴给镇住了。

    师徒不敢在大意,赶紧继续超度。

    这次总算没出什么差错。

    终于,鬼婴在一片霞光中渐渐隐去。

    师徒二人都一下散了架般,一屁股坐在地上。再看张员外,居然又已经昏倒过去。

    “缠住张员外的恶鬼已被老道超度,以后只需安心静养即可。”

    安抚下张府家人,住进张家安排的小院,又将伺候的仆役散去,老道转头就对李长安说道。

    “张员外恐怕命不久矣,浑身精气早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否则那鬼婴也不会这么容易被咱师徒超度。”

    说着,老道拿出张家给的好酒灌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大葫芦,一边给徒弟讲起了江湖经验。

    “这次的凶险,你小子也是见识到了,这大户人家的活计是能不接就不要接啊。”

    “这恶鬼害人难不成也嫌贫爱富?”李长安一时半会儿没想明白。

    老道冷笑一声,小声说道:

    “凡事冤有头债有主,作恶必有果报,平头百姓能做什么孽?朱门富贵又能做什么孽?你看着哪个富贵人家的房子下没埋着几个仆役,井眼里没填着几个婢女。平头百姓闹鬼不过鸡飞狗跳,大户人家那就要家破人亡!”

    老道越说越激动,李长安心道:没看出来还是个老愤青。

    老愤青敲着桌子,下了结语。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凶神恶煞!”

    “那城门上悬赏的蓝皮恶鬼又如何?”

    李长安冷不丁问道。

    “那蓝皮恶鬼呀,凶得很哦!”老道不以为意,摇头晃脑说起来,“看那榜文上所说,那蓝皮鬼已经有了实体,怕是修行有成的大鬼,唤声‘夜叉’也未尝不可,你师父这点道行”

    老道摇头不语,眼角却猛地瞧见李长安听得专心致志,就差没拿笔记下来。

    “咦?这小子平日听我说这些,都是打马虎眼应付,什么时候这么认真?”老道心里暗自念想,“不对”

    刚想问什么,却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锣鼓唢呐声。

    老道再看自己徒弟,李长安脸上已经挂起了歉意。

    老道一下子站起身来,两三门窜到门前,推开房门。

    只见,小小的院子挤满人,几个吹拉弹唱的混在其中,使劲制造着声响,当头的竟是个身着绿袍的官人。

    那官人朝着老道拱手做礼,说道:

    “本官乃榆林知县王德元,见过玄机上人。”

    玄机上人?我么?

    老道正在发愣,一时间也没回礼。那王县令也不怎么在意,在妖魔存世的年代,笑傲公候的和尚道士不知几凡,他也就当老道是高人本色了。

    “那蓝皮恶鬼为祸乡里,我榆林百姓都惶惶不可终日,玄机上人愿意挺身而出,不避艰险要为我榆林百姓除此孽障,还我一方清平,我王德元替榆林百姓谢过玄机上人!”

    “哐当。”

    老道眉毛胡子一颤,手里的葫芦掉落在地。

    除去蓝皮恶鬼?我?

    老道昏头涨脑之际。

    “我师父昨日夜观天象查得”李长安却从老道身后走出来,“这恶鬼本是地府里一夜叉,趁地府不备逃到人间,化作美女吃人,不过是方逃出地府,肚中饥饿身上乏力方才使诈,如今吃饱了人肉”

    言下之意唬得院子里的众人一片惊呼,饿得没力还能吃人,如今吃饱喝足那还得了!

    老道瞧着这场景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