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长明-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贫弱。就会被其他国家所欺”

    “那法制也是人定的,只要制法者想改变法律就改变法律,那不跟人治是一样的了吗?”

    “法制的主要特点就是要长久,朝令夕改只会使法制废除。所以,法制贵在坚持。但错误的法律也要及时修改。所以法要变,要恒。”

    “卫先生,朕听闻变法在中原各国很是流行。为何卫先生不寻求大国,而来我秦国”

    “大国思维固化,各种势力经营多年难以撼动,所谓变法不过是跟风而行,最终最多就是改便一下部队的体制罢了”

    “那我秦国呢”

    “秦国有两大优势,一是,变法犹如割肉,谁也舍不得痛。而秦国刚经历过大的动乱,可谓是脱胎换骨。只要愿意,新法必然可行。二是,我上次来秦国便探访过民情。秦国人就被欺压,但思想上对新的事物并不反感。而且内心很是高傲。新法只要是有利于他们的,必然会被推崇”

    “好,朕也觉得秦国是该好好改革的了。可是怎么改,还请先生教我”征明离开皇位,向卫鞅行了一礼道。

    “陛下莫要客气,我在魏国时已经写好了,几篇法典。但我还想在实地考察一番,好把具体的法律落在实处。”

    “好,朕这就给你开具文书,你可以到秦国任何地方考察,包括军营。先生,还望你速速完成新法,就我秦国百姓与水火之中。”

    “臣万不敢怠慢。”

    “还有一事想向先生请教。上次你说是故人推荐你来的。那故人可是老师。”

    “不是无忌大人,不过确是陛下之师。不过是教功夫的”

    “是朕的秦羽师父。”

    “是的,他说你好学上进,将来必是一方明君,只是底子薄,希望我前来帮你。”

    “谢过先生,肯来我秦国如此蛮荒之地”

    “陛下严重了,秦国必在陛下的带领下,傲世天下。”

    待卫鞅走后,征明兴奋的来回踱步。两个老师都再为自己为秦国招揽人才,他也应该做点什么。

    skbshge

第21章 新法() 
征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便请来无忌询问。

    “陛下想广纳贤才,便要有好的政策引导。不过臣建议不要急于一时。第一,卫鞅才去考察,他回来制定的新法。肯定是有自己考虑的,陛下现在招揽人才,到时候再把别退了,恐天下闻之,便没人敢再来了。第二,天下人才多如牛毛,只要陛下能提供好的平台,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第三,你师父秦羽,还在外面为你推荐贤才。陛下当先搭好框架,才能招揽贤才来填补,否则还不是两眼一抹黑。”

    “老师说的有理,可是朕就是很急。现在秦国内乱虽除,但外患扔在。留给秦国的时间不多啊。”

    “陛下,欲速则不达。不过陛下的心情,臣可以理解。这样,陛下可先拟一道圣旨求贤。待一切都与卫鞅商议确定后,再广发天下。不过这道圣旨要写得大气磅礴,也要有实有据,这样人才才会来秦国。而不是骗子。”

    “好,老师,朕这就拟旨”征明兴奋道

    “陛下,还有一事要奏”

    “老师何事啊,怎么不在朝堂之上说”

    “是陛下的家事,近日皇太后召见了几位老臣,讨论了陛下的婚事。太后虽然急促,但陛下必定已经亲政,所以这些大臣推荐我来探探陛下的想法。这毕竟是陛下的家事,微臣不敢再朝堂之上询问。”

    “婚事?”征明一愣“秦国大乱刚刚平定,一切还在百废待兴中,朕如何有心情讨论此事”

    “立后虽然可以暂时不考虑,但陛下还是要上心。皇后也是一国之本,想以后陛下可定会联姻,到时候没人管理后宫,恐会生些事端。”

    “好,老师,我考虑一下。”征明想了想道“不知老师和母后有什么合适人选吗?”

    “尚书蔡大人家的千金,太后十分满意,所以尚书大人已经请画师画了画像,还请陛下过目”无忌乘上一个画卷

    “算了吧”征明看到不看就扔至一旁。“老师,这卫先生可能要几个月之后方能回来。这几个月内,朕该做些什么。”

    “想想陛下这么多年的所见所闻,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卫先生毕竟不是秦人,对秦人的风俗也可定不懂。在立法时有些东西还需陛下纠正”无忌见征明没有兴趣,也没再过多去管画像。

    “好,对了。最近怎么没见过小蝶啊”

    “那孩子自从得了陛下的令牌,隔三差五的往皇宫跑,成何体统。所以我严令她不能出府门半步。”

    “哦”征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无忌告退后,征明呆坐在那。

    “陛下何必心忧呢,现在秦国上下还有你得不到的东西”征明闻声望去,正是平叛之后便去寻游天下的徐福

    “道长你回来了,你不是云游天下去了吗”

    “该找到的东西找到了,自然回来了。”

    “哈哈,道长找到了什么好东西。”

    “现在还不好说,也许等你大婚的时候可以看到吧。”

    “哈哈,道长说笑了,哪来的大婚”

    “陛下喜欢小蝶姑娘,所有的人都能看出来,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为什么”

    “因为权臣刚除。如果小蝶嫁给陛下,陛下觉得无忌会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权臣。那时候他的进谏,陛下听还是不听?无忌这人没有野心,也屡出奇谋,也算是算无遗策。陛下凡事皆听,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认为陛下全听他的。如果不听,万一他对了呢。现在秦国了经不起任何错误。”

    “谢过,道长了,每次与你交谈总是有很大收获”

    “哈哈,陛下严重了,不是和贫道交谈有收获,而是陛下只肯在贫道面前表露心机。”

    君臣二人谈了一夜。徐福尽讲一些天下的见闻。听着徐福的见闻,征明又隐隐约约回到那阵可以和白起,小蝶等人,战死沙场的时候。

    半年后,卫鞅回来了。征明看着眼前的人,要不是吴桐说过他是卫鞅,恐怕征明都认不出来,一头长发披着,满面污垢,身上衣服简直就是乞丐装。

    “卫先生怎得如此狼狈?难道是各城守将没有接待好先生”征明赶紧来到卫鞅身边

    “不是,我根本没有用文蝶,我想看真实的秦国,所以一路装作乞丐,沿路乞讨。”

    “苦了先生了”

    “哈哈,秦人天性朴素善良,简直就是一块没有雕琢的璞玉。如此国君,再配上如此国民,何愁不一统天下。”卫鞅心中大快,面上也放荡了一点。

    “先生可是已经有了治我秦国的良策了?”

    “有了,还请陛下再给臣几日,臣整理一下。必将新法乘于陛下”

    “辛苦先生了,先生赶快回去好生休息一番。新法不急与一时。”

    “那臣先告退了,”说罢大笑的走出宫殿一路喊到“如此秦国,如此秦人,如此秦军,天下亡矣”

    征明看着已经疯狂的卫鞅,心中产生疑虑,这疯子真能拿出新法来。

    三日后,卫鞅带着三大车的奏章进宫拜见征明。

    “陛下请看,这便是此行的成果,不过这还只是大概,有些细节还需商讨,”卫鞅指挥宫中内官不停地摆放着奏章。然后一摞一摞的指给征明看。

    “陛下。这是军队管理办法,这是军功法。这是民役法,这是农田法。这是九品官职法。这是刑法,这是民诉法。这是税制法。这是商人法。”

    征明看着座座跟小山似的奏章,心中大惊,没想到三日便能写这么多。便随手拿起一份查看。

    “先生这是三日未休啊”

    “哈哈,怕忘了,不敢休息。来陛下,我替你一一解释。”

    君臣二人,就在这书房内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讨论新法的内容。

    “朕在这代替秦国百姓,谢过先生,”

    “陛下,新法只要能帮助秦国,鞅此生足矣。”言罢就昏死过去了。

    待太医安排好卫鞅后,征明紧急召见了长孙无忌,让无忌看看新法。自己却在一旁睡着了。无忌看着手中的新法,大笑道。

    “哈哈哈,秦国何愁不强,先皇你可以明目了。”

    skbshge

第22章 解惑() 
孟子也很随意,所吃的东西皆是秦国的小吃。晚宴上,孟子的学生,同秦国君臣,对当今天下大势进行了讨论,对学问也进行了研究。双方都很开心,收获不少。孟子的学生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肯千辛万苦的来到秦国,对普通百姓授课。秦国的潜力真是太大了。

    “陛下,今日就到此吧,明日卯时,我在这前方的河边等你。明日一过,我便要继续云游传学去了。”孟子将征明送到营外。

    “好”征明干脆的答到

    第二日,寅时征明便来到湖边等候。孟子来到河边时,看到征明已经再等候自己,点了点头。

    “秦国由陛下这样的君王,秦国幸矣。”说罢,看着天边升起的太阳。“唉!天下危矣。今日替你解惑,希望陛下来日善待中原百姓。”

    “前辈,严重了。我只想秦国强盛。并不想吞并天下”

    “哈哈,也好。陛下,有什么事就问吧。老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闻前辈学识渊博。我秦国自建国以来,便被世人所无视,灵孝两帝时,权臣当政,致使国家混乱。前辈觉得我秦国出路何在。”

    “哈哈,陛下不用犹豫,你现在走的便是正道。”

    “前辈不是一直推崇的是王道吗”

    “王道者,以德行政者王。我虽抨击中原各国王者。是因为他们国力强盛,自己也是读圣贤书出来的。行王道,施仁政。是理所应当的,是为天下表率。否则百姓人人效仿君王,那天下岂不是大乱了。而你秦国百姓善良淳朴,国力羸弱,我让你们行王道,就像让即将饿死之人不吃饭一样。”

    “那前辈可有什么指点秦国百姓的”

    “记住,不忘初心。不论以后怎么样,秦国的百姓都要保持现在的宽容,开放。而陛下你也别忘了,对天下百姓一视同仁。切不可忘了你的求贤令。换来的是天下的人才,你不是秦一国的人才。”

    “在下谨记。前辈。我先让秦国的孩子都能有学习的机会,只是秦国之地复杂。很多村庄所处之处偏僻。无人愿意前往。”

    “嗯,陛下现行之法。已经很好了。只是人手不够。所以这些人压力很大。不过陛下放心,人才终会有的。不过这教材吗。我已经叫学生们,准备了大量的书籍。到时赠与陛下。到时候陛下就有可以教的东西了。”

    “谢过前辈,这些书籍都包含了哪些?”

    “都是我儒家的经典。包含了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皆是我们儒家的经典科目。也是一个仕子该有的品性。”

    “礼乐射御书数?”

    “礼,就是礼法。不学礼无以立也。这是做人的根本。乐,就是乐器。射,便是弓箭?御,便是驾驶车辆。书,便是书画。数,便是算数。”

    “朕明白了。掌握了这些。方能为仕子?”

    “哈哈。还有很多呢。不过陛下既然决定普学这些,那人才肯定能很快培养出来的。”

    “谢过前辈了。”

    “唉。天下各国纷争不断。礼法荒废。国家以利益为重。不择手段。长此以往。君子之道恐怕会成为这世间的绝响了吧。”

    “君子之道还能成为绝响?”

    “人人向往利益,只知获取不知付出,便哪来的君子之道。你放眼当今天下,哪个不是寻求利益而不顾礼法,道义。所以君子之道恐怕危矣。”

    “现在天下大乱,各国争霸。百姓人人自危,自然是只追求利益了。您看那些来我秦国之人。一个个都喊着自己才华横溢,如我秦国不好吃好喝伺候着,便要到处宣传秦国欺天下人。其实让其干实际的东西,却又没有能力。唉。如此之人,也敢号称学子”

    “哈哈,是啊。所以我们两人,都是一样的。在自己认为的道路上坚持前行着。只不过,你变法图强,终有一日天下会为之惶恐。而我坚持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我自己也不清楚。”

    “学生受教了”征明向孟子一拜

    “不敢,只是互相交流一下。唉,出了秦国,我又得是那个食古不化的老夫子了。哈哈。”

    “天下人终会记住前辈的。”

    “希望吧,希望我儒家的精髓,能够流传万世。”

    二人又交谈了很长时间。征明对未来的路越来越坚定了。

    竖日,征明帅秦国大臣们共同为孟子送行。孟子身着礼服,对征明行了天子之礼后,便向西进发。准备继续深入秦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