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之上,即使广散侦骑,却不能将战场上的一丝异动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当你不知道你地敌人是谁,是来自何方时。”

“好计!”赵诚称赞道。他并不相信宋国皇帝会在这个时候派兵参战,只是王敬诚所说的设想很有诱惑力。一个狠毒地计划在赵诚与王敬诚两人心中同时产生,只不过赵诚却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当天,赵诚就派出一队骑兵,带着赵诚的书信从中兴府出发,马不停蹄,从会州南下,驰到仙人关外。宋沔州统制张宣收到贺兰国王的书信时。不敢怠慢,误了军国大事,连忙派快骑接力送至临安。然而,宋国君臣都没给赵诚任何面子,当庭决议拒绝赵诚或者说是窝阔台的要求。

赵诚既不生气。也不焦急,他毫不犹豫地又派了一位信使去仙人关请求入境。刘翼受命替赵诚写了一篇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凝练洒脱的国书:

夫中国者,礼义之所从出。殊不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苟听诬受间,拒宾朋于万里之外,乐乎?礼乎?岂不为夷狄之羞也!今有贺兰国王赵诚者。盖中国之后裔。虽事蒙主,然不忘皇宋之中国风仪也,犹自心忧也。昔夏国不恭,乃有皇宋五路大军之穷讨,以仁师讨不义不恭之小邦,盖中国之怒也。今小王暂居兴州之蛮荒边野,遥望皇宋之繁华礼仪,奔波于蒙宋之和事,筑千秋昌盛之伟功。然陛下弃吾犬马效劳之心如破履,徒令小王心伤,而令金虏贻笑也。

若蒙主与中国乘隙伺便,角力竞斗,虽十年岂得休息哉?即念天民无辜。被兹涂炭之苦。孟子所谓“未有好杀能得志于天下”也。淮水以北,皇宋祖宗龙兴始出之地也。岂容金虏燕雀所窃居?中原百姓翘首南望,盼汉家王师北定中原时,泣血不已。

小王领贺兰国王之爵三年未满,然恩礼无所亏,贡聘无所怠,何期天子一朝见怒,拒关不纳?

呜呼,小王遥拜宋天子于贺兰之下,盼陛下允吾临安一行,共修贵我两国盟约。若夫被拒,无颜见中原父老也!方今解天下之倒悬,必假英才巨德,经略何不进谠言、排邪议,使皇宋与蒙古欢和如初,中原百姓重睹太平?

当赵诚这封国书被送至宋国君臣面前时,宋国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如同被烧着了眉毛,纷纷大骂赵诚无知蛮狄,竟敢指摘大宋国不知礼数,可笑可气!但是从这国书里,赵诚却说得有理有据,当年夏主对大宋朝廷不恭,遭大宋五路大军齐头并进讨伐,现在我赵诚对你们大宋这么恭敬,每年还派人送来礼物,竟然连门都不得入,这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大宋国乃礼仪之邦,难道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居然是不知礼数,要么就是太胆小!

饿死事小,失节为大。这大宋朝廷的面子是大事,大宋国满朝文武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竟被一西北蛮王引经据经,给指摘出自己地不是来,士可忍孰不可忍。

文人出身的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郑清之出班奏道:“官家,依臣拙见,我朝许其来朝觐见,不让他有指摘我朝的口实。再者,我朝以礼相待,多赏帛绢,至于与蒙鞑和议之事,应付予有司搪塞,谅他一个蒙鞑蕃王能奈我何?”

这郑清之与史弥远有姻亲关系,也曾参与立赵昀为帝的事情,颇得赵昀信任。不过此人对皇帝还是比较忠心的,在对淮东李全地策略上,就反对史弥远的姑息养奸之策。

“官家,臣以为那贺兰国王虽是蒙鞑一蕃王,但他领党项旧地,地位非同小可。蒙主既以他为使,可见彼有求于我朝,而非我朝求于彼方。故我朝允其入境,着礼部优待之,厚赏其钱帛,好言相慰,与其周旋,万万不可承诺任何非份之求。”权相史弥远奏道。

史弥远在淮东李全身上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想息事宁人,甚至通过绥靖之策肢解李全的兵马。于是李全就发动了一场小型的政变,郑清之见国事危急,说服了皇帝赵昀,才最终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诛了李全。史弥远在不久前李全反叛时,大概是心中有愧,一度想自杀。如今他看起来老了十来岁,皇帝看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准其十日一赴朝堂治事。

“就依丞相所言,此事就这么定了。礼部全权负责诸般事宜,令新任侍郎苟梦玉与其接洽,尔等不要失了我天朝礼仪之风,让无知胡酋耻笑。”赵昀道。

“遵旨!”群臣躬身领旨道。

赵诚并不认为宋国一定会允许自己过关,他是抱着能去便去,不能去就拉倒地心理。然而,大宋君臣都准备给他送礼了。

既然如此,赵诚在公元123年隆冬从中兴府出发,跟在他身后地是大批商人。与其说他是使团,不如说他领导的是一个商队,都准备去大赚一笑,就跟历代西夏王朝向宋国派出的使团曾经做过的那样做。

赵诚路过渭水时,特意去见拖雷,带着一批钱粮去劳军,他可不希望自己出使宋国时,拖雷向宋国挑畔,让自己被宋国皇帝当成人质了,更不想被“斩使以示威”。

拖雷正在围攻凤翔。他对赵诚还是很有意见的,当年忽邻勒台大会,赵诚公开表示支持窝阔台,拖雷对此耿耿于怀。不过当他看到赵诚对自己表现出的恭顺之情,尤其是真金白银来劳军,还是极为满意的。

“不儿罕,我听说,前几年的赋税你都交足了,怕是不少吧?”拖雷有意无意地问道。

“拖雷那颜说的是啊,银锭二十万两,粮二十万石,帛二十万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您看,我都瘦了。”赵诚指着自己地脸道。他很不要脸。

拖雷眼中闪着一丝羡慕之情,夹杂着一些遗憾。他羡慕赵诚交的银帛那是交给窝阔台,遗憾的是那不是交给自己的。

“不儿罕你这话恐怕是夸大了些吧?你可是财神,你若是瘦了,那可是一件天大的祸事啊。”拖雷笑着道,“我早就说过,你不儿罕是国家地重臣,岂能瘦了去?这次窝阔台派你出使宋国,也是希望你能完成借地攻金甚或联宋灭金事宜,你要好好办,若是办成了那又是大功一件。”

“那颜过奖了。”赵诚连连摆手,“我不过是一文臣,可比不上拖雷那颜,真称得上是国家地柱石,劳苦功高,若是要砍了女真皇帝的头颅,还得仰仗那颜手中地刀才行。”

拖雷放怀大笑,连连对着赵诚举杯。他很自负,在此时的他看来,灭亡金国只能依靠他拖雷才行,因为他手中掌握着大部分军队。他浑然不知自己功高盖主,更没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军队让窝阔台如坐针毡,或者说他知道却并不以为然。

而赵诚看他就像是在看一个病入膏肓之人。

第四卷 贺兰雪 

第四十八章 使宋㈡

太湖外,春寒料峭。

虽已经是二月了,天空却下起了雨夹雪。雪下了一个时辰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场春雨来得太不是时候,尤其是对那些正在赶路的人们来说。春雨贵如油,但在行人的眼里却是令人烦闷不已,不仅有些寒意,还让人萌生困意。

安吉州(湖州)北,太湖西畔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座有小山,山上有一座山神庙,天色已晚,有一批行人不得不在这座破败的山神庙里过夜。这一行人看上去像上一个官员带着家眷的样子,那为首的四十多岁,身着普通的长衫,看上去像是文官,却给人简洁干练的感觉。

这时庙外春雷阵阵,在山神庙内的庙舍间长久地回荡着,一道道闪电照亮了这座山神庙,那高大神像在闪电的映衬下显得狰狞无比,妇人及佣人模样的人脸上露着恐惧之色。

“大人,这种怪天气真是少见啊。”一位看上去像是幕僚模样的人,就着柴火搓了搓手道。

“不用担心,春天天气本就多变,我等在此歇息一晚,待明日天晴再赶路也不迟。”官员不以为意。

“大人,逆贼李全在淮东的气焰嚣张,百姓被其鱼肉,民不聊生,如今大人已经奉皇命诛李全于新塘,立下举国瞩目之大功,这次大人回朝面君,定会受官家的奖赏。”幕僚道。

“那李全本就是无耻之徒,两面三刀,无恶不作,去年二月蒙朝中宰臣看重,起复我为一州之牧,节制本州军马,赵某与家兄联手,诛那李氏逆贼,还淮东百姓一个朗朗晴天,幸不辱使命。保疆守土。诛杀贰臣逆子,本是我等身为臣子者本份,我等岂能追逐名利?”官员道。

原来这位看上去儒雅的官员却是一名武将。这位武将正是宋名将赵方之子赵葵是也,去年他被南宋朝廷起复,依前知滁州、节制本州屯戍军马。而他的胞兄赵范也同时被起复,知镇江府、节制防江水步并本州军马。他们兄弟两人都是知兵之人。称得上是儒将,两人联手终于诛了李全。这次他是奉命回朝当面接受皇帝的嘉奖。

幕僚道:“大人忠义,在下自是知晓,淮东百姓也是知晓。可是在下听说,史丞相以国朝立国初年曹彬下江南,太祖未肯以使相与之之旧事。劝官家不要赐我淮东将士以厚赏,又说什么御将之道,譬如养鹰,饥则依人,饱则去。难为我淮东将士忠心为国,热血沙场,指望着这次能不次拔擢。史丞相此举让我淮东将士寒心呐。他日。若是再出现李全这样的逆贼,还有谁肯挺身而出?”赵葵脸色暗了一下,那柴草熊熊燃烧,偶尔爆出一两声火星来,在这空旷的山神庙里回荡着,庙外的雷鸣似乎都无法遮盖住。

赵葵长叹了一口气,他端起一只酒杯,冲着幕僚道:“来,义夫。你新入我幕府,以后我还要仰仗你为我解忧,喝点酒暖暖身子,别去想那些我们不指望的事情。”

“多谢大人厚爱!”幕僚连忙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这幕僚姓余。名。字义夫,蕲州(湖北蕲春南)人。家世贫寒,落拓不羁,曾就读于沧浪书院、白鹿书院。他失学后投奔到了赵葵手下充当幕僚。

“好!”赵葵赞赏道,“我辈虽读圣贤书,为文则为谦谦君子,但身为军事者,当为纠纠男儿,不可学妇人优柔寡断之辈!”

两人正说话间,只听“咣”的一声,山神庙大殿外那残存地半扇门板被外力撞飞,殿内众人闻声转头朝门外看去,大惊失色,有妇人惊叫了起来。

只见在电闪雷鸣之中,一个黑色的骑兵从门外骑着高头大马走了进来。他戴着宽大的斗笠,身着黑色皮甲,腰畔挂着一张角弓,左侧佩着一把长剑,手上却持着一杆钢枪。当殿内众人回头看到那被撞飞的半扇门时,骑手正将挥出的钢枪柄收回,很显然骑手是用枪柄将那门砸飞了,膂力惊人。

一道闪电在空中一闪而逝,惨白色的亮光正射在那黑色骑手地身上,显得那骑手无比的高大和神秘,如同暗夜中迎面飞来的一支箭矢,夺人心魄。这突然闯进来的骑手让殿内众人大吃了一惊,而那全身黑色披挂的骑手很显然也吃了一惊,他大概没想到这个荒山野岭之中的破庙里居然也有一大帮人在此避雨。

赵葵是武将出身,他地少量从人也大多是军中之士,都全神戒备着。骑手打量了众人一眼,径自骑着马走了进来,旁若无人地四处打量着,然后又进了后殿巡视了一番。时间不大,骑手又出来了,仍然没有下马,以致于他过那些低矮的门洞时不得不伏下身子,这位骑手的屁股大概是粘在了马背之上,根本没有要下马的意思。

“对不起,诸位,我家主人今晚也要暂住此庙,若有打扰,还望海涵。”骑手操着口音浓重的汉话说道。

赵葵见这骑手并无恶意,但这身装束却是吸引了他的好奇心,料想此人应该非宋国军中之人,他不相信会有北方骑兵敢堂而皇之地在大宋国腹地撒野。赵葵道:“此庙并非我私人的有,你家主人若是不嫌我等碍眼,不妨同住。”

“多谢了!”骑手拱手称谢,却并没将眼前全神戒备诸人放在眼里,转身驱马离开了。

“大人,他们会是什么人?从他们地装束来看,并非是我大宋地军士。”余问道,“金国骑兵与他的装束又不同。”

“待会便会知晓。”赵葵沉声说道,“八成是外蕃之人。”

半个时辰之后,雷鸣电闪停了下来,庙外传来马匹嘶叫的声响,紧接着传来了马踏泥泞地面及嘈杂的说话声。就在赵葵与余狐疑之间,一匹又一匹体型剽悍的骏马鱼贯而入,一个又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士带着殿外的寒意与风雨,进得山神庙来,将这大殿之内挤得满满的。

只听方才那位露过面的高大骑手喝道:“躲开点、躲开点,别都挤在这里。一营负责放哨。二十里外至此地分五层警戒线,晚上我会安排三营与四营轮流接替。二营一部将马匹全都牵到偏殿去,准备好草料,小心料理了,另一部负责打扫清理营地;三营抽出两什就地起火,埋锅烧汤。国主马上就要到了,剩下人就地休息。”

“是!”所有人齐声答道。

这一行人正是贺兰国王所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