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清-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条约中,后面的三份协定都是技术、商业条约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只有前两个协定中,燕无良为了顾忌英法两国的面子,都没有要求两国进行官方赔偿,仅仅在人员的赎金上进行了一点讨价还价,看到燕无良的退让,已经获得了巨大利益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没有在进行太多的矫情,最后英国人赔偿了350万两(其中没有包含英国人的伙食费和二子诈骗来的!巴赞礼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借据,表示这些会在私下里还给燕无良。这样就有了500万两),法国人是250万两,但是这两个国家都以帮助满清开设一处矿山进行补偿,燕无良知道自己不可能从两个强盗的手里要出来白银,也就不再强求了。至少这两个糖公鸡(铁公鸡是一毛不拔,糖公鸡是还要粘别人几根毛!)也算是出了点血,而且这个时候的中国需要的不是白银,是工业!是军事势力的强大!燕无良是信奉那句的——财富的制造能力,要远远大于财富本身!所以燕无良也就接受了。但是要求在文本中,必须写明是给的白银!

巴赞礼和格拉蒙两个人很不解。

燕无良苦笑着,“我们的国家,别的都可以不要,但是面子是一定要要的!没有办法,只好这样,到时候贵国直接将设备送来就好了,别的就不用管了!”

两个现在已经是仇人的家伙,相互看了看,耸了耸肩,旋即就是相互之间的冷哼!

看得燕无良心里直高兴,“嘿嘿,等老子把泰国人妖的事情给你们相互通个气,看你们还是不是仅仅冷哼!”

就这样在咸丰十一年、同治元年、西元1861的夏末,燕无良在北京经过一些列的尔虞我诈终于签订了给满清南方沿海,带来10年安宁的在外交史上著名的北京五协定,算上之前的《远东协定》合计为北京六协定!

这个事情结束后,燕无良就和法国人商量了,看看法国人能不能帮助自己训练一下海军,结果被格拉蒙一顿鄙视,搞了个没趣。

知道这件事情后的巴赞礼倒是主动找到燕无良,表示可以提供一定的教官帮助清帝国训练海军,燕无良心里感觉这个事情,有点不保险,就没有立刻答应,结果巴赞礼急了!

“你们自己懂海军吗!在这个远东,现在只有你们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剿灭海盗,难道让我们大英帝国的商船,暴露在海盗无处不在的海域自生自灭!”巴赞礼对燕无良不相信他十分的愤怒。

燕无良一看,太阳,我就知道你不是按好心,还不是为了鸦片能够输入的痛快!老子就不让你训练!

不过心里是这样想,但是现在没人的燕无良也只好答应了。

巴赞礼见燕无良同意了,立刻就说,“现在在香港有4只战舰,他们就是贵国未来远东地区强大海军的老师了!”巴赞礼在未来、远东两个词上加重了语气,提醒燕无良不要进行军事冒进。

燕无良哪里听不出来?

“我国仅仅需要远东地区的固有利益!”

“呵呵!那祝贺贵国成为远东的强国!”

“希望大英帝国的太阳永远不要落下!”

喜笑颜开的巴赞礼,没有听出来燕无良的意思,巴赞礼绝对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的第36个年头,他的国家曾经无敌于天下的强大海军就和他最优秀的学生在印度洋大干了一场,而就是从那一场战争开始,他那个日不落帝国的太阳,也开始逐步的斜阳夕照了!

正笑得喜笑颜开的巴赞礼立刻被燕无良下面的一句话给搞得有些坐不住了——具我国在暹罗获得的可靠情报,法国人正再向暹罗边境进军,而暹罗并不是我大清帝国的属国!

巴赞礼立刻就站起来,“您得到的情报确实吗?”

燕无良耸了耸肩,“本王仅仅是个年轻的贵族,只是知道有人告诉了我,至于是不是真的,本王就不知道了!”

巴赞礼看着燕无良的样子,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当天就让自己的秘书,返回香港去了。

得知巴赞礼派人出了北京的燕无良,让燕安去交代了在新建立的法国大使馆工作的管家燕斌。

很快格拉蒙也派自己的人出了北京至于去哪里?除了南安或巴黎,恐怕没有别的去处了。

给这个国家上完眼药的燕无良,就和没事人一样的,去筹备自己的海军训练计划了和进攻日本的事情了。

但是海军训练计划,还没有个影子,伐日的准备也没有办好,一个问题飞来了,把燕无良给砸了个半死。

慈安皇太后要求燕无良立刻和自己的小妹妹——海蓝完婚!

十三 朝鲜乱起!(第一更)

燕无良签订了保证满清南部国家安全的六个协定后,开始在预备伐日的事情。

慈安皇太后此时,已经有点坐不住了,限令燕无良必须在九月十五把自己的小妹妹,海蓝给娶进门。

燕无良接到这么一个懿旨,已经有点头皮发麻了,怎么了?海蓝现在是14岁,但是按照后世的算法是个12周岁的!绝对的绝对的幼女!那是要枪毙的!而且不管女的愿不愿意!

不过看着慈安皇太后那个不容置疑的表情,燕无良也没有办法,娶吧!

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迎来送往,一边忙活着这个,一边还要盯着英国人给自己训练海军。

不过燕无良倒也是明白人,自己也不懂得机帆舰队的内容,也就是看看得了。具体的事情,那是一件都不做,明确的命令也是一句都不说。用燕无良一句话,外行就是内行眼里的白痴,白痴是什么?白痴就是老实呆着,别人把你当个人,要是还胡说八道,那就要被送进精神病院的!

再说海军训练也是着急不了的,燕无良也就不再着急了,但是朝鲜的问题,却不是多么好办的,李鸿藻已经到了朝鲜快半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个时候的李鸿藻,正在朝鲜首都汉城景阳宫里大发脾气。

有两百年历史的景阳宫的屋顶,在李鸿藻的狂吼中颤抖,“我大清帝国,乃是天朝上国!此次出兵日本实乃是为了你们朝鲜的利益!让你们筹备一点伐日大军的粮草,你们都不愿意吗!”

懦弱的朝鲜哲宗李升,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看着自己的王兄的胆小样子,具有亲清倾向的兴宣君李昰应,嘲弄的笑了一下,“天使,请您稍安毋躁,下国今年的粮食歉收,可否……”

李鸿藻到是很给兴宣君李昰应面子,“君上,非是上国不讲道理,实在是伐日迫在眉睫,我首领议政王贤亲王殿下在本使前来朝鲜前,下达的王令——不管朝鲜多么困难,一定要筹备足20万大军半年在外征伐的粮草!如果不能,我大清贤亲王殿下,将亲自到朝鲜来征粮!”

底下的朝鲜王国的大臣、亲贵们现在可是知道很清楚,现在自己西边的那个庞然大物,已经打败了洋夷!对中国的历史比他们自己的历史都了解的朝鲜人,清楚的很,只要那个西边的庞然大物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么那个庞然大物就会开始一轮新的对外扩展!

而倒霉的是,这次西边那个庞然大物,居然要跨海东征日本!你想“蒸”日本就“蒸”呗,干嘛非要我们出粮食,明朝帮我们复国的时候都是自己带粮食的啊!

他们也就这么想想,这样的话他们可是绝对不敢说的!

其实燕无良和李鸿藻都不知道,现在燕无良在朝鲜的名声是臭到家了。

这些人一定说,燕无良要亲自来筹粮,他们一个个的就有点哆嗦了,为啥?自从朝鲜被俄国人光顾过后,朝鲜人就开始惧怕西洋人了,等知道燕无良带着义勇军全歼了,英法两夷后,燕无良在朝鲜的名声就不仅仅是臭了,而是让这些朝鲜的大臣害怕,尤其是一把火把英国人的舰队都给烧了的事情,更是让朝鲜人心惊胆颤的。所以燕无良现在在朝鲜还有个——杀人魔王的称号。

要说这些朝鲜人现在确实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几年朝鲜也是连年大旱,本国现在不出现大的动乱就不错了,哪里有给20万大军在外征战半年的粮食!那可是差不多够给80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啊!

不过看着李鸿藻不容置疑的表情,他们认定了,要是他们拿不出粮食来,燕无良肯定要到朝鲜来找事!那个杀人魔王肯定要在朝鲜来砍几个脑袋玩玩的!

没有办法的兴宣君,只好请李鸿藻先到同文馆去休息,好让自己的王兄和大臣们有个商量的机会。

不过李鸿藻在出门的时候,回头向着李升说了一句,“我上国贤亲王殿下,临来的时候说了,要是朝鲜没有足够的孝敬上国的心意,就不用和朝鲜废话了!直接发兵灭了就是!本使已经在朝鲜待了快半个月了,什么都没有办成,如果明天你们还是不能拿出一个诚意啦,本使就只好回去了!”

说完李鸿藻就大步流星的走了,留下一屋子的朝鲜人等,如同被雷劈了一般。

等这些人明白过来,立刻就乱糟糟的讨论,可是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有一点定见,李升这个窝囊废也开始捂着自己的头叫喊头疼了。

看着这群没用的人,兴宣君李昰应发话了,“我们就是饿死一半的人,也要立刻满足上国的要求!你们都看到了,上国使者已经被我们激怒了!如果我们再不拿出一点东西来,我们朝鲜500年的江山就完了!到时候,你们这些个朝廷的官员、亲贵,有什么好处!”

兴宣君李昰应的话让整个景福宫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大伙都看着自己,兴宣君膝行几步,“王兄,臣弟愿意助粮三千担!”

有一个人出头,剩下的人也就出头了,其实朝鲜真的没有粮食吗?有的!都在这些大臣、亲贵的手里。要不是把他们逼急了,他们是绝对不会出血的!

不过这些人捐出来的,还是不够20万大军半年之用,没有办法的李升只好听从了自己的领议政的劝谏,向全国征粮!

这道命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朝鲜乱了起来,本来就在死亡边缘的朝鲜饥民,这一次没有认投,他们选择了暴动!

在短短了半个月内,朝鲜北起咸镜北道,南至庆尚南道全都乱了!一时间烽烟四起,各地杀官者有之,攻城者有之。

朝鲜朝廷立刻就命令各地的驻军进行镇压,但是由于连年大旱,很多士兵的家里也已经揭不开锅了。结果这些人没有多少进行镇压的,反而有很多在战场上倒戈,直接把自己的官长给砍了,然后也加入为了吃饱而造反的行列!

等朝鲜的朝廷明白过来的时候,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就剩下,平壤、汉城两都和几个道的道府了!

朝鲜的朝廷已经麻爪了!没有办法的他们只好让兴宣君李昰应去找李鸿藻。

其实兴宣君李昰应,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了。他和李鸿藻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人家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是窜通在一起的!只不过这两个人的目的不同,李鸿藻是要把这朝鲜的3000里河山交给自己的贤王爷,而兴宣君李昰应要的是朝鲜王的位置。

两个人在同文馆,秘密的商量了一段时间后,李鸿藻就和李昰应一起去景福宫了。

这一次,李鸿藻很是通情达理,没有发脾气,甚至还按照朝鲜的规矩,在觐见朝鲜王的时候把自己的靴子给脱了。

进到大殿的李鸿藻看到的是朝鲜精英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李鸿藻微微的翘起了唇角,恭敬的向李升行了礼。

朝鲜人这次很直截了当的就提出了,要求天朝上国派兵堪乱。李鸿藻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朝鲜人的要求,而且明确的说,自己将立刻回国,奏请朝廷出兵朝鲜进行堪乱!但是要求兴宣君李昰应和自己一块回国,好有个见证,要不朝廷可能不好说话。

哲宗李升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连汉城外围都时不时的跑出来一两股暴民队伍,自己就是再忌惮自己的弟弟,也没有办法,何况这还是正事!只好一边对李鸿藻千恩万谢,一变让兴宣大院君准备准备就和李鸿藻一起去北京。

李鸿藻就这样在朝鲜君臣的千恩万谢中,带着兴宣君李昰应离开了朝鲜。

在济物浦上船的时候,兴宣君李昰应有点不忍的回头看了朝鲜两眼。发现他不忍的李鸿藻,拍了拍他的肩膀,“活着就是好的了!如果能活着成为这三千里江山的王,不是更好吗?”

兴宣君李昰应回头看着李鸿藻,“希望李大人不要让我失望!”

李鸿藻没事人一样的说,“那要看您合作不合作!”

李鸿藻一行在海上向塘沽进发的时候,德意志号,已近到了塘沽。接到消息的燕无良,立刻摆出自己的全套亲王仪仗,到天津去迎接这些欧洲华侨去了!这还是做了首领议政王后燕无良第一次把自己的仪仗全都拿出来呢!

坐在轿子里的燕无良,激动的握着那份郭嵩焘亲笔写的介绍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卑职大清帝国驻普鲁士大使郭嵩焘,拜叩贤郡王千岁,臣签署之《草约》中多有矿产内容,然在普国数月,方有友人告知,若大清无有矿产检验之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