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光之心-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恐怖的第二十二代……有时候一个月就能更新两代产品。

“殿下……”看到常槐音自己跑出来看这些马车,来自叶氏工坊,正在向居贤王府的车把式介绍车辆的各种特点的学徒行礼道。

“起来吧。”常槐音皱了皱眉头,问道:“这车看起来有些奇怪啊。”

“殿下,”学徒小心翼翼地解说道:“这新型的马车是上个月刚刚定型的,除了给云州送去十辆,以供云州经略府使用之外,鄙号荣幸地有您这样尊贵的客人来首先体验这种新型的马车。小人注意到殿下府中使用的还是老式的木构四轮马车,由于形式实在太陈旧,小人还真的不知道怎么比较贵府原先的马车和现在的这种新型马车之间的巨大差距。请允许小人详细为殿下解说。……”

一开始还有些拘束的学徒看到常槐音似乎对于工坊的车子很有些兴趣,也放松了下来,仔细地讲解起马车的好处来。而叶氏工坊的这种新型的马车,也的确有独到的地方,应用了一系列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说是这个时代目前各种技术的集中体现都不算夸张。马车的底盘是浇铸成型的H型钢架。车厢外壳也是安装在钢架上,有着绝佳的安全性。普通的木质马车一旦碰上倾覆之类的事情,很容易整个就毁了,而这种车厢哪怕是从山坡顶端滚到坡底。变形也不会太大。马车的四轮都采用了独立悬挂,不是那种简单的弹簧组式地悬挂,而是机械式的柱式悬挂,三角形的弹簧支架组能够将纵向的颠簸转换成前后方向的小范围的移动,从而更好地吸收振动,让行驶更平稳更安静。车窗都是百叶窗架,在风和日丽或者需要充分通风的时候。可以将整个百叶窗架用摇柄收到车体和车门内。每一个百叶窗架都可以单独调整叶片的倾斜度,来调整通风和采光。而车厢内还有一个更奇妙的小设计:中控锁。在百叶窗架都被启用的情况下,只要一拉一扭,就可以让所有的百叶窗叶片严丝合缝地闭合起来,并且锁定位置。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以钢片为核心,外面帖上木片的百叶窗叶片,说不定在遇到紧急恃况的时候就能为自己多争取那么一点点时间,从而改变命运了。

在保证了安全可靠这些特性之外,这次拨付给常槐音一行使用的这些马车,在装饰和舒适性上也几乎做到了这个时代的巅峰。按照叶氏工坊一贯的风格,在装饰性方面可以定制已经成为了传统,这一次送来的六辆马车因为要货时间紧张,也因为常槐音要求简单低调,并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饰,基本上就是已经送往云州的那批马车一模一样的版本。但即使这样,马车在这方面也已经有了诸多让人称颂的特质。车厢上有黄铜的装饰条。和有着明亮的黑色漆水的丰厢整体相得益彰。车厢里装置着手感绝佳的小牛皮座椅,虽然现在没有电加热,没有电脑记忆的坐姿调整,但按照人体工学设计,有着舒适的弧度和头枕位置的面对面两排座椅里装着弹簧和海绵,精心调整过弹性和柔韧程度,让人坐下去就不想站起来。为了适应长途乘行的需要,座椅还可以进行几档调节,甚至可以放平了成为一张相当舒适的床。车厢里的明亮如镜的胡桃木的装饰虽然算不得华丽,却很有格调。

这样的马车,在形容的时候已经可以使用到许许多多叶韬和谈玮馨非带熟悉的词汇:真皮座椅、中控锁、胡桃木内饰……等等。这种极为舒适,非常适合长途旅行的马车,造价不菲。而对于常槐音或者常洪泉来说,恰恰是最无所谓的事情。

当常槐音了解了整个马车,遣走了叶氏工坊的学徒之后。她的丈夫孙晋叹了口气从花园的一侧走了出来。孙晋以一种审视的眼光仔细看着马车,有些严肃了起来。常槐音轻轻靠在孙晋的怀里,柔声说道:“怎么了?带着孩子去云州,这样的马车可就能让我们舒服多了,不好吗?”

孙晋微笑着摇了摇头,说:“对我们来说自然是很好的。……可是……”

发现孙晋的犹豫,常槐音问道:“可是什么呢?”

“春南还有些军队还装备着铜质的兵器,就是因为春南的冶铁量不足,更不要说钢铁了。可是东平已经奢侈到了用钢铁来作为建筑的架构,来作为马车的骨架,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什么。光是这个钢铁产量就让人惊讶了。当然了,叶氏工坊是特别的,他们自然能弄到好钢,用来造什么别人也不敢说话。但听刚才那个学徒的讲解,幸好也只才叶氏工坊能做这些东西。”孙晋有些唏嘘。

“怎么了?这马车多了不好么?”常槐音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好,非常不好。”孙晋苦笑着说:“王爷这几天到处问了一下。现在东平在车马方面的能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在充分准备下,哪怕是联邦快递、敦豪天地快运这两家民间的商号,都已经能做到运输大宗物资的每日平均进程两百里。高速客运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日均两百五十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速度,的确会比较辛苦,比较劳累,但从丹阳到宁远;只需要十一天。……同样距离,只要有过得去的道路,恐怕也不会慢多少。如果是打仗的时候呢?这种速度直接就要了任何对手的老命了。”

“有那么厉害?”常槐音犹疑着问。

“……就是那么厉害啊。”孙晋叹道:“可能只是小事,也或许是我们多心了。但现在东平,已经越来越让人着不懂了。亏得朝中还有人觉得这几年在和东平的贸易,从采购军械和培养工匠方面占到了相当的便宜,还以为派了那么多工匠到叶氏工坊去学就能够学到叶氏工坊的全部技术精髓。叶氏工坊倒是非常尽心的教,对任何人都如此,可是……恐怕学到的越多,距离东平的距离也就越远了。”

孙晋虽然没有大的野心,但从他被问到是不是愿意娶常槐音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命运就和常家和春南王室有了深刻的交集,让他不为春南考虑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些小事上,那些春南商人或许会对其嗤之以鼻。但东平在发生的种种变化,实在是让人相当忧虑的。

没事吧。”常槐音皱着点眉,说道,“你可不要像父王的手下那样哦,我们去云州可是去玩的。”

孙晋露出温和的微笑,说道:“那是自然。我只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书生而已,可没有王爷那些部属的本事呢。”顿了顿之后,孙晋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呢?”

常槐音想了想,说道:“今天晚上在弈战楼的讲解大厅有个大戏呢。我们去看了之后,明天就动身出发好不好?”

孙晋亲昵地紧了紧楼着常槐音的胳膊,说道:“好。”

对于他这个一直喜欢诗词喜欢史学喜欢音律等等似乎并不太“经世致用”的学问的人来说,丹阳繁盛的文化活动和那种将文人之间的交流和政治似乎完全分开的态度有着极大地吸引力。更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哪怕是再贫困的文人,只要真的有才华,也都可以在各种各样地诗会、歌会上一展长才。而哪怕这方面的才华再惊人,在场地已经是朝廷官吏的人再欣赏。都不会或者是不敢将这种好感带到日常的工作中去,贸然将这样的“才子”引介进入朝廷任何部门……而这种提拔才子的事情,恰恰是春南的许多王公大臣们最喜欢做的风雅的事情。至于现在由丹阳带出的大型戏剧的风潮,已经开始逐渐影响到春南。几任春南驻东平的使节对东平骤然冒出来的“话剧”“歌剧”“诗剧”等一系列完全不同于地方戏剧的艺木门类给予极高的评价的同时,对这些东西的缘起也有些描述,这些由谈玮馨在休闲的时候弄出来,由著名的文艺资助者谈玮莳推动而至今天境地的戏剧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东平、丹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东平的文化影响力的集中表现。

原本春南一直引以自豪,让其他诸国难以企及的就是文治鼎盛和国家富庶。而这些年来,东平在积累了相当的制造工艺上的优势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各地官府一直非常重视在有限的适合耕种的土地上挖掘潜力,又稳步地拓荒开垦,东平在粮食上已经完全摆脱了对春南的依赖。现在东平每年仍然从春南购入大批的粮食不代表春南能够用这个手段钳制东平,只是不断丰富着东平为发动战事囤积的各类物资而已。要说现在春南唯一能够钳制东平的,可能就是油料和糖……春南广阔的南方疆域让春南在这方面永远有着优势,一种只要春南还存在就一直继续的优势。孙晋开始怀疑起春南的国内异常浓厚的大国和强国气氛,那种略显得有些虚荣和浮夸的气氛。当军事强国东平在技术、经济上越发领先,在文化上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崛起,并且整个国家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削弱了军事上的进取心,相反的是更深入地去了解战争,研究战争,这样的一个国家会发展到一个什么地步呢?

第三集  第210章 旅程

“孙大人,这些小事不用您亲自来处理,让小的来就行了。一会就好了。”云州驻丹阳办事处派来为孙晋和常槐音一行打理沿途事务的小吏恭敬地说。

“没事的,这路桥司还真是有点意思。这路税的缴费凭证还真是漂亮。”孙晋看着那张木刻画画面的付费凭证,啧啧赞叹道。

“孙大人,如果您需要,我帮你去拿一套赏玩吧。”虽然有些违反常规,但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云州经略府所属各部门一种极为廉价而有效的公关手段了,自然,这种违规并不经常发生,但对于孙晋和常槐音这样地位的人来说,开这种后门是再正常不过了。小吏顺口说道:“叶经略和戴督军的婚礼在即,到时候会换用一段时间,大概是半个月的特别版呢。可惜现在这批凭证应该还在印刷吧。”

孙晋呵呵笑了笑,问道:“现在才刚到中午,从董家集这里出发之后,晚上落脚在哪里?”

小吏有些犹豫地说道:“大人,您这一行,马车的性能比普通商旅或者朝廷的往来官员都要好。平常如果有个时候出发,多数是在黄昏时分在韩庄落脚。但是,如果多走一个半时辰,以大人你们一行的脚程,还是到伯南镇落脚可以住的更舒服一些。那里有如家客栈,那里能让大人您的全部部下都洗上热水澡。韩庄那里就有些寒碜……韩庄靠着过往行旅挣了着实不少钱了,就是那韩秃子舍不得扔钱下去改善一下。”

小吏的说法逗笑了孙晋,而孙晋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那好,就到伯南镇落脚吧。”

孙晋不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的。当天落脚在伯南镇的还有另外一行人,那是叶氏工坊从叶韬和谈玮馨现在落脚的地方——距离伯南镇大概有三天路程的一个山庄出发,准备回丹阳的一支小车队。车队所带来的叶韬现在的所在的信息,恰好是准备拜访叶韬的孙晋和常槐音夫妇需要知道的,不然,等他们到了雷霆崖或者宁远才知道叶韬居然在云州南部,一圈兜下来可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叶韬和谈玮馨跑到云州南部的农庄来,可不是为了度假休闲。两人都是那种很善于将工作交托给合适的属下来让自己尽可能地轻松的人,而他们最繁重的工作并不是处理各种各样的实务,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不断挖掘潜力,设想和回想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这次来云州南部,住在农庄里同样如此。他们在来云州的路上就曾经设想过要弄些云州特产的酒类出来,而云州温和的气候,广阔的草原以及一段段蜿蜒起伏的丘陵都让他们联想到了苏格兰,自然也就很顺理成章地让他们联想到了那些非常知名的威士忌品牌。而最后他们选择的品牌是翻译成中文之后似乎很有吉祥意味的百龄谭。

而现在,叶韬和谈玮馨就猫在农庄里,绞尽脑汁地想要将威士忌弄出来。要说酿造工艺,纯粹从文字上叙述出来,他们谁都可以。怎么说呢,在现代社会里,比较小资一点,或者更高一层被称为中产,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一些酒文化。在到处都是陌生人的社交场合,这种大家都知道而且完全不涉及到各自背景的话题又是最安全的。他们刚到云州的时候就将他们所知道的工艺写了出来,交给他们搜罗来的资深的酿酒师傅们,在云州南方他们买下的一些农庄里展开试验。而现在,试验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刻。

威士忌的生产工艺主要可以分成七个步骤:发芽,磨碎,发酵,蒸馏,陈年,混配和装瓶。

发芽是指首先将去除杂质后的麦类或谷类浸泡在热水中使其发芽,其间所需的时间视麦类或谷类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约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时间来进行发芽的过程,待其发芽后再将其烘干或使用泥煤熏干,等冷却后再储放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发芽的过程即算完成。只有苏格兰地区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