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光之心-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空,也只有熟悉叶韬的那些重要人物们才搞得明白技术发展的脉络。或者,最低限度知道,那和神迹什么的无关。

和刚铎的辉煌亮丽的大典不同,刨去大家在饭桌上的精彩言论,晚宴倒是有些乏善可陈。如果说有什么亮点,那可能就是谈晓培居然召见高森旗,东平和北辽,谈晓培和高森旗,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宾主尽欢之类的事情的,却也没有爆发什么争执。谈晓培哪怕到现在,仍然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风度的军人。东平相对简单的政治气氛让他的坚忍勇决的气质得以保存,虽然其中必然会掺杂进那么一些圆熟,却是更有利于统治东平。两人的那番谈,无非是谈晓培进一步的表达一下对西路军的招徕和试探。没想到的是,高森旗倒是一点没有否认谈晓培所说的东平和北辽一旦全面交战,必然是惨烈的大战,必然生灵涂炭,而无论如何,最终的胜负都无法逆转。而在认可了这一点之后,北辽西路军仍然坚定的要和东平大战一场,这种勇气和固执,很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但是,高森旗的理由同样无可辩驳,东平,作为一个军事国家,作为一个有着浓厚军事风气的国家,的确是不会非常尊重一个不经过奋勇作战就投降的对手的。

“我们都得小心……这么看起来,要对付北辽倒是很不容易了。”在结束了和高森旗的简单的会谈之后,谈晓培很是感慨的对叶韬说。

“从来不觉得容易,高森旗这家伙和我可是老交情了,他血管里流着的恐怕是铁汁吧。如果到时候征服了北辽,高森旗还活着,倒是可以让他来统领我们的军队对春南和西凌作战。……陛下,你觉得如何呢?”叶韬的建议让谈晓培和卓莽等人一阵晕眩。可是,无论从统兵的资历、视野、指挥艺术、性格等等各方面来说,还的确是叶韬所说的那样。高森旗这样的家伙,几乎天生就是打大战苦战的将领,在整个东平,在年轻一代里,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池云了。虽说叶韬、戴云、谈玮然都能统领作战,但让他们的才能用在战场上,现在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合适了。

当然,这事情还能再议,还有的是时间可以去考虑这事情。从叶韬提出这个建议来看,叶韬在用人上的大胆,恐怕远远超出其他人的想像。他们自然无法理解叶韬和谈玮馨在这方面的极端,在叶韬和谈玮馨看起来,虽然军队是个特殊的架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将任命一个有才能的军事主官和任命一个高级经理人等量齐观,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在大典之后,那些纯粹来观礼的大臣们纷纷返回丹阳,去继续处理繁重的政务,而谈晓培却留了下来,他预定在云州逗留半个月左右,一方面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接见各种各样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北方草原那边的人,还是需要他来安抚一下的。另外,就是在叶韬带领下,了解云州准备战争的进度了。叶韬既然自己都已经制定好了计划,那肯定是有相当把握,而且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但是,即使如此,在叶氏工坊外的广大的试验场边上看到那条长五里的实验性铁路,以及配套完整的扳道、装卸、信号引导设备,有看起来很有些味道的站台和候车室,而列车不仅仅有适合运送物资和兵员的车厢,甚至已经有了分成包厢的车厢、餐车和装设豪华的专列车厢,看工坊里的工匠,甚至在制造装载可以旋转射击的铁炮炮台的铁甲车厢,以及内部可以存放一艘可以乘坐三人的小型飞艇的飞行准备车厢……

按照叶韬的说法,造铁轨实在是太兴师动众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几乎不可能,所以,他觉得还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说。叶氏工坊现在连带驻军和家属,以及永远在附近进行换装整训的轮换的军队,都算的上是个小城市了,大量物资流入流出,决定了叶氏工坊将来必然得有一个吞吐量足够的车站。而叶韬只是将以后要进行的建设提前了,现在的站台、候车室等,将来将是整个工坊火车站的大约四分之一。

在五里长的铁道上,火车的速度都没提起来就已经不得不减速了。在发挥了大约三分之一功率的情况下,火车的速度达到了约六十里每时辰……也就是叶韬印象中慢的难以忍受的是时速十五公里。不过,由于火车的车头和车厢设计都考虑减震等效果,甚至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抑制噪声的优化设计,火车还是很舒适的。这个时空初创的火车,居然已经有了叶韬印象中的绿皮车的舒适度,但是,也仅仅是舒适度而已。谈晓培等人又一次鄙视了叶韬的贪心不足,在他们看来,这铁道要是能形成网络,哪怕再不舒服,这运转部队的速度都可以让所有人为之胆寒。如果有两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以十字形贯穿整个东平的铁路,那就意味着东平拥有在一个月内在任何方向聚集三十万以上正规军,或者将任意一个重兵集团调动在十天内调动到战场的可怕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些铁路,必然会成为经济的命脉,成为国家的钢铸的血管……

“不管你用多大的代价,你都得给我把铁路给我开始造起来。花多少钱我不管,你一个月内给我方案,我要求,至多……三年,三年内把国内的十字形铁路框架给我搭起来。”谈晓培发狠道:“要多少钱?你开口。”

铁路可不是适合大跃进的地方。不过,叶韬对谈晓培的脾性也算是了解,这个国主是很容易冲动的。就在前一阵,换装雪枭飞艇,谈晓培可是一开口就报出了五百艘飞艇的订单,那可绝对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叶韬知道对于东平来说,这个十字形的铁路大框架,绝对是必要的,只是,不是三年,而是分散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来进行才行。叶韬倒也不会摆明劝服谈晓培,他耸了耸肩,说:“陛下……你拿出八千万两白银,或者等值物,我三年里把你要的这个十字形铁路框架搭起来运行。”

谈晓培愣住了。他想到了铁路会很贵,却没想到居然会那么贵。八千万两白银啊……这可是现在要两年以上的东平财政总收入啊,谈晓培就算魄力再大,再能够牺牲其他方面的开销来加强铁路的营建,也就是能挤出一千两百万两左右的现银,并且制定一个相关的财政开支计划,保证后续投入而已……但即使分散在三年,八千万两白银也实在是个不能承受,甚至是不能想像的数字。

第三集  第447章 缓进

“八千万两……开什么玩笑……”谈晓培意识到自己张大了嘴的表情着实有些不雅观,连忙闭紧。“这也太多了吧,你确定要那么多钱?”

“陛下,你自己算算东平现在全国的钢铁产量,这个工部肯定有数字吧?按照现在的产量,您所说的十字形的铁路主干,一年的总产量都打不住。另外,短期赶工的费用,培训工人和操作人员的费用,建设一系列车站和相关的建筑物……还有,把轨道架设好了,还得有足够的机车和车厢吧?这部分的开销也不小。而且,陛下,不光是直接的费用,您也不希望看到因为铁道的建设而让很多以前存在的行当,那些老百姓们受到损失吧?相关产业的妥善安置等等也是一笔费用。哪怕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陛下,这费用也不仅仅是八千万两。挤占了一年多的钢铁产量,受到影响的各行各业的损失,国家税收的损失等等……我说八千万两,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叶韬淡淡的说,随后笑着补充道:“不相信的话可以去问馨儿。”

谈晓培的眉头紧锁着,铁路这东西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但叶韬说得没错,这耗费,还有这代价,都是现在的东平负担不起的。一瞬间,谈晓培甚至动过将整个铁路系统像刚铎和新都丹阳那样,拆分成许多份额,出售给有能力投身其中的那些大世家……但是,也就是一瞬间而已。铁路系统太特殊了,以谈晓培现在的想象力,都能想到将来整个铁路系统对于国家的价值。刚铎也好,新都丹阳也好,那些地面本来就是要分别出售的。但铁路系统,不直接掌握在手里,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

“来,我们上车坐坐。”轻叹一声之后,谈晓培踏上了火车。现在那个看起来已经比较完善的车头挂载的是一个客车车厢,一个包间车厢和一个货运车厢。相比于车头,这些车厢倒是显得更成熟一些。毕竟从技术上来说,车厢的制造也的确比车头来的简单。现在的客运车厢,基本上是很适合用来运兵的,里面都是一个个的长条形座椅,和座椅之间的桌板,整个车厢都坐满,正好是八十人。而这些人的行李,也就是战士们的武装,都可以一起携带着。稍稍观察了一下车厢里的细节,谈晓培极为满意,他问道:“一个车头可以挂多少车厢?”

叶韬耸了耸肩,说:“这个实验性车头功率还是低,按照这里的试验记录,按照客运车厢的设计容量,装满了人的情况下可以拖十六节车厢。不过还得加上一节装煤、装水的车厢才行。基本上,也就是十四到十五节车厢的样子,不算多。而且,由于铁道比较短,也只能测试到可以跑起来,至于其余的,准备一边铺设铁轨一边来进行测试了。新的车头比这个略强一些,拉二十节车厢吧……不过,我的目标可不仅如此,暂时来说,先要达到的是能够装载一个整编营进行运动。”叶韬挺得意的说:“分成两辆车,可就不那么好让一个部队互相串门了。”

对这个想法,谈晓培颇为赞同。他点头道:“理当如此。”谈晓培仿佛对车上的一切都感兴趣,对一个个细节追问不休。

最吸引谈晓培的是车厢里居然考虑到了卫生间的需要,有冲水的设计。而小小的卫生间都用掉了相当多的金属材料,在狭小的空间里实现了几乎所有的功能。这种设计上,叶韬虽然不怎么居功,但什么事情也都只能赖到他头上来。要知道,叶韬和谈玮馨对大型客机的卫生间设计对空间的锱铢必较可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叶韬都不用动多少脑筋,就能将那些其他工匠想不到的功能组合拼接在一起,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货车车厢的底盘和客车车厢的底盘都不同,减震的设计更简略一些。货车车厢采用的是经典的金属框架加上木板板材组合,但在金属框架上有许多小的附件,比如插槽,挂钩的地方等等,通过增加一些标准尺寸的搁板或者绳网,就能够让车厢适合运输各种物品。哪怕外面的木板板材都是可以拆下来,换上厚帆布材质地罩布,一样能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却能有效调节内部温度,在运送马匹和一些特殊物品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这种模块化设计的基本理念,现在倒是已经被工坊的工匠们所熟知,大家都已经很熟练的去考虑如何去用最好方案,兼顾各种不同的需要。

反而是比较精美的包厢车厢,谈晓培扫了几眼就罢了。他焉能不知这一定又是为了将来能够商业运营铁路线准备的。只是,对于草创阶段的铁路来说,这实在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和限制行李重量的飞艇相比,能够同车装运大量货物的火车,到时候倒是一定会引来许多商家追捧的。至于长途客运,将来倒仍然可能是飞艇的优势所在。和火车相比,飞艇更快,更安静,用的路程时间也更短。

看完之后,谈晓培认真的问道:“是我心急了……不过,如果真能拿出八千万两白银来,我还是会完成的。现在么,你该有方案了吧?”

叶韬恭敬的站了起来,伸手从身后跟着的侍从手里接过一张有些无数复杂标注的地图,放在包厢里的桌板上。叶韬的手指所点的地方,赫然就是现在大家所在的叶氏工坊。他的手指从叶氏工坊划拉到刚铎所在的地方,在那份稍微有年头的地图上,刚铎是一个手绘的符号而已。叶韬解释道:“第一步是将叶氏工坊和刚铎联系起来,这要比以前将货物发到宁远成本低很多,也更有利于工坊那边的保密。……这一部分工程,勘探已经完成了,估计三到四个月就可以完成。然后,我觉着第二步的方案就是将刚铎和丹阳连接在一起,我的建议是,刚铎出发,不经过宁远,直接走雷霆崖、董家集一线。到时候,宁远现在的很多人气都会被带到刚铎和铁路沿线去,宁远以后毕竟不再是整个北疆的中心城市了,衰落在所难免。……连接刚铎和丹阳实在是有些远,而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分段施工,我想,大概得要两年时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陛下,随便怎么计算,三年内要搞出十字主干框架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下一步……陛下,馨儿建议是,到时候如果有余力,那东平国内的铁道可以同时建造起来,但更要紧的是从东平和从镇宁关出发,伸向北辽疆界核心。一方面,建造铁路需要大量人手,可以通过雇用劳动力来促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