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不能增加任何一个为衙门和商号做事、受雇之人的经济负担,必须是商号和衙门承担绝大部分投保金。

    基本原则确定以后,刘行忽然想到了会出现因工死亡的事情,马上有补充了一条:一条人命一千龙元,高收益、重体力增加两成、一条人命一千二百龙元。

    只要死了人,保险行就要以这个基数进行赔付。同时,一次性补偿死者至五十五岁的全部应得的工资部分,则有其就业的商号和衙门出资去赔付。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死了,除了正常的因公伤亡基本一千到一千二百龙元的保险行赔付外,其家属还能一次性领到死者很多年的工资钱。

    以此来确保劳工利益,同时刘行也明确地告诉赵鼎这是要以此来遏制那些商号主事人变相地、极其苛刻的压榨和使用劳工。(。。)

第384章 全民大保单(二)() 
一系列保障,通过保险的形式、通过多元化投保金聚拢钱财。

    作为户部尚书,赵鼎虽然是读书人、是个儒生,但他之所以能被选择担任这样的职务,当然不会只是因为他与袁庭植一样的吝啬、一样的斤斤计较,一个是个守财奴。

    对于刘行说出来这一列的保险形式和聚拢钱财模式,刘行才一说完他便在脸上路出了贪婪地笑容。

    笑着,望向刘行,赵鼎道:“人的生老病死,只要不是灾年、战乱的年头,那都不会很多。平时多聚少成多,如此多方聚拢钱财之下,每年以我朝现今各省人口计、怕是一笔颇为庞大的数字。嘿嘿,太傅,您这是以众人小财聚为巨资,再去补偿给注定不会很多的受损者呀!”

    听闻此言,刘行微微一笑,口中道:“不错,这个模式,我准备将之正式定名为‘众筹经营’。日后不只是保险,诸如筹建村庄联合社、诸如民间自发筹办作坊等等,都可以使用。但是你们户部得先定出一些规矩来,不能给人非法聚集资金、敛财逃走的机会。”

    “非法聚集资金?”耳听刘行如是说,赵鼎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他皱着眉头,微微思索后说道:“却是真该有详细、完备地钱资管束之法,否则太傅所言之事,难保在日后民间财富充盈时不会真的发生。而那种事情一旦发生,必然会影响到许多人、许多家庭的生活,使太傅您的人人锦衣玉食设想受到破坏。”

    非法集资,这种事情在刘行的心里其实不算是是什么新鲜事。其实即便在当下这个时代里,这个大宋朝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之前的一些日子里,刘行曾让刑部给自己拿来了一下山西、河南地方上刑名所记案卷。从那里面便曾见到到某某富户为解自家钱资危机而谎言诓骗、巨利回报做诱饵去非法集资。

    结果,那个富户最后骗了钱、跑了,搞得那一方土地上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穷人遍地、哀鸿遍野

    想到曾看过的那些案卷,刘行在赵鼎的话音落下时,马上沉声说道:“不错,绝不能再让那种事情发生。从前是法度不明。也没有强效的追缉措施。如今三法司正在完善追缉措施,法度必须要先于措施严明起来。严明法度,就从你户部这金融管理规则上开始吧!”

    此言一落,不待赵鼎开口,刘行立即又说道:“金融管理规则,以后将要作为我朝一切设计钱资做本去经营勾当的准备准则,这个具体的规则你们来商议、商议好后我来定。现在首要的是,还是我等该如何将一份全民大保单,更好地做出来、送给我朝的百姓。”

    你们商议我来定。这便是刘行的行事作风。

    在赵构那些人的嘴里,刘行被宣扬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而事实上也只有真正经常与刘行来商议朝政的天枢、枢密二院和六部尚书们才清楚刘行真的不是曹操,因为事基本都是这样、让其他人先商议,最后才是刘行一锤定音去执行。

    对于赵鼎等人而言,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何为民主、何为民主集中制。然而刘行却十分清楚地在意识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民主集中制思想。

    之所以这种即便在后世里也经常引起争议的制度能让刘行根深蒂固,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刘行曾仔细看过一些所谓历史名人的传记。

    几百年后,西方曾在同一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两位历史名人。一个是杀人魔王、大独裁者。其人生性多疑、诡计多端且心狠手辣,却偏偏命运造就了他名存青史。

    那个人的做法。有很多刘行认为可以借鉴、值得借鉴的,如今已被刘行借鉴、使用出来。诸如洗心营,譬如教化营,实际上刘行自问、无法否认地是受到了那个人的影响才能够想出来、定下来、做出来的。

    然而虽然接受了那个杀人魔王的许多做法,但是刘行十分清楚的明白那些手段、做法,都只能用在像女真人、像西夏人一般。结下死仇的对立民族,绝对不能能用在汉人的身上。

    在这一点上,刘行自认无法与那个魔王相比。因为自己没有真正达到穷凶极恶的程度上,更为重要的还是刘行明确地自我给那个大魔王下了定义、他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猛人。自己不能做猛人,猛人的结局都是无比悲凉的

    在那个西方国家的另外一个人。则是一位以铁血著称于世、却并非独裁的宰相。那位宰相开启了一个西方国家从小国到强大国家的序章,那位宰相的诸多政策甚至决定了其后几百年世界上政治、经济、军士等事务上的格局。

    与之前那位大魔王相比,刘行的心灵深处更加喜欢的是这位铁血宰相,自然而言地也就会选择做和那位宰相一样能够集思广益、并非独裁手段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牛人。

    猛人必死无疑,牛人虽败犹荣。这便是刘行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坚守。

    所以刘行在坚守着集思广益,自然而然就让如今围绕在身边诸如赵鼎、诸如马扩,甚至包括宗泽和自己那位老先生胡安国在内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

    无从知道刘行心中何所想,赵鼎却知道他该做什么。

    当刘行的话说完时,他再次皱眉微微思索,随即道:“既然太傅您欲将所有钱资事设定一项专用的金融管理规则来,那我想,是否这保险一项也该专事专办、专门设定律法呢?”

    “哈哈”听到赵鼎这番话,刘行没说话却仰头大笑起来。

    愕然地望着刘行,赵鼎不知所谓地道:“太傅您为何发笑,难道属下的专事专办、专定律法的话很好笑吗?”

    听闻此言,刘行止住笑,略显诡异地看着赵鼎道:“赵先生、赵尚书,您不觉得无形之中您已经在改变、随着我而改变了吗?哈哈,从前你可是满口只将道德、讲礼法的。嘿嘿,如今呢?不知不觉中,这也按照法治天下、法家的思想再做事了哦!”(。。)

第385章 全民大保单(三)() 
当世大儒赵鼎,多年饱读诗书、读的却都是孔孟之书。

    从前的赵鼎,几乎每一次开口都必然是之乎者也、满嘴的礼法和引经据典。

    再看如今的赵鼎,只是在刘行身边呆了几个月。

    被刘行连续几个月每当他开口之乎者也时便当头棒喝来上一句“好好说话、说人听得懂的话”,被刘行少说几百次在他开口必说里礼法时先送上一句“小爷就是法,狗屁的礼别跟我说”不断的打击之下,终于也开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这种变化,赵鼎在刘行点破之后,只能是讪笑一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停!”

    他才一开口,刘行马上抬起手、皱着眉低下了头,一脸不情愿地道:“还是说正经事吧!你别又给我背诵那些仍然头大的先哲话语来!我不听,相信也没有多少人真愿意听你那一套套生涩、干瘪的话。”

    此言一落,刘行仍然锁眉抬头,望向车窗外说道:“我已想好,确实要给这保险行当专事专办、专门立个律法出来,名称嘛、就叫做保险章则。”

    这话一说完,刘行继续皱着眉头,将心中所想好的保险章规合盘说了出来。

    这章规,刘行实际上也只是给出了赵鼎一个基本的大准则,其中主要就包括了七条。

    第一条,规范保险勾当的行业秩序、钱资流向,保护投保人与受保商号的权益,是设立此章规的基本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此勾当的监督管理,借以用此行业协助朝廷维护社会稳定、百姓福祉而制定的;

    第二条,此规则既称之为保险章规。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契约之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第三条,此规则只限在本朝地区内使用,也只限保障在本朝现在、未来所统治的地区范围内保障一切符合本章规的保险互动。

    第四条。从事保险经营、投保等活动必须遵守此章规及其他相关律法。尊重公德、不得损害他人和共有利益。

    第五条,必须遵守诚信,违约者当重惩、受保不赔付着将由朝廷出面强行赔付,同时对其进行重罚。上限,将是终身流放、永世不的回原籍。

    第六条,保险经营中由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以及律法、章规相关规定的其他保险织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保险经营。违规者,一律视为违规经营、予以上限终身监禁,查没财产、并处罚金的严惩。

    第七条。本朝治下之地的人,想要享受此章规的保障,只能向本朝确定、颁发准营证照的保险行投保。非本朝之人不受保、不赔付。

    这七条基本准则说完,刘行最后又是微微思索之后,再补充上了一条:明确规定出来,在天枢院成立一个专门的衙门,负责监管保险行当的经营与钱资流向等诸事,户部从旁协助监管。

    一听这最后一条。赵鼎的脸上露出不情愿的神色道:“太傅,这章规您让我户部商定。这行当以后却又不让我户部来管。那岂不是让我户部,给别人做了嫁衣吗!”

    按照最近一次户部对北朝八个省的户籍普查,现今北朝地面上总计有四百三十七万三千户、两千四百三十余万人。

    按照每个人日后每年出一个龙元来投保计算,这便是一个每年可以进账两千四百多万龙元的新的钱资来源。

    两千四百多万,或许看上去数字不是很大。但赵鼎知道,刘行也清楚。这等于是大宋朝曾经最富庶的时代里全年的赋税收入了。

    如此一笔巨大的资金,刘行让户部给别人做嫁衣,吝啬、守财奴一般的赵鼎如果不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刘行反而会感觉到奇怪。

    他既然说了,刘行也不想对他藏着太多。

    浅浅一笑。刘行道:“赵先生、赵尚书,敢问您现在是个什么品秩呀?”

    忽闻此言,赵鼎不明所以然的愕然看向刘行:“何意、太傅您何意?这不是在商谈保险行当之事,却又怎地来敢属下的品秩扯上关联了?”

    依然淡笑着,刘行故作神秘地道:“天枢院参知是从一品、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正二品。如果我告诉你,以后建立的保险监管司将是一个参知职衔做基础,而你赵大人将是第一任保险监管司的兼领知事,您还认为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吗?”

    听完这话,赵鼎瞬间露出了笑容,笑眯眯地望着刘行道:“太傅您的意思是让我以未来的保监司知事,兼领天枢院参知之职吗?”

    轻轻点了点头,刘行也是神秘地笑道:“不错,因为天枢院里,有人现在是该下到地方去做做官、重新去体恤一下民情了。有些人啊,朝堂坐久了,就忘了根本、变得开始不再是那么全新为民。对于这样的人,只能让他重新去接接地气,去体察民情。”

    “啊?”

    惊闻此言,赵鼎面色大变。满是惊诧之中,他问道:“太、太傅,您所指是何人?”

    “是谁与你无关,你只管做好准备,随时进入天枢院、成为下一个参知吧!”他问,刘行却不想答。

    因为刘行很清楚,如今自己身边这群大臣们之间,实际上暗中都有着彼此交际的。

    宗泽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便是私下交际起到了很大原因。张所之所以经常在说话的时候有人听、少有人反对,也全是因其私下里是个交际能手。

    朋党之初、源于投缘,对于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抱成团、暂时没出现分歧形成竞争的单一朋党,刘行不想去制止。但是有人真的在暗中捣鬼,天策卫已查到了确凿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