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盘剥、压榨当地百姓。

    谁敢鱼肉乡里,谁就会被轻则重刑严惩、重则直接砍头和查没家产,并且他的家人也将变成“罪民后”,被列为“五不准”的人。

    而能够让许多官吏鱼肉百姓的起源是什么呢?恰恰是那些官吏为了当上官,中途会去想尽办法地通过行贿、送礼、攀交权贵实现其为官的夙愿。

    可是一旦达成愿望,还是会变成地方官敛财送给他们身后的后盾,他们的后盾逐渐凭借这种黑色收入变成新的门阀与豪族。

    这是不允许北朝境内出现的,也是刘行最痛恨的。因为这种黑色链条,最终受害的还是最低层、人数最多的普通百姓。

    其二,如果参选的人去花钱买选票,搞贿选,谁敢确保那些人的屁股真干净、他们收买咨议的钱来路干净呢?

    万一某些地方上的非法集社、野心不死的部族首领与某一个一心只想当官的人达成了某种默契。那好了,诸如后世里某个大岛上的“黑金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在北朝上演。

    对于那种“黑金政治”的害处,刘行很清楚、也从内心深处很恶心。所以未雨绸缪,直接斩断那种“黑金政治”可能出现的根源。

    谁敢营私舞弊、结成利益集团去妄图控制官场,谁就等于是在自寻死路、自取灭亡。谁想通过金钱控制官场,他的下场也只会是一种,那便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第433章 宁夏初定、选官新规“照妖镜”()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行似乎扔出巨石去激起层层巨浪已经让北朝的万民有了一种惯性。

    之前的一系列变法,刘行打土豪、分田地,初步已经做到了扎实的“均富万民、万民富足”的“民生”目标。

    改革吏治,无数寒门子弟走进了学堂,无数出身低微的人已经成为各地地方官场上的中坚力量。

    因为那些人出身低微、身出寒门,他们当上地方官后与从前大宋朝那些动不动出自豪族、动不动就是某个名门弟子的官吏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吏,没有从前官吏的那种强大、复杂,盘根错节的背景做后盾。所以当他们坐上官位后,极少有“官本位”、很少有人来不来地就去摆“官架子”。

    没有“官本位”思想,首先便使大多数地方官经常在坐堂时间之外选择了便衣如路人甲一般走上街头,去近距离地与百姓接触。从而使得地方官场形成了一种真正亲民的风尚,也让百姓许多诉求在衙门之外得到受理,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

    没人“摆官架子”的做派,让寒门官吏往往上任后都会主动去与当地的咨议先行打好关系。在咨议那里,这些地方官能够得到许多寻常百姓未必看得到、关于当地各行各业的建议和献策。

    于是,便出现了各地在新法大政策之下,不断上奏、请准执行一些符合当地实情、民情的小范围方略微调整。

    于是,也就出现了各州府间都会有些地方上对经济发展重心、对民生产业重点做倾泻的小不同。

    这种小不同,多数是出自地方官亲民时从寻常百姓与咨议们口中。使得这些小不同都极其人性化的同时兼顾着律法的严谨。

    如此一来。才出现了即便是刘行做出了“失信于人”的举动。为了彻底铲除西夏妖族幻象下令强迁李仁爱一族进京的命令后,竟连西夏各部都没有多少人站出来反对。

    为什么不反对?难道西夏人甘心被大宋重新收入坐下吗?他们的民族思想呢、他们的信仰精神呢?

    不反对是有原因的,西夏人不傻、都看到了中原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

    想要过上好的生活,狗屁的民族思想、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还谈什么民族思想?

    和汉人一样去过更好的生活,和汉人一样让孩子都能够拿享受教育,和汉人一样不再有等级之分、人人平等的和睦生活。

    在这些希望催动之下,即便是西夏境内在李仁爱、李良辅起身前往汴京城时。仍然还是有些部族首领阴谋闹事。

    可惜的是,那些想要闹事的部族首领还没等闹起来,其他部族首领便争先恐后地跑到了曾炜杰和各地新上任、武代文职的地方官面前将他们的谋乱计划合盘脱出。

    使得自曾炜杰以下,根本连边军和禁军都没去动用、只谴出刚刚完成编练的巡防营便轻松将那些部族首领全都擒住、然后扔到了中原各地的“教化营”和“洗心营”里。

    狗屁的信仰,妖灵道的妖王已经变成了刘行的儿子。只要脑袋没进水的人就很清楚,刘金奴这个蛇王是与刘行血脉相通、心灵相通的。他绝对不会容忍未来妖灵道的信众再来与刘行掌握大权的北朝为敌,更不会允许他的信众有任何不臣服的心。

    这样的妖灵道,去信仰还有何意义?与其信奉完全被中原控制的各种妖灵,还不如直接去信奉那些刘行嫡传、神霄派来得更加实际。

    至少信了神霄派,谁若是敢招惹他们。宗派不答应。如果宗派搞不定了,正坐镇宁夏开始布教的熊山人肯定会马上上奏刘行、请求援助。刘行一旦出手。别说一个小小的宁夏、怕是全天下也没人能逃脱一死。

    于是乎,一面是熊山人带着一众神霄派弟子卖力地广传道法、汲收信众。

    一面是金奴只管收整残余的各妖族,将那些妖灵规整中却不让其再行传教、拉拢信众。

    此消彼长、一方势大与一方势弱对比之下,自然地连妖灵道中人都失去了与刘行对抗的本钱

    新设立的宁夏都没人闹事了,那北朝固有的七个省谁还敢闹事?

    闹事的十大豪族怎么样?他们的实力够强大吧?结果呢,刘行只是弹指挥间、根本都没亲自出马,便风卷残云一般把十大豪族扫荡了个干干净净。

    钱家满门皆灭、司马家被捉得只剩几十个没参与“东京谋逆”的人。吴敏家族、甚至是范仲淹后代的范家,也都在一番谋叛与平叛的行动后,被梳洗得七七八八、剩不下多少人,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实力。

    相比于这些豪族,其他各地上曾经的地主豪强也好、新生贵胄也罢,没有任何一个还称得上有实力。没实力,自然更不敢站出来跟刘行唱反调、没事找打,寻灭门了

    没有了有组织的对抗者,刘行如今又要真正还权与万民。地方官想做稳位置,必须地有当地百姓拥护、得到咨议支持,才能坐稳。

    你不是个真心为我老百姓想的官,我就不把票投给你。当官想搞特权,我咨议院一怒、直接卡主你的财经大权、顺带着发动各行各业对抗你,看你还怎么当这个官?

    这些只要是个成年人就能想出来的套路,当刘行新令发出仅三天、便在汴京城里率先出现了选举开封府少尹的三个人选才一提名张榜,却马上遭到了开封咨议局的抵制情况。

    抵制的原因是什么呢?还是这三个人的屁股真不干净。

    第一个人选张麒,过去曾是陇西某地的知县。可是他在任十二年,那个县城被他治理的越来越穷,开封城的咨议们不相信他的能力,所以抵制他。

    第二个人选林成瑜,原本只是一个吏部堂官。从来没在地方任职,人都奔六十了也还只是个六品堂官。这样一个没经验的人,咨议在听完他的“施政方略”后,直接将其定义为“纸上谈兵一高手、实事做出要丢人”评价来。

    第三个人选叫罗生德,是个“投北者”。在南朝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任知府。可是开封府的咨议中,很多人在南朝都有关系。

    暗中一查,这位看上去最适合的人选,竟然曾是汪伯彦的堂上宾客。是在从地方搜刮不到钱、没钱给汪伯彦送,失宠了才投北的。

    得,他这老底一被揭开、不但开封少尹候选人资格被吏部当场夺去,还直接被都察院给“请”了去。官没当成,却深陷囹圄。

    于是当从豹林谷返回、浩浩荡荡的车队进城时,汴京城内万民正在称颂这民权选官的新法成了“照妖镜”的新气象。(。)

第434章 天策之危、促定“怀柔”() 
“太有趣、太有趣了。”

    汴京城、西门内,一家酒楼的二层。

    三个书生围座在一张桌子前,便饮酒边作着辞赋,忽然间一个书生从楼下奔上来、跑到那三个书生身边抚掌笑着说了一句。

    见他那副笑逐颜开的样子,其他三个书生没人出声、却是齐齐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身上。

    那个后上来的书生也不寒暄,仍然抚掌笑道:“那个罗生德也是太有趣了,他居然是吏部曹郎中的表弟。这次他的开封少尹,竟是那个曹郎中保举的。现在好了,不光是罗生德倒了霉,连曹郎中都被吏部天官杨时、杨老先生给抓了起来。”

    话到此处,后来的书生变作了大笑:“哈哈,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呀。估计那一对表兄弟,此刻一定是在刑部大牢里互相怪罪、互相咒骂不休呢!”

    听到他这番话,其他三个书生中一个穿着灰袍的说道:“这有何好笑,你是笑曹郎中与那个罗某人太愚蠢呢?还是笑当今的朝廷仍然有用人不明、闹出笑话来呢?”

    “当然是笑曹郎中与那罗某人太愚蠢咯。”后上来的书生耳听那灰袍书生的话,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对面,仍然是大笑着说道:“那对表兄弟,居然以为太傅的一系列新法是虚的。哈哈,这下好了,他们以身试法、怕是再难见天日咯。”

    “是呀、是呀!那两个人真是愚蠢,居然想在刘太傅的新法规束下,还去搞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真是咎由自取、咎由自取呀!”另外一个白衫书生喝了一口酒,也是面露出了耻笑神色接过了话。

    “嘘”耳听到三人如此一轮,另外一个青衣书生急忙挥手制止三人。神秘兮兮的向着四周张望一番后,摇头晃脑地道:“小心隔墙有耳,汝等言辞,已涉嫌妄议朝政、莫不是相被天策卫逮了去。”

    听到他这话,那三个方才还议论得十分来劲的书生脸色一变,集体默声

    而在四个书生在一阵默声后。将话题转移到了琴棋书画、风流韵事上时,在他们不远处的包厢内,两男一女却是相识笑了笑。

    这两男一女不是别人,正是为了不使神农鼎行踪过于招摇,也为了种雁翎如今有些尴尬的身份不成为宗泽、胡安国等入京阁老们拿她问罪的原由,刘行在进城前选择了脱离大队、只带着梁兴便装入城。

    “梁小哥儿,看来你的天策卫,现今这还真是人人闻之色变了呐!”面露怪异笑容的种雁翎在相视一笑后,先对梁兴开了口。

    闻听此言。梁兴讪笑道:“我倒宁愿怕我天策卫的,是那些蛮族、东夷。叫自家手足惧怕,真心不是好事呀!”

    见他如此说,刘行马上明白了他的苦闷。

    试想,谁愿意让自己的同胞如此惧怕自己?这种惧怕看上去很牛,事实上背后却是被孤立、被鄙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再强大、再有本事的人,一旦被孤立。本事再强做起事来也会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失去了众人相助。即便是那一把火开头烧得多么猛烈,最终都会因为后继无力而渐渐熄灭。

    如今的天策卫,由于在北朝境内执行了太多次任务,竟在各处只是不到两年时间内建立起了多大三百座教化营来而让北朝之内臣民闻之色变。

    三百座教化营,那是个什么概念呢?以每营基本千人计,天策卫在这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将三十万逮起来、塞进了那里。

    这还不算那六十作更加令人心生畏惧的洗心营。若是算起来的话,如今天策卫实际上已经在北朝之内前前后后把三十六万人给抓捕、关了起来。

    三十六万人,刘行在来京的路上第一次得到了梁兴汇总后这个数字的禀告,让是竟让刘行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白色恐怖”,当时刘行震惊之后。想到的第一个词汇,便是这个曾经在后世里无数书本上看到过的词汇。

    自己这是为了实现推进社会发展、从根子与本质上去强大中原汉人,在这短短两年不时间内将北朝一成二的人全都给抓了起来了呀!

    如此抓人、关人、杀人,这岂不是真的与过去从书上、影视剧里看到的独裁者没什么两样了吗?

    继续这样做下去,即便小爷是天外飞仙、无需对天庭负责,却在良心上也无法忍受呀!

    怎么办、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要继续新法推行,必须独裁。可做如此的独裁者,良心难安。

    必须想个办法,不再只是让天策卫去一味地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