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要废话!你给我记住,我是耶律真!”

    心中一阵阵痛,耶律真马上朝着萧斛宁咆哮道:“我是耶律跋慎的儿子。但是我不想靠我父亲的荫蔽生存。我是我,不只是谁的儿子、谁的兄长。我是一个凭借真才实学自己考进讲武堂的太傅门生!我不会违背太傅的教谕,你就在这里乖乖地等着岳军门处置你吧!你的军权,我暂领!”

    惊闻这一阵咆哮声,萧斛宁愕然一愣。

    负责押解他的两个讲武堂学兵看着耶律真转身去对其他各部将领说话时,低下头给他揭晓了让萧斛宁不明白他为何如此震怒的原因。

    原来耶律真其实是与耶律肖一起进入讲武堂的,因为他父亲的关系。从兄弟二人一进入讲武堂便被视作了新荫封的贵胄子弟。

    除了讲武堂的教授、教官们,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对兄弟就是靠着他爹混进讲武堂来镀金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而事实上,耶律肖进入讲武堂确实是在入学考试的时候年纪小,修为尚浅,确实自身本事不够高。是在负责主考的孙玉江接到了刘行的密函开了后门、在考试的时候故意放水给放进讲武堂的。

    可是他耶律真则不同。当时在太原府六千多名考生中,耶律真射术第三、骑术第一,阵法第一、策问第二。甚至连不算主要考录课目的绘画与踏白课,他都名列三甲。可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凭借自己真才实学,没用孙玉江放水考进讲武堂的。

    有才学、有本事,修为也是同期考生中三甲之人。

    这是孙玉江当初给他的评定,也是后来岳飞亲自主持复考时确认了的评定。

    有才之人必有抱负,抱负在心的人自然无法忍受总是有人将他归类为官二代、纨绔子的行列中去。

    所以说萧斛宁本想着说句好话,换回兵权。却没想到他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刺痛了耶律真反而被耶律真给下令严加看守、等候岳飞处置来

    接受兵权,对于耶律真来说是一次机会。

    当萧斛宁被押到后军去看守之后,耶律真以其先前不久被授予的二等校尉军阶顺利地说服各部将领,很快便将各部收归到了他的统一指挥之下。

    不让萧斛宁抗命,但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拼爹有今天的耶律真也想立功。

    但是他与萧斛宁不同,岳飞不让出击、他不出击,但岳飞没说不允许车兵标还击。

    于是乎,一接手兵权,耶律真便使出了一计。他是不让车兵出动一兵一卒去攻击已经近在咫尺、聚集在峡谷出口的北燕叛军,他却让车兵们齐声大骂起那些叛军来。

    少壮派,之所以叫做少壮派,那些领兵的北燕将领本身就是一群愣头青。

    一听到宋军的叫骂声,几个带兵的小将登时大怒。也不管自家兵力少了,带着那两千多叛军便冲向了大宋的车兵。

    “哒哒哒”

    “嗖嗖嗖”

    三十六眼连环铳、火箭筒开火了。在那些愚蠢的叛军呐喊着发起冲锋,才奔行到车兵马军阵前的刹那间。耶律真用一声怒吼声开启了屠杀模式,只在片刻的功夫过后,那两千叛军便全都在七里峡北口前变成一具具尸体(。)

第490章 北燕平叛、岳飞献礼(下)() 
两千叛军、一炷香的时间内被全歼在七里峡的北口。

    岳飞一接到耶律真这样的回报,当即就要发怒、向他问责。

    然而当奉命传递军牒的通行传兵说出是那些叛军自寻死路、主动对着峡谷北口发起攻击,才迫使耶律统领不得不下令全军开火之后,岳飞却笑了。

    岳飞为什么笑呢?因为耶律真是他的学生,能够被他看重、少数几个出身名门的官宦子弟。

    他了解耶律真,长期以来被旁人流言蜚语、背后指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耶律真总算是有了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

    不要说那些北燕的少壮派将领本身就是一群牛一样身体、猪一般头脑的蠢货。用岳飞相信,如果耶律真下令让宋军开始辱骂,宋军的咒骂话语会让诸如夹谷谢奴那样的老将都绝对难以忍受。

    不能忍受,必然发起攻击。一发起攻击,便中了耶律真的激将法。只要中了激将法,他耶律真不用如萧斛宁一般去抗命,还是夺取了这场“献礼之战”的头功。

    知子莫若父、知徒莫如师。岳飞笑过之后,不想再为此事去与耶律真过多计较。因为岳飞此刻更关心的是王贵、那个跟随他一起从汤阴老家走出来的好兄弟带着那七千名选锋骑兵进展得如何了。

    就在岳飞翘首企盼时,一份军牒送至了他的面前。

    王贵分兵两路,充分发扬了红巾军时代传承下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便全军翻阅崇山云岭,穿插到了剩下的那七八千、三路叛军的身后。

    当耶律真在七里峡北口全歼第一波叛军的时候,王贵也带着他的七千骑兵从后方对着那七八千叛军展开了攻击。

    不过王贵的攻击不是为了消灭敌人发起的,他是在得知七里峡是岳飞定下来要作为围歼所有叛军之地的通报后,对着那七八千叛军展开了压迫式佯攻战术。

    在王贵的佯攻之下。那七八千叛军果然中计,被打了几次之后集体调头就朝着七里峡方向逃窜过去。

    赶鸭子上架、撵狗进洞。王贵在给岳飞的军牒上的这段话,让岳飞看过之后忍不住放声大笑,口中道:“兄弟就是兄弟,哈哈,虽然他用词很粗鄙。但却是真的说出了本将军的心中所想来”

    知道岳飞心中所想的,不只是王贵一个人。

    黄纵,本是文官、宣和三年进士出身。当日在东峡关上初次见到刘行的时候,他还只是岳飞帐下的一名参赞、一个幕僚而已。

    可是如今,黄纵的才干在东峡关上被刘行发现后,一颗明珠不再暗淡。惜才、爱才的刘行没有因为他是岳飞的幕僚而刻意防备他与岳飞,让他进了讲武堂。

    先是高级将官班第二名毕业,黄纵成为了刘行的门生。接着他便被留在了讲武堂中,担任起教官来。

    教官。不是教授。教授是只管讲兵法、传阵法,授文学、说规法的文职教务。教官不同,教官是要研习战术战法、和学兵一起练骑术、练射术,一起去潜心修行的武职教务

    如今的黄纵,在刘行调拨给讲武堂那源源不断地神丹帮助下,也已经变成了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才。

    这样一位全才,从一接到岳飞的号令时便已猜出了岳飞是要在北燕之地寻一处地方,将原本是刘行最擅长的“包饺子”战法使出来。

    所以在王贵带着选锋骑兵一路追赶之下。那些北燕叛军亡命被逃的时候,黄纵带着他的炮兵标分兵撒向了北燕叛军逃窜必经之路的两侧大山上。

    叛军奔逃。完全是没有了军纪的。失去了军纪,自然一跑起来就变得异常涣散。

    黄纵让他的炮兵们占据了山上、挖掘好阵地要做什么呢?他要做的只是一件事,用火炮把那些不按照王贵希望他们奔逃路线乱跑的叛军给轰到正轨竖行去,逼着他们按照王贵和岳飞想要的路线朝着七里坡方向逃。

    在给岳飞回报的军牒中,黄纵也难得一见的粗鄙了一次,是这样写的:不让丧家之犬去乱窜。免得害了无辜人

    黄纵拿大炮逼着逃兵走“正路”,与他相比,同样也是文官出身的孙革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因为王贵手下那是骑兵,来求如风、形如闪电、攻如猛虎,叛军想挡挡不住。黄纵手下那是炮兵。制敌千步外、杀敌于无形,叛军根本不敢去尝试靠近对攻。

    而孙革手下呢?那是一群只穿着薄薄软甲,全都是一手火铳一手钩镰短枪、北上背着一面青藤盾的山地步兵。

    无论是从行军速度上、杀敌能力上,还是自身防御能力上。山地步兵比不了骑兵,更比不上炮兵。

    但是孙革和黄纵一样,都是从带兵一行动便猜出了岳飞的用意。明知实力不如王贵和黄纵,孙革还是下了个狠心、带着他的山地步兵接上黄纵炮兵部队构筑的两翼防线,从两侧山上列出阵势来加入到“赶狗入洞”的行列中。

    可是那些北燕叛军虽然愚蠢,却不是真的很傻。当一些北燕叛军逃到靠近七里峡附近的时候,看清楚两翼山上不再是那些千步之外杀人于无形的宋军炮兵,而是一群轻装轻火力的山地步兵后,他们呼啸着纵马便扑向了孙革的手下。

    不过可惜、十分可惜的是,孙革手下的兵马是四路大军中火力最弱、防御力最差的。可惜的是那些叛军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是,那就是强加手下无弱兵、刘行手下没孬兵。

    孙革兵马战力不足,孙革却是个擅长使用山地战术和各种陷阱、机关的人。

    当那些叛军呼啸着才冲到半山腰时,猎人捕猎的钉排、木刺,各种机关中射出去的木箭和从高处掉落的巨石,只在一眨眼的功夫便让几百个叛军在根本连宋军影子都摸到时去了酆都城。

    没等剩下的叛军回过神来,孙革一声令下、号角声起。在那片叛军冲锋地带的两侧,成群的宋军山地步兵迅速穿越丛林、穿插到了叛军的左右。

    “砰、砰、砰”

    火铳声齐响,各种箭矢、短弩齐射。只是一个回合,剩下的数千叛军也大步去追赶着先死去的那些叛军,一起去了酆都城向十殿阎罗述说刘行手下的军队如今有多么可怕了

    五千人,在王贵追赶、黄纵规制、孙革血战阻击之下,最后只有五千名叛军逃进了七里峡。

    然而就在那五千人逃入七里峡的时候,岳飞的军令由几只飞鹞送到了王贵、耶律真、孙革和黄纵的手上。四人接到的军令是相同的,只有一行字:四路合击、峡谷围歼,为太傅加冠寿辰献礼。(。)

第491章 别样怄火的“生辰贺礼”(上)() 
捷报,北燕平叛的捷报传进了汴京城东华门外的太傅府内。

    听完通传使的禀告,刘行看都不没有去看通传使呈上的军牒,直接转手将军牒扔给了站在身旁的宗泽。

    双眼如炬,刘行没有被胜利的喜悦驱散心中的愤怒,紧紧地盯着面前站着的几个人看了看。

    “很厉害呀!”终于,那几个早已被吓得抖如筛糠、面如土色的人听到了刘行开口。

    不过刘行这一开口,说出的话却是让那几人被吓得当场全都瘫坐在了地上。

    “官督商办,小爷我想尽办法防着有不法之徒给弄成官商勾结。你们这几家商行,真够厉害的呀!不只是官商勾结,居然还敢给我鱼肉百姓、强买强卖了。”眼睛瞪着面前的几人,说话时刘行用手指了指他们。

    气得踱了两步,刘行点着他们继续阴冷地说道:“放火烧人家的房子,用大粪堵住人家的路。很厉害、等真的很厉害,居然还敢夜闯民宅、给人家七八十岁的老妪给强行搬出来去拆掉人家的房子,你等还真是好厉害、比我还厉害呀!”

    这几个人,全部都是来自山西、来自太原府的商行总理。

    他们之中,有太原府控制六成股、当地最大米粮行瑞福记的老板,有太原府占了七成股当地第二大转运行万通号的老板。还有两个,也都是太原府占了大股、官督商办的盐铁行和绸布庄的老板。

    这四个人原本是兴冲冲一起赶到汴京城,想趁着刘行寿辰之日送上一些奇珍异宝。既想得到刘行的关注,为其日后升迁和更大发展时种下前荫。更希望可以借此机会。结识到京城中更多的达官贵人。以求日后多多关照。

    可惜。就在这四个人将四大箱子珠宝送进太傅府的时候,十几个尾随他们身后而至的太原府百姓也冲到了太傅府门前。

    府外哭声震天惊散了府内的欢声笑语,府外喊冤声让府内的喧闹瞬间停止。

    忽闻府外声声哭喊,刘行一阵恼怒、心底暗道:小爷过个生日,居然还有人跑这儿来喊冤,这是哪个不知死活要对抗新法的混厮

    带着这样的恼怒心情,刘行一走出太傅府、看清门前跪着的居然是十几个布衣百姓,顿时感觉到了不对。

    急忙上前将那几个带头的、年纪都已过了花甲之年的老人劝慰着扶起来后。刘行一问才知道这些百姓是来告状的、告的就是太原府四大官号借太原府进行城内格局改造与重建之机强拆民居、霸占民产。

    听那些百姓叙述完四大官号是如何使用卑鄙手段、如何威逼利诱强行拆除了半个城百姓的房子后,刘行由出门来时的恼怒彻底的变成了愤怒。

    改造、重建太原城,是刘行亲自确定和下达的政令。但是在那道政令中,刘行明确告诉了从山西巡抚到太原府各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