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似高深的阵法,在南朝各路大军中真正懂得的人未必很多。

    然而同样的阵法,因为其高深、所以早早地便被刘行从书海中翻出来,列为讲武堂高级班必须基本研磨的三十六阵之一了。

    在讲武堂学研磨过这种阵法,徐徽言在听到王命德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嗜血的冷笑。

    “那若是我恳请吴总制将刚派给他那十二艘飞艇调来,以飞艇从空中轰他一轰。同时再让那些党项人竭力去朝着城头冲锋去,你认为依然全无机会可以飞艇之威震慑敌心、使其攻速减慢后助我军打开缺口吗?”冷笑着,徐徽言说出了他的想法来。

    听到徐徽言的想法,王命德没有立即答复,一转身望向了站在另一侧的寇兴:“寇将军,你可有何见解?”

    寇兴接问,双眼盯着那两处缺口仔细看了看。突然冷冷一笑道:“城中百姓已然上了城墙,看来这应山县的百姓很是拥戴那韩贼嘛!徐将军那计策可行。不过需有个前决条件。”

    “是何条件?”徐徽言与王命德听到寇兴如此说,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

    寇兴也不含糊,有些阴测测地道:“以利驱使党项兵,允诺破城以后任由他们抢钱、抢粮、抢女人。只有将那些党项人的斗志激发到极致,以利益诱惑他们去舍命搏杀,才能达到徐大人想要的效果。”

    “啊?”

    一听这话。徐徽言顿时大惊失色地道:“可、可是城中都是我汉家女儿,依新法汉家女儿是不得嫁给异族兵士的。便是如此允诺,那些党项兵抢到女人了也不可配与他们,怎能将其斗志激发至极呢?”

    汉家女禁嫁异族兵,将可另当别论。这是刘行在“通婚令”中明确规定的条规。

    汴京城里那些小姐们被刘行成群成批的送去西夏、送往北燕“下嫁”当地的人了,但那些小姐们的则夫优先选择的也都是当地有土地的、或者是在做着各种官职的人。

    胡族兵,自从北燕与西夏收归麾下那天起,刘行给他们的定义便是一群炮灰。一群炮灰娶了汉家女,岂不是等着成群的寡妇来找刘行要抚恤、讨保障。那样的事,刘行当然不会做

    深切了解那“通婚令”中这一条“有些不合理”的规则,徐徽言说出了他的疑问来。

    然而任何问题在遇上有心人的时候,都将不会再是问题。

    徐徽言话才说完,王命德狡诈地一笑道:“太傅是不准我汉家女儿嫁给胡族兵,可是没说不准我等从西夏、北燕去弄些党项和女真族的女人来置换呀!”

    “嘿嘿,英雄所见,王兄弟与我想到一处去了!”

    寇兴在王命德的话说完时,也是一脸狡诈的笑容道:“别的不敢说,三十万胡族女人,我可保证在一个月内便让岳将军、刘总制帮我等筹到。以胡族女置换被这些党项人抢到的汉家女,信可使那些党项兵全心去舍命搏杀了。”

    “那,好吧”徐徽言耳听二人言,心知这俩人一旦达成一致,他这个主将也是无力再反驳了。

    但他虽是答应了,还不忘补上一句话:“依新军规之决议规,你二人赞成、我只是弃权。对此决议可执行,但日后若是出了问题被太傅问责,恕我不与二位同担责任、亦不与二位争此功劳。”(。)

第594章 应山围歼战(二)() 
决议规、讲武生一走出校门都必须遵守的一项新规则。

    只想规则是刘行将后世里的表决制度引用到了当今大宋各军之中的全新规则,按照这个规则,从基层到军镇,各部均是配有掌军人、参军使、副领兵之人。

    在遇到重大决定的时候,一旦三个主责将领无法达成一致,便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操作。

    王命德与寇兴没有想到,徐徽言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将这个规则用了上来,显然是他仍然不忍城中的汉家女子被异族抢夺。

    可是徐徽言是主将,他若弃权、日后到了刘行面前,王命德与寇兴都明白那事情的性质很可能就变了、变成他二人联手胁迫主将行事。

    如果打赢了,一战在此灭掉了韩世忠的主力,那么战功落在二人身上后,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以刘行的脾气也会被打个折扣。

    如果打输了,还给城中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让一些民心离了刘行。那么二人要担负的责任,那怕是绝不会很轻

    考虑到这一点,王命德眨了眨眼睛,只在很短时间后开口道:“既然徐将军有不同意见,那么也只能依决议规上报吴总制请他来定夺了。”

    重重地点了点头,寇兴道:“不错,你徐将军是主将,我二人可不想落个借决议规胁迫主将之名。”

    徐徽言见二人如此说,却是苦笑了一下、摇着头道:“二位曲解我的意思了!我是好意,绝非推卸责任。二位岂不知。只要真如你二人所言激起党项人誓死夺城的斗志来。这场战事孰能不胜也?我这是诚心只为让功。绝无推卸之意呀!”

    “报”

    正当徐徽言苦笑之言才落下时,一个通传令健步如飞地从山坡下一路高呼中跑上了山顶。

    一站到三人面前,那通传令人立即手呈军牒、高声道:“刘太傅鹰书传令,若我军已完成对韩世忠所部之敌的围困,不惜一切代价、不管用何手段。只要能在三日内围歼韩贼,前方诸将有功重赏、有过不问。”

    鹰书传令,当三人耳听到通传令这番话以后全都是面露喜色。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刘行这次不是通过正常的兵部通传手段、而是启用了天策卫的鹰扬堂通道给他们发来的这道命令。

    这道命令及时的到来。首先是给了三人一个特权、似乎是刘行站在他们面前在对他么恩说:去打韩世忠,小爷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使什么招数,只要能在三天内给我灭了韩世忠。你们犯错有我扛,你们有功我重赏。

    其次,这个命令的及时送达,也让三个领兵在前线的将领从根子上少去了互相猜忌和推诿的可能。只在这一瞬间,便让三个人、三颗心重新凝聚成一团,可以心往一处使、全心去灭韩

    “此生得遇刘太傅,为将幸哉当誓死效忠、死而后已尔!”

    通传令的话声说完,只是稍稍惊喜。徐徽言却是先叹了一声后侧头望向了应山城。

    接着他沉声喝令出,大声喝道:“传我将令。以第三、第八和第十标为第一攻击群,对应山西北角即刻发起攻击。以第二、第四和第五标为第二攻击群,迂回到东南角展开攻城。其他各标,同时向四门展开攻势。但切记只是佯攻、不得强驱。”

    喝声微微一停,脸上重新浮起了嗜血的冷笑,徐徽言提高嗓门、几乎是咆哮般地喊道:“众将士冲进城去,城中半数尽归尔等。随本将军冲啊!去抢钱、抢粮、抢女人”

    “抢钱、抢粮、抢女人?”

    当徐徽言的吼声传到前方将士阵营中的时候,所有从武备学堂、讲武堂中毕业而,那些在最前方带兵的汉人将佐全是一惊。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那是从讲武堂高级班毕业徐徽言口中发出来的号令。

    自从刘行冲出太原城、驰骋五台山起,自大鬼面红巾军异军突起开始。刘行治下的军队便以军纪严苛著称于世,而每一个能被刘行任用的领兵之人,也无不是治军严格、军纪森严的人。

    可是如今,从前那种敢拿百姓一根针,便要被打三十棍的军规呢?那种敢沾污妇女,便要被充军千里、取消所有优保的规则呢?

    一声抢钱、抢粮、抢女人从徐徽言的口中喊出来,那应山城中的四万多汉人百姓等于是从战斗开始那一刻便注定将要惨不忍睹、沦为奴狗的结局了。

    徐徽言疯了、徐徽言一定是疯了!他疯了,我等不能疯!

    心中有这样的想法,许多低级军官听到徐徽言的吼声后却并未立即下达出击的命令。

    而那些党项兵在听到徐徽言那吼声后,却是人人摩拳擦掌、脸上浮起阴险的笑,目光中充满贪婪地望着应山城蠢蠢欲动。

    那神色,仿佛不大的应山城就是他们在荒漠中遇上的黄羊,只等着他们去逮来任意宰杀、然后架在火上随心烧烤的猎物一般

    “给我冲、都给我动起来!那是刘太傅亲自下达的指令,我军诸将有功重赏、有过不问!都给我冲、快冲。”

    只是很短的时间后,当标统、协统们也在一阵震惊后正式接到通传司发下的作战指令后,他们奔入了各自部下的人群中。手中挥舞起战刀、火铳,对着应山城方向发出了这样的吼叫声。

    “有功重赏、有过不问!”

    一听到那些标统、协统的话,所有低级将佐心头一震、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刘行会发出这样的指令。

    但只是瞬间,他们却又明白了。刘行曾多次在讲武堂、武备学堂讲课的时候评述过南朝诸将。在刘行的口中,南朝诸将皆草鸡、唯有韩世忠一人堪称干成。

    敌之干成,让刘行彻底怒了。这一怒,便是要血洗应山、全歼韩世忠。

    当想明白这些以后,那些低级将佐们没了疑虑、没了顾忌。纷纷齐举手中兵刃,大声地呼号起来。

    “冲进城去抢钱、抢粮、抢女人”

    “杀韩贼、领重赏,功封只在朝夕,冲啊!”

    “破应山、得勋章,子孙恩泽在此城、杀啊”(。)

第595章 应山围歼战(三)() 
应山城、北门上。

    韩世忠拄着大枪站在城楼前,目光紧紧盯着那山呼海啸般冲上来的北朝信王兵,心头不由得一紧,暗暗想到:刘光世呀刘光世,你可曾接到我的求援信,何时能赶到。如此多的信王兵,我这些人马能抵得住十日、定撑不过半月呀!

    “冲进城去抢钱、抢粮、抢女人”

    正在韩世忠心中苦盼据说已抵达汉阳军的刘光世尽早敢来支援他时,突然城下西北角方向传来这样的喊声,让他不由得一惊、侧头朝那喊声传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血洗应山城,誓斩韩世忠!杀啊、杀啊”

    有一阵嘶吼声,韩世忠惊后猛醒,对着身边一员战将道:“陆登,你看那可是信王兵正朝我西北角展开攻击,可是方才他们他们喊出了‘抢钱粮、抢女人’的话语来?”

    那陆登闻言,也是大惊失色中点了点头:“是的将军、是他们喊出来的话语。那些来攻城的不是汉人,也是先前伏击我军的党项兵!”

    耳听确切回答,韩世忠“蹭”地从高阶上跃起,口中大声咆哮道:“众将士听令,北门抽调两千精锐弓箭手、风雷各取一千兵,速往西北角驰援,切勿让那些党项狗上了城来、祸害我城中父老!”

    此言才落,韩世忠已身落在城墙上。再一转身,他对着高阶上、战鼓旁的一袭红帼裹在身的女将大声道:“娘子,擂鼓、令城中丁壮速上城来助战!”

    那女将不是别人,正是韩世忠的娘子、那位曾经使出白骨精窃走了北朝一些机密的梁红玉。

    “咚、咚、咚”

    相公有令到。她毫不迟疑地操起身旁的鼓锤、奔至战鼓前抡起胳膊便敲出了一串极有节奏感的鼓点来。

    这个梁红玉原籍池州。她家中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猛地发展到几十万人。尔后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

    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且每发必中。对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

    当年童贯统兵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途经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

    韩世忠在众多将领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独自显得闷闷不乐,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惜,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

    自从那以后,这一对夫妻便是大宋朝军中一道奇景。因为依照大宋军制,女人常年伴随夫君身旁从军行伍之人极其地少见。偏偏这梁红玉自从嫁给韩世忠后,便经年累月随夫于军中。

    甚至当初在韩世忠前往真定救援圣驾时。真正的先锋将都是由这个幽冥鬼道中人充任、并且为韩世忠在河北大地上一度创造出了十三战全捷的胜绩来。

    所以韩世忠号令一出,这位巾帼红颜执槌击鼓声中那是阵阵暗引的号令随其鼓声传向城内。伴随着她那鼓点声声响。成队成群穿着百姓布衣、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