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种家对刘行的恩情深似海,更有了种雁翎那一层关系在,刘行绝对不可能让种家就此真的走向没落。

    在种师中无奈的轻叹之言才落下时,刘行突然面色一凛、正视着种师中道:“师叔,您想不想让我豹林弟子迅速成长、想不想使我那些不争气的师兄弟早入朝堂?”

    这种话本来该是二人私下来谈的话,种师中不知道为何刘行竟然当着宗颖的面直接说了出来。

    迟疑了一下,虽是不明白、种师中却还是一脸无奈地道:“哪一个长辈不希望自家子嗣的未来是一片光明,哪一家的家主愿意看到自家的家道开始败落。说吧,你有何办法,是不是又想让我以家主之令配合你的宗主之权,召我种家子弟去做劳什子的冒大险的勾当。”

    知子莫若父,种师中自幼看着刘行长大,虽不能以父子来定义但让对刘行的了解确实已十分知若。

    刘行一开口说是要让豹林谷弟子迅速成长、早入朝堂,种师中自然地马上明白了、刘行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而且是十分冒险的事情要用作历练种家子弟。

    被最亲近的人看穿心思,刘行也不搪塞、躲避,直接正色道:“不错,我府上侠士岛上虽已云集了八方侠客,但说实话、那些侠客多数是为了得到****和为了利益趋附于我的,不是真正可靠的。”

    话微微一停,刘行的脸色变得也有些无奈,继续道:“能让我真心信任的,也只有为熟知、相交甚密的人。所以我希望师叔您与我一起对我豹林弟子下个令,让种家弟子组成侠客岛第四个‘阁’、速往广西行刺探密访、刺杀密捕之事。”

    刺探密访、刺杀密捕。这些勾当都属于军情司的职权之内。刘行竟然当着宗颖的面,直接说要让侠客岛去做相同的勾当,这让种师中没有想到。

    更加让他种师中没有想到是刘行居然是想让他种家的子弟变成新的家臣,这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不行,让我种家子弟成为你府上的家臣这不行。”

    正色反对,种师中盯着刘行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梁兴小哥一直以来功勋卓著。可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家臣,如今即便是做了署理山东巡抚的勾当,朝野之中仍然有很多人明里吹捧他、暗中鄙弃他。行儿,我种家不是梁兴小哥家那样的寻常人家,不能出为你家臣之人。”

    话至半句,种师中接着又道:“我种家是世代官宦人家,不是那些江湖草莽之家。我种家的豹林谷虽久在江湖,却从未真正与那些草莽过从甚密。行儿,你难道要让你的师兄弟们去与一群以武犯禁的江湖草莽为伍吗?你不觉得这是在羞辱你的师门、羞辱我种家吗?”

    种家世代官宦、高门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种家的声望与威势、就连那个变成木头人的昏君老皇帝赵佶在位的时候也是礼让三分。

    可是种师中没想到,刘行居然想让他家中的子弟去与江湖侠士为伍、来做刘行的私人家臣。他接受不了,所以抗辩之时语气也变得略显气愤起来。

    见到他此情此状,刘行却是依然淡然地笑着道:“我几时说过要让师兄弟们来做我的家臣了?我有何时说过要让我的同门手足去与江湖侠士相随相伴、为伍从事了?”

    突闻如此反问,种师中已经气得抖动起那花白的胡须来,瞪着刘行道:“入你府上做侠客岛第四个‘阁’,那不就是要与江湖草莽为伍、做你的家臣吗?”

    听他如此说,刘行忽然笑了、笑得有些诡秘中却没有自己开口。而是将目光转对向了宗颖。

    宗颖看到刘行向他投去的那个目光,马上会意、对着种师中微微颔首道:“种世伯您误会太傅了。您是只听到其形、未听得真切内中含义。太傅只是名义上让种家子弟做家臣,实际上将由属下密授军情司各级职司,使之皆为我军情密探。”

    “啊?”耳听宗颖这番话,种师中先是愕然一愣。

    旋即他大惑不解地望向刘行,面色稍微缓和几分后问道:“既是要我种家子弟入军情司,你为何还一定要让其表面上是你那侠客岛之人呢?”

    见他不解。刘行仍然不作声、再次对宗颖投去一个目光。

    宗颖再颔首,微微压低了声音后说道:“江湖事、江湖了。军情事、军机断。种师伯您当知道如今这天下许多事我军情司是不方便直接出面去做的了,因为我军情司毕竟已是枢密院的一个衙司,很多事若是做了、会直接影响到朝廷的威望与声誉。故而我才与太傅昨夜密议、做出了暗设专权密使于侠客岛这个计策。”

    “专权密使?”耳听到这样一个字眼,种师中再次愕然一愣。

    接着他面色也缓和几分。但仍然是疑云重重地望着刘行道:“何为专权密使,你这小子又要弄出什么新的鬼花招来?你不与我说明,我绝不允许我种家子弟去做那勾当。”

    很显然,种师中很清楚刘行如今做许多事,根本是不会对他说出详情的。可这个事是关乎他种家名望的大事,关乎他种家家门荣辱的大事,他不得不强行要刘行给出他答案来。

    也很清楚种师中为何一定要知道答案,刘行终于停止诡笑、沉下脸去开了口:“专权密使、行事以我府上侠客岛名义游走民间。遇关乎社稷安慰之大事,密报各处军情分署处置。遇草莽谋乱事、官将谋反事直呈宗副都使处,再报至我这里。”

    “待我确定处置之时,或刺杀、或密捕,都不以明白手段使那些人的行为影响到我朝之威望。也就是说,专权密使是代表我去各地秘密巡查,明为侠士、实为只对我一人负责的军情司高级密探。”话至最后,刘行正色盯住了种师中。

    言语微顿,刘行声音变得更加阴沉道:“我言尽于此,相信师叔你该清楚我为何这样做、也该明白我并非要折辱师门,实是想要借许多不方便由军情司明着查办之事为师兄、师弟们寻个快速立功、快速擢晋的门路。”(。)

第771章 特权诱人() 
快速擢晋的门路,对于一心想要走入朝堂去登堂入室的家族而言,这是一种绝对无法形容、巨大的诱惑。

    然而种师中不是三岁的孩子,他虽然相信刘行对待他种家是不可能有任何谎言和欺骗,但还是问道:“只是行使军情司密事特权如何快速立功?天下间怕是不会有那么多钟相、张扬之辈吧?快速擢晋总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框,不然我还是无法相信、更难在日后以理服人去说服家中那群小子心甘情愿来随你做这个勾当。”

    早知他会有此一问,这次刘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宗颖,自己却并未去回答种师中的这个问题。

    宗颖会意,马上说出了刘行对这新机构的基本设置。

    首先,这新机构在江湖中将以侠客岛名义行事,但实际上全部都将在军情司内设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办事机构。其在朝廷的名档上,将称之为“缉事厂”。

    军情司是由司长负责、司长的品秩为正二品。缉事厂未来则直接设指挥使一人、同知四人、佥事四人、镇抚使四人。指挥使的品秩为正三品、同知为从三品、佥事和镇抚使分为正四品和从四品。

    在镇抚使之下,按照刘行的计划,将设立十二卫、六十所。卫设指挥、正五品,所设镇抚、正六品。卫的副职为副指挥两人、所的副职为典使两人。在其之下还将设总旗主、旗主和小旗主三个等级,分为正七品、从七品和正八品武官秩。

    在缉事厂内,所有基本成员将都给予三个品秩的入厂职衔。最低等的是从九品、下级士官衔。高一些的为正九品、中级士官衔。最高的则是正八品、上级士官衔接。

    所为缉事厂最基本的编制单位。每个所常规配备一百人、十所为一卫。也就是说刘行初步将陆续收编一万两千人以上充入缉事厂去建立起那十二卫来。种家也只是这一切的开头而已

    既然是一如此厂可以快速擢晋。刘行自然会赋予这新机构一些特殊的权利,是什么权利呢?

    第一,缉事厂指挥使平日里虽名义上为军情司下属,但只直接对刘行负责。一切行动只听从刘行一人指挥、一切人员任免和处置也全由刘行一人决断。拿朝廷的钱粮,却不受内阁的节制;

    第二,缉事厂所有查办之事均拥有新宪法赋予刘行的特权,专权特办、不受三法司制约。特事特办,就算一个下士、日后在外亮明身份时都将以首辅特使的身份出现。从而避免受到地方官、朝廷其他部司的掣肘。

    第三,缉事厂所有成员一入厂中来,只要其愿意、其子孙后代可以如继承爵位一般是带入厂供职。当然,也如爵位一般、上一辈的职位传承给下一代的时候是需要重新酌情量功进行重新核定的。

    第四,厂中人虽职属刘行私人管勾,但其职司实则是归属朝廷诸事、社稷安危的。故而日后一旦有机会,武官转文官从优、依新法的吏政律中相关转职条款择优地去特办授职

    朝廷的至高权利掌握在刘行的手上,别说是让一群缉事厂密探由秘密的情治武官转为朝廷的文官,种师中相信以刘行的性情来看、日后搞不好朝堂上的一二品大员中会出现几个、甚至一群这新机构出身的人。

    这一点梁兴已经开了个头,身为刘行家臣出身的梁兴现如今都已经署理山东巡抚。

    而且梁兴一上任。刘行马上便责令户部调拨钱粮帮助他强化山东黄河的河防、扩大农田渠引兴建、拓建三处海盐场和特准梁兴将山东十二个州府作为首批城内改建试点地去大兴土木。

    黄河河防、那是汉唐以来中原的一大要务。黄河那条母亲河,几乎每隔几年、十几年就会跟人类闹上一闹。动不动改个道、来不来就会冲毁大堤,让沿河两岸的百姓遭殃。

    大禹治水,治好了黄河以后他为其儿子开创了华夏文明史上第一个世袭的王朝。谁能治好黄河,谁的功绩就将高过许多人成为当世的第一功臣。

    农田渠引,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只要能将农业基础工程做好的地方,基本上那里用不上多久都会成为鱼米之乡、成为朝廷的军粮重要供应地。

    确保了军粮、皇储粮的供应,那本身就是对于朝廷、对于社稷、对于天下万民的一件大功劳。更何况是在正在刘行倡导之下,大举从原本的粟米全面转种稻米和小麦的山东呢?

    种师中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户部直拨、工部大批能人下到山东以后,用不上五年梁兴便能在刘行“耳提面授”之下将山东真的变成一个鱼米之乡、大宋新的粮仓

    盐是百姓生存的基本所需。从五台山起兵至今,实际上盐务一直都是刘行最大的财源之一。

    如今刘行一下子准许梁兴在山东五个地方分别拓建出五个新盐场来,虽然说盐场的收入绝大多数直归户部,可是盐场的兴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会让地方官府得到多少税收的增项,种师中也是十分清楚。

    山西永利监,一个监是盐场一年让太原府从与之相关联的行当上收入的税款等于太原府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一的收入,换到同样富庶山西其他州府去,甚至可以比得上边贸发达的代州全年税收之多。

    地方官府有钱就会做出更多功绩来,有了功绩只要不太作死的、一般都能扶摇直上。

    城内改造对于种师中而言,还只限于满城围楼五台城的概念。虽然刘行在五台城大建围楼时他并不在,但这段时间以来伴随着刘行推行房产限量私有化制度,种师中还是看到了那之中带给朝廷、带给地方官府的巨大财源。

    一套四十丈的大房四十块官售价,一座小小的五台城只是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让工部卖掉一万两千五百套房后净收入达到了三十万龙币。而五台县衙、太原府也从中分食掉了其中十五万的账面收入

    虽然种师中是带兵的出身,可他毕竟混迹官场多年。刘行一下子给了梁兴那么多特准,他很清楚只需三两年、梁兴在山东的功绩就必然会成为各省巡抚之中的翘楚。

    到那时署理的巡抚搞不好会被直接委任为新的总督,这种擢升的速度有多快、他当然十分清楚。

    “好,我同意了。”心中了然一旦刘行给予特权,就算是家臣日后也可以迅速的飞黄腾达、在升迁一途等于是进入到了快车道,种师中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答应了刘行的要求。(。)

第772章 种选的才能() 
种师中一答应刘行的要求,刘行旋即便下令让宗颖带着神机营立即赶赴泗水河畔、去与已经集结在那里的一千多豹林谷弟子汇合。

    选人、用人的权利直接下放,刘行直接让宗颖暂署兼领了缉事厂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